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单而殷勤的水手?——康拉德女性形象塑造再探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灵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164,共3页
康拉德以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为原型塑造了许多坚毅和忠诚的女性形象。他在作品中对待女性的态度不是像利维斯所说的是“有一点儿简单而殷勤的水手的味道”,而是来源于一个伟大的作家对于夫妻相依相伴的赞美,出于对于人间最美好的男女痴情... 康拉德以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为原型塑造了许多坚毅和忠诚的女性形象。他在作品中对待女性的态度不是像利维斯所说的是“有一点儿简单而殷勤的水手的味道”,而是来源于一个伟大的作家对于夫妻相依相伴的赞美,出于对于人间最美好的男女痴情和恩爱的赞叹,出于对伟大女性的最深沉的爱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女性 恩爱
下载PDF
从《威弗利》的城堡描写看司各特的民族融合观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灵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7-229,共3页
尽管苏格兰独立势力一直非常强大,但沃尔特.司各特爵士通过对苏格兰城堡的生动描写,建构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民族融合的大同世界。通过讲述发生在苏格兰城堡里的故事,司各特把苏格兰城堡作为一种特殊种类的语言、一种特别的象征和背景... 尽管苏格兰独立势力一直非常强大,但沃尔特.司各特爵士通过对苏格兰城堡的生动描写,建构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民族融合的大同世界。通过讲述发生在苏格兰城堡里的故事,司各特把苏格兰城堡作为一种特殊种类的语言、一种特别的象征和背景,表达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人民对真正融合的渴望,指明了苏格兰的光明前景:抛弃落后的封建残余,加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民族融合,发展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 城堡描写 威弗利 民族融合
下载PDF
浅析《看不见的人》小说布局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灵英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78-82,共5页
拉尔夫·爱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象征主义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通过意象、隐喻、烘托、渲染等象征手法和倒叙的叙事技巧,从主人公那充满美好希望的春天般的中学毕业演讲写起,到他色彩斑斓的大学时代的提前结束,再到他踏上社会的... 拉尔夫·爱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象征主义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通过意象、隐喻、烘托、渲染等象征手法和倒叙的叙事技巧,从主人公那充满美好希望的春天般的中学毕业演讲写起,到他色彩斑斓的大学时代的提前结束,再到他踏上社会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到他蛰居地洞进行“冬眠”,作者写出了主人公人生奋斗的四季变化,描述了一则现代人在经受外部世界的压迫后转向内心深处去探寻、发现自我的现代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象征主义 布局
下载PDF
性格就是命运──浅析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性格描写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灵英 《殷都学刊》 2000年第4期71-73,共3页
哈代在“性格和环境”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把主人翁亨查得和其他人物置于同一自然、社会和历史环境中,认为适者生存,着重分析了人物性格在其命运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性格 命运 环境 孤做 宽厚
下载PDF
康拉德海洋小说的圣经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灵英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6,共4页
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中的大海、船长、大副等形象和《圣经》中的上帝、摩西、亚伦等形象十分相似,而航行的过程也和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非常相近。笔者认为康拉德把摩西领导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故事融进了他的海洋小说中,融亡国之恨,... 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中的大海、船长、大副等形象和《圣经》中的上帝、摩西、亚伦等形象十分相似,而航行的过程也和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非常相近。笔者认为康拉德把摩西领导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故事融进了他的海洋小说中,融亡国之恨,无家之苦于海涛孤帆之中,愤怒地谴责侵略者的罪行,寄托了复兴波兰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圣经》 出埃及 复兴波兰
下载PDF
论司各特的自然风景描写和苏格兰形象塑造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灵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作为著名的诗人和历史小说家,司格特对苏格兰的自然风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司各特的作品中,自然风景是崇高而浪漫的自然美、民族形象的标志。司各特用文学手法来陈述历史,把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历史的背景。司各特甚至把苏格兰的自然风... 作为著名的诗人和历史小说家,司格特对苏格兰的自然风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司各特的作品中,自然风景是崇高而浪漫的自然美、民族形象的标志。司各特用文学手法来陈述历史,把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历史的背景。司各特甚至把苏格兰的自然风景推向前景的位置,让苏格兰风景扮演苏格兰形象大使的角色,反映苏格兰的自然和文化风貌,塑造了一幅美丽、迷人和尊贵的苏格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各特 苏格兰 自然风景
下载PDF
英美两国英语词典的传统特色
7
作者 高灵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3-125,共3页
