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学分析预测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作用
1
作者 努尔艾合麦提·依明尼依孜 周洪民 +4 位作者 高宇宸 董云则 刘帅 谢天承 许云飞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665-679,共15页
目的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与双硫死亡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个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并且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肾透明细胞癌数据库、单细胞RNA测序、单细胞空间RNA-seq、... 目的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与双硫死亡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个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并且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肾透明细胞癌数据库、单细胞RNA测序、单细胞空间RNA-seq、基因突变、预后影响、通路富集、药物敏感性和体外实验来表征它们的表达谱。结果肿瘤微环境分析显示C1和C2亚型之间存在不同的免疫浸润和突变模式,且C1患者预后较差。发现5个双硫死亡相关基因(SLC7A11,ACTN4,IQGAP1,ACTB和DSTN)是肾透明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DSTN是最有效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样本中显著下调,尤其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明显下调。单细胞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DSTN high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药物敏感性。最后,本研究证实了DSTN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异常下调。结论DSTN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双硫死亡 单细胞基因组学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生物质炭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广科 宋胶胶 +3 位作者 陈俊艳 魏美娟 高宇宸 桑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7,106,共5页
以COD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了生物质炭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化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比较了渗滤液色度、BOD_5、氮、全盐的去除效果以及大麦毒性效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吸附COD的优化条件为投加量50 g/L、温度30℃、p H... 以COD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了生物质炭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化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比较了渗滤液色度、BOD_5、氮、全盐的去除效果以及大麦毒性效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吸附COD的优化条件为投加量50 g/L、温度30℃、p H 5.5、时间48 h,该条件下渗滤液的色度明显下降,COD、BOD_5、NH_3-N、全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00%、82.55%、26.42%、12.28%;经生物质炭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对大麦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芽长、鲜干质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对叶绿素的生成作用明显促进,且能够有效抑制大麦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综合表明,生物质炭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垃圾渗滤液 吸附 正交实验 植物毒性
下载PDF
生活垃圾压缩打包-堆码卫生填埋新技术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宇宸 魏美娟 +1 位作者 李广科 董轶茹 《环境卫生工程》 2017年第2期48-50,共3页
分析了卫生填埋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土地资源不足及垃圾沉降问题。对原有垃圾压缩技术进行改进,将垃圾转运和填埋环节相结合,引进堆码技术,提出了生活垃圾压缩打包-堆码卫生填埋新技术。该技术使卫生填埋的渗沥液、废气产生量减少,... 分析了卫生填埋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土地资源不足及垃圾沉降问题。对原有垃圾压缩技术进行改进,将垃圾转运和填埋环节相结合,引进堆码技术,提出了生活垃圾压缩打包-堆码卫生填埋新技术。该技术使卫生填埋的渗沥液、废气产生量减少,降低了垃圾沉降带来的问题及危害,增加了填埋场空间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从而达到节约管理成本和提高填埋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填埋 压缩 打包 堆码
下载PDF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肾结石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宇宸 谢天承 +5 位作者 詹相诚 董云则 徐筱 刘鼎 周洪民 许云飞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8期13-20,共8页
目的对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及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文献数据库CNKI和CBM、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Med中的关于mPCNL和sPCNL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CCT... 目的对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及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文献数据库CNKI和CBM、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Med中的关于mPCNL和sPCNL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CCT)和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阅读文献后,各自独立筛选符合条件的12篇研究,并使用Review Manager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该研究总共纳入1685例病例。在治疗简单肾结石方面,两组的清石率(OR:1.26,95%CI:0.67、2.37,P=0.48)及手术时间(MD:3.15,95%CI:-10.66、16.95,P=0.65)不具有差异性,但mPCNL组比sPCNL组具有更短的平均住院时间(MD:-1.92,95%CI:-2.76、-1.08,P<0.001),更少的术中出血量(MD:-53.38,95%CI:-95.63、-11.14,P=0.01)和血红蛋白下降水平(MD:-0.76,95%CI:-1.07、-0.45,P<0.001),以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OR:0.48、95%CI:0.36、0.65,P<0.001);而对于复杂肾结石而言,两组的清石率(OR:1.24,95%CI:0.79、1.97,P=0.35)、手术时间(MD:15.34,95%CI:-9.25、39.94,P=0.22)、平均住院时间(MD:-2.08,95%CI:-5.52、1.36,P=0.24)及并发症发生率(OR:1.54,95%CI:0.86,2.74,P=2.74)都不存在差异性。结论在治疗简单肾结石方面,mPCNL组的优势在于具有更短的平均住院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在治疗复杂肾结石方面,通道大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蒸馏技术与蒸馏酒起源的探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秦睿阳 李沛祺 +4 位作者 高宇宸 杨生智 吕林杰 陈双 徐岩 《酿酒科技》 2022年第10期116-123,共8页
白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蒸馏酒,中国白酒生产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史学界关于我国白酒起源形成了多种学术观点。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文从国... 白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蒸馏酒,中国白酒生产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史学界关于我国白酒起源形成了多种学术观点。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文从国内外酿酒技术与蒸馏技术的起源时间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国内外蒸馏酒的出现时间、形态及演变的历程,力图探寻中国白酒可能的起源时间与发展脉络。本文分析发现在我国秦汉时期已经掌握了成熟的蒸馏技术,并很可能出现蒸馏酒的雏形;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酿酒蒸馏技术的进步,早期的蒸馏酒从入药、戏法等用途逐步转化为饮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蒸馏酒 起源 考古 蒸馏器 酒文化
下载PDF
NaOH诱导渗沥液自絮凝的研究
6
作者 张志鹏 高宇宸 +1 位作者 郝韬 李广科 《环境卫生工程》 2018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生活垃圾渗沥液电导率、硬度、COD_(Cr)、浊度和沉淀量为监测指标,通过研究各指标变化规律,探讨NaOH对不同浓度垃圾渗沥液自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沥液浓度越高越有利于自絮凝;渗沥液自絮凝对浊度、硬度影响很大,对COD_(Cr... 以生活垃圾渗沥液电导率、硬度、COD_(Cr)、浊度和沉淀量为监测指标,通过研究各指标变化规律,探讨NaOH对不同浓度垃圾渗沥液自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沥液浓度越高越有利于自絮凝;渗沥液自絮凝对浊度、硬度影响很大,对COD_(Cr)影响较小。当NaOH投加量分别为5.0、7.5、10.0 g/L时,40%、70%、100%浓度的渗沥液pH值均约12.50,此时自絮凝效果最佳,去浊率高达95%以上,硬度去除率高于93%,COD_(Cr)去除率约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沥液 自絮凝 NAOH 预处理
下载PDF
铁铝共聚物对北方酒厂底锅水去浊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高宇宸 魏美娟 +1 位作者 李广科 董轶茹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66,共3页
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CPAFC)(0.1 mol/L)对中国北方酒厂底锅水的絮凝去浊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3左右(原水pH)时,CPAFC(ρ(Fe)/ρ(Al)=3∶7)对酒厂底锅水的最佳絮凝去浊条件是:CPAFC投加量为26.7 mL/L,搅拌后静置25 min,... 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CPAFC)(0.1 mol/L)对中国北方酒厂底锅水的絮凝去浊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3左右(原水pH)时,CPAFC(ρ(Fe)/ρ(Al)=3∶7)对酒厂底锅水的最佳絮凝去浊条件是:CPAFC投加量为26.7 mL/L,搅拌后静置25 min,此时去浊率可达到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锅水 铁铝共聚物 去浊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