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风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海渊 高晴云 +2 位作者 张成鑫 刘愚勇 葛圣林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51-357,共7页
目的了解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术后低氧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共计收治的10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围术期资... 目的了解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术后低氧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共计收治的10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围术期资料采集,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低氧血症,将其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首先,对患者术前及术中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后,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明确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非低氧血症组患者64例,低氧血症组患者45例,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P=0.001)、急诊(P=0.015)、体质量(P=0.000)、术前尿素氮浓度(P=0.008)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个变量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体质量(P=0.001)、急诊(P=0.004)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15)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患者术后12 h内清醒(P=0.000)、术后二次气管插管(P=0.017)、术后气管切开(P=0.001)、术后透析(P=0.032)、术后严重脏器损伤(P=0.000)、术后7 d内出重症监护病房(P=0.000)、术后四肢活动障碍(P=0.016)和非医嘱离院(P=0.00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量、急诊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对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并促进良性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体质量 急诊 深低温停循环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短期脏器功能改善效果
2
作者 刘冰 高晴云 +4 位作者 刘海渊 张成鑫 冯俊波 韩继彪 葛圣林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策略,灌流组在此基础上于体外循环开始后同步血液灌流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转机时间、手术时间、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超滤、尿量、术中输血量)和临床实验室指标(术前、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改善效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TAAD术后短期肝功能改善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血液灌流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重症成人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灌注策略的研究
3
作者 汪洋 葛圣林 +2 位作者 高晴云 张成鑫 刘海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97-0101,共5页
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不同的灌注方式对心肌保护和心脏顿抑的影响,确定较为合适的灌注方式。方法 选择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40例)和单纯Del Nido灌注液(40例),分别收集麻醉诱导后(T1) 、Del Nido液... 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不同的灌注方式对心肌保护和心脏顿抑的影响,确定较为合适的灌注方式。方法 选择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40例)和单纯Del Nido灌注液(40例),分别收集麻醉诱导后(T1) 、Del Nido液灌注后10min(T2) 、开放升主动脉10min( T3) 、术后 24 h( T4) 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 I( c Tn I)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浓度,体外循环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灌注方式心脏顿抑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液心肌酶谱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10min(T3)及术后 24 h(T4) 均有升高( P <0.01) ,但升高的程度有差别,CK 浓度和cTnI 浓度在 T3、T4 时间点 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显著低于Del Nido液灌组( 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体外循环 灌注策略
下载PDF
大剂量抑肽酶在长时间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晴云 周汝元 《安徽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 研究大剂量抑肽酶在长时间体外循环中对出血量、输血量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两组病例各 30例 ,一组应用抑肽酶作为实验组 ,另一组不用抑肽酶作为对照组 ,观察它们在CPB术中、术后总输血量、总引流量 ,分别记录其术前、术后... 目的 研究大剂量抑肽酶在长时间体外循环中对出血量、输血量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两组病例各 30例 ,一组应用抑肽酶作为实验组 ,另一组不用抑肽酶作为对照组 ,观察它们在CPB术中、术后总输血量、总引流量 ,分别记录其术前、术后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总输血量、总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 (均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病例术后血小板均较术前减少 (均P <0 0 1) ,而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小板比较无差异 (均P >0 0 5 )。结论 在长时间CPB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输血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抑肽酶 出血量 输血量 血小板 心内直视术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探讨
5
