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标准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津沁 崔建 +3 位作者 高晓嶙 时永进 朱超 黄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1646,共6页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0所高校足球队的219名运动员进行标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通过问卷和医学检查跟踪调查受试者测试后1年内下肢和躯干非接触性损伤情况,确定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指标的性别差异及评估标准。结果与结论:①219名受试者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8.22±1.65)分,其中男性(8.29±1.74)分、女性(8.07±1.44)分,男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测试后1年内,219名受试者总体损伤率为10.05%,发病率为15.98%;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12.75%,发病率为20.13%;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4.29%,发病率为7.14%,男女间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损伤组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50±1.14),(8.08±1.64)分,P<0.01];男性受试者中,损伤组的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63±1.12),(8.09±1.73)分,P<0.01];④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曲线下面积为0.773(P=0.000),对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有诊断意义,最佳截断点为8.5,灵敏度为0.842,特异性为0.623,阳性似然比为2.233,阴性似然比为0.254,相对危险系数为8.400,比值比为8.816;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对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没有诊断意义;⑤结果表明,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可以作为中国大学生男性足球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评估标准,最佳截断点为8.5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8.5分的男性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是<8.5分运动员的8.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LESS) 非接触性损伤 损伤风险 足球 跳跃 落地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昊 王文迪 +2 位作者 吴东哲 高晓嶙 时永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57-4264,共8页
背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采用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从而刺激和锻炼自主神经反射及压力反射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系统综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如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并... 背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采用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从而刺激和锻炼自主神经反射及压力反射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系统综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如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并产生作用的。研究者们对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的机制缺乏全面认识,且对其应用进展及方案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对国内外现有的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对不同人群症状影响的试验研究进行梳理,介绍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应用进展。方法:以“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共振呼吸,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呼吸训练”“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Resonance breathing,Heart rate variability,Autonomic nerve,Breathing training,Chronic diseases,Mental illness,biofeedback”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相关文献75篇。结果与结论:①机体的振荡系统与共振系统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产生作用的前提,振荡反映了外部刺激和自身调节的反射系统的运作,共振则是两个系统的同步振荡引起更高的振幅运作。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是维持稳定的内环境的前提,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会伴随心率变异性降低并与相关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基于心血管系统的共振特性,以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改善交感和副交感系统反射的调节功能,增强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调节。③心血管系统共振的两个主要机制是压力反射闭环通路和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两个机制以及压力反射特有的延迟共同作用导致在共振频率节奏的呼吸时,心率与呼吸呈现0°相位角的振荡,血压与呼吸呈现180°相位角振荡,是一种易操作、效果好的周期性刺激人体心血管振荡系统的训练方法。