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硫杂萘二酰亚胺的席夫碱型聚合物电子传输材料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建高 李晶 高希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将苯甲醛基团引入到硫杂萘二酰亚胺共轭骨架中,与不同共轭程度和刚性的芳香二胺进行缩合反应,构筑了一类基于硫杂萘二酰亚胺的席夫碱型聚合物P1、P2、P3。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循环伏安等研究了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这... 将苯甲醛基团引入到硫杂萘二酰亚胺共轭骨架中,与不同共轭程度和刚性的芳香二胺进行缩合反应,构筑了一类基于硫杂萘二酰亚胺的席夫碱型聚合物P1、P2、P3。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循环伏安等研究了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这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低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4.07^-4.19 eV)。聚合物P3含有刚性萘单元,其UVVis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754 nm,比P1和P2分别红移了约76 nm和75 nm。X射线衍射(XRD)表明,聚合物P1、P2、P3的薄膜均呈现无定形的特征。以溶液甩膜法制备了此类聚合物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器件,其中聚合物P3的薄膜经300℃热退火,其OFET器件的电子迁移率可达2.47×10^-3 cm^2/(V·s),开关比为105,表明聚合物P3是一种可耐高温处理的n-型半导体材料。在聚合物共轭骨架中引入刚性的结构单元,可以有效调控吸收光谱、能级结构和薄膜形貌,进而提升OFET器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硫杂萘二酰亚胺 聚合物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下载PDF
二环己基18-冠-6配合物:[K(DC18-C-6)]_2[Pd(SCN)_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2
作者 董风英 高希珂 +2 位作者 毛红羽 李大成 窦建民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11,23,共3页
二环己基18-冠-6(DC18-C-6)与K_2[Pd(SCN)_4]反应得到配合物[K(DC18-C-6)]_2[Pd(SCN)_4],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数据:α=1.050... 二环己基18-冠-6(DC18-C-6)与K_2[Pd(SCN)_4]反应得到配合物[K(DC18-C-6)]_2[Pd(SCN)_4],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数据:α=1.050 6(4)nm,b=1.205 1(4)nm,c=1.267 4(5)nm,a=103.386(5)°,β=106.856(5)°,γ=105.393(5)°,V=1.395 5(9)nm^3,Z=1,D_(calcd)=1.383 g/cm^36,F(000)=608,R_1=0.054 5,wR_2=0.159 0.该配合物是由两个配阳离子[K(DC18-C-6]^+和一个配阴离子[Pd(SCN)_4]^(2-)以两个K-N键及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中性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环己基18-冠-6 冠醚 钯配合物 晶体结构 合成
下载PDF
2,6-薁和双噻吩酰亚胺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载流子传输性能
3
作者 汪洋 向焌钧 高希珂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7,共13页
本文通过聚合单体的理性设计和直接芳基化聚合策略,实现了薁基聚合物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方式的精准调控,合成了3个基于2,6-薁和双噻吩酰亚胺的共轭聚合物P(AzBTPD-1)、P(AzBTPD-2)和P(AzBTPD-3),其主链中薁单元偶极排列方式分别... 本文通过聚合单体的理性设计和直接芳基化聚合策略,实现了薁基聚合物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方式的精准调控,合成了3个基于2,6-薁和双噻吩酰亚胺的共轭聚合物P(AzBTPD-1)、P(AzBTPD-2)和P(AzBTPD-3),其主链中薁单元偶极排列方式分别为无规、偶极相反和偶极高度一致.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基于3个聚合物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器件均表现出n-型半导体特性,其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高度一致的聚合物P(AzBTPD-3)表现出最优的器件性能,电子迁移率可达0.027 cm~2V^(-1)s^(-1).本工作精准调控了2,6-薁共轭聚合物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的排列方式,为薁基聚合物的合成化学和结构-性能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薁 双噻吩酰亚胺 共轭聚合物 偶极取向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原文传递
2,6-薁和3,4-丙撑二氧噻吩共聚物的主链结构调控及性质研究
4
作者 汪洋 向焌钧 +1 位作者 葛从伍 高希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41-1349,共9页
