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D52和TPD52L2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和相关基因共表达意义研究
1
作者 高夏青 杨春婷 +4 位作者 郭双铭 韩静 樊涛 杨霄 李海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讨肿瘤蛋白D52(tumor protein D52,TPD52)和肿瘤蛋白D52样2(tumor protein D52-like 2,TPD52L2)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相关基因共表达的意义。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Ha...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讨肿瘤蛋白D52(tumor protein D52,TPD52)和肿瘤蛋白D52样2(tumor protein D52-like 2,TPD52L2)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相关基因共表达的意义。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Has,TCGA)获取数据,利用R语言软件包比较TPD52和TPD52L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索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评估TPD52和TPD52L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TPD52和TPD52L2在胃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染色情况。借助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TPD52和TPD52L2的共表达基因,并使用SangerBox平台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共表达基因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9筛选核心共表达基因,并进一步验证核心共表达基因的生存期和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TPD52和TPD52L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Barretts食管密切相关。TPD52的表达与Th2和NK细胞等细胞的浸润丰度相关,TPD52L2的表达与Th2和肥大细胞等细胞的浸润丰度相关。与TPD52L2高表达组相比,低表达组有更长的总生存期(OS)、首次进展生存期(FP)和再次进展生存期(PPS)。单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TPD52和TPD52L2的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期及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KEGG富集分析发现TPD52的共表达基因参与了代谢通路和癌症的转录失调等信号通路,TPD52L2的共表达基因参与了癌症通路和剪接体等信号通路。PPI网络中核心基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高表达组的PLCG1、PRKACA、MAPK11、NGFR和HSP90AB1预后较差,相关性分析发现MAPK11、CYCS和NGFR是与TPD52关系最紧密的基因,RUVBL1、NOP56、HSP90AB1和CCT6A是与TPD52L2关系最紧密的基因,可作为探讨TPD52和TPD52L2参与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候选基因。结论TPD52和TPD52L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D52 TPD52L2 胃癌 病理特征 预后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细胞因子及细胞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夏青 薛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2-566,共5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急性治疗所不可避免的一种损害,它是由多种炎症因子及多细胞信号通路参与的复杂的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及钙超载等,目前很多研究旨在探索其发生机制,以便尽可能减小这种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急性治疗所不可避免的一种损害,它是由多种炎症因子及多细胞信号通路参与的复杂的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及钙超载等,目前很多研究旨在探索其发生机制,以便尽可能减小这种损伤。新的因子和靶作用位点不断被发现,对未来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细胞通路
下载PDF
荷脂细胞与胆固醇逆转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夏青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31-1333,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 ( atherosclerosis, AS)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动脉血管壁的粥样斑块是AS性疾病主要的病理表现。斑块部位泡沫细胞的逐渐增多导致斑块扩大及不稳定,进而促进了AS的发展。细胞内胆固醇摄取和流出的... 动脉粥样硬化 ( atherosclerosis, AS)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动脉血管壁的粥样斑块是AS性疾病主要的病理表现。斑块部位泡沫细胞的逐渐增多导致斑块扩大及不稳定,进而促进了AS的发展。细胞内胆固醇摄取和流出的失衡是导致泡沫细胞形成的主要原因,促进细胞内胆固醇转运到细胞外,减轻粥样斑块负荷是近年国内外抗AS研究的热点。我们就近年来荷脂细胞的形成、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的机制和临床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受体 清道夫
下载PDF
激动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上调载脂蛋白A-Ⅰ促进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夏青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通过激动或抑制HepG2细胞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探讨β3-AR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β3-AR激动剂组(激动剂组)和β3-AR拮抗剂组(拮抗剂组),ELISA法检测上清液载脂蛋白(apo)A... 目的通过激动或抑制HepG2细胞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探讨β3-AR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β3-AR激动剂组(激动剂组)和β3-AR拮抗剂组(拮抗剂组),ELISA法检测上清液载脂蛋白(apo)A-Ⅰ、apoA-Ⅱ及β3-AR水平;测定细胞内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水平,3 H标记的胆固醇测定胆固醇流出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和肝X受体α亚型(LXR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apoA-Ⅰ、游离胆固醇、胆固醇流出率显著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显著降低,ABCA1和LXRαmRNA及ABCA1和LXRα蛋白显著增加;拮抗剂组胆固醇、胆固醇酯显著升高,apoA-Ⅰ、胆固醇流出率显著减少,ABCA1和LXRαmRNA及ABCA1和LXRα蛋白显著降低。与激动剂组比较,拮抗剂组ABCA1和LXRαmRNA及ABCA1和LXRα蛋白显著降低(0.49±0.10 vs1.24±0.02,0.85±0.05 vs 1.32±0.05,0.38±0.01 vs 1.45±0.20,0.08±0.01 vs 0.76±0.02,P<0.01)。结论激动HepG2细胞的β3-AR,可上调apoA-Ⅰ表达,促进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3 载脂蛋白A-Ⅰ 泡沫细胞 胆固醇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108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邱雅慧 薛凌 高夏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3-1434,共2页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致使瓣膜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有关研究统计全球每年以约50万速度增长,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风湿性心脏病由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能引起患者...