④目前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大多应用于心理疾病、慢病以及体育领域,但其存在干预机制及功效不清,干预内容、干预频率及干预时间存在差异,未有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对应的干预方式做相关综述研究。⑤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干预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心率变异性,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未来建议探索其诱发心血管共振通路的机制与应用情况,添加长期随访,以评估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长期应用价值,为一些复杂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 共振呼吸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生物反馈 呼吸训练 慢呼吸 应激 身心健康 生理调节
下载PDF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
3
作者 李闯涛 高晓嶙 +1 位作者 王昊 王文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59-6666,共8页
为探索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抽样法抽取134名18~25岁北京高校男生,空腹抽静脉血测血液指标,用德国MetaMax 3B系统实时监测气体代谢,通过线性递增方案测得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 VO_(2max))相对值。采用S... 为探索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抽样法抽取134名18~25岁北京高校男生,空腹抽静脉血测血液指标,用德国MetaMax 3B系统实时监测气体代谢,通过线性递增方案测得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 VO_(2max))相对值。采用Spearman相关、有序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中影响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因素有体重(M)、心率(heart rate, HR)、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心室射血时间(ventricular ejection, VET)、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方程模型系数综合检验步(step)、块(block)、模型(model)检验的P均小于0.01;拟合优度检验的-2对数似然值(-2LL)为159.374,Cox&Snell R^(2)为0.331,Nagelkerke R^(2)为0.373;方程预测等级1准确率为45.5%,等级2准确率为100%,等级3准确率为100%,综合为81.8%,说明Logistic回归模型性能良好。Hosmer和Lemeshow检验预测值与观望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北京高校男生定量负荷心功能、血液指标与有氧能力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且HR、SV、VET、HGB是预测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中受试者无需运动至极限状态,运动强度大大降低,可以有效避免运动风险的发生,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良好,适合在大样本人群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能力 生长和发育 运动 男生 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根据心肺最佳点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东哲 高晓嶙 +1 位作者 李闯涛 王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4-1231,共8页
背景:研究证明最大摄氧量被认为是评价有氧运动能力的“金标准”,但测试其所需运动强度较大且存在指标再现性低、测试者主观影响效应等限制因素。目的: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采用新型次最大运动评估指标“心肺最佳点”构建最大摄氧量预... 背景:研究证明最大摄氧量被认为是评价有氧运动能力的“金标准”,但测试其所需运动强度较大且存在指标再现性低、测试者主观影响效应等限制因素。目的: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采用新型次最大运动评估指标“心肺最佳点”构建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方法:试验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招募80名健康大学生受试者(男40名,女40名),了解试验流程、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完整试验过程。受试者进行递增负荷心肺运动试验,采集最大摄氧量与心肺最佳点等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构建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结果与结论:①最大摄氧量与心肺最佳点、体质量指数、性别、心肺最佳点对应的摄氧量和功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②运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构建经典3层拓扑结构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包含5个输入层、10个隐藏层和1个输出层),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绝对误差均值为0.227 L/min、相对误差均值为12%,提示基于心肺最佳点构建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可准确且有效预测最大摄氧量;③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最大摄氧量预测值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依据心肺最佳点构建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要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最佳点 最大摄氧量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心肺运动试验
下载PDF
运动过程中人体“二氧化碳耐受力”与心肺耐力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东哲 高晓嶙 +3 位作者 时永进 李闯涛 王昊 王文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693-3699,共7页
