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扶阳推拿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高晓哲 夏美玲 +1 位作者 吴晓萍 向盼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研究通督扶阳推拿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150例)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基础治疗)和联合组(7... 目的研究通督扶阳推拿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150例)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基础治疗)和联合组(75例,常规基础治疗+通督扶阳推拿和核心肌群训练)。对两组治疗前后生活功能障碍、疼痛程度以及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67%比80.0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病人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22.98±3.77)分比(18.98±3.56)分]、平均功率[(44.03±11.09)W比(38.98±10.79)W]、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88.65±15.42)Nm比(79.99±15.66)Nm]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1.78±0.56)分比(2.39±0.67)分]、腰背屈伸比[(69.53±9.15)%比(74.42±9.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扶阳推拿与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治疗LDH病人的效果较好,可减轻病人疼痛,改善病人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减少其生活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通督扶阳推拿 核心肌群训练 腰椎 疼痛 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头穴长留针配合下肢CPM康复器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2
作者 夏美玲 高晓哲 任婷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长留针配合下肢CPM康复器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肌张力、平衡能力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头穴长留针配合下肢CPM康复器治疗,对照组仅... 目的观察头穴长留针配合下肢CPM康复器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肌张力、平衡能力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头穴长留针配合下肢CPM康复器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下肢CPM康复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各项脑血流指标[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平均血流速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D区和E区)及儿科生活质量量表(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PedsQ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BBS评分、各项脑血流指标、GMFM中D区和E区评分及PedsQL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BS评分、各项脑血流指标、GMFM中D区和E区评分及PedsQ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结论头穴长留针配合下肢CPM康复器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肌张力,提高平衡力,加快脑血流速度,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性瘫痪 痉挛 留针 肌张力 平衡能力 脑血流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常见问题探讨 被引量:25
3
作者 郑津洋 高晓哲 +6 位作者 寿比南 周伟明 陈朝晖 缪存坚 黄泽 马利 朱晓波 《压力容器》 2013年第3期45-51,62,共8页
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内容器的壁厚,是一种省材节能的绿色制造技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该技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的制造。中国采用室温应变强化... 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内容器的壁厚,是一种省材节能的绿色制造技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该技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的制造。中国采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从材料、设计、制造和检验等方面,对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应变强化 深冷容器 压力容器
下载PDF
预拉伸奥氏体不锈钢常温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泽 缪存坚 +4 位作者 李涛 高晓哲 朱晓波 郑津洋 马利 《压力容器》 2013年第6期7-11,79,共6页
为研究应变强化对奥氏体不锈钢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应变强化深冷容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以奥氏体不锈钢S30408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试样加工方法,对不同预拉伸程度的试样,进行常温下恒定速率的拉伸试验。研究表明:把板... 为研究应变强化对奥氏体不锈钢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应变强化深冷容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以奥氏体不锈钢S30408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试样加工方法,对不同预拉伸程度的试样,进行常温下恒定速率的拉伸试验。研究表明:把板材先加工成试样,再进行预拉伸处理,然后拉断,材料的抗拉强度基本不变,且预拉伸程度越高,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断后伸长率和截面收缩率越低;把板材先进行预拉伸处理,再加工成试样,然后拉断,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未预拉伸时的抗拉强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 预拉伸 抗拉强度
下载PDF
悬浮型减阻剂的配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晓哲 李惠萍 +1 位作者 胡子昭 王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0,共5页