作者 高晴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选择 4 0例先天性心脏病 ,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 ,术中应用保持鼻咽温在 34℃左右的高流量灌注 :小儿 2 8~ 3 0L/ (m2 ·kg) ;成人 2 4~ 2 8L/ (m2 ·kg) ,术...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选择 4 0例先天性心脏病 ,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 ,术中应用保持鼻咽温在 34℃左右的高流量灌注 :小儿 2 8~ 3 0L/ (m2 ·kg) ;成人 2 4~ 2 8L/ (m2 ·kg) ,术中头部降低 15°~ 2 0° ,保持心脏在空腔状态下手术 ;另选 2 5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与心脏直视停跳手术相比 ,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手术 ,体外循环时间短 ,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早 ,无 1例发生血气栓 ,血液生化变化小。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能避免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同时减少了体外循环时间 ,较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方法
下载PDF
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柴惠平 刘晓 +4 位作者 葛建军 张仁泉 高晴云 颜林洲 周久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寻找减少或消除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45例 (A组 )食管癌患者 ,在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时 ,一期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 (第 8胸椎水平以下 ) ;另 92例 (B组 )作对照组 ,仅做食管癌切... 目的 寻找减少或消除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45例 (A组 )食管癌患者 ,在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时 ,一期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 (第 8胸椎水平以下 ) ;另 92例 (B组 )作对照组 ,仅做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乳糜胸发生率 (A :1/ 45 ;B :9/ 92 ,P =0 0 3)、术后 48h胸腔引流量〔第 1个 2 4h :A :(2 5 4 33± 45 15 )ml,B :(4 93 6 1± 76 6 7)ml;第 2个 2 4h :A :(141 11± 2 5 5 3)ml,B :(32 3 39± 5 8 17)ml;P <0 0 5 )〕、3天内拨管率 (A :94 78% ;B :6 2 2 1% ,P =0 0 0 1)、并发症 (A :3/ 45 ,B :0 / 92 ,P =0 0 34)以及随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A :0 / 45 ,B :9/ 92 ,P =0 0 3)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可明显减少甚至消除食管癌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导管结扎术 乳糜胸 预防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维来 周汝元 +2 位作者 林敏 高晴云 郑小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219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住院和术后随访6个月的资料,以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心功能恢复情况作为疗效标准分为A、B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219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住院和术后随访6个月的资料,以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心功能恢复情况作为疗效标准分为A、B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逻辑回归和模型选择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结果两组间多种手术和术后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年龄、Nakata指数、平均红细胞压积、外周氧饱和度,术中跨环补片,术后胸引量、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是影响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结论提早行根治手术的年龄,术前降低平均红细胞压积和改善外周氧饱和度,早期加姑息手术以促进肺动脉发育,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监护等,是提高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CD11b、IL-6和TNF-α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志祥 葛圣林 +6 位作者 周汝元 林敏 葛建军 高晴云 张士兵 张飞 李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11b(CD11b)、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CD11b、IL-6和TNF-α的mRN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11b(CD11b)、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CD11b、IL-6和TNF-α的mRN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CD11b、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心房肌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CD11b、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免疫学 心房颤动/病理学 肿瘤坏 死因子α/免疫学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晚期肺癌左全肺切除+降主动脉置换术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 周久华 +6 位作者 杜娟 高晴云 方能新 于在诚 胡旭 柴惠平 张仁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 探索外科治疗晚期肺癌的新途径 ,将体外循环技术用于晚期已浸润到胸主动脉的肺癌手术治疗 ,使常规方法不能切除的肺癌获得根治性切除。方法 取左侧第 5肋床切口进胸 ,经左肺动脉、降主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 经心包内切除... 目的 探索外科治疗晚期肺癌的新途径 ,将体外循环技术用于晚期已浸润到胸主动脉的肺癌手术治疗 ,使常规方法不能切除的肺癌获得根治性切除。方法 取左侧第 5肋床切口进胸 ,经左肺动脉、降主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 经心包内切除左全肺 ,切除并置换受肿瘤侵犯的降主动脉 ,患者顺利恢复 ,未见与体外循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体外循环是侵犯心脏大血管肿瘤外科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侵犯心脏大血管的肿瘤 ,只要没有广泛的远处转移等手术禁忌证 ,就应该努力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彻底地予以切除。彻底地切除侵犯心脏大血管的肺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晚期肺癌 左全肺切除 降主动脉置换术
