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一种分权模式的构思——布鲁斯著《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述评
1
作者 高宏凡 《社会科学》 1986年第9期75-77,共3页
弗·布鲁斯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1961年出版至今,在世界上影响广泛,相继译成捷、匈、意、法、德、英等国文字。正值中国进行全面经济改革之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使布鲁斯的理论在10亿人口的国度得到传播。 本... 弗·布鲁斯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1961年出版至今,在世界上影响广泛,相继译成捷、匈、意、法、德、英等国文字。正值中国进行全面经济改革之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使布鲁斯的理论在10亿人口的国度得到传播。 本书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所作的历史回顾,以扼要的叙述向我们指明,在探讨经济运行方式时,理论的指导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可以这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斯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运行问题 分权模式 经济运行方式 价值规律 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改革 社会利益
下载PDF
《安徽包干到户研究》评介
2
作者 高宏凡 《江淮论坛》 1983年第5期27-30,共4页
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终于在中国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变革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使农村经济变得活跃而有生气,并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些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
关键词 包干到户 安徽 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 国民经济 生命力 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 优越性 联产承包制
下载PDF
对我国粮食生产前景若干观点的比较
3
作者 高宏凡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A期20-22,共3页
第一,认为我国资源拥有生产7—8亿吨甚至10亿吨粮食的潜力,2030年完全可以满足16亿人口的95%以上的需要。这一观点可称“供需平衡论”。 第二,认为我国粮食供给将从有余转为不足,供需缺口到2005年可达6900万吨,2010年为1.363亿吨;另有... 第一,认为我国资源拥有生产7—8亿吨甚至10亿吨粮食的潜力,2030年完全可以满足16亿人口的95%以上的需要。这一观点可称“供需平衡论”。 第二,认为我国粮食供给将从有余转为不足,供需缺口到2005年可达6900万吨,2010年为1.363亿吨;另有估测认为,未来25—30年最大缺口为5000—7000万吨,这一观点可称“供需缺口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供需缺口 粮食供给 临界线 吨粮 露天作业 供需平衡 我国农业 30年 水土
下载PDF
必须坚持粮食基本自给
4
作者 高宏凡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J1期44-47,共4页
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粮食基本自给方针,全国所需粮食基本依靠自己生产和供应。为贯彻这一方针,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粮食生产。这是实现“基本自给”的物质保证。
关键词 粮食自给 世界粮食 净进口 粮食供求 粮食供给 粮食生产 进口粮食 紧平衡 增长能力 供求关系
下载PDF
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对实现“九五”计划的作用
5
作者 高宏凡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53期38-40,共3页
一、加快农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是“九五”计划确定的方针。实现这一方针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只有农户自身生产水平提高了,加快农业发展才有了根本保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正是试图打破农户分散经营对扩... 一、加快农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是“九五”计划确定的方针。实现这一方针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只有农户自身生产水平提高了,加快农业发展才有了根本保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正是试图打破农户分散经营对扩大生产的障碍,探讨一条提高农户生产能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生产 农民经济 农民利益 生产能力 经济形式 农业发展 农户分散经营 农业大县 自身生产
下载PDF
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问题简析
6
作者 高宏凡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2期259-265,共7页
一1979年以来,我国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水平,1953—1978年每年仅增长2.2%。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 居民消费率 工资外收入 增长幅度 居民消费水平 实际收入 劳动者 改革以来 职工收入
下载PDF
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问题简析
7
作者 高宏凡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35期35-41,共7页
1979年以来,我国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水平,1953—1978年每年仅增长2.2%,1979-1990每年提高6.3%,是以前的2.9倍。
关键词 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水平 生活水平 劳动者
下载PDF
实行公司制 重在转机制
8
