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榴益 杨小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2期2818-2819,共2页
目的探析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应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进行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 目的探析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应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进行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照组进行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生呼吸抑制、躁动、头晕、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病人进行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起效迅速,术后苏醒迅速,可靠安全,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麻醉安全性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无痛纤维结肠镜
下载PDF
用不同的穿刺技术对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实施穿刺置管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榴益 钱晓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0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平面穿刺技术对在B超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实施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穿刺平面的不同将这120例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平面穿刺技术对在B超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实施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穿刺平面的不同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平面内组和平面外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为平面内组患者使用平面内穿刺技术进行穿刺置管,为平面外组患者使用平面外穿刺技术进行穿刺置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穿刺置管的时间及其穿刺置管的效果。结果:平面外组患者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穿刺置管的时间及其穿刺置管的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平面内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平面内穿刺技术对患者进行穿刺置管相比,使用平面外穿刺技术对在B超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实施穿刺置管的效果更好。此穿刺技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穿刺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对其进行穿刺置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内穿刺技术 平面外穿刺技术 在B超引导下 颈内静脉置管术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例麻醉方法分析
3
作者 高榴益 杨小磊 范晓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7期2751-2752,共2页
目的进行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体会分析。方法从我院腹腔镜胆囊术中有目的选择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在气腹各阶段的变化分析。结果全麻组在气腹前HR、MAP降低,气腹后30min升高(P<0... 目的进行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体会分析。方法从我院腹腔镜胆囊术中有目的选择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在气腹各阶段的变化分析。结果全麻组在气腹前HR、MAP降低,气腹后30min升高(P<0.05)。硬膜外组在气腹前后MAP降低,HR在气腹前升高,气腹后降低。两者在SpO2下降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对ASAⅠ~Ⅱ级的LC术患者,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均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麻 硬膜外 血流动力学和呼吸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及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范晓燕 高榴益 王利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2-983,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使用0.375%罗哌卡因(Ⅰ组)或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使用0.375%罗哌卡因(Ⅰ组)或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Ⅱ组)。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24 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麻醉期间RR、MA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阻滞完善时间缩短(P<0.05)、维持时间延长(P<0.01);术后4、8、12 h VAS评分Ⅱ组降低(P<0.01)。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肋间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镇痛效果 乳腺手术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徐秋 范晓燕 高榴益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1期718-719,共2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5月择期行甲状腺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麻醉组(Ⅰ组)和单用左布比卡因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5月择期行甲状腺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麻醉组(Ⅰ组)和单用左布比卡因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质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治疗用药情况和术后镇痛情况。结果Ⅱ组HR、MAP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与Ⅰ组比较,麻醉镇静、镇痛、手术满意度等均低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镇痛和镇静效果更明显,安全可控性好,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左旋布比卡因 颈丛麻醉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钱晓敏 顾利进 高榴益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685-1686,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ASAI~II级拟行甲状腺腺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A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pg/kg,继以静脉泵注0.3|jLg/(kg?h);B组静...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ASAI~II级拟行甲状腺腺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A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pg/kg,继以静脉泵注0.3|jLg/(kg?h);B组静脉滴注地佐辛5mg,继以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5ml/h;C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pg/kg和地佐辛5mg,继以静胁果注右美托咪定0.3|jLg/(kg.h)。记录患者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前)、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后10min(T2)、手术开始切皮时(T3)、游离甲状腺上极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头痛、眩晕、谵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三组T4时点MAP均高于其他时点,A组与B、C组比较,T4时点MAP、HR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T3、T4、T5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VAS评分分别为(4.6±0.4)分、(1.6±0.5)分、(1.4±0.3)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血流动力剧烈波动、低氧血症、严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能够增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增加其舒适性,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咪定 地佐辛 颈丛神经阻滞 甲状腺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不同麻醉用药配伍行无痛人流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费建芬 徐秋 高榴益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无痛人流术 镇痛麻醉 临床比较 用药配伍 人工流产术 手术时间 妇科门诊 心理压力
下载PDF
长托宁用于丙泊酚靶控输注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范晓燕 徐秋 高榴益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23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丙泊酚靶控输注无痛胃镜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240例ASAⅠ或Ⅱ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80例,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丙泊酚靶控输注;长托宁组(P组):长托宁+丙泊酚靶控输...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丙泊酚靶控输注无痛胃镜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240例ASAⅠ或Ⅱ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80例,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丙泊酚靶控输注;长托宁组(P组):长托宁+丙泊酚靶控输注;阿托品组(A组):阿托品+丙泊酚靶控输注,分别于术前静注长托宁0.5 mg和阿托品0.5 mg,10 min后行无痛胃镜术,观察各组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后2 min 3组患者MBP均下降(P<0.05);P组给药后HR无明显增快,A组给药后HR增快(P<0.05);P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5),P组和A组患者给药后口干程度VAS评分上升,与给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组和A组患者呛咳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长托宁对腺体分泌抑制作用明显,HR无明显影响,并能减少丙泊酚用量,适合无痛胃镜术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丙泊酚 无痛胃镜 靶控输注 阿托品
下载PDF
术前核对记录单对骨科手术患者风险管理的影响
9
作者 王晓平 高榴益 王正飞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核对记录单对骨科手术患者风险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骨科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术前核对记录单对骨科手术患者风险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骨科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使用骨科术前核对记录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焦虑心理、手术不同时间段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手术当日的STAI-S评分对比入院时呈降低趋势,而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麻醉前至拔管前时间(T1—T3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麻醉前(T0)、拔管后(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MAP、HR及BI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术前核对记录单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核对记录单 骨科手术 风险管理 焦虑 应激反应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区域麻醉中的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榴益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3期126-126,F000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区域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且ASA为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区域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且ASA为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刻(给药前、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0.25、0.5、1h、手术完毕时)的OAA/S评分情况,两组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镇静效果大致相同,OA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区域麻醉中的镇静效果较好,患者无呼吸抑制的情况发生,但是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心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区域麻醉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榴益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1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2例PHN患者采用相应部位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共治疗四周。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结果:治愈12例(54%),显效7例(32%),有效...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2例PHN患者采用相应部位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共治疗四周。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结果:治愈12例(54%),显效7例(32%),有效3例(14%)治疗有效率97.5%。治疗期间的副作用主要有:头晕乏力3例(14%),嗜睡2例(9%)。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HN是安全有效的,且副作用少,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睁经阻滞 加巴喷丁 带状神经后神经痛
原文传递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小磊 钱晓敏 +2 位作者 管忍 王爱军 高榴益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评价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癌痛患者39例,采用PCEA方法用于镇痛,配方为0.075%~0.125%罗哌卡因100ml,加吗啡10~30mg、氟哌利多5mg、地塞米松10mg,锁定每次注液量及间隔时... 目的评价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癌痛患者39例,采用PCEA方法用于镇痛,配方为0.075%~0.125%罗哌卡因100ml,加吗啡10~30mg、氟哌利多5mg、地塞米松10mg,锁定每次注液量及间隔时间。记录并统计治疗后的VAS、镇静评分(Ramsay)、生活质量评分(QO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癌痛完全缓解33例(84.6%),部分缓解6例(15.4%),缓解率为(100.0%)。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结论PCEA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疗效确切,方便、安全,且能增强镇静和抗焦虑作用,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 镇痛 患者控制 肿瘤 疼痛 罗哌卡因 吗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