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高正主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对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 目的:对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脑血肿程度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GC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脑出血 醒脑静 盐酸纳洛酮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BPPV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临床观察
2
作者 徐臻 高正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84-0087,共4页
分析采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于2023年01月至2023年06月就诊于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脑病二科的BPPV耳石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 分析采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于2023年01月至2023年06月就诊于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脑病二科的BPPV耳石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倍他司汀组)和治疗组(倍他司汀联合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组),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BPPV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具有较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二陈汤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存头晕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探讨
3
作者 周凤丹 高正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2-75,共4页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脑二病科的中风后遗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补阳还五汤联合头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补阳还五...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脑二病科的中风后遗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补阳还五汤联合头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效。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头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型 补阳还五汤 头针疗法 临床探讨
下载PDF
归脾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眩晕患者症状的改善探讨
4
作者 徐臻 高正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56-0159,共4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归脾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眩晕的临床效果改善。现如今老龄化严重,眩晕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老年人身体衰老,脏腑功能减退,故多以虚证为本,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篇以气虚血瘀型老年性眩晕为例,... 本文主要阐述了归脾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眩晕的临床效果改善。现如今老龄化严重,眩晕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老年人身体衰老,脏腑功能减退,故多以虚证为本,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篇以气虚血瘀型老年性眩晕为例,将益气活血化瘀作为主要治则,采用归脾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眩晕 气虚血瘀 归脾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临床经验
5
作者 罗凡 高正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23-26,共4页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高教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病的临床经验。自古就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主张,高血压致眩,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中风,多数与其相关,遵循朱丹溪先生“无痰则不作眩”的主张,本篇主要以痰湿中阻证之眩晕为例,治疗时...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高教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病的临床经验。自古就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主张,高血压致眩,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中风,多数与其相关,遵循朱丹溪先生“无痰则不作眩”的主张,本篇主要以痰湿中阻证之眩晕为例,治疗时强调以治痰为先,以《医学心悟》中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来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眩晕病/痰湿中阻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