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G网络技术的高校班级建设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慎波 张泰居 《科教文汇》 2013年第15期3-4,共2页
3G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将社会信息化浪潮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高校班级是大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3G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深刻影响和作用到了高校教育教学工... 3G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将社会信息化浪潮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高校班级是大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3G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深刻影响和作用到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高校班级建设。主动将3G网络技术应用到高校班级建设之中,探析3G网络技术下高校班级建设的途径对策,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网络技术 班级建设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秀绒 徐培鑫 高慎波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9-41,共3页
对突发事件有良好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处于冷静状态,他们既可以自救,也可以互相帮助,防止事件更大规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危机意识。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能力 大学生
下载PDF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衔接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慎波 《山东教育》 2014年第1期87-88,共2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性质有准确的定位: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课程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性质有准确的定位: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课程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生活实际 初中 物理课程标准 学生生活 活水 源头 学习兴趣
下载PDF
高校推进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策略研究——以长春工业大学为例
4
作者 高慎波 孟津名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1-93,96,共4页
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是吉林省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助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结合省属地方工科院校实际,长春工业大学创新构建了“三个三”工作模式,实施多样多元组... 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是吉林省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助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结合省属地方工科院校实际,长春工业大学创新构建了“三个三”工作模式,实施多样多元组合举措,全面助推毕业生高质量留省就业创业,为吉林省高校做好毕业生留吉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典型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毕业生 留省就业创业 策略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慎波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5年第20期39-43,共5页
就业观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选择上的综合反映,对于个体职业选择、就业行为等有着关键的决定作用。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乎着社会发展与稳定。正确、科学的就业观有助于端正大学生就业行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更好地... 就业观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选择上的综合反映,对于个体职业选择、就业行为等有着关键的决定作用。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乎着社会发展与稳定。正确、科学的就业观有助于端正大学生就业行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危机,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和探析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丽 高慎波 《学园》 2021年第35期1-3,共3页
“三全育人”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障。探讨“三... “三全育人”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障。探讨“三全育人”背景下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包括建立协同育人模式、坚持全员育人,建立梯次育人模式、坚持全过程育人,建立零死角育人模式、坚持全方位育人,以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实现育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浮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慎波 《物理之友》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本文介绍了笔者的《浮力》教学设计,运用视频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浮力产生感性认识;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运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改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浮力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突发事件下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分析
8
作者 李秀绒 高慎波 侯天放 《作家天地》 2020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突发事件是指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 突发事件是指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阅历、心理和必要的思想准备,面对突发事件难免会产生思想低沉、恐慌和心理压力的情况。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具有思想引领、精神塑造等作用。而辅导员则起到传播和引导的重要媒介作用。面对突发事件,高校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作用,减少突发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作用。同时,辅导员也应该积极寻找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做好突发事件之下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突发事件 思想政治
原文传递
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风险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子明 高慎波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158,共7页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和风险特点,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及时化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危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突发事件导致的高校网络舆情产生、演化和发展的系统分...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和风险特点,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及时化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危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突发事件导致的高校网络舆情产生、演化和发展的系统分析,明晰其生成机理,进而演绎归纳出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特点,以此提出具有针对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管控与应对机制和模式。【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演化遵循特定发展规律,具有意识形态化、焦点扩大化、传播裂变化、行为圈层化等风险特点,这为正确辨识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的发生发展及有效防范、管控和处置风险危机提供有力依据和科学指导。【创新/局限】研究并精准建构高校网络舆情"二维六素五阶"生成发展机理模型,探究并归纳出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特点。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应对策略还需进一步做好实践应用层面的成效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生成逻辑 风险特点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细心发现巧设计,引导生活入课堂
10
作者 高慎波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生活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11
作者 高慎波 《才智》 2019年第33期99-99,共1页
文化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举措。做好文化育人工作,关键在于创新实践路径,力推实现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新突破。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育人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高校思政活动中的普法应用
12
作者 初靖皓 高慎波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4年第8期24-26,共3页
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涵,提出相应的普法原则及育人路径。比如,通过热点问题启发学生深入解读与互动探讨,通过案件实例引导学生参与辩论并... 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涵,提出相应的普法原则及育人路径。比如,通过热点问题启发学生深入解读与互动探讨,通过案件实例引导学生参与辩论并深刻分析,同时在课后实践中使学生明晰国内外法治思想差异,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育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 法治思想 法治教育 高校思政 普法 课后实践 法治意识 育人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