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合理引导农村人口流动——以宜昌市为例
1
作者 高浩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2期161-164,共4页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数量不断攀升,随之乡村地区出现“空心村”,大量农村人口外流。本文以宜昌为例,梳理了关...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数量不断攀升,随之乡村地区出现“空心村”,大量农村人口外流。本文以宜昌为例,梳理了关于人口研究相关重要工作,分析农村人口带来的系列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空间规划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城镇化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道路交通设施便利度对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经南 高浩武 韩笋生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5,共9页
以武汉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计算样本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量。然后分析交通设施便利度与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关系,并分析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市层面,公交线路条数越多,交通出行碳排放越低;考虑社... 以武汉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计算样本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量。然后分析交通设施便利度与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关系,并分析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市层面,公交线路条数越多,交通出行碳排放越低;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公交线路条数、道路交叉点越多,交通出行碳排放越低;反之亦然。考虑到武汉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分区层面交通设施便利度与碳排放呈现不同结果。最后提出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设施 碳排放 低碳社区 武汉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的商场室内空间可识别性研究--以武汉光谷步行街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经南 高浩武 但梦薇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2,共7页
通过空间句法对武汉光谷步行街的空间可识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一、二层平面中央环形轴线各空间句法变量值偏低,远离中心区域的多数区域整合度偏低(即平均深度较高),可达性较弱。剖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使其成... 通过空间句法对武汉光谷步行街的空间可识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一、二层平面中央环形轴线各空间句法变量值偏低,远离中心区域的多数区域整合度偏低(即平均深度较高),可达性较弱。剖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使其成为组织更加良好的消费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空间可识别性 武汉光谷步行街
原文传递
城市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经南 黄小康 高浩武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6,共11页
以2010年武汉市低碳城市调查问卷为基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了武汉市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各因素对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成员交通出行方式、是否拥有小汽车、家庭月收入水平、成员受教育程度、成员... 以2010年武汉市低碳城市调查问卷为基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了武汉市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各因素对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成员交通出行方式、是否拥有小汽车、家庭月收入水平、成员受教育程度、成员年龄及成员就业单位性质与出行碳排放显著正相关;对出行碳排放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是否拥有小汽车、出行方式、教育水平等。最后从建设低碳城市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减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属性 出行碳排放 回归分析 武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