本工作通过理性分子设计和直接芳基化聚合策略,合成了三个基于2,6-薁和3,4-丙撑二氧噻吩的共轭聚合物P(AzProDOT-1)、P(AzProDOT-2)和P(AzProDOT-3),其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方式分别为无规、部分规整和高度有序.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 本工作通过理性分子设计和直接芳基化聚合策略,合成了三个基于2,6-薁和3,4-丙撑二氧噻吩的共轭聚合物P(AzProDOT-1)、P(AzProDOT-2)和P(AzProDOT-3),其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方式分别为无规、部分规整和高度有序.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等对三个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三个聚合物在溶液和薄膜状态均表现出质子响应性质.通过溶液旋涂法构筑了三个聚合物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pace-charge-limited current,SCLC)器件,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高度有序的聚合物P(AzProDOT-3)表现出最优的器件性能,空穴和电子迁移率分别为1.41×10^(−4) cm^(2)·V^(−1)·s^(−1)和1.66×10^(−5) cm^(2)·V^(−1)·s^(−1).本工作精准调控了2,6-薁共轭聚合物的主链结构,为薁基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化学和明晰其结构-性质/性能关系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薁 3 4-丙撑二氧噻吩 共聚物 偶极取向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原文传递
含苯并咪唑结构的薁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
5
作者 肖梦佳 高希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46-3256,共11页
苯并咪唑(BI)结构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中, 在药物合成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薁类衍生物是一类可从药用植物中获得的天然产物, 具有抗炎、抗氧化及低毒等特点. 以薁类衍生物与BI为原料, 通过Buchwald- Hartwig偶联得到了14... 苯并咪唑(BI)结构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中, 在药物合成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薁类衍生物是一类可从药用植物中获得的天然产物, 具有抗炎、抗氧化及低毒等特点. 以薁类衍生物与BI为原料, 通过Buchwald- Hartwig偶联得到了14个含苯并咪唑结构的薁类衍生物, 并研究了其抗炎活性和构效关系.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能有效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NO的产生, 具有比愈创木薁磺酸钠(GAS-Na)更好的抗炎活性. 其中有三个薁类衍生物具有低毒性和高抗炎效果,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表明其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LPS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的释放. 研究表明1-愈创木薁-苯并咪唑(GABI-1)具有高抗炎活性(给药浓度为20 μmol/L时的NO抑制率为33.69%)和低细胞毒性, 有望成为新型抗炎药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创木薁 苯并咪唑 愈创木薁磺酸钠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薁乙炔封端的萘二酰亚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场效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辛涵申 葛从伍 +2 位作者 傅丽娜 杨笑迪 高希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1-719,共9页
薁是一种青蓝色的具有较大分子偶极矩的化合物.与传统的芳香化合物不同,薁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分别以薁的2-位和6-位通过叁键与萘二酰亚胺相连接合成了两个同分异构体化合物1和2.鉴于薁七元环的缺电子性和五元环的富电子性,通... 薁是一种青蓝色的具有较大分子偶极矩的化合物.与传统的芳香化合物不同,薁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分别以薁的2-位和6-位通过叁键与萘二酰亚胺相连接合成了两个同分异构体化合物1和2.鉴于薁七元环的缺电子性和五元环的富电子性,通过不同的连接位点,两个化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器件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理论计算表明,6-乙炔基薁封端的萘二酰亚胺衍生物2具有更低的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和更好的LUMO电子离域性.通过旋涂的方法制备了两个化合物1和2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器件,在氮气条件下测得1和2的电子迁移率分别为0.022和0.16 cm^2·V^(-1)·s^(-1),基于化合物2的OFET器件表现出更优的场效应性能,这和理论计算所得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二酰亚胺 同分异构体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迁移率
原文传递
薁2/6-位芳基取代的模型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洪磊 杨笑迪 +3 位作者 辛涵申 高铁阵 龚和贵 高希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80-2692,共13页
