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市规划要客观地预测城市未来——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高毅存博士 |
刘丽娟
高毅存
|
《商务周刊》
|
2006 |
0 |
|
2
|
文脉主义与朝阜文化街——关于古都风貌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探讨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1999 |
7
|
|
3
|
北京四合院民居尺度——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问题系列谈(之二)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0 |
6
|
|
4
|
北京与悉尼——部分奥运会主办和申办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比较(之五)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2 |
6
|
|
5
|
北京旧城的街巷尺度——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问题系列谈(之一)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0 |
4
|
|
6
|
美国的规划法制体系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8 |
3
|
|
7
|
北京与巴黎——部分奥运会主办和申办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比较(之一)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1 |
3
|
|
8
|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四合院有机更新的动议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9 |
2
|
|
9
|
从西罗园的变迁看控规调整中的问题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5 |
2
|
|
10
|
北京与巴塞罗那——部分奥运会主办和申办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比较(之四)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2 |
2
|
|
11
|
英国早期的城市规划法与民主参与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4 |
1
|
|
12
|
大阪与北京——部分奥运会主办和申办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比较(之三)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2 |
1
|
|
13
|
规划与法制──浅谈美国的规划体制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1998 |
1
|
|
14
|
北京与多伦多——部分奥运会主办和申办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比较(之二)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2 |
1
|
|
15
|
北京城市空间:强化“弯弓射雕”格局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4 |
0 |
|
16
|
传统建筑与主流意识 阜成门——朝阳门文化街的规划与思考 |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1998 |
0 |
|
17
|
韩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发展过程与特点 |
Man-Hyung Lee
Chan-Ho Kim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5 |
2
|
|
18
|
伦敦规划 |
Fred Manson
高毅存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4 |
2
|
|
19
|
城市人居环境中的立体绿化 |
高毅存
|
《北京房地产》
|
2000 |
1
|
|
20
|
北京2008年奥运村展望 |
高毅存
|
《北京房地产》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