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地铁隧道与隐伏溶洞的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坛 周传波 +1 位作者 屈若枫 吴红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111,共6页
武汉地区溶洞存在埋深较浅、溶洞高度较小、地下水"高水头"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利用MIDAS GTS进行数值正交试验,分析了武汉地铁27号线围岩水平、侧压力系数、溶腔跨度、溶腔高跨比、渗透系数等对隧道与溶洞安全距离的影响... 武汉地区溶洞存在埋深较浅、溶洞高度较小、地下水"高水头"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利用MIDAS GTS进行数值正交试验,分析了武汉地铁27号线围岩水平、侧压力系数、溶腔跨度、溶腔高跨比、渗透系数等对隧道与溶洞安全距离的影响规律和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下方、侧方或上方工况条件下,围岩水平、溶腔跨度均会对隧道与溶洞的安全距离有显著影响,而渗透系数对其并无显著影响;侧压力系数只在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下方时有显著影响;溶腔高跨比只在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侧方时有显著影响。结合试验结果的非线性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溶洞在隧道下方、侧方、上方时的隧道与溶洞安全距离预测模型;通过工程实例的检验与应用,该分析方法可靠合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溶洞 地铁隧道 安全距离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坑开挖爆破下邻近管道振动速度安全阈值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坛 周传波 +2 位作者 蒋楠 吉凌 路世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91-2195,共5页
结合武汉轨道交通光谷广场综合体深基坑开挖爆破工程,建立LS-DYNA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爆破作用下邻近污水管道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振动速度安全阈值;并根据弹性波场论分析P波斜入射和垂直入射产生的拉应力,由极限拉应力准则建立管道爆破振动... 结合武汉轨道交通光谷广场综合体深基坑开挖爆破工程,建立LS-DYNA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爆破作用下邻近污水管道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振动速度安全阈值;并根据弹性波场论分析P波斜入射和垂直入射产生的拉应力,由极限拉应力准则建立管道爆破振动速度安全阈值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管道迎爆侧的爆破质点位移和振速均大于背爆侧,管道上入射角为0~40°的部分为易破坏区域,管道正上方的地表振速约为埋地管道最大振速的0.75倍;并最终确定管道正上方的地表振速安全阈值为10 cm/s;基于数值模拟得出的振动速度安全阈值大于理论分析得出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相似工程的设计研究时,不建议采用单一方法分析出结果,以便为实际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更切实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爆破振动 管道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劲性复合桩在武汉软土地区的应用
3
作者 代恒军 朱方兵 +1 位作者 高坛 周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155-157,共3页
软土地基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强、渗透性差、存在明显的流变性等特点,一般分布于内地河流两岸、湖泊及沿海等地区。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构)筑物时,往往需要对软土地基采取一定的增强措施,形成强度较高的人工地基。结合武汉某住宅项目,对... 软土地基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强、渗透性差、存在明显的流变性等特点,一般分布于内地河流两岸、湖泊及沿海等地区。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构)筑物时,往往需要对软土地基采取一定的增强措施,形成强度较高的人工地基。结合武汉某住宅项目,对汉江一级阶地上劲性复合桩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对比了实测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规范计算值,分析了二者差异的原因,根据静载试验、理论计算结果,结合本地区施工经验,给出了柔刚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推荐取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劲性复合桩 水泥土搅拌桩 单桩承载力
下载PDF
沉渣对软岩嵌岩桩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坛 周传波 +2 位作者 周小勇 王腾 曾小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8-202,共5页
我国华东地区普遍发育以红色碎屑岩沉积为主的泥质软岩,该地区软岩嵌岩桩在钻孔施工时极易在桩底产生一定厚度的沉渣,造成桩基极限承载力降低。结合江西泰和赣江特大桥软岩嵌岩桩工程,通过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沉渣厚度对基桩承载力的影... 我国华东地区普遍发育以红色碎屑岩沉积为主的泥质软岩,该地区软岩嵌岩桩在钻孔施工时极易在桩底产生一定厚度的沉渣,造成桩基极限承载力降低。结合江西泰和赣江特大桥软岩嵌岩桩工程,通过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沉渣厚度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并对《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中的基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无沉渣基桩的荷载-沉降曲线趋于抛物线型,有沉渣基桩的承载力随沉渣厚度的增加而呈现出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基于模型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提出考虑沉渣厚度的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的修正公式,可为实际工程中有沉渣基桩承载力的预测以及桩底沉渣厚度安全阈值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底沉渣 模型试验 软岩嵌岩桩 基桩承载力 折减系数
下载PDF
双线地铁隧道泥水及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地层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红博 周传波 +1 位作者 蒋楠 高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为分析圆砾地层双线地铁隧道分别采用泥水和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的地层变形特征,以南宁地铁3号线东葛路站—滨湖路站区间盾构施工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2种盾构施工时的地表横向沉降特征和监测点纵向沉降历程特征。利用FLAC3D... 为分析圆砾地层双线地铁隧道分别采用泥水和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的地层变形特征,以南宁地铁3号线东葛路站—滨湖路站区间盾构施工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2种盾构施工时的地表横向沉降特征和监测点纵向沉降历程特征。利用FLAC3D软件对2种盾构工法进行简化模拟,验证模拟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双线地铁隧道分别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全部采用泥水平衡盾构、全部采用土压平衡盾构3种工况的模拟方案,研究3种工况下的地层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双线地铁隧道采用2种类型盾构施工时,地层沉降曲线偏向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隧道一侧;采用同种类型盾构施工时,地层距离隧道越近,沉降曲线呈"W"特征越明显; 2)双线地铁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各地层沉降较大,地表横向沉降影响范围约50 m;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时各地层沉降相对较小,地表横向沉降影响范围约30 m; 3) 3种工况下,双线地铁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引起的地表水平位移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地铁隧道 土压平衡盾构 泥水平衡盾构 地层变形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高坛 张晓棠 王宇凡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第9期151-152,共2页
企业的成功在于获取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资源中的人力资源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而在组织内部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高效提升投入人力资源的收益率,按照本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帮助企业... 企业的成功在于获取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资源中的人力资源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而在组织内部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高效提升投入人力资源的收益率,按照本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文章介绍了三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在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时企业应当考虑的因素,帮助企业高效管理员工,提升工作效率,使企业的管理模式迅速匹配自身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7
作者 高坛 翟臣杰 李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85-86,共2页
以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一共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各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然... 以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一共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各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比探讨两组护理管理价值效果。结果:(1)在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00%,与对照组的16.00%比较明显更低(P<0.05)。(2)观察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的97.00%,与对照组的79.00%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效果明显;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危重症 护理风险管理
下载PDF
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系统呼吸护理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翟臣杰 高坛 彭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48-50,共3页
研究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系统呼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的患... 研究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系统呼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呼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76.19%)(P<0.05)。结论:应用系统呼吸护理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可增强治疗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患者 机械通气治疗 系统呼吸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