设计合成了薁2/6-位芳基取代的六个模型化合物1~6,化合物1~3和4~6分别为薁2-位和6-位取代的化合物,其取代基顺序均分别为五氟苯、苯和α-噻吩.对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以及质子响应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结... 设计合成了薁2/6-位芳基取代的六个模型化合物1~6,化合物1~3和4~6分别为薁2-位和6-位取代的化合物,其取代基顺序均分别为五氟苯、苯和α-噻吩.对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以及质子响应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2/6-位不同取代芳基对于薁衍生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在薁的2/6-位引入不同取代芳基均可以使其S0→S2跃迁吸收峰红移(Δλ=6~68nm),2/6-位引入给电子的噻吩基团发生明显红移(Δλ=68/48nm),其中2-位引入给电子噻吩基团红移更加明显(Δλ=68nm).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在薁6-位引入强拉电子的五氟苯,所得化合物4荧光强度最强(φF=0.082);质子化后,同样含有五氟苯基的化合物1-H^+的荧光强度最强((φF=0.359).电化学和DFT理论计算表明,在薁2/6-位引入拉电子的五氟苯基可显著降低分子的最高已占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能级(1和4的ΔEHOMO/ΔELUMO分别为-0.23/-0.18和-0.20/-0.15 eV).这些研究结果为基于薁的有机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取代 质子响应
原文传递
萘二酰亚胺手性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敏 李晶 +3 位作者 程杰 葛从伍 程探宇 高希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00-4408,共9页
萘二酰亚胺类共轭分子是一类经典且被广泛研究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本工作中,通过亲芳核取代反应将手性环己二胺引入萘二酰亚胺的两端合成了光学纯化合物(I-R,I-S),内消旋化合物(I-R,S),以及经I-R和I-S等物质的量共混得到的外消旋混合物(... 萘二酰亚胺类共轭分子是一类经典且被广泛研究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本工作中,通过亲芳核取代反应将手性环己二胺引入萘二酰亚胺的两端合成了光学纯化合物(I-R,I-S),内消旋化合物(I-R,S),以及经I-R和I-S等物质的量共混得到的外消旋混合物(I-rac),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光学纯(I-R,I-S)和消旋体(I-R,S,I-rac)材料在溶液状态下的光谱吸收完全一致,但其薄膜吸收存在差异,消旋体薄膜的最大吸收峰较光学纯材料红移了约5 nm,这表明它们的聚集态结构有所不同.以这些化合物或混合物为活性层制备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在氮气条件下均表现出p型半导体特征.其中,内消旋体(I-R,S)和外消旋体(I-rac)OFET器件的空穴迁移率分别为0.074和0.075 cm^(2)·V^(-1)·s^(-1),均高于光学纯材料I-R和I-S的器件性能(空穴迁移率约为0.04 cm^(2)·V^(-1)·s^(-1)).研究结果表明,手性诱导分子组装产生不同的聚集态结构,从而对材料的器件性能产生一定影响,这为萘二酰亚胺类有机功能分子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二酰亚胺 手性 聚集态结构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原文传递
芳基桥联的二薁二酰亚胺的设计合成及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侯斌 李晶 +4 位作者 辛涵申 杨笑迪 高洪磊 彭培珍 高希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8-796,共9页
在本工作中,发展了一种新的合成策略,利用薁各位点的反应活性差异选择性地在薁的1-位进行官能团化,合成了由苯环(B)或噻吩并[3,2-b]噻吩基团(TT)桥联的二薁二酰亚胺化合物AzAzBDI-1、AzAzBDI-2和AzAzTTDI.AzAzBDI-2的单晶结构显示其具... 在本工作中,发展了一种新的合成策略,利用薁各位点的反应活性差异选择性地在薁的1-位进行官能团化,合成了由苯环(B)或噻吩并[3,2-b]噻吩基团(TT)桥联的二薁二酰亚胺化合物AzAzBDI-1、AzAzBDI-2和AzAzTTDI.AzAzBDI-2的单晶结构显示其具有扭曲的共轭骨架,相邻的两个分子通过分子间薁的七元环和五元环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二聚体与二聚体之间通过强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滑移的一维堆积.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三个化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计算出各分子的轨道能级和带隙.基于三个化合物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OFET)均表现出n-型主导的双极性有机半导体特性.其中AzAzTTDI表现出最优的OFET性能,其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分别为0.087 cm^2·V^-1·s^-1和8.8×10^-3 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苯芳烃 酰亚胺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有机半导体
原文传递
薁封端的引达省并二噻吩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培珍 李晶 +3 位作者 侯斌 辛涵申 程探宇 高希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16-3924,M0013,共10页
