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类整合子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秋兰 范德平 +3 位作者 高守霞 刘红绸 薛娜丽 倪语星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491-498,共8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Ⅰ类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的相关性,以及Ⅰ类整合子检测在诊断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Ⅰ类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的相关性,以及Ⅰ类整合子检测在诊断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以及英文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关于Ⅰ类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和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24篇,包含2 101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其中Ⅰ类整合子阳性1 134株(54.0%),亚胺培南耐药929株(44.2%).Meta分析结果显示,Ⅰ类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敏感株[比值比(OR)为4.82,95%可信区间(CI)为2.68-8.66];Ⅰ类整合子检测诊断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73(95%CI为0.70-0.76)、0.64(95%CI为0.61-0.66)、1.90(95%CI为1.47-2.45)、0.47(95%CI为0.35-0.64),拟合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 5.结论 Ⅰ类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Ⅰ类整合子检测对诊断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具有一定价值,建议临床将Ⅰ类整合子检测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其检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整合子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耐药 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献血员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致配血不合1例病例讨论
2
作者 高守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4期169-170,共2页
对1例献血者血样漏检免疫球蛋白M(Ig M)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进行讨论分析。对供患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和盐水介质法做交叉配血实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患者与献血者的血型用ABO/Rh血型凝胶卡初检,盐水法复检,结果均为B型Rh阳... 对1例献血者血样漏检免疫球蛋白M(Ig M)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进行讨论分析。对供患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和盐水介质法做交叉配血实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患者与献血者的血型用ABO/Rh血型凝胶卡初检,盐水法复检,结果均为B型Rh阳性。微柱凝胶法的交叉配血实验主、次测均无溶血无凝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实验主侧无溶血无凝集、次侧无溶血有2+强度凝集;患者自身对照均为无溶血无凝集。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患者和献血者直抗均为阴性。患者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微柱凝胶卡法和盐水介质法均为阴性;献血者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微柱凝胶卡法为阴性、盐水介质法1号及2号抗筛试剂为阴性,3号抗筛试剂为2+强度凝集。根据该次抗筛试剂批号反应格局,推断出该献血员血浆内含MNS血型系统(MNSs)抗体。为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减少或杜绝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交叉配血前常规性增加2种以上方法检测献血员血浆不规则抗体,以保障临床患者尤其多次输血患者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不合 献血员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下载PDF
基层医院血型鉴定流程的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秋兰 范德平 +1 位作者 高守霞 沈钰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3096-3097,共2页
血型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对临床安全输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血型鉴定流程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血型鉴定 基层医院 优化 临床安全输血 鉴定结果 可靠性
下载PDF
鱼腥草联合亚胺培南对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杀菌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秋兰 钱巧慧 +5 位作者 范德平 刘红绸 薛娜丽 高守霞 马莹玮 周嘉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鱼腥草联合亚胺培南对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体外杀菌效果,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样本取自上海市某医院收治患者送检的痰、尿、创面等... 目的探究鱼腥草联合亚胺培南对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体外杀菌效果,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样本取自上海市某医院收治患者送检的痰、尿、创面等液体标本中分离到的50株CRPA,观察单药使用亚胺培南、鱼腥草及二者联合使用时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和对浮游菌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亚胺培南单用的MIC_(50)(32 mg/L)和MIC_(90)(128 mg/L)均高于鱼腥草单用(MIC_(50)2 mg/L,MIC_(90)4 mg/L)及两者联合使用(MIC_(50)0.25 mg/L,MIC_(90)1 mg/L),且鱼腥草单用的MIC_(50)和MIC_(90)均高于两者联合使用。分级抑菌浓度指数显示12株(24.0%)亚胺培南和鱼腥草联用后呈现协同作用,30株(60.0%)表现相加作用,8株(16.0%)表现无相关作用,未发现拮抗作用。随机选取2株菌株观察浮游菌的时间杀菌曲线,单独使用亚胺培南6~12h后,菌株均出现细菌恢复生长的现象;鱼腥草联合亚胺培南使用时,菌株的浮游菌数量降低均>6log CFU/L,且24h时均无细菌生长现象。结论鱼腥草联合亚胺培南优于单药亚胺培南的抗CRPA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鱼腥草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IDO/TTS比值在RA排除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5
作者 周福江 伍成斌 +3 位作者 高守霞 徐超 钱文楹 黄秋兰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色胺酰-tRNA合成酶(TTS)比值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8例RA患者(RA组)和88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犬尿氨酸(Kyn)和色氨酸(Trp)水平,并计算Kyn/Trp比...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色胺酰-tRNA合成酶(TTS)比值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8例RA患者(RA组)和88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犬尿氨酸(Kyn)和色氨酸(Trp)水平,并计算Kyn/Trp比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中IDO和TTS的表达并计算IDO/TTS比值;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DO mRNA、TT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IDO mRNA/TTS mRNA比值。根据改良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低活动度组(35例,DAS28评分≤3.2分)、中活动度组(42例,DAS28评分为>3.2分~≤5.1分)和高活动度组(11例,DAS28评分>5.1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DO/TTS比值在RA排除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RA组血浆Kyn、Trp水平及淋巴细胞TTS的表达量、TT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Kyn/Trp比值、淋巴细胞IDO的表达量、IDO/TTS比值、IDO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IDO mRNA/TTS mRNA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低活动度组、中活动度组及高活动度组之间IDO/TTS比值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DO/TTS比值排除R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最佳临界值为0.080,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1.6%,阴性预测值为0.838,阳性预测值为0.821;判断RA病情严重程度的AUC为0.734,最佳临界值为0.042,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0.7%,阴性预测值为0.626,阳性预测值为0.788。结论 IDO/TTS比值可用于排除RA,对评估RA病情也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色胺酰-tRNA合成酶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黄秋兰 封卫征 +5 位作者 范德平 高守霞 刘红绸 李桂英 甘晓燕 高晓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0-972,共3页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国内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以及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关...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国内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以及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关于国内MDRPA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6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研究共6个,MDRPA感染患者345例,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菌株感染患者851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RCU、患有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混合感染、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及感染前使用三、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联用两类或两种抗菌药物、联用3类或3种抗菌药物等因素,MDRPA感染患者中比例明显高于PAE敏感患者;MDRPA感染患者感染前仅使用1类或1种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低于PAE敏感患者;MDRPA耐药性分析发现,耐药率最高的是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结论 MDRPA感染与多个因素相关,临床医师应注意相关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患者发生MDRPA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多药耐药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