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山地山杨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娟 陈丽华 +4 位作者 郭文体 李胜男 高洪翠 李长暄 李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85,98,共8页
【目的】研究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山杨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为其经营与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保护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山杨天然次生林建立50m×50m的标准地3块,通过分析标准地中山杨、蒙古栎、黄桦、刺楸的胸径结构和... 【目的】研究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山杨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为其经营与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保护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山杨天然次生林建立50m×50m的标准地3块,通过分析标准地中山杨、蒙古栎、黄桦、刺楸的胸径结构和树高结构,来反映其林分水平的竞争状态,同时利用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对标准地内各树种的混交度、角尺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山杨、蒙古栎、黄桦、刺楸的胸径和树高分布特征表现出一致性,整体上都呈现正态分布的特点,且山杨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5,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达60.0%,作为优势树种的山杨混交度最小,仅为0.45。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8,整体呈随机分布。【结论】在调整森林结构时,应针对顶极或主要伴生树种的角尺度、竞争树胸径和树高分布、混交度来进行空间结构调整,使经营对象具有竞争优势或不受到挤压的威胁,使整个林分的格局趋于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山杨林 树高结构 混交度 角尺度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冻融交替对河岸缓冲带土壤无机氮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范志平 李胜男 +2 位作者 李法云 高洪翠 闫加亮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辽宁东部山区土壤冻融交替强度和频次变化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大伙房实验林场小流域的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冻融交... 辽宁东部山区土壤冻融交替强度和频次变化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大伙房实验林场小流域的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冻融交替对河岸缓冲带土壤无机氮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阐明非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机制,为评估小流域氮素流失风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温差的冻融循环对土壤无机氮影响不同,冻融条件为-5℃/+5℃和-20℃/+5℃时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为34.9±0.9 mg·kg-1和37.2±0.8 mg·kg-1,是处理前的1.21和1.41倍;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NH+4-N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冻融后土壤NH+4-N含量是+5℃处理的4—10倍;土壤NO-3-N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对冻融循环的响应显著(P<0.01),冻融交替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无机氮 土壤微生物量氮 河岸缓冲带 小流域
下载PDF
沂南县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3
作者 刘卫龙 高洪翠 王玉春 《农业知识》 2021年第6期4-7,共4页
去年以来,沂南县委、县政府围绕中央和省市各级部署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强化责任担当,科学谋篇布局,理清发展思路和创建定位,积极探索形成了“区域化突破、全域化提升、系统化推进”工作思路,... 去年以来,沂南县委、县政府围绕中央和省市各级部署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强化责任担当,科学谋篇布局,理清发展思路和创建定位,积极探索形成了“区域化突破、全域化提升、系统化推进”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乡村振兴 示范样板 谋篇布局 全域化 工作思路 责任担当 沂南县
下载PDF
水源涵养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NH_4^+-N和NO_3^--N分布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洪翠 范志平 +2 位作者 李法云 李海燕 徐英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1-1216,共6页
以辽宁东部山地水源涵养林为对象,选择槭树-蒙古栎林、山杨林、白桦-山杨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等4种植被类型,测定其土壤NH4+-N、NO3--N、pH值、容重、有机碳和全氮等理化指标,分析了植被类型、土壤层次与土壤无机氮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结... 以辽宁东部山地水源涵养林为对象,选择槭树-蒙古栎林、山杨林、白桦-山杨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等4种植被类型,测定其土壤NH4+-N、NO3--N、pH值、容重、有机碳和全氮等理化指标,分析了植被类型、土壤层次与土壤无机氮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植被类型土壤NH4+-N、NO3--N在土壤表层(0~5 cm)含量最高,由表层向下逐渐降低;土壤总无机氮含量大小为落叶松人工林(27.46 mg·kg-1)>山杨林(21.76 mg·kg-1)>槭树-蒙古栎林(19.09 mg·kg-1)>白桦-山杨林(17.88 mg·kg-1);阔叶林中NH4+-N是土壤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中NO3--N所占比例较高;水源涵养林土壤NH4+-N、NO3--N均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而言,植被类型对土壤无机氮分布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的选择和结构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层次 铵态氮 硝态氮
原文传递
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对冻融交替的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胜男 范志平 +2 位作者 李法云 闫加亮 高洪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1398,共8页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地带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区域,春季融雪时期的气温变化引起的冻融交替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和氮素流失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河岸带珍珠梅、落叶松和农田3种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与净氮矿化...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地带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区域,春季融雪时期的气温变化引起的冻融交替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和氮素流失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河岸带珍珠梅、落叶松和农田3种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与净氮矿化速率对不同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次的响应。结果表明,冻融频次对3种植被类型河岸带土壤可溶性氮影响显著(P<0.0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峰值,在第10次冻融之后稳定。3种植被类型土壤无机氮含量受冻融交替影响显著升高(P<0.05)。冻融温度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影响显著(P<0.05),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最大值,随冻融次数增加而下降。3种植被类型土壤受冻融交替影响均有一定程度的氮素流失风险,农田土壤无机氮含量本底值较高,土壤氮素随冰雪融水流失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土壤可溶性氮 净氮矿化速率 河岸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