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致使瓣膜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有关研究统计全球每年以约50万速度增长,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风湿性心脏病由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能引起患者心脏功能减退〔2〕。卡维地洛为α、β受体阻断剂,对快速心律失常有较为全面的抑制效果,也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3〕。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起强烈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扩张小动脉,舒张全身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依那普利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邱雅慧 薛凌 +1 位作者 李华伟 高夏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91-1892,共2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进而出现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有关研究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在心肌缺血中有重要的作用心。本文探讨hsCRP、N...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进而出现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有关研究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在心肌缺血中有重要的作用心。本文探讨hsCRP、Nt—proBNP在老年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RP NT-PROBNP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CD40-CD40L系统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浆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薛凌 高夏青 +1 位作者 张扬 李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系统(CD40-CD40L)对不同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浆黏附分子影响。方法 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颗粒饲料喂饲;B组(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饲;C组(高脂模型CD40阻断组):高脂饲料...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系统(CD40-CD40L)对不同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浆黏附分子影响。方法 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颗粒饲料喂饲;B组(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饲;C组(高脂模型CD40阻断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给予抗CD40配体抗体0.5ml(250μg),腹腔注射,每周两次;D组(免疫刺激组):应用肺炎衣原体感染制备动脉硬化模型;E组(免疫刺激CD40阻断组):制备模型的同时给予抗CD40配体抗体0.5ml(250μg),腹腔注射,每周两次;实验共16周。实验结束后,检查如下指标:①ELISA法检测sCD40L、sVCAM-1、sICAM-1。斑块/内膜面积比。16周末获取标本检测分析。结果 B、C、D、E组与A组比较sCD40LsVCAM-1、sICAM-1水平升高(P<0.01)。C、E组与B、D组比较sCD40L、sVCAM-1、sICAM-1水平降低(P<0.01)。结论通过高脂饮食、免疫刺激可引起实验兔sCD40L、sVCAM-1、sICAM-1水平升高,阻断CD40-CD40L,可降低实验兔sCD40L、sVCAM-1、sICAM-1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CD40-CD40配体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凌 邱雅慧 高夏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连续用药2周。分...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连续用药2周。分别于入院时及2周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血脂水平。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通心络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R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RP、MMP-9水平下降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调脂等作用稳定斑块,使ACS患者受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通心络
下载PDF
KLHL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安霞 高夏青 +3 位作者 杨春婷 王梓年 王宏伟 李海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466-2472,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KLHL7基因在胃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索KLHL7基因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通过仙桃学术在线工具分析研究KLHL7基因在胃癌与癌旁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及相关病理参数,利用在...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KLHL7基因在胃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索KLHL7基因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通过仙桃学术在线工具分析研究KLHL7基因在胃癌与癌旁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及相关病理参数,利用在线工具cBioPortal和Sanger学术平台对与KLHL7具有相关性的共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并开展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和Cytoscape 3.8对KEGG聚类分析中发现的与肿瘤密切相关的基因进行关键核心基因筛选。结果KLHL7是胃癌中呈高表达的癌基因,与KLHL7基因具有相关性的共表达基因有2785个,包括上调2486个和下调299个,部分基因富集在与肿瘤关系密切的25个信号通路中,包括自噬、凋亡、细胞周期、慢性白血病、子宫内膜癌、肿瘤坏死因子(TNF)、缺氧诱导因子(HIF-1)、结肠癌和Wnt等信号通路。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高表达的KLHL7与中央记忆型T细胞(Tcm)和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浸润呈正相关,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Th17细胞浸润呈负相关。经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结合Cytoscape 3.8分析筛选发现,其中获得相关性较强的4个共表达基因BBS10、PPP1CB、ARL13B和MEAF6是影响KLHL7生物学表型的关键核心基因。结论KLHL7基因是胃癌中潜在的癌基因,与胃癌侵袭转移、细胞免疫浸润和预后有关。共表达相关基因BBS10、PPP1CB、ARL13B和MEAF6是影响KLHL7生物学表型的关键核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HL7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335-5p过表达对胃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筛选基因的验证研究
10
作者 王宏伟 赵雪灵 +4 位作者 王蒙 高夏青 陈凤琴 宁月 李海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2874-2879,2885,共7页
