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有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5X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方法、影响诊断的因素和手术治疗的术式及结果。结果术前确诊6例。左侧疝9例,右侧膈疝1例。治愈9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10.0%。结论影响早期诊断因素有就诊时间...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方法、影响诊断的因素和手术治疗的术式及结果。结果术前确诊6例。左侧疝9例,右侧膈疝1例。治愈9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10.0%。结论影响早期诊断因素有就诊时间、受伤部位、合并伤、膈肌破裂程度、术中遗漏、术者经验等。钡餐动态X线胸腹联透在创伤性膈疝诊断中最具价值。剖腹术是创伤性膈疝的首选手术方法。腹部切口的选择应为胸腹联合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膈疝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三联抗菌与激素抗炎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比较分析
2
作者 高有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5期76-76,共1页
目的:比较分析三联抗菌与激素抗炎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入院较早的患者采用激素抗炎治疗,31例,定为激... 目的:比较分析三联抗菌与激素抗炎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入院较早的患者采用激素抗炎治疗,31例,定为激素抗炎组,入院较晚的患者采用三联抗菌治疗,31例,定为三联抗菌组。结果:三联抗菌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激素抗炎组的80.6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评分均有所改善,且三联抗菌组改善更加明显,与激素抗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抗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激素抗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三联抗菌组复发率为3.23%,激素抗炎组复发率为16.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三联抗菌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三联抗菌 激素抗炎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报告
3
作者 高有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8期374-374,共1页
本院从1996年7月至2001年2月,利用腹腔镜联合切除胆囊阑尾11例,无一例中转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
下载PDF
高危吻合口瘘低位直肠癌患者TME术中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有义 曹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分析高危风险吻合口瘘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实施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存在高危吻合口瘘因素的低位直肠癌86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 目的分析高危风险吻合口瘘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实施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存在高危吻合口瘘因素的低位直肠癌86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TME并给予预防性造瘘,42例患者行阑尾残端预防性置管造瘘(观察组),于术后4~6周形成腹壁窦道后将造瘘管拔除,另44例患者行传统回肠袢造瘘(对照组),于术后3~6个月再行造瘘回纳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术后1周瘘口引流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未见明显优势(P>0.05),但总住院时间[(8.7±1.9)d vs(19.1±2.8)d]、总住院费用[(3.3±0.5)万元vs(5.2±0.6)万元]均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存在高危风险吻合口瘘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TME术中实施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可避免二次回纳手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并发症/外科学 瘘/并发症/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肠系膜/外科学 阑尾/外科学
原文传递
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应用自体材料手术修复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有义 刘胜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应用自体材料手术修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的自体材料手术修复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带蒂胆囊瓣修复胆管缺损30例,带蒂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缺...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应用自体材料手术修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的自体材料手术修复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带蒂胆囊瓣修复胆管缺损30例,带蒂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缺损8例,带蒂大网膜瓣修复胆管缺损4例。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2例,其中带蒂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缺损术后胆瘘l例,经引流管引流胆汁,术后7d无胆汁引出,拔除引流管;胆管残余结石1例,术后9个月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结石。所有病例均在术后9—12个月经T管胆道造影,无结石或无胆管狭窄等异常后拔除T管。全部病例均获1—5年随访,术后均无胆管狭窄或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炎症状发生。结论采用自体材料如带蒂胆囊瓣、脐静脉瓣及大网膜瓣手术修复Mirizzi综合征胆管缺损的疗效确切,是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 自体材料 修复手术
原文传递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有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1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 目的探讨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3年,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残端的肿瘤残留率、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术后3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较满意,使患者的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残端的肿瘤残留率、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明显减少,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有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三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采用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显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手术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