背景:最大摄氧量作为评估心肺耐力的“金标准”,根据其概念的逻辑关系,除心肺功能外,外周组织(肌肉)对氧气的利用能力应作为心肺耐力水平的关键和决定因素。心肺功能水平是人体运动过程中氧气供应的重要保证因素,但或并不能作为氧气利... 背景:最大摄氧量作为评估心肺耐力的“金标准”,根据其概念的逻辑关系,除心肺功能外,外周组织(肌肉)对氧气的利用能力应作为心肺耐力水平的关键和决定因素。心肺功能水平是人体运动过程中氧气供应的重要保证因素,但或并不能作为氧气利用的“关键因素”。目的:通过评估有氧代谢过程中人体CO_(2)耐受力,探究其与心肺耐力的关联。方法:在北京5所高校筛选92名健康在校大学生,经受试者知情同意,进行心肺运动试验采集CO_(2)耐受及心肺耐力评估指标,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人体CO_(2)耐受力指标与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绝对值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2)通过CO_(2)耐受指标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准确解释及预测最大摄氧量的变化(校正R^(2)分别为0.847,0.668,P<0.01),模型验证评价提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有氧代谢过程中人体CO_(2)耐受指标与最大摄氧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有氧代谢过程中高CO_(2)耐受力预示着更强的心肺耐力水平,且通过数理模型发现有氧代谢过程中CO_(2)耐受指标可在较大程度上对最大摄氧量的变化提供解释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耐受力 心肺耐力 心肺运动试验 最大摄氧量 动脉血CO_(2)分压
下载PDF
心率-摄氧量线性指标推测18~25岁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6
作者 李闯涛 高晓嶙 +1 位作者 吴东哲 王昊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心率-摄氧量线性指标(K)推测18~25岁大学生最大摄氧量(VO_(2max))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招募健康、无专业运动经历的高校学生266名,分为方程建立组(n=200)和回代检验组(n=66)。测量身高、体重和安静心率等指标,并按照要求完成心... 目的:探讨心率-摄氧量线性指标(K)推测18~25岁大学生最大摄氧量(VO_(2max))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招募健康、无专业运动经历的高校学生266名,分为方程建立组(n=200)和回代检验组(n=66)。测量身高、体重和安静心率等指标,并按照要求完成心肺运动试验测得VO_(2max)。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方程,选取最优方程进行回代检验。结果:最优方程为:绝对VO_(2max)=2.248+0.253×性别+0.03×体重+0.339×K-0.011×安静心率[R=0.939,SEE=0.239 L·min-1(P<0.01),性别:男=1、女=0]。方差分析、拟合优度检验、VIF检验、Shapiro-Wilk检验、Durbin-Watson检验提示方程信度较好;皮尔逊积矩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提示方程效度较好。结论:采用K建立的回归方程能够用于推测18~25岁大学生的VO_(2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摄氧量 运动 大学生
下载PDF
应用功能性动作测试评估我国橄榄球运动员损伤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高晓嶙 徐辉 +1 位作者 黄鹏 李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在我国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标准FMS测试收集数据,并跟踪调查我国橄榄球运动员非接触性损伤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 目的:探讨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在我国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标准FMS测试收集数据,并跟踪调查我国橄榄球运动员非接触性损伤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值比(OR)等统计方法评价FMS测试相关指标评估运动损伤风险的价值、确定FMS总分最佳截断点。结果:运动员总体、男、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与AUC=0.5的假设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780(P=0.000)、0.877(P=0.001)、0.7130(P=0.013);对应FMS总分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3.5分、15.5分、13.5分。卡方检验提示阳性组(FMS总分小于相应截断点)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FMS总分大于相应截断点)(P<0.01)。运动员总体、男、女FMS总分阳性组OR值分别为25.85(95%CI:3.34~200.23)、25.00(95%CI:2.36~264.80)、14.22(95%CI:1.76~114.92)。结论:在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中,FMS总分与非接触性运动损伤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以作为非接触性运动损伤风险评估的指标;男女运动员FMS总分风险评估最佳截断点存在差异,女性为13.5分,男性为15.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运动测试 FMS 运动损伤 风险 橄榄球
下载PDF
我国橄榄球运动员Y平衡测试评估标准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晓嶙 徐辉 +1 位作者 黄鹏 李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3-236,217,共5页