目的探讨上调微小RNA(miR)-335-5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并验证miR-335-5p过表达后胃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靶基因。方法使用miR-335-5p慢病毒载体感染胃癌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构建稳转细胞株,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观... 目的探讨上调微小RNA(miR)-335-5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并验证miR-335-5p过表达后胃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靶基因。方法使用miR-335-5p慢病毒载体感染胃癌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构建稳转细胞株,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上调miR-335-5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表达谱芯片筛选过表达miR-335-5p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使用miRSystem网站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进行miR-335-5p的靶基因预测,以至少3个软件支持的基因与芯片筛选基因取得交集,采用DAVID 6.8软件对miR-335-5p的靶基因开展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选择部分差异表达最明显的基因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上调miR-335-5p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表达谱芯片筛选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共获得212个miR-335-5p靶基因,富集在20个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中。选择其中的靶基因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苏氨酸激酶3(AKT3)、外被体包被蛋白β2亚基(COPB2)、芳香烃受体核易位蛋白2(ARNT2)、转化生长因子(TGF)-β2、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DGF-β)进行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过表达miR-335-5p后可抑制上述靶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上调miR-335-5p的表达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与抑制其靶基因CREB1、AKT3、COPB2、ARNT2、TGF-β2、KRAS、PDGF-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35-5p 胃癌 信号通路 表达谱芯片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非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夏青 杨淑信 +6 位作者 李静 康玲玲 唐坤龙 代艳楠 韩凤超 张红利 李艳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分析β受体阻滞剂对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非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非射血分数降低CHF合并轻中度COPD患者,按照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危... 目的 分析β受体阻滞剂对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非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非射血分数降低CHF合并轻中度COPD患者,按照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来计算倾向性得分,依据1∶1比例进行匹配,将247例应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24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和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的基线资料相似(均为P>0.05)。平均随访(23.2±12.1)个月,观察组的因心力衰竭加重而住院风险(27.5%比40.9%)和因COPD急性加重而住院风险(23.1%比36.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其中,应用比索洛尔或美托洛尔患者的因心力衰竭或COPD加重的住院风险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但两组的死亡风险相似(25.5%比33.2%,P=0.12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2.021)、糖尿病(HR=2.687)、肺功能(HR=1.834)、肾功能(HR=2.483)、B型利钠肽(HR=3.531)是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均为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合并轻中度COPD的非射血分数降低CHF患者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夏青 康玲玲 +5 位作者 李静 唐坤龙 代艳楠 韩凤超 张红利 贾春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AP)及健康人群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234例,其中ACS组153例,SAP组81例,纳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GRN、高...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AP)及健康人群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234例,其中ACS组153例,SAP组81例,纳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GR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男性比例、年龄、肌酐、hs-CRP、D-二聚体、PGRN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减低,SAP组年龄增高(P<0.05)。ACS组男性比例、hs-CRP、PGRN水平明显高于SAP组,HDL-C、SOD水平明显低于SAP组(P<0.05)。血清PGRN水平与收缩压、HDL-C及SOD水平呈负相关,与D-二聚体、肌酐、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性别和PGRN是ACS的独立预测因素(95%CI:1.446~13.648,95%CI:1.161~1.327,P<0.01)。血清PGRN水平预测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821~0.901,P<0.01)。结论ACS患者PGRN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颗粒蛋白前体
下载PDF
心脏彩超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琼 杨伟 高夏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两组,LVEF正常者31...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两组,LVEF正常者31例(A组),LVEF下降者89例(B组);根据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Ⅰ级21例,Ⅱ级49例,Ⅲ级31例,Ⅳ级19例。另选同期年龄段相近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并统计分析3组受试者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房内径(LAD)的差异性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研究组LVEF为(46.86±8.91)%,显著低于对照组[(69.85±7.47)%],LVDD和LAD分别为(56.57±7.44)、(47.67±7.31)mm,显著高于对照组[(49.93±5.13)、(22.95±6.0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VEF为(62.61±12.27)%,显著高于B组[(35.94±11.63)%],LVDD和LAD分别为(55.37±7.31)、(44.73±7.51)mm,显著低于B组[(58.97±7.17)、(48.65±6.7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患者LVEF显著低于Ⅰ级和Ⅱ级的患者,LVDD和LAD明显低于Ⅰ级和Ⅱ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功能Ⅰ级与Ⅱ级、Ⅲ级与Ⅳ级的患者LVEF、LVDD及LA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可动态显示患者心脏结构、血液流速及波动速度状态,可作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评估及治疗方案调整的辅助手段,但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单一依据,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病因、病史等进行系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彩超 鉴别诊断 左室射血分数 效能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兔CD_(40)-CD_(40)L系统的影响