依据溶度参数理论,通过模拟软件和实测方法对部分醇和醇醚进行筛选,得出合适的悬浮型减阻剂主悬浮介质;根据影响悬浮型减阻剂稳定的因素,对其存放稳定性和耐热性进行考察,得出合适的密度调节剂、乳化剂和增稠剂。由此确定悬浮型减阻剂... 依据溶度参数理论,通过模拟软件和实测方法对部分醇和醇醚进行筛选,得出合适的悬浮型减阻剂主悬浮介质;根据影响悬浮型减阻剂稳定的因素,对其存放稳定性和耐热性进行考察,得出合适的密度调节剂、乳化剂和增稠剂。由此确定悬浮型减阻剂的组成主要包括戊醇、乙二醇甲醚、Span80、Tween60、乙撑双硬脂酰胺、经包覆的高聚物颗粒等。对制得的悬浮型减阻剂的表观黏度、耐高低温性能及减阻性能等进行测定和评价,认为高聚物颗粒粒径和高聚物含量是影响其表观黏度的主要因素,减阻率随悬浮型减阻剂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加,至最大值后变化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悬浮型 模拟 溶度参数
下载PDF
不同控制模式对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津洋 黄泽 +5 位作者 缪存坚 高晓哲 朱晓波 舒翔宇 晓风清 马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0-2024,共5页
为了研究横梁位移控制和引伸计控制对材料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应变强化9%的奥氏体不锈钢S30408为研究对象,在20℃和-196℃下采用2种控制模式进行拉伸试验,并通过有限元模拟比较2种控制模式对拉伸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横梁位移控制时... 为了研究横梁位移控制和引伸计控制对材料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应变强化9%的奥氏体不锈钢S30408为研究对象,在20℃和-196℃下采用2种控制模式进行拉伸试验,并通过有限元模拟比较2种控制模式对拉伸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横梁位移控制时,试样的实际变形速率小于引伸计控制时试样的变形速率,且标准中的修正公式不能有效消除由于变形速率引起的误差.在20℃时,横梁位移控制代替引伸计控制可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在-196℃时,两者差异较大,建议采用引伸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拉伸试验 应变强化 横梁位移控制 引伸计控制
下载PDF
光聚合法合成印刷电路板保护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晓哲 解一军 习峥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采用光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预聚物,然后在预聚物中加入交联单体、复合光引发剂、活性胺等制备印刷电路板(PCB)保护涂料。研究了本体光聚合的最佳反应时间,讨论了在光聚合条件下预聚物、功能单体、交联剂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对光聚合产... 采用光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预聚物,然后在预聚物中加入交联单体、复合光引发剂、活性胺等制备印刷电路板(PCB)保护涂料。研究了本体光聚合的最佳反应时间,讨论了在光聚合条件下预聚物、功能单体、交联剂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对光聚合产物进行了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最佳预聚合反应时间为60s,单体转化率可达60%;当构成光敏预聚物的光聚合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丙烯酸(AA)=6∶4∶1(wt,质量),后期加入的交联单体为18%(wt,质量分数,下同),复合光引发剂为3%,活性胺为2%时,涂料固化后各项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聚合 丙烯酸酯 预聚物 印制电路板 涂料
下载PDF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弯曲压头直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晓波 缪存坚 +3 位作者 黄泽 高晓哲 郭阿宾 郑津洋 《压力容器》 2012年第12期37-40,70,共5页
针对现有标准没有对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弯曲试验时弯曲压头直径选取做出统一规定的现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方式,结合当前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用S30408断后伸长率值,探讨S30408母材(包括未预拉伸和预拉伸9%材料)弯曲压... 针对现有标准没有对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弯曲试验时弯曲压头直径选取做出统一规定的现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方式,结合当前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用S30408断后伸长率值,探讨S30408母材(包括未预拉伸和预拉伸9%材料)弯曲压头直径的选取,并建议取消S30408母材弯曲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 弯曲压头直径 弯曲伸长率
下载PDF
458例上切牙区多生牙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琳 任群 +3 位作者 高晓哲 白九平 王宇 李向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 分析及总结上切牙区多生牙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患者458例,对其就诊年龄、性别、多生牙数目和方向、就诊原因、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 21.0软件包... 目的 分析及总结上切牙区多生牙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患者458例,对其就诊年龄、性别、多生牙数目和方向、就诊原因、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8例患者,共有710颗多生牙。患者平均年龄(8.64±4.31)岁,男女比例为3.63∶1;儿童组人数最多,为387例(84.50%)。患者中,2颗多生牙者231例(50.44%),1颗多生牙者218例(47.60%)。多生牙呈倒置位最多,为362颗(50.99%);临床表现中,以无意中行影像学检查发现者最多,为153例(33.41%)。患者中,390例(85.15%)选择了全麻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3.42±13.95) min。不同性别间的多生牙数目、方向、萌出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多生牙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多生牙方向、萌出状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切牙区多生牙多见于儿童期,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以1颗和2颗者多见,主要为倒置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上切牙 临床分析 数目 方向
下载PDF
应变强化后容器的外压屈曲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希 郑津洋 +3 位作者 缪存坚 高晓哲 惠培子 丁会明 《压力容器》 2015年第8期14-20,6,共8页
在应变强化过程中,容器会发生塑性变形。为了解该变形对于容器外压稳定性的影响,确立了全面考虑强化影响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并选择不圆度作为初始几何缺陷,进行理想容器和含初始不圆度容器在强化前后的屈曲求解,通过比较屈曲载荷、... 在应变强化过程中,容器会发生塑性变形。为了解该变形对于容器外压稳定性的影响,确立了全面考虑强化影响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并选择不圆度作为初始几何缺陷,进行理想容器和含初始不圆度容器在强化前后的屈曲求解,通过比较屈曲载荷、屈曲模态以及载荷位移曲线的变化来探究应变强化过程对容器外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容器模型的屈曲载荷具有很强的不圆度敏感性;含初始不圆度的容器强化后的屈曲载荷提高,外压稳定性增强;应变强化过程可改善容器圆度,提高容器制造过程中壳体初始不圆度的最大允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强化 外压稳定性 不圆度 非线性屈曲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制深冷容器容积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潇 缪存坚 +2 位作者 高晓哲 朱晓波 马利 《化工机械》 CAS 2014年第4期446-451,共6页
