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二苯并噻吩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常安 张爱茜 +2 位作者 冯峰 韩朔睽 王连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水中微量二苯并噻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对二苯并噻吩具有非常明显的富集作用。实验得到固相微萃取技术最佳检测条件为:吸附时间20min,解析时间3min,色谱流动相甲醇/水...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水中微量二苯并噻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对二苯并噻吩具有非常明显的富集作用。实验得到固相微萃取技术最佳检测条件为:吸附时间20min,解析时间3min,色谱流动相甲醇/水=90/10,方法的变异系数为2.85%,加标回收率102.4%,检测限0.0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二苯并噻吩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受体功能区结构与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生物差异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常安 张爱茜 +2 位作者 蔺远 韩朔睽 王连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3-374,共12页
环境中存在的多种内分泌干扰物能够与生物体内的天然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并产生多种生物效应,由于受体功能区三维结构的不同,其内分泌干扰活性存在着种间、种内、组织间等的种种差异,限制了不同物种间毒性效应的外推研究,增加了环境内分... 环境中存在的多种内分泌干扰物能够与生物体内的天然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并产生多种生物效应,由于受体功能区三维结构的不同,其内分泌干扰活性存在着种间、种内、组织间等的种种差异,限制了不同物种间毒性效应的外推研究,增加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选和风险评价的难度.论文综述了基于受体介导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生物活性与相应受体选择性及受体功能区结构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利用分子模拟方法分析探讨了雌激素受体与部分化合物结合作用模式,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以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受体 功能区结构 亲合力 结合自由能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酯雌激素活性物种差异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蔺远 傅建捷 +1 位作者 高常安 张爱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9-404,共6页
受体功能区结构的分化是导致部分环境污染物内分泌干扰效应种间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青鳉的雌激素受体α亚型(medERα)配体结合区的三维结构,并与人的hERα结构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经过分子对接分析了... 受体功能区结构的分化是导致部分环境污染物内分泌干扰效应种间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青鳉的雌激素受体α亚型(medERα)配体结合区的三维结构,并与人的hERα结构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经过分子对接分析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含氯衍生物与两个物种ERα作用模式的差异及其分子基础,并基于此提出hERα中的LEU349在medERα中被MET353取代和由此造成的疏水活性空腔体积的增加和形状变化是同种化合物人体和青鳉雌激素受体亲合力存在物种差异的原因.另外,研究还基于分子模拟的结果分析了化合物中不同类型的酯基取代以及氯取代对于其雌激素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 雌激素活性 物种差异 受体多态性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酚类化合物非单调剂量-效应毒理学机制的QSAR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常安 张爱茜 +2 位作者 蔺远 尹大强 王连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独特的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无法简单地以半数影响(致死)剂量(浓度)这一单一数值指标来表征其生物活性,如何处理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是目前环境科学乃至生命科学一个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独特的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无法简单地以半数影响(致死)剂量(浓度)这一单一数值指标来表征其生物活性,如何处理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是目前环境科学乃至生命科学一个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研究发现,双酚A等9种酚类化合物影响鲫鱼体外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实验呈现特殊倒U型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为探索其可能的生化机制,同源模建了芳烃受体配体结合区的结构,通过分子对接分别模拟分析了这9种酚类化合物和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一种芳烃受体相似蛋白、模建芳烃受体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的结合能以及作用模式,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计算了酚类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分别建立了低剂量和高剂量范围内化合物性质与决定性生物活性指标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发现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的形成源于高低剂量效应机制的差异,在低剂量时雌激素受体的介导起主要作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而在高剂量时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急性毒性机制,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不同的剂量范围分别由不同的毒理学机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 毒性机制 受体介导 同源模建 QSAR
原文传递
多氯联苯鸡胚肝细胞生物活性非单调剂量-响应关系的QSARs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穆云松 张爱茜 +2 位作者 高常安 彭素芬 王连生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05-1112,共8页
毒理学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低于无可见效应浓度(NOAEL)时可诱发更强的生物学效应,导致剂量效应曲线背离了经典毒理学理论而呈现U型或倒U型.在此种情况下,毒理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半数效应质量/浓度等活性指标不再唯一,给定... 毒理学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低于无可见效应浓度(NOAEL)时可诱发更强的生物学效应,导致剂量效应曲线背离了经典毒理学理论而呈现U型或倒U型.在此种情况下,毒理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半数效应质量/浓度等活性指标不再唯一,给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方法的应用造成困难.多氯联苯(PCBs)作为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诱导鸡胚肝细胞EROD酶活性中呈现特殊非单调剂量-响应关系,在高低剂量范围内毒理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应用QSARs方法研究不同剂量段的毒性效应是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探索其可能的生化机制,本文利用Chemoffice软件内置的AM1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多氯联苯化合物进行能量优化,建立结构描述符库;并在DELLPrecision370工作站上,采用SYBYL7.0(Tripos,Inc.Co)中的FlexX模块分别对39种PCBs和芳烃受体相似蛋白FixL进行分子对接,成功模拟不同结构类型PCBs的结合模式并获得PCBs和芳烃受体相互作用结合能.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高低剂量下PCBs对鸡胚肝细胞EROD活性影响的QSAR模型,在此基础上推测低剂量下11种PCBs主要通过芳烃受体介导发挥其对鸡胚肝细胞细胞色素P4501A正常生理功能的干扰效应,而高剂量下PCBs对鸡胚肝细胞产生急性毒性.究其可能的原因是处于低剂量的PCBs与特定受体结合作用起到主导地位;随剂量增加,细胞内的反馈调节作用使得EROD趋势减缓;而在剂量升高到一定程度,表现出一定反应性急性毒性机制,从而对鸡胚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非单调剂量-响应关系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