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高承兵 李永兵 聂雪花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5-38,43,共5页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沙区 机械沙障 防风固沙效益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景瑞 王立 +4 位作者 徐先英 闫好原 胡生新 高承兵 魏林源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37-244,共8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耐盐差异性。结果表明:1)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蒸馏水中第3天达到了发芽高峰,发芽基本结束,在NaCl溶液中第7天结束发芽。2)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NaCl溶液浓度对白茎盐生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较大,画眉草次之,其余两种较小。3)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雾冰藜活力指数显著高于白茎盐生草、沙米和画眉草种子;盐胁迫对画眉草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较大,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2.1%时,幼苗活力指数降到最低。4)4种植物幼苗长度均随NaCl浓度增大表现出先增加后快速降低的趋势,0~0.3%NaCl浓度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0.6%及以上NaCl溶液浓度对画眉草幼苗长度产生了较大影响,而0.9%及以上NaCl溶液浓度对雾冰藜、白茎盐生草和沙米幼苗长度影响较大。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表明,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大小依次为沙米>雾冰藜>画眉草>白茎盐生草,根据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长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最适宜萌发NaCl浓度分别为雾冰藜0~0.6%、白茎盐生草0~0.6%、沙米0~0.9%、画眉草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植物 耐盐性 相对发芽率 相对发芽势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承兵 《甘肃科技》 2012年第16期166-169,共4页
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旱荒漠区是西北生态恶化最明显、植被退化最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治理过程最艰难的地区,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项目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等多元化因素影... 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旱荒漠区是西北生态恶化最明显、植被退化最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治理过程最艰难的地区,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项目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等多元化因素影响下造林成活、保存、生长等综合情况的对比研究,以期探索出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旱荒漠区不同立地类型中最适宜的造林树种与造林模式,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促进治理进程的研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干旱荒漠区 不同立地类型 造林模式
下载PDF
荒漠自然保护区建设需重视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承兵 闫好原 《环境经济》 2013年第6期59-60,共2页
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我国目前已建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数量占各类自然保护区的I%,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建设 荒漠 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环境 保护对象
下载PDF
祁连山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承兵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09土壤呼吸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连续1年在生长季的野外测定,并通过多元回归手段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生长季祁连山不...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09土壤呼吸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连续1年在生长季的野外测定,并通过多元回归手段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生长季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均为一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2)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都存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土壤呼吸速率在21.4%~72.18%之间,温度在12.00%~38.67%之间,土壤水分在32.17%~201.34%之间,地上生物量在72%左右;3)CO2释放速率、气温、土壤含水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约有81%的土壤呼吸量变化是由气温、土壤水分和生物量共同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速率 时空变异 土壤温度和水分 生物量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退化植被修复重建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进军 高承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2,共5页
石羊河下游是西北荒漠区生态恶化最明显、植被退化最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治理过程最艰难的地区,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分析了导致石羊河下游生态恶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出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 石羊河下游是西北荒漠区生态恶化最明显、植被退化最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治理过程最艰难的地区,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分析了导致石羊河下游生态恶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出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频度过高是该地区荒漠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角度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在多年从事荒漠化治理与荒漠植被恢复重建实践研究和数据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羊河下游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和植被修复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干旱荒漠区 荒漠植被 修复重建
下载PDF
民勤连古城管理局开展森林防火演练活动
7
作者 高承兵 《甘肃林业》 2014年第1期47-47,共1页
