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小兰
高欣缘
+2 位作者
孙杰
魏赫男
郭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10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及熵权TOPSIS法分析上述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分布规律。结果:10种成分随不同采收期均呈显著变化(P<0.05),其中黄芪茎中黄酮总量在8月下旬~9月较高,皂苷总量在8月上旬达到最高;黄芪叶中黄酮总量在8月~9月上旬较高,皂苷总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黄芪茎和叶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在8月前后均有明显不同,进一步的熵权TOPSIS分析结果表明,8~9月的黄芪茎质量综合评价较高,8月的黄芪叶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建议黄芪茎叶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下旬。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黄芪茎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同步检测,所明确的黄芪茎叶最适采收期可为黄芪茎叶的质量控制和精深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芪茎叶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2
作者
郭丽丽
高欣缘
+3 位作者
谷兆怡
李小兰
王小敏
秦楠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4-292,共9页
采用优化乙醇注入法制备黄芪茎叶总黄酮脂质体的工艺条件。考察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总黄酮提取物与卵磷脂质量比、无水乙醇用量、水化pH值、水化温度及超声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进而对最优工艺制备...
采用优化乙醇注入法制备黄芪茎叶总黄酮脂质体的工艺条件。考察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总黄酮提取物与卵磷脂质量比、无水乙醇用量、水化pH值、水化温度及超声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进而对最优工艺制备的脂质体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4:1、总黄酮提取物与卵磷脂质量比1:25、无水乙醇用量20 mL、水化p H7.2、水化温度40℃、超声时间11 min。此条件下包封率为89.98%,粒径为236.35 nm,多分散指数为0.252,Zeta电位为–52.1 mV。中红外光谱分析说明总黄酮与脂类壁材的复合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引起,并不涉及新共价键的形成。稳定性实验表明脂质体在60℃以下、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渗漏率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适宜的酸碱稳定性。该研究为黄芪茎叶总黄酮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
总黄酮
脂质体
乙醇注入法
制备
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小兰
高欣缘
孙杰
魏赫男
郭丽丽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01D211544)
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太行本草”专项项目(2022PY-TH-04)
+1 种基金
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2023CX044)
山西省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2023KY687)。
文摘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10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及熵权TOPSIS法分析上述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分布规律。结果:10种成分随不同采收期均呈显著变化(P<0.05),其中黄芪茎中黄酮总量在8月下旬~9月较高,皂苷总量在8月上旬达到最高;黄芪叶中黄酮总量在8月~9月上旬较高,皂苷总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黄芪茎和叶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在8月前后均有明显不同,进一步的熵权TOPSIS分析结果表明,8~9月的黄芪茎质量综合评价较高,8月的黄芪叶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建议黄芪茎叶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下旬。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黄芪茎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同步检测,所明确的黄芪茎叶最适采收期可为黄芪茎叶的质量控制和精深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芪茎叶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熵权TOPSIS法
Keywords
stems and leav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harvest tim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emometrics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芪茎叶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2
作者
郭丽丽
高欣缘
谷兆怡
李小兰
王小敏
秦楠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4-292,共9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2303021221160)
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项目(2022PY-TH-04)。
文摘
采用优化乙醇注入法制备黄芪茎叶总黄酮脂质体的工艺条件。考察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总黄酮提取物与卵磷脂质量比、无水乙醇用量、水化pH值、水化温度及超声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进而对最优工艺制备的脂质体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4:1、总黄酮提取物与卵磷脂质量比1:25、无水乙醇用量20 mL、水化p H7.2、水化温度40℃、超声时间11 min。此条件下包封率为89.98%,粒径为236.35 nm,多分散指数为0.252,Zeta电位为–52.1 mV。中红外光谱分析说明总黄酮与脂类壁材的复合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引起,并不涉及新共价键的形成。稳定性实验表明脂质体在60℃以下、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渗漏率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适宜的酸碱稳定性。该研究为黄芪茎叶总黄酮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黄芪茎叶
总黄酮
脂质体
乙醇注入法
制备
理化性质
Keywords
stems and leav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total flavonoids
liposomes
ethanol injection method
prepar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
李小兰
高欣缘
孙杰
魏赫男
郭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芪茎叶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郭丽丽
高欣缘
谷兆怡
李小兰
王小敏
秦楠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