目的:为探索建立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Y平衡测试(YBT)评估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总计118人,男性28人、女性90人。采用标准YBT测试收集数据,通过问卷与医学检查调查统计受试者下肢和躯干... 目的:为探索建立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Y平衡测试(YBT)评估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总计118人,男性28人、女性90人。采用标准YBT测试收集数据,通过问卷与医学检查调查统计受试者下肢和躯干非接触性损伤情况,利用比值比(O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统计方法评价YBT测试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确定诊断分界值。结果:(1)下肢长度:女87.9 cm,男94.2 cm,性别差异P<0.01。(2)右下肢伸出距离:前,女67.1 cm,男79.9 cm;后外,女104.8 cm,男120.0 cm;后内,女100.9 cm,男114.4 cm;性别差异P<0.01。(3)左下肢伸出距离:前,女66.8 m,男81.6 cm;后外,女106.5 cm,男119.1 cm;后内,女105.0 cm,男115.7 cm;性别差异P<0.01。(4)左下肢综合值:女105.8%,男112.1%,性别差异P<0.05。(5)男:综合值差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有诊断意义(P<0.05),最佳截断点为2.85%,OR值为12.0。(6)女:前差AUC为0.678、后内差AUC为0.678、综合值差AUC为0.713,有诊断意义(P<0.05);前差最佳截断点为5.25 cm,OR值为2.0;后内差最佳截断点为6.25 cm,OR值为8.0;综合值差最佳截断点为2.55%,OR值为4.4。结论: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YBT测试指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橄榄球运动员综合值差值有诊断价值,最佳截断点为2.85%。女橄榄球运动员前差、后内差、综合值差有诊断价值,最佳截断点分别为5.25 cm、6.25 cm、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平衡测试 运动损伤 风险 橄榄球
下载PDF
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cTnI、Mb mRNA与血清cTnI、Mb表达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晓嶙 常芸 廉贺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基因和血清cTnI、Mb水平变化,探讨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与诊断方法。方法:80只SD大鼠,采用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和2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建立运动性心肌...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基因和血清cTnI、Mb水平变化,探讨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与诊断方法。方法:80只SD大鼠,采用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和2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建立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大鼠动物模型,测定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4、12及24小时)血清cTnI和Mb含量及心肌cTnI、Mb mRNA表达。结果:(1)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各时相大鼠血清cTnI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血清Mb含量显著升高,12-24小时恢复。(2)反复力竭运动后大鼠血清cTnI显著升高,运动后24小时仍未回落;血清Mb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一次和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心房肌和心室肌cTnI和MbmRNA表达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心房肌cTnI、Mb mRNA表达的下降趋势较心室肌明显。结论:(1)力竭运动后,血清Mb升高早、持续时间短;cTnI升高较晚,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联合检测血清cTnI和Mb有助于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2)心房肌和心室肌cTnI基因、心房肌Mb基因在转录水平均以下调方式参与运动性心肌微损伤调控。(3)心房肌cTnI和Mb基因显著下调是心房易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心肌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运动性心肌微损伤
下载PDF
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高晓嶙 常芸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87,共5页
为研究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具有以下规律:男性运动猝死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运... 为研究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具有以下规律:男性运动猝死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运动猝死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下和50岁年龄段为主,呈典型"马鞍型",主要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运动猝死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项目猝死的危险性与运动强度和量有关,通常高强度、大运动量、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猝死风险较高。我国大众健身人群一天中运动猝死发生高峰是早晨;一年中运动猝死高峰月份为3月和11月,其次是7月。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病因以心源性猝死最多,其次是脑源性猝死。根据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提出了今后运动猝死预防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猝死 大众健身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心脏超声心动图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晓嶙 郑红军 +3 位作者 徐辉 常芸 冯新恒 徐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14名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橄榄球组)和15名普通女大学生的心脏形态和功能,并与我国优秀体能类运动员超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橄榄球组心脏结构指标左...