根据薁五元环的富电子性和七元环的缺电子性,设计合成了两个基于引达省并二噻吩(IDT)和薁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1和2,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及质子响应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化合物1和2在物理化学性质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 根据薁五元环的富电子性和七元环的缺电子性,设计合成了两个基于引达省并二噻吩(IDT)和薁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1和2,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及质子响应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化合物1和2在物理化学性质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器件性能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均具有可逆的质子响应特性,质子化之前的末端吸收峰在400到600 nm之间,随着TFA的加入,吸收峰红移至550到850 nm之间,充分质子化时(TFA体积比约为1%)分别红移了约200和177 nm.化合物1和2质子化之前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颜色均为红色,充分质子化后变为蓝色,加入三乙胺恢复至原来的颜色.采用旋涂的方法制备了化合物1和2的OFET薄膜器件,其空穴迁移率表现出数量级的差异,分别为4.14×10-3和1.05×10-5 cm2·V-1·s-1.研究结果表明,薁通过缺电子的七元环和富电子的五元环与IDT不同的键连方式,对相应材料的OFET器件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有较大影响,为研究基于薁的有机功能分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达省并二噻吩 同分异构体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原文传递
硼氮杂薁基[4]螺烯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超 张建伟 +2 位作者 向焌钧 杨笑迪 高希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6,共8页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分别含有B—N键和C=C键的薁基[4]螺烯类分子1a/1b和2,其中B—N键和C=C键互为等电子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B—N键可以调控共轭骨架的电子结构及芳香性.单晶结构表明1a具有螺旋几...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分别含有B—N键和C=C键的薁基[4]螺烯类分子1a/1b和2,其中B—N键和C=C键互为等电子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B—N键可以调控共轭骨架的电子结构及芳香性.单晶结构表明1a具有螺旋几何构型,晶体中存在P和M两种对映异构体. B—N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硼氮六元环具有一定的芳香性.大位阻基团2,4,6-三甲基苯基(Mes)使得1b在三氟乙酸(TFA)作用下不会发生类似于1a的脱硼化,而是发生和2相似的可逆质子响应, B—N键对薁单元的质子响应性质无明显影响.三配位的硼原子可以进一步和氟离子配位,使得1a对氟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响应,而1b则因大位阻的Mes取代基的存在对氟离子无明显的响应性.本工作报道了新型薁基硼氮杂螺烯及全碳螺烯分子,为薁基多环芳烃的"自下而上"合成及性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氮杂多环芳烃 螺烯 质子化
原文传递
含薁线性非交替并苯异构体的合成
12
作者 段超 高希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01-3003,共3页
稠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质,在有机半导体、生物成像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π共轭体系的增大, PAHs的空气稳定性急剧下降,严重限制了其性质和功能研究,因此合成稳定... 稠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质,在有机半导体、生物成像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π共轭体系的增大, PAHs的空气稳定性急剧下降,严重限制了其性质和功能研究,因此合成稳定的非交替异构体或引入杂原子来研究其性质和功能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并苯 光电性质 有机半导体 自旋电子学 空气稳定性 生物成像 杂原子
原文传递
愈创木薁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
13
作者 李蕾 朱聪聪 +2 位作者 朱全刚 陈中建 高希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06-2913,共8页
动植物来源的愈创木薁(GA)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过敏和低毒等特点,其水溶性衍生物愈创木薁磺酸钠(GAS-Na)同样具有抗炎、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然而,商品化活性分子GA和GAS-Na对光、热等稳定性较差.为了探索具有... 动植物来源的愈创木薁(GA)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过敏和低毒等特点,其水溶性衍生物愈创木薁磺酸钠(GAS-Na)同样具有抗炎、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然而,商品化活性分子GA和GAS-Na对光、热等稳定性较差.