14
作者 李华伟 薛凌 高夏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5期74-75,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sVCAM-1、sICAM-1、sCD40L水平及斑块/内膜面积比以及斑块部位炎症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与CD40-CD40L系统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其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目的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sVCAM-1、sICAM-1、sCD40L水平及斑块/内膜面积比以及斑块部位炎症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与CD40-CD40L系统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其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颗粒饲料喂饲;B组:(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饲;C组(高脂模型吡格列酮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给予吡格列酮1mg/(kg d)灌胃;D组(高脂模型吡格列酮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给予吡格列酮2mg/(kg d)灌胃,共16周。在饲养开始前及结束后检测如下指标:①血脂;实验结束后观察:②血清hsCRP;③sVCAM-1、sICAM-1、sCD40L;④斑块/内膜面积比;⑤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斑块部位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CD40的表达。结果饲养开始前B、C、D组与A组比较,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16周后,B、C、D组血脂水平与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C、D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C、D组sVCAM-1、sICAM-1、sCD40L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血管内皮保护功能,而这些功能可能与其阻CD40-CD40L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吡格列酮 CD40一CD40L系统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夏青 薛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梗死面积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探讨PPAR-γ介导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包括:假手术组、模型组、罗格列酮低...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梗死面积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探讨PPAR-γ介导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包括:假手术组、模型组、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及罗格列酮高剂量+GW9622组。假手术组只开胸穿线不结扎心脏,其余组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后1 h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浓度;术后取兔心脏,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后评价心肌梗死面积;做HE染色切片及电镜片观察组织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高剂量+GW9622组相比,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血清NO含量降低,IL-6浓度显著降低,血清T-SOD浓度显著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下降,心肌病理结构改变较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坏破坏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提高血清T-SOD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因子IL-6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起到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PPAR-Γ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心肌梗死面积
原文传递
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3
16
作者 邱雅慧 薛凌 高夏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1-323,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心功能及对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80例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心功能及对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80例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采用Lee氏心衰计分法评价心功能,记录地高辛停减情况,检测hs-CRP,TNF-α及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心衰疗效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3±4.18)%优于对照组的(47.2±4.27)%(P<0.01);观察组地高辛停减率为82.5%优于对照组的57.5%(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及IL-6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改善CHF住院患者心功能,能减少西药的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抑制hs-CRP,TNF-α及IL-6炎症因子,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通关藤口服液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联用厄洛替尼和阿帕替尼的增敏效应
17