应变强化会导致深冷容器内容器的容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容器的使用。为此,基于非线性有限单元法提出了强化后内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并对具有不同设计参数的内容器的应变强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筒体厚度对容器容积变化的影响... 应变强化会导致深冷容器内容器的容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容器的使用。为此,基于非线性有限单元法提出了强化后内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并对具有不同设计参数的内容器的应变强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筒体厚度对容器容积变化的影响主要源自于不同厚度板材力学性能的差异;无加强圈的容器的容积变化率与筒体长度呈正相关,含加强圈的容器的容积变化率与加强圈间距呈正相关;环向应变小于5.5%的应变强化容器的容积变化率一般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深冷容器 应变强化 奥氏体不锈钢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胶的研究与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月伟 解一军 +1 位作者 高晓哲 樊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01-4304,4342,共5页
采用热塑性弹性体SIS与增黏树脂松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基胶,向基胶中加入多官能团光敏树脂,两者混配制得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胶。研究了热塑性弹性体与松香不同配比、光敏树脂的加入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初粘力、180°剥离强度... 采用热塑性弹性体SIS与增黏树脂松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基胶,向基胶中加入多官能团光敏树脂,两者混配制得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胶。研究了热塑性弹性体与松香不同配比、光敏树脂的加入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初粘力、180°剥离强度测试对胶体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红外分析测试(FTIR)、动态热机械分析DMA以及扫描电镜SEM对其黏结/剥离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当松香与SIS二者的质量比在(0.6∶1)^(1∶1)、光敏树脂与基胶有效成分两者质量比在(1.4∶1)^(1.7∶1)时,产品光固化前剥离强度可达6~12N/25mm,光固化后剥离强度骤降至不足1N/25mm,且被物表面无残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光固化 可剥离 黏合剂
下载PDF
关于压力容器设计文件审查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小静 李俊婷 +1 位作者 高晓哲 岳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3期16-20,共5页
压力容器规范设计是保障压力容器安全的源头,从压力容器设计行政许可方式变化和法规标准对于设计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梳理了压力容器设计文件审查过程中类别划分、风险评估报告、选材、制造及检验检测等技术要求,同时对压力容... 压力容器规范设计是保障压力容器安全的源头,从压力容器设计行政许可方式变化和法规标准对于设计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梳理了压力容器设计文件审查过程中类别划分、风险评估报告、选材、制造及检验检测等技术要求,同时对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结构及要素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规范设计、监督检验人员进行设计文件符合性审查,设计单位合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压力容器设计的可靠性,确保压力容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风险评估报告 技术要求 关键问题 质量保证体系
下载PDF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强度裕度研究
14
作者 李青青 郑津洋 +3 位作者 张潇 缪存坚 高晓哲 马利 《轻工机械》 CAS 2015年第5期29-33,共5页
应变强化是一种有效实现低温容器轻量化的技术,应变强化和低温是保证容器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容器强度裕度的关键。奥氏体不锈钢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设计温度通常为-40℃,该温度下材料的强化效果较弱,目前国内暂时未推广应变强... 应变强化是一种有效实现低温容器轻量化的技术,应变强化和低温是保证容器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容器强度裕度的关键。奥氏体不锈钢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设计温度通常为-40℃,该温度下材料的强化效果较弱,目前国内暂时未推广应变强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文章在-40℃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基础上,应用数值仿真对应变强化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强度裕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标准分析了该应变强化储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其爆破压力与设计压力比值为3.64,仍然具有较高的强度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容器 应变强化 轻量化 液态二氧化碳 强度裕度
下载PDF
结晶性对本体共聚高聚物减阻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菁 李惠萍 +2 位作者 胡子昭 朱永涛 高晓哲 《当代化工》 CAS 2013年第2期148-151,155,共5页
通过采用XRD测试聚合产物结晶性能,考察聚合产物结晶性对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添加α-癸烯能够改变α-十二烯本体均聚的结晶性,从而达到提高本体均聚产物减阻率的目的。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配比C10︰C12=3︰117,主催化剂用量... 通过采用XRD测试聚合产物结晶性能,考察聚合产物结晶性对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添加α-癸烯能够改变α-十二烯本体均聚的结晶性,从而达到提高本体均聚产物减阻率的目的。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配比C10︰C12=3︰117,主催化剂用量0.2 g,助催化剂用量1 mL,初始反应温度-2℃时,通过环道装置测试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减阻率可由本体均聚的34.60%提高至本体共聚的50.28%,减阻率相对提高了45.31%。添加少量α-癸烯破坏了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使聚合物达到较高的减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性 本体共聚 减阻性