下载PDF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胜东 葛建军 +5 位作者 周汝元 葛圣林 林敏 高晴云 张士兵 张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3-604,共2页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外科学 心排血量 低/诊断 心排血量 低/治疗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维来 周汝元 +2 位作者 林敏 高晴云 郑小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素,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219例TOF患者根据手术后近期疗效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n=110):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术后2周内能顺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心功能分级(NYHA)... 目的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素,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219例TOF患者根据手术后近期疗效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n=110):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术后2周内能顺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心功能分级(NYHA)Ⅰ或Ⅱ级,随访6个月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50;B组(n=109):术后2周内未能出院,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心功能分级(NYHA)Ⅱ或Ⅲ级,随访6个月内LVEF<0.5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和模型选择分析影响TOF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心功能恢复好、无死亡患者,出院时心功能(NYHA)为Ⅰ或Ⅱ级,LVEF>0.50;B组死亡8例(7.34%),生存患者出院时心功能(NYHA)为Ⅱ或Ⅲ级,LVEF<0.50(P<0.01)。A组患者术后24h胸腔引流量、辅助呼吸时间、正性肌力药物维持循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B组(P<0.01);而B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A组,跨瓣环补片的比率大于A组,Nakata指数小于A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年龄(OR=0.69)、术前血氧饱和度(OR=0.98)、红细胞压积(OR=0.94)、跨瓣环补片数(OR=46.86)、Nakata指数(OR=16.90)、术后胸腔引流量(OR=0.84)、心律失常(OR=0.87)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OR=63.57)等对TOF根治术后近期疗效有明显的影响(P<0.01)。结论提早行TOF根治手术的年龄、术前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外周血氧饱和度、早期加行姑息手术以促进肺动脉发育,加强围手术期监护等是提高TOF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LOGISTIC回归 手术疗效
下载PDF
728例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士兵 周汝元 +4 位作者 林敏 葛圣林 葛建军 高晴云 郑小燕 《安徽医学》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5月,728例心脏瓣膜病人手术治疗,男334例,女394例。年龄12-85岁,平均52.7±6.3岁。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TVP)83例;AVR... 目的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5月,728例心脏瓣膜病人手术治疗,男334例,女394例。年龄12-85岁,平均52.7±6.3岁。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TVP)83例;AVR+MVR125例;AVR130例;A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5例;MVR+TVP114例;MVR243例;MVR+CABG4例;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14例(Bentall术);二尖瓣成形(MVP)6例;三尖瓣置换(TVR)4例。结果发生左室破裂3例,抢救不及死亡;瓣周漏1例,再次换瓣治愈;多脏器功能衷竭7例,抢救成功2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抢救成功5例;心律失常82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均经药物控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50例,经药物和电复律39例;自动复律8例,死亡3例;不明原因溶血3例,均未能存活。全组手术死亡14例,手术病死率1.9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改进手术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圣林 周汝元 +6 位作者 林敏 葛建军 高晴云 张士兵 张飞 李峰 李艳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3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8例,病死率4.6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多脏器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3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8例,病死率4.6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2例,左心室破裂1例。单变量分析提示,年龄、手术前心功能分级、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心胸比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心功能与心胸比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手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加强手术中心肌保护和手术后的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可望提高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死亡原因
下载PDF
“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士兵 葛圣林 +1 位作者 高晴云 李艳丽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远端置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Bentall术)。术后1月及3月复...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远端置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Bentall术)。术后1月及3月复查胸部螺旋CT,了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及降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227~331min(平均290min)。升主动脉阻断96~275min(平均209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1月及3月复查胸部大血管螺旋CT示人工血管通畅,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远端假腔明显缩小。结论对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全弓)加远端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DeBakeyⅠ夹层 人工血管 心脏外科手术 杂交置入
下载PDF