为了探索具有更高活性和稳定性的愈创木薁类生物功能分子,合成了2,2’-二愈创木薁(BGA)和[2,2’-二愈创木薁]-1,1’-二磺酸钠(BGAS-Na),并以GA和GAS-Na为对照,评价了四个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了其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NO释放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BGA和BGAS-Na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稳定性较GA和GAS-Na有所提升;BGAS-Na在抗炎活性测试中具有最优的NO抑制率(IC_(50)值为5.64μg/mL),优于商品化分子GAS-Na,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四种化合物均不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因此, BGAS-Na有望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创木薁 愈创木薁磺酸钠 抗氧化 抗炎 细胞毒性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萘二酰亚胺同分异构体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单分子导电性能研究
14
作者 彭培珍 白杰 +4 位作者 李建高 黄金涛 吴文婷 洪文晶 高希珂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9-346,共8页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4-甲硫基苯乙炔基取代的1,4,5,8-萘二酰亚胺(1,4,5,8-NDI)和1,2,5,6-萘二酰亚胺(1,2,5,6-NDI)同分异构体化合物1和2,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化合物1和2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其物理化...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4-甲硫基苯乙炔基取代的1,4,5,8-萘二酰亚胺(1,4,5,8-NDI)和1,2,5,6-萘二酰亚胺(1,2,5,6-NDI)同分异构体化合物1和2,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化合物1和2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单分子器件性能表现出差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基于1,4,5,8-NDI的化合物1具有更低的最高已占轨道(HOMO)/最低未占轨道(LUMO)能级,更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STM-BJ)技术制备了化合物1和2的单分子结,并研究了其导电行为.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PF_(6))中施加0.1 V电位,化合物1和2的电导值分别为10^(−3.70)G_(0)(15.5 nS,1G_(0)=77.5μS)和10^(−3.90)G_(0)(9.8 nS),表明化合物1具有更好的导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二酰亚胺 结构异构 单分子器件
原文传递
1,2,5,6-Naphthalenediimide-based Conjugated Copolymers Linked by Ethynyl Units
15
作者 Bing-yong Liu Xiao-chun Yang +3 位作者 Cong-wu Ge 窦建民 李大成 高希珂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342-1351,共10页
Two copolymers of P1 and P2 comprising benzothiadiazole, 1,4-bis(dodecyloxy)-benzene units were synthesized by Sonogashira coupling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ethynyl-linked 1,2,5,6-naphthalenediimide. Their thermal, o... Two copolymers of P1 and P2 comprising benzothiadiazole, 1,4-bis(dodecyloxy)-benzene units were synthesized by Sonogashira coupling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ethynyl-linked 1,2,5,6-naphthalenediimide. Their thermal, optical, electrochemical as well as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ottom-gate top-contact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FETs) measurements of P1 and P2 thin films showed different charge transport behaviors. P1 displayed pure electron transport behaviors in OFETs with electron mobility up to 10^-3 cm^2·V-1·s^-1, while P2 exhibited hole transport feature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P1 has the acceptor-linker-acceptor' (A-L-A') characteristic, and P2 possesses the donor-linker-acceptor (D-L-A) structure featur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fferent molecular structures lead them to have distinct charge transport behaviors. In particular, the first pure electron transport copolymer in OFETs based on 1,2,5,6-naphthalenediimide i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henylene ethynylene)s ETHYNYL 1 2 5 6-Naphthalenediimide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