作者 王蒙 李海龙 +5 位作者 宁月 邵利华 高夏青 杨春婷 张志明 陈凤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78-1190,共13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及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MT)口服液抑制胃癌(gastric cancer,GC)增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搜索文献、检索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完成MT化学成分、靶点基...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及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MT)口服液抑制胃癌(gastric cancer,GC)增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搜索文献、检索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完成MT化学成分、靶点基因的收集;采用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采用Metascape网络平台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运用Auto Dock对部分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MT口服液对G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与厄洛替尼和阿帕替尼联用的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T口服液诱导GC细胞凋亡及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qPCR法检测MT口服液对GC细胞周期、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验证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筛选的靶点。结果共得到MT主要活性成分17个,胃癌关键靶点1880个,主要信号通路167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40~200 mg/m L的MT口服液可有效抑制GC细胞增殖(P<0.01),与厄洛替尼和与阿帕替尼联用时,具有协同效应。40~160 mg/m L的MT口服液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P<0.01),阻滞细胞周期G0/G1期(P<0.01)。RT-qPCR结果显示,通关藤口服液可以上调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量,下调Bcl-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4、CDK6(P<0.05)的表达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T口服液,抑制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GFR)、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PI3K)、磷酸化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激酶的机制靶点(phosphorylated-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p-mTOR)的表达水平,降低p-EGFR/EGFR、p-PI3K/PI3K、p-AKT/AKT1、p-mTOR/m TOR比值;同时上调BAX、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P5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CDKN1A/P21),下调Bcl-2、CDK4、CDK6(P<0.05)水平。结论MT口服液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提高小分子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和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敏感性。其机制与经调控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上调BAX、P53、P21,下调Bcl-2、CDK4、CDK6的表达,并抑制EGFR信号通路有关,实验结果验证了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通关藤口服液 胃癌 分子对接 EGFR/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征以及不同介入方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文成 杨立明 +3 位作者 高夏青 康玲玲 秦丽 谷建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5期427-432,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征以及不同介入方法的疗效观察,试图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及最佳的介入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四科收治的行急诊冠...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征以及不同介入方法的疗效观察,试图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及最佳的介入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四科收治的行急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IRA为第一对角支的患者,分析患者入急诊科后急查的心电图各导联ST段抬高、压低、q/Q波以及T波的改变,以及采用不同的冠脉介入治疗方案后6个月再住院情况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2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IRA均为第一对角支,且均为孤立性对角支病变。24例从发病至首份心电图的时间为(206±92)min,均有aVL导联ST段的抬高,抬高幅度(0.11±0.05)mV;22例(91.7%)有I导联ST段抬高,抬高幅度(0.09±0.01)mV;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导联依次为V导联18例(75%),V导联ST段抬高5例(20.8%),ST段压低最明显的导联为Ⅲ导联24例(100%),压低幅度为(0.09±0.04)mV,其次为aVF导联20例(83.3%),压低幅度为(0.05±0.02)mV,仅有2例(8.3%)Ⅱ导联出现轻微的ST段压低。演变期q或Q波形成最多的是aVL导联22例(91.7%),其次为I导联15例(62.5%)、V导联12例(50%)。行急诊支架植入治疗13例(51.2%)(支架组),11例抗凝抗栓治疗一周后复查冠脉造影管腔直径小于2.5 mm行药物球囊治疗6例(25%)(药物组);剩余5例为单纯PTCA组:2例(8.3%)复查冠脉造影血管狭窄80%~90%,血流TIMI3级,拒绝进一步行介入治疗,3例(12.5%)血管狭窄小于70%,血流TIMI3级,药物保守治疗。6个月后随访,支架组、药物组以及3例血管狭窄小于70%患者均无心绞痛症状及再住院发生,2例血管狭窄80%~90%的患者均因反复发作心绞痛而再次住院行支架植入术,随访三组心功能无显著差别。结论 aVL导联伴或不伴I导联ST段抬高,同时Ⅲ导联ST段压低,且抬高或压低幅度很少大于0.1 mV的心电图特征很可能为预测IRA为第一对角支的重要提示;对于闭塞血管的介入治疗,单纯PTCA后管腔狭窄小于70%可考虑药物保守治疗,如果管腔狭窄大于80%则建议进一步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急性心肌梗死 第一对角支 心电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左侧自发性气胸致心电图改变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文成 高夏青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3期275-276,共2页
患者男性,39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天。急诊心电图提示肢体导联、左胸导联低电压,顺钟向转位。入院后进一步完善胸部X线片等相关检查,提示左侧气胸。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左侧气胸 电交替 R波递增不良
原文传递
慢心率相关LQTS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文成 高夏青 +2 位作者 唐坤龙 康玲玲 秦丽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患者女性,71岁,因“发作性胸闷、心悸、头晕1天”就诊于本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伴头晕症状,无胸痛,偶有出汗,无咳嗽、咳痰,无黑矇,无意识障碍,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数粒后症状未缓解。否认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 患者女性,71岁,因“发作性胸闷、心悸、头晕1天”就诊于本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伴头晕症状,无胸痛,偶有出汗,无咳嗽、咳痰,无黑矇,无意识障碍,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数粒后症状未缓解。否认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肺部疾病病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心动过缓病史10余年,平时心率维持在45次/分左右,间断有头晕、黑矇症状,未予正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长QT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动过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