今年民勤县降水稀少、天干物燥,目前正值森林防火形势最为严峻的关键时期,2013年12月6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红崖山保护站组织开展了保护区2013—2014年度森林防火期防火演练活动。本次演练活动共组织各基层保护... 今年民勤县降水稀少、天干物燥,目前正值森林防火形势最为严峻的关键时期,2013年12月6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红崖山保护站组织开展了保护区2013—2014年度森林防火期防火演练活动。本次演练活动共组织各基层保护站森林消防队员40人、出动森林消防指挥车8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民勤连古城 森林防火期 管理局 民勤县 演练 国家自然保护区 消防队员 森林消防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生态公益林区主要植被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8
作者 高承兵 曾荣 +2 位作者 宁宝山 杨巨海 张裕年 《甘肃科技》 2015年第10期126-128,112,共4页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是中国西北乃至全球干旱荒漠区的典型地区,该区域分布的天然植被群落面积多达23.4×104hm2,且70%以上均为原生态状态,是极佳的天然荒漠植被物种基因库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场所,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是中国西北乃至全球干旱荒漠区的典型地区,该区域分布的天然植被群落面积多达23.4×104hm2,且70%以上均为原生态状态,是极佳的天然荒漠植被物种基因库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场所,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对该区域荒漠植被群落全面调查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重点对该区域主要荒漠植被群落的分布面积、地理分布区域、群落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重点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干旱荒漠区 荒漠植被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景瑞 闫好原 +3 位作者 高承兵 宁宝山 杨巨海 杨晓宝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0期108-112,共5页
以期为干旱荒漠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以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降雨量等指标因子变化动态趋势对群落演替过程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群... 以期为干旱荒漠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以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降雨量等指标因子变化动态趋势对群落演替过程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群落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典型群落Ⅲ>典型群落Ⅱ>典型群落Ⅴ>典型群落Ⅳ>典型群落Ⅰ;(2)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典型群落Ⅴ>典型群落Ⅱ>典型群落Ⅲ>典型群落Ⅰ>典型群落Ⅳ,整体表现为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生态优势度较高;(3)2014年的降雨量高于2013年,降雨量分别为142.9、108.7 mm,2014年除12月外,每月均有不同程度的降雨。可得出结论:物种多样性指数受降水的影响,相应出现增加或减少趋势,但降水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在群落演替进化过程中种群将保持合适大小,群落表现出最大的适应能力,保持种群避免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 土壤水分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民勤荒漠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宝山 王红平 +3 位作者 高承兵 王景瑞 杨晓宝 贺访印 《甘肃科技》 2016年第18期38-40,28,共4页
从民勤荒漠草地的类型、分布、特征、资源现状及其退化因素等方面论述了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并提出了落实草地产权、围栏封育、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推行暖棚舍饲养畜、调整牧区产业结构、积极进行飞播牧草和人工种草、实施好国... 从民勤荒漠草地的类型、分布、特征、资源现状及其退化因素等方面论述了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并提出了落实草地产权、围栏封育、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推行暖棚舍饲养畜、调整牧区产业结构、积极进行飞播牧草和人工种草、实施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等一系列荒漠草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荒漠草地 资源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盐碱化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宝山 闫好原 +5 位作者 胡生新 高万林 高承兵 马俊梅 李威龙 杨巨海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4,27,共5页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对石羊河下游盐碱化退耕地21个样地63个样方的自然恢复植被进行调查,并对各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50年的植被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植物22种,分属于11科21属;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对石羊河下游盐碱化退耕地21个样地63个样方的自然恢复植被进行调查,并对各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50年的植被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植物22种,分属于11科21属;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经历了田旋花、独行菜、骆驼蒿、苏枸杞和盐爪爪5种群落类型的演替;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大体分为迅速恢复期(1~2年)、初始更替期(3~8年)、高级更替期(9~28年)和缓慢恢复期(29年以后)4个阶段,同时,Margalef指数、Simp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现出波动式减小的变化趋势,Monk指数、Pie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则呈现出波动式增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自然恢复 退耕地 石羊河下游
下载PDF
抗旱造林技术在民勤干旱沙区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朝珺 聂雪花 +1 位作者 李永兵 高承兵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20-22,37,共4页
为探讨抗旱造林粉、BGA激活剂、ABT生根粉和浸根造林等抗旱技术对梭梭造林的影响,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抗旱造林技术处理对造林林分保水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BGA土壤激活剂使梭梭造林林分(100 cm)土... 为探讨抗旱造林粉、BGA激活剂、ABT生根粉和浸根造林等抗旱技术对梭梭造林的影响,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抗旱造林技术处理对造林林分保水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BGA土壤激活剂使梭梭造林林分(100 cm)土壤含水率提高53.24%;(2)抗旱造林技术对梭梭的生长差异显著,BGA土壤激活剂处理的梭梭植株高相对对照处理增长5.32 cm,枝长增长2.81 cm;(3)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梭梭造林成活率有促进作用。ABT生根粉、抗旱造林粉2种处理对于对照处理成活率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造林技术 梭梭 造林 民勤沙区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选择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巨海 陶积红 +2 位作者 高承兵 宁宝山 张裕年 《甘肃科技》 2015年第9期137-138,123,共3页