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14名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橄榄球组)和15名普通女大学生的心脏形态和功能,并与我国优秀体能类运动员超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橄榄球组心脏结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LVMI/LVEDV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相对室壁厚度(RW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橄榄球组心脏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但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我国体能类运动员相比,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心肌厚度指标IVS、LVPW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心腔形态指标LVEDD、LVESD、LVEDV、LVESV处于上等水平;心脏功能指标SV处于上等水平,但EF、FS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员心脏倾向于向心性肥大,心脏泵血功能显著高于普通人,在优秀运动员中也属较高水平,具有较高的心功能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球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过度使用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细胞增殖与凋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晓嶙 王安利 +2 位作者 白云飞 王若晗 张晓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7,156,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肌腱退行性变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SD大鼠8周下坡跑过度使用模型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退行性变,采用病理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了不同运动阶段肌腱损伤、细胞增殖与凋亡情... 目的:研究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肌腱退行性变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SD大鼠8周下坡跑过度使用模型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退行性变,采用病理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了不同运动阶段肌腱损伤、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肱二头肌肌腱结节间沟段病理总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在第4、6周达到最高(P<0.01),其中以胶原纤维排列、细胞核形态、细胞分布、胶原可染性的变化最为显著(P<0.05);肌腱细胞凋亡在运动第2周出现显著升高(P<0.05),第4周达到并一直维持较高水平(P<0.01);各时间点均未发现明显肌腱细胞增殖现象。结论:大鼠下坡跑运动可以导致肱二头肌肌腱结节间沟段发生退行性改变;肌腱细胞过度凋亡和增殖不足是过度使用导致肌腱退行性变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使用 肌腱 退行性变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晓嶙 徐辉 +2 位作者 黄鹏 李玉 杨慧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2,共6页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方程模型,筛选预测因子,为运动损伤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标准Y平衡测试(Y Balance Test,YBT)、功能...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方程模型,筛选预测因子,为运动损伤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现役国家队、省队橄榄球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标准Y平衡测试(Y Balance Test,YBT)、功能性动作测试(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收集数据,并跟踪调查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与躯干非接触性损伤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风险因子,建立方程,分析相关风险因子与伤病风险关系。结果:我国橄榄球运动员非撞击性损伤风险回归方程为:Logistic[P(Y=1)]=-1.639-1.492X_1-0.013X_2+2.188X_3+1.184X_4+0.118X_5+1.901X_6(X_1=性别、X_2=专项年限、X_3=运动损伤史、X_4=下肢Y测试、X_5=FMS总分、X_6=FMS测试痛、Y=损伤);回归方程模型系数综合检验中的步(step)、块(block)、模型(model)的P值均小于0.01;在拟合优度检验中,-2对数似然值(-2LL)为82.629;Cox&Snell R^2为0.381,Nagelkerke R^2为0.527;回归方程模型伤病预测准确率为89.7%,无伤病准确率为68.6%,平均准确率为82.5%。Hosmer和Lemeshow检验预测值与观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Y测试、运动损伤史、FMS测试痛与非撞击性损伤存在显著关联(P<0.05)。运动损伤史阳性OR值为8.913(95%CI,2.434~32.644);下肢Y测试阳性OR值为3.268(95%CI,1.038~10.290);FMS测试痛阳性OR值为6.69(95%CI,1.500~29.833)。结论: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与躯干非撞击运动损伤风险的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拟合度好。在校正了其他因素后,下肢Y测试阳性、运动损伤史阳性、FMS测试痛阳性是我国橄榄球运动员下肢与躯干非撞击性运动损伤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 风险评估 橄榄球 逻辑回归
下载PDF