下载PDF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医辨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有慧 沙文萱 +1 位作者 高晓哲 李恩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文对457例孕妇进行孕期中医辨证证型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的关系。妊高征的发病率为36.8%,孕早期肝阴虚型演变为妊高征者最多(65.9%),孕中期脾虚肝旺型演变最多(61.1%)。中医辨证论治50例,妊高... 本文对457例孕妇进行孕期中医辨证证型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的关系。妊高征的发病率为36.8%,孕早期肝阴虚型演变为妊高征者最多(65.9%),孕中期脾虚肝旺型演变最多(61.1%)。中医辨证论治50例,妊高征发病率降到20%。作者还观察了孕期各证型ACh、AChE、胆酸、胃泌素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健脾治疗对脾虚孕妇各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中医
下载PDF
智能设备点检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晓哲 李以善 +1 位作者 崔庆胜 赵书瀚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8期188-191,共4页
目前,点检作为设备管理的一种有效模式日益得到重视。针对传统点检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开发了新一代的智能点检系统并推广应用。该系统通过二维码识别、移动互联网、工业APP开发技术研发与技术集成,应用于设备点检,可实现优化点检流程... 目前,点检作为设备管理的一种有效模式日益得到重视。针对传统点检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开发了新一代的智能点检系统并推广应用。该系统通过二维码识别、移动互联网、工业APP开发技术研发与技术集成,应用于设备点检,可实现优化点检流程、提升点检效率、加强点检运行状态的监管,促进企业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点检 物联网 手机APP 二维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性PET瓶中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8
作者 高晓哲 吕晓飞 张蓓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0年第5期79-81,96,共4页
采用内标法定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品中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试验方法。依据试验方法研究了测定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标准试剂、标曲配制过程、仪器稳定性、测量重复... 采用内标法定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品中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试验方法。依据试验方法研究了测定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标准试剂、标曲配制过程、仪器稳定性、测量重复性等方面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试验结果表明: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贡献最大的是校准曲线拟合和测量结果重复性,而天平最大允许误差对测定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改性PET 间苯二甲酸 迁移量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品中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19
作者 高晓哲 吕晓飞 张绵绵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0年第4期64-66,共3页
采用内标法定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品中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氮吹法将95%乙醇模拟物中乙醇吹至将尽,再用10%乙醇复溶来测定间苯二甲酸迁移量。试验结果表明,各类模拟物中间苯二... 采用内标法定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品中间苯二甲酸迁移量的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氮吹法将95%乙醇模拟物中乙醇吹至将尽,再用10%乙醇复溶来测定间苯二甲酸迁移量。试验结果表明,各类模拟物中间苯二甲酸浓度在0.8 mg/L^16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检出限为0.3 mg/L。按照建立的方法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0.9%~106.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1%~5.8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改性PET 间苯二甲酸 迁移量
下载PDF
表面麻醉联合STA在儿童多生牙拔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月娇 高晓哲 +3 位作者 李正旺 郭亚征 高娅伟 张旭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比较表面麻醉联合STA无痛麻醉与STA无痛麻醉、传统压力注射器局部麻醉在儿童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14岁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为表面麻醉联合STA无痛麻醉;B组为STA无... 目的:比较表面麻醉联合STA无痛麻醉与STA无痛麻醉、传统压力注射器局部麻醉在儿童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14岁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为表面麻醉联合STA无痛麻醉;B组为STA无痛麻醉;C组为传统压力注射器局部麻醉,3组均采用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记录3组患儿入室以及注射前中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数值。注射过程中,采用改良行为量表(MCHEOPS)对患儿行为进行评分;治疗结束时,患儿根据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价麻醉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在腭侧浸润麻醉时,A,B两组的疼痛程度小于C组(P<0.05),但A组和B组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颊侧浸润麻醉时,A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P<0.05)。患儿自身疼痛评价表明A组患儿疼痛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注射前、中、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注射后血压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儿童多生牙拔除治疗中应用表面麻醉联合STA无痛麻醉的方法,能明显降低或消除患儿在注射过程中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无痛麻醉 表面麻醉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