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穴在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丁艺 粟胜勇 +5 位作者 林雅丽 韦懿桐 石俊丹 高斯莉 卓金义 蔡元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在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中止1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手术结束采用TEA...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在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中止1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手术结束采用TEAS内关穴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最高值、血氧饱和度(SpO_(2))最低值;统计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的用量。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胸腔探查时(T2)、肺叶切除时(T3)、肺叶切除后30min(T4)、肺叶切除后60min(T5),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监护室(PACU)停留、下床活动、肛门排气、胸腔引流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ETCO_(2)最高值、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SpO_(2)最低值高于对照组(P<0.01)。T1~T5时,观察组患者MAP、HR及血清Cor、NE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P<0.01)。结论:TEAS内关穴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 内关 保留自主呼吸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电针内关穴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丁艺 粟胜勇 +6 位作者 林雅丽 韦懿桐 蔡元春 石俊丹 高斯莉 莫科林 卓金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麻,手术开始时行OLV,术毕胸腔排除气体后行双肺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麻,手术开始时行OLV,术毕胸腔排除气体后行双肺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行电针刺激内关(疏密波,2 Hz/100 Hz)直至术毕。分别于术前(T_(0))、OLV 30 min(T_(1))、OLV 60 min(T_(2))、术毕(T_(3)),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肺顺应性(CL)、呼吸指数(RI)]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48 h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住院时间。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T_(1)、T_(2)及T_(3)时PaO_(2)、OI、CL及血清SOD降低(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_(1)、T_(2)及T_(3)时RI及血清MDA、IL-6、TNF-α升高(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1/30)vs 23.3%(7/30),P<0.05];观察组术后48 h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内关对肺叶切除术OLV所致肺损伤有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单肺通气 电针 内关 肺功能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