作者 高宏凡 《现代企业》 1994年第4期4-5,共2页
在国有企业中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苦、复杂的工作。公司制的建立不是简单的行政改组或更换招牌,它必须以转变企业原有经营机制为主要标志,这对企业来说不啻一次恨本性改造。其中,有几项工作必须... 在国有企业中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苦、复杂的工作。公司制的建立不是简单的行政改组或更换招牌,它必须以转变企业原有经营机制为主要标志,这对企业来说不啻一次恨本性改造。其中,有几项工作必须尽力做好。 一、资产的评估 这是使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明晰、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必要前提。几十年来,我们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应该说并不很清楚甚至很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制 国有企业 政府职能 企业冗员 产权关系明晰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企业发展 低工资制 平均主义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霍夫曼的《价值分析》评介
9
作者 高宏凡 《经济学动态》 1988年第3期62-64,共3页
(一) 价值分析,又称价值工程,是西方企业的一种管理方法。海因茨·霍夫曼是它的创始人之一。他所著《价值分析》(1979年初版,1983年再版),对这一方法作了完整的阐述。
关键词 价值分析 霍夫曼 评介 价值工程 西方企业 创始人 海因茨 初版
原文传递
引人注目的挑战和探索:亚诺什·科尔内的反均衡论
10
作者 高宏凡 《经济学动态》 1987年第2期58-62,共5页
1971年,科尔内的《反均衡》问世,1980年,他的《短缺经济学》出版。这两部著作是这位匈牙利经济学家五十年代以来致力于现代经济系统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它们被称作姊妹篇。
关键词 科尔内 均衡论 短缺经济学 系统理论 现代经济 五十年代 经济学家 代表作
原文传递
奥塔·锡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述评
11
作者 高宏凡 《经济学动态》 1985年第9期58-63,共6页
早在五十年代,奥塔·锡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发展市场关系的基本思想就已形成。六十年代,在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改革实践中,他比较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对他的观点虽然一直毁誉不一,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一再... 早在五十年代,奥塔·锡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发展市场关系的基本思想就已形成。六十年代,在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改革实践中,他比较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对他的观点虽然一直毁誉不一,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一再说明,要回避他的观点是不可能的。这里,对他六十年代形成的商品经济观的两个问题略加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商品经济 经济观 述评 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改革 六十年代
原文传递
从实际到理论的调查研究——《苏联经济管理体制考察资料》评介
12
作者 高宏凡 《经济学动态》 1984年第4期62-63,共2页
1982年春,刘国光、柳随年、郑力作为我国驻苏大使的客人赴苏。对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作了为时两个月的实地考察。考察所得已汇集成册,名为《苏联经济管理体制考察资料》,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限国内发行)。本书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经济管理体制 苏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评介 调查 刘国光 客人
原文传递
《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评介
13
作者 高宏凡 《经济学动态》 1983年第10期63-65,共3页
《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读物。
关键词 经济 苏联 技术 西方 评介
原文传递
引人注目的高收入
14
作者 高宏凡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2-27,共6页
准确地说,大陆高收入层只是露出端倪,离它的成熟形态尚远,加以对它的收入的统计和调节制度远非健全,因而很难给这一社会层次以确切描述,只能根据现有材料勾出不甚清晰的轮廓。目前,关于高收入的规模,有不同的推断:一说年收3万元以上家庭... 准确地说,大陆高收入层只是露出端倪,离它的成熟形态尚远,加以对它的收入的统计和调节制度远非健全,因而很难给这一社会层次以确切描述,只能根据现有材料勾出不甚清晰的轮廓。目前,关于高收入的规模,有不同的推断:一说年收3万元以上家庭达400多万户,一说年收入5万元以上家庭约530万户。按户均4.6人计算,530万户覆盖面为2150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1.9%。概言之,大陆11.3亿人口,经过12年改革、开放,每百人中约有两人进入高收入层。如果把年收入5万元定为高收入下限,则上限可达年收入百万元甚至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收入
原文传递
论消费不足
15
作者 高宏凡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10,共3页
(一)在经济运行的大循环中,生产和消费是总过程的起点和终点。生产一般居支配地位,它决定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不足则消费不足。但消费不完全是被动的。它不仅决定于生产,而且反作用于生产,最... (一)在经济运行的大循环中,生产和消费是总过程的起点和终点。生产一般居支配地位,它决定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不足则消费不足。但消费不完全是被动的。它不仅决定于生产,而且反作用于生产,最终决定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消费不足则生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居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