中国皮划艇、举重运动员线粒体高变区Ⅱ同质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晓嶙 常芸 +3 位作者 刘爱杰 董生辉 庞高兴 廉贺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通过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Ⅱ(HVR-Ⅱ)作序列多态性分析,探讨与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受试者均为中国汉人,其中皮划艇运动员123人,举重运动员70人,对照组132人。通过特异性扩增mtDNAHVR-Ⅱ片段并测序... 目的:通过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Ⅱ(HVR-Ⅱ)作序列多态性分析,探讨与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受试者均为中国汉人,其中皮划艇运动员123人,举重运动员70人,对照组132人。通过特异性扩增mtDNAHVR-Ⅱ片段并测序,分析其序列多态性变化。结果与结论:中国皮划艇、举重运动员和普通汉人对照的mtDNAHVR-Ⅱ具有很高序列多样性,遗传变异性大,遗传多样性丰富。3组人群mtDNAHVR-Ⅱ同质性序列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并具有共同特征:(1)碱基替换频率高于重排频率,碱基替换以转换为主,碱基转换中以嘌呤转换为主,嘌呤转换中以A-G频率最高;(2)重排以碱基插入为主,其中插入C频率最高,其次为CC;(3)3组人群mtDNAHVR-Ⅱ与HVR-Ⅰ具有相似的碱基替换频率。在HVR-Ⅱ中,np73位点的A-G多态性频率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能力 线粒体基因 高变区Ⅱ 同质 序列多态性
下载PDF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过度使用中相关生长因子蛋白表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晓嶙 白云飞 +1 位作者 王若晗 张晓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48,共5页
为研究生长因子在过度使用导致肌腱退行性变中的作用机制,利用SD大鼠8周下坡跑模型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退行性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运动各阶段肌腱IGF1、TGFβ1、BMP12、bF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肱二头肌长头整体... 为研究生长因子在过度使用导致肌腱退行性变中的作用机制,利用SD大鼠8周下坡跑模型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退行性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运动各阶段肌腱IGF1、TGFβ1、BMP12、bF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肱二头肌长头整体肌腱中,只有bFGF表达显著增加;bFGF在过度使用第2周显著升高(P<0.01),第4周下降,第6周(P<0.05)和第8周(P<0.01)再次持续升高。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IGF1表达无显著变化,TGFβ1、bFGF、BMP12表达均显著增高;TGFβ1表达逐渐升高,第6周达到高峰(P<0.05),第8周迅速下降;bFGF表达在第4周迅速升高到峰值(P<0.01),然后下降,到第8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BMP12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第6周达到高峰(P<0.05),第8周略下降。结论:肌腱过度使用中相关生长因子蛋白长期异常表达是肌腱退行性变的重要病理变化,有可能推动了肌腱退行性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使用 肌腱 退行性变 生长因子
下载PDF
过度使用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相关生长因子基因表达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晓嶙 白云飞 +1 位作者 王若晗 张晓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0-674,669,共6页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在肌腱退行性变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SD大鼠8周下坡跑过度使用模型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退行性变,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运动各阶段肌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在肌腱退行性变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SD大鼠8周下坡跑过度使用模型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退行性变,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运动各阶段肌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12(BMP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过度使用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沟段IGF-1基因表达没有显著性变化;TGF-β1、BMP12、b FGF基因在第4周都出现了显著下降,然后又迅速上升。在第8周TGF-β1、BMP12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而b FGF基因表达则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结论:与肌腱断裂修复相比,过度使用中肌腱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紊乱,有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异常,推动肌腱退行性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使用 肌腱 退行性变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中国皮划艇、举重运动员线粒体高变区Ⅱ异质序列多态性分析
17
作者 高晓嶙 常芸 +3 位作者 刘爱杰 董生辉 庞高兴 廉贺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通过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Ⅱ(HVR-Ⅱ)作序列多态性分析,探讨与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方法:受试者均为中国汉人,其中皮划艇运动员(耐力组)123人;举重运动员(力量组)70人;普通汉人(对照组)132人。通过特异性扩... 目的:通过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Ⅱ(HVR-Ⅱ)作序列多态性分析,探讨与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方法:受试者均为中国汉人,其中皮划艇运动员(耐力组)123人;举重运动员(力量组)70人;普通汉人(对照组)132人。通过特异性扩增mtDNA HVR-Ⅱ片段并测序,分析其序列多态性变化。结果:三组人群的mtDNA HVR-Ⅱ中共发现27个位点存在异质多态现象,其中C317A/T/G、C330A/G和C332A/T呈现多种异质形式,C348G和T321G多态位点为皮划艇运动员独有。三组人群mtDNA HVR-Ⅱ异质性碱基替换均呈现颠换为主、转换次之的特征。耐力组和对照组mtDNA HVR-Ⅱ的碱基转换以C/T频率最高。力量组异质性碱基转换G/A频率显著高于非力量组(P<0.05),提示mtDNA异质性的多态可能与力量素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运动能力 线粒体基因 高变区Ⅱ 异质 序列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皮划艇运动员线粒体高变区Ⅱ序列多态性位点与有氧耐力的关系
