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野生大豆的皂角苷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克晶 李向华 高桥祐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2-1384,共13页
大豆皂角苷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脂、养肝、抗癌等功效。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近年来我们对中国野生大豆皂角苷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在国际上已知的5组类别大豆皂角苷之外,从中国野生大豆中鉴定出第6组,即β组新类别,同时发... 大豆皂角苷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脂、养肝、抗癌等功效。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近年来我们对中国野生大豆皂角苷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在国际上已知的5组类别大豆皂角苷之外,从中国野生大豆中鉴定出第6组,即β组新类别,同时发现4个新皂角苷成分A-αg、K-αg、KA-αg和HAb-αg,其中A-αg化合物被确认是A组、α组和β组皂角苷的总前体;(2)发现了控制C-22碳位阿拉伯糖结合的Sg-7位点;(3)鉴定出若干A0突变体、稀有的AuAe表型和高Bd含量的变异种质,并发现α组皂角苷成分的单独存在个体;(4)皂角苷成分表型及基因可以作为新的化学成分有关的遗传标记,通过此标记分析了中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化;(5)我国南方区域野生大豆AaBc表型及Sg-4基因具有东亚最高频率,意味着是更具有原始祖本特征的区域群体,东亚野生大豆皆来源于我国华南及南方地区野生大豆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苷 化学结构 遗传标记 遗传多样性 野生大豆
下载PDF
西北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资源考察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旭东 李向华 +5 位作者 高桥祐也 王文君 曹瑶瑶 曹然然 张郑伟 王克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4-1072,共9页
2011-2015年和2017年配合实施科技部"西北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项目对西北地区甘肃、宁夏、陕西及内蒙古东部等部分县市(区、农场)进行了野生大豆的搜集考察。搜集54个县市(区、旗)、134个乡镇(场)、173个村(点),22... 2011-2015年和2017年配合实施科技部"西北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项目对西北地区甘肃、宁夏、陕西及内蒙古东部等部分县市(区、农场)进行了野生大豆的搜集考察。搜集54个县市(区、旗)、134个乡镇(场)、173个村(点),222份资源(220个居群)。搜集资源海拔范围在332~1623 m,约70%资源分布在海拔1000 m以上。鉴定出高耐旱资源2个居群15株; 13544个单株Kunitz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83. 90%的频率是Tia类型,16. 69%的频率是Tib类型,发现两个新的变异体Til和Tim型,并识别出1个稀有的Tiab1类型。测序确认至少15. 76%Tib类型是Tibi7等位基因; Til型是Tibi7等位基因第57号的异亮氨酸(Ile)突变为缬氨酸(Val),Tim型是Tiab1型第159号的精氨酸(Arg)突变为色氨酸(Trp)和第169号遗传密码发生一个无义碱基突变(TTA→CTA)。调查显示,α组皂角苷成分普遍存在于中国野生大豆,而我国西北陕甘的大豆含有高比率的α组皂角苷成分品种。目前只有在中国大豆发现有α组皂角苷成分,从化学成分地理分布的角度我们提出栽培大豆最早驯化地在我国渭河流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 西北地区 作物资源考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