本文提出了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地区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对近几年造林过程中树种的选择和解决适地适树途径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据此提出了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适宜的造林树种。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造林 树种选择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宝山 张世虎 +3 位作者 高承兵 李锐 王景瑞 杨晓宝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1期61-62,共2页
重点介绍民勤连古城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情况,管护现状,针对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低,林牧矛盾突出,管护工作难度大,群众参与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等生态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管护现状 对策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沙障设置技术集成及阻沙效果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海璇 张晓丽 高承兵 《甘肃科技》 2015年第17期44-48,共5页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工程固沙措施主要采取粘土、砾石、作物秸杆等传统治沙材料设置沙障,引进尼龙网、土工编制袋、芨芨草、红泥浆等新型材料、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沙障模式的试验示范,透过技术设计、成本概算及阻沙...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工程固沙措施主要采取粘土、砾石、作物秸杆等传统治沙材料设置沙障,引进尼龙网、土工编制袋、芨芨草、红泥浆等新型材料、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沙障模式的试验示范,透过技术设计、成本概算及阻沙效果分析,筛选并探索总结符合当地实际、固沙效果显著、经济投入低廉、适宜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防沙治沙适用材料、技术、模式,为同类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和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障设置 经济投入 阻沙效果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下游白刺平茬复壮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宁宝山 闫好原 +3 位作者 高承兵 张世虎 张裕年 杨巨海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白刺是石羊河下游沙区常见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灌木。通过设置不同的平茬处理,研究平茬对白刺萌芽期、新枝生长、生物量、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 cm、2 cm和5 cm处理对平茬后的新枝萌芽期影响相对较少,8 cm和10 cm处理对萌... 白刺是石羊河下游沙区常见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灌木。通过设置不同的平茬处理,研究平茬对白刺萌芽期、新枝生长、生物量、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 cm、2 cm和5 cm处理对平茬后的新枝萌芽期影响相对较少,8 cm和10 cm处理对萌芽期影响相对较大,平茬后新生枝萌芽比对照(CK)平均推迟了13.8 d。平茬处理后,新枝主枝长增长效果排序为5 cm>8 cm>10 cm>2 cm>0 cm;干枝生物量大小排序为5 cm>8 cm>10 cm>2 cm>0 cm;干根生物量大小排序为5 cm>10 cm>2 cm>8 cm>0 cm;干叶生物量大小排序为5 cm>10 cm>8 cm>0 cm>2 cm。从白刺平茬后整体效果来看,5 cm处理后的新生枝生长及生物量均比其他处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平茬恢复 石羊河下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肉苁蓉资源贸易现状及产业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丽 陶海璇 高承兵 《甘肃科技》 2015年第18期3-4,145,共3页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肉苁蓉资源贸易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肉苁蓉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该区域内肉苁蓉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肉苁蓉 资源 贸易 现状 产业发展 建议
下载PDF
梭梭对“双眉式”草方格沙障的影响初探——以民勤沙漠化治理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宝山 张世虎 +2 位作者 高承兵 王景瑞 杨晓宝 《甘肃科技》 2016年第24期32-33,共2页
梭梭林与草方格沙障两者结合,梭梭枯落物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风速的作用;同时,也能减缓沙障腐蚀,进而改善沙面结构,增加了沙障保存时间。
关键词 梭梭 草方格沙障 影响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斌斌 闫好原 +1 位作者 高承兵 李锐 《甘肃科技》 2016年第23期1-3,46,共4页
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分析了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保护区实际,从宣传、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落实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北方锦鸡儿属植物形态分类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李锐 杨晓宝 高承兵 《甘肃科技》 2021年第13期186-190,共5页
以引种保存在民勤沙生植物园的16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叶片、花、果实和种子大小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6种锦鸡儿属植物形态特征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1.73%,其中叶片数、叶轴长度、... 以引种保存在民勤沙生植物园的16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叶片、花、果实和种子大小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6种锦鸡儿属植物形态特征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1.73%,其中叶片数、叶轴长度、叶片宽、叶片厚、果柄长、果实宽、花长、花柱长、旗瓣长、旗瓣宽、翼瓣长、龙骨瓣长、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是影响锦鸡儿属植物分类的主要因素,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7.24%,主要包括了花托长、花萼长、花柱长、翼瓣长、龙骨瓣长。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锦鸡儿属形态特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在距离D=5时,锦鸡儿属植物可分为4类。多刺锦鸡儿、粉刺锦鸡儿、邦卡锦鸡儿、刺叶锦鸡儿、垫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为一类;黄刺条、甘蒙锦鸡儿、红花锦鸡儿为一类;狭叶锦鸡儿为一类;灰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树锦鸡儿、秦晋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为一类,聚类分析结果基本反映了锦鸡儿属植物形态特征之间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 形态指标 数值分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