18
作者 高晓嶙 常芸 刘爱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49,共5页
为了探讨人类有氧耐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Ⅱ(HVR-Ⅱ)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所有受试者均为汉人,分为3组:耐力组123人,选自国家皮划艇集训队;力量组70人,选自国家举重集训队,作为项目对照;对照组13... 为了探讨人类有氧耐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Ⅱ(HVR-Ⅱ)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所有受试者均为汉人,分为3组:耐力组123人,选自国家皮划艇集训队;力量组70人,选自国家举重集训队,作为项目对照;对照组132人选自年龄、地域相当的大学生,作为常人对照。通过特异性扩增mtDNAHVR-Ⅱ片段、测序,分析多态性,寻找不同基因型在三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显示:在受试者的HVR-Ⅱ片段中,共检测到81个变异位点,平均每3.9个碱基就有一个变异位点。在一些重要功能区也不乏多态性位点分布,其中的部分位点多态性频率在10%以上。耐力组在np303-np309(携带C9)、np310(缺失T)、np320(携带T)和np332(携带A)位点多态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力量组(P<0.05)。结果提示:mtDNAHVR-Ⅱ功能区序列并非十分保守,部分位点多态性频率相当高。np303-np309(携带C9)、np310(缺失T)、np320(携带T)和np332(携带A)位点多态性有可能成为人类有氧耐力的相关基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耐力 线粒体高变区Ⅱ 多态性位点 基因标记
下载PDF
中国皮划艇耐力运动员线粒体高变区Ⅱ序列多态性与最大有氧能力的关联分析
19
作者 高晓嶙 常芸 刘爱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高变区Ⅱ(mtDNA HVR-Ⅱ)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国家皮划艇集训队汉族耐力运动员94人为耐力组;随机选取年龄、地域相当的汉族大学生92人为普通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采用PCR扩增、测序确定mtDNA HVR-Ⅱ的序列...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高变区Ⅱ(mtDNA HVR-Ⅱ)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国家皮划艇集训队汉族耐力运动员94人为耐力组;随机选取年龄、地域相当的汉族大学生92人为普通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采用PCR扩增、测序确定mtDNA HVR-Ⅱ的序列多态性,采用跑台与气体代谢法测定最大摄氧量。结果:我国汉人和耐力运动员mtDNA HVR-Ⅱ的np150、np191-192、np194、np195和np317位点多态性在最大摄氧量上发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女性np150位点C基因型VO2max/kg显著高于T基因型(P<0.05);耐力组男性np191-192位点"插入A"基因型的VO2max/kg显著高于"无插入"基因型(P<0.05);耐力组男性np194位点T基因型VO2max/kg显著高于C基因型(P<0.05);耐力组男性np195位点C基因型VO2max显著高于T基因型(P<0.05);对照组男性np317位点C基因型VO2max/kg高于G/C基因型(P<0.05)。结果提示:mtDNAHVR-Ⅱ的np150、np191-192、np194、np195和np317多态性与最大摄氧量可能关联,有可能成为人类运动能力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运动能力 最大摄氧量 线粒体高变区Ⅱ 序列多态性
下载PDF
我国耐力运动员线粒体DNA高变区Ⅰ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常芸 于长隆 +3 位作者 刘爱杰 高晓嶙 何子红 胡水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0,共7页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 ,对mtDNA高变区I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研究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 95人 ,相应汉人对照 92人 ,对其mtDNA高变区I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 ,分析其序列多态性改变。结果显示 :中国汉族耐力运...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 ,对mtDNA高变区I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研究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 95人 ,相应汉人对照 92人 ,对其mtDNA高变区I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 ,分析其序列多态性改变。结果显示 :中国汉族耐力运动员的多态位点有 83个 ,其中 ,碱基替换位点 6 8,缺失位点 5个 ,插入位点 10个 ,位点 16 2 2 8碱基缺失及 16 113- 16 114和 16 335 -16 336碱基插入为运动员独有 ;中国汉族运动员mtDNA高变区I同质性多态主要表现为碱基转换、碱基颠换、缺失及插入四种类型 ,其中 ,碱基转换发生率最高 ,碱基颠换发生率次之 ,碱基缺失及插入频率最低。运动员碱基颠换频率明显高于常人 (P <0 0 5 ) ,而碱基缺失及插入频率则显著低于常人 (P <0 0 5 )。运动员T -C转换频率显著高于常人 (P <0 0 5 ) ,运动员A -G转换频率则显著低于常人 (P <0 0 1)。研究结果还提示 ,mtDNA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mtD NA序列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方法 ,为运动能力遗传标记的筛选与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耐力运动员 线粒体DNA 高变区Ⅰ 基因序列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