法洛氏四联症一期根治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盛松 葛建军 +3 位作者 周汝元 林敏 葛圣林 高晴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分析法洛氏四联症(TOF)一期根治术后并发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的相关措施。方法分析147例法洛氏四联症Ⅰ期根治术围手术期的相关情况。其中,男63例,女84例。术后ALI包括灌注肺、严重低氧血症、肺不张或液气胸等... 目的分析法洛氏四联症(TOF)一期根治术后并发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的相关措施。方法分析147例法洛氏四联症Ⅰ期根治术围手术期的相关情况。其中,男63例,女84例。术后ALI包括灌注肺、严重低氧血症、肺不张或液气胸等。利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逐步回归统计分析AL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紫绀发病年龄<3.2个月,Nakata指数<140mm2/m2,AO/PA比值>2.6,跨瓣环补片,体外循环时间>10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min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1h等因素与术后ALI发生有关。结论Nakata指数<140mm2/m2、体外循环时间>10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min是TOF术后早期肺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氏四联症 急性肺损伤 心脏外科手术方法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防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海渊 高晴云 +7 位作者 李艳丽 汪洋 陈嘉怡 方敏 陶静 杨晓凡 张成鑫 葛圣林 《心脏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防效应。方法 30例确诊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参与研究。患儿随机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对照组,n = 15)和右美托咪定(试药组,n = 15)给药处理,给药时间从麻醉诱导至体外循环...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防效应。方法 30例确诊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参与研究。患儿随机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对照组,n = 15)和右美托咪定(试药组,n = 15)给药处理,给药时间从麻醉诱导至体外循环结束。分别于术前(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体外循环结束后5 min(T2),T2点后2 h(T3),术后第1天(POD1)和术后第2天(POD2)测定血肌酐水平(SC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GFR)。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定义为SCr绝对值增加超过3 mg/L或是上升幅度超过50%。结果对比对照组,试药组中围术期AKI发病率显著降低(P < 0.05)。T2和T3点测定对照组中eGFR水平较试药组显著降低(P < 0.05)。结论术中给药右美托咪定有助于降低AKI的发病率并有效防止体外循环结束后eGFR水平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损伤 右美托咪定 肾小球滤过率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心脏手术
下载PDF
del Nido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海渊 高晴云 +6 位作者 李艳丽 汪洋 陶静 方敏 陈佳怡 张成鑫 葛圣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6期375-377,384,共4页
Pedro del Nido教授研制的del Nido停搏液由于成本经济且停搏液效果显著已逐渐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应用。但是,对于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应用范围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以心肌损伤机制和停搏液原理为基础,对于del Nido停搏液的应用... Pedro del Nido教授研制的del Nido停搏液由于成本经济且停搏液效果显著已逐渐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应用。但是,对于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应用范围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以心肌损伤机制和停搏液原理为基础,对于del Nido停搏液的应用进展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停搏液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心肌损伤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心脏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锋 葛建军 +3 位作者 周汝元 葛圣林 林敏 高晴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222-122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对该切口的选择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或家属(n=25)对该微创切口的选择度达100%,其切口长度、术后24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者自信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低氧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海渊 高晴云 +3 位作者 李艳丽 鲁显福 张成鑫 葛圣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经外科手术置换被夹层累及的血管被普遍认为是疗效最为确切可靠的治疗方式,但其外科手术时间长、过程极为复杂,围术期夹层患者的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低氧血症是夹层围术期多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住院时...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经外科手术置换被夹层累及的血管被普遍认为是疗效最为确切可靠的治疗方式,但其外科手术时间长、过程极为复杂,围术期夹层患者的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低氧血症是夹层围术期多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甚至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对于夹层围术期低氧血症病因、风险因素以及防治方式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于A型夹层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的风险因素和防治方式作一综述,旨在为改善低氧血症治疗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风险因素 心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汝元 葛圣林 +4 位作者 葛建军 林敏 高晴云 郑小燕 张士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3例胸主动脉瘤施行手术治疗 ,9例升主动脉瘤 (3例伴夹层形成 )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进行操作 ,4例行Bentall手术 ,另 5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降主动脉瘤 ,1例在并...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3例胸主动脉瘤施行手术治疗 ,9例升主动脉瘤 (3例伴夹层形成 )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进行操作 ,4例行Bentall手术 ,另 5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降主动脉瘤 ,1例在并行循环下真性动脉瘤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术。 1例DeBakeyⅢ型动脉瘤阻断近、远端动脉 ,切除动脉瘤 ,置入人工血管。 2例累及弓部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在体外循环下瘤体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或破口修补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脊髓缺血性损伤 1例。结论 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满意。加强DeBakeyⅢ型动脉瘤的认识 ,选择适宜的手术及脊髓保护方法仍是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胸/外科学 脊髓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