英国的英语词典编纂史源远流长,其传统特色为:在语音、拼写、语意和语法上比较正规和传统,语言学性较强;成语、习语、词组和固定用语搭配较丰富;编排紧凑;学习词典占主体。美国的英语词典主要是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其传... 英国的英语词典编纂史源远流长,其传统特色为:在语音、拼写、语意和语法上比较正规和传统,语言学性较强;成语、习语、词组和固定用语搭配较丰富;编排紧凑;学习词典占主体。美国的英语词典主要是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其传统特色主要表现为:在语音、拼写、语意和语法上简便易懂;百科性强;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性突出;用非国际性音标标注;合成词及动词词组被另立词条;图表丰富多彩;附加信息量大;大学词典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特色 英国 美国 英语词典 发展历史
下载PDF
论司各特的中庸之道
8
作者 高灵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32-34,共3页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庸思想的智者。作为一个浪漫的现实主义者,他在宗教和生活信仰方面,在处理过去与现在、文学和历史以及他的双重身份等关系上都保持中立。他把他的中庸思想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为苏格兰塑造了一座不...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庸思想的智者。作为一个浪漫的现实主义者,他在宗教和生活信仰方面,在处理过去与现在、文学和历史以及他的双重身份等关系上都保持中立。他把他的中庸思想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为苏格兰塑造了一座不亢不卑的民族形象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各特 中庸之道 不极端
下载PDF
中国道家文化在《看不见的人》中的具体体现
9
作者 高灵英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1-74,共4页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仿佛是用中国道家文化编制的一幅现代主义的上乘之作,渗透了老子的"静观弱用"、"天道自然无为"和"返璞归真"的观点,反映了主人公在寻找潜在孤独自我本质的过...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仿佛是用中国道家文化编制的一幅现代主义的上乘之作,渗透了老子的"静观弱用"、"天道自然无为"和"返璞归真"的观点,反映了主人公在寻找潜在孤独自我本质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道家文化 静观弱用 天道自然无为 返璞归真 现代主义
下载PDF
苏格兰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骑士精神研究——以司各特的苏格兰现代骑士为例
10
作者 高灵英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
以司各特为代表,苏格兰18、19世纪的作家们不仅塑造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古典骑士,而且也塑造了具有骑士精神的现代平民,包括一些优秀的女性形象。他们主要用那些现代平民骑士(没有高贵出身,没有军事生活,也不是男性,甚至是一些边缘人)... 以司各特为代表,苏格兰18、19世纪的作家们不仅塑造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古典骑士,而且也塑造了具有骑士精神的现代平民,包括一些优秀的女性形象。他们主要用那些现代平民骑士(没有高贵出身,没有军事生活,也不是男性,甚至是一些边缘人)来再现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时代的诗性文化,体现苏格兰民族的骑士精神:忠诚、虔敬、勇敢、礼貌、慷慨和善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 现代骑士精神 贵族骑士 现代平民骑士
下载PDF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公事包的象征意义
11
作者 高灵英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爱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一部优秀的象征主义小说。主人公对他的公事包的态度的转变具有深刻寓意。作品通过公事包在不同时期所装物品的不同,对病态的、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鞭挞,揭示了西方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爱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一部优秀的象征主义小说。主人公对他的公事包的态度的转变具有深刻寓意。作品通过公事包在不同时期所装物品的不同,对病态的、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鞭挞,揭示了西方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生活日益空虚、无视人的尊严、践踏人性的社会现实,探讨了人类在发生危机和寻求自我本质时的苦闷与彷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尔夫·爱里森 《看不见的人》 象征主义 公事包
下载PDF
康拉德宗教信仰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灵英 《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第1期57-60,71,共5页
《圣经》故事是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创作的一个不竭之源,当然也是康拉德写作灵感的源泉。虽然康拉德声称自己不再信仰基督教,但是《圣经》中教育人忠诚、善良等精髓部分对他耳濡目染的作用非同一般。因为康拉德对《圣经》故事了如指掌... 《圣经》故事是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创作的一个不竭之源,当然也是康拉德写作灵感的源泉。虽然康拉德声称自己不再信仰基督教,但是《圣经》中教育人忠诚、善良等精髓部分对他耳濡目染的作用非同一般。因为康拉德对《圣经》故事了如指掌,所以他对一些《圣经》词汇和典故的运用首先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口头禅,是他无意识中对上帝——人们心灵深处正义化身的呼唤。其次,他用《圣经》中的优秀形象来象征人类中的精英,激发和褒扬人性中“善”的同时,让人们看到、厌恶、遏制和扬弃自己本性中“恶”的部分。另外,康拉德所用到的《圣经》故事是用来颠覆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批判基督教教义中对人性压抑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宗教信仰 颠覆
原文传递
论司各特发展的历史观——以小说《老古董商》为例
13
作者 高灵英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62-64,共3页
司各特擅长把苏格兰贵族放进他们的城堡背景中来阐述自己动态的历史观——在赞颂社会秩序稳定性的同时,也相信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他的动态和发展的历史观所强调的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进步。《老古董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司各特擅长把苏格兰贵族放进他们的城堡背景中来阐述自己动态的历史观——在赞颂社会秩序稳定性的同时,也相信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他的动态和发展的历史观所强调的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进步。《老古董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通过描写其中三座城堡的特点以及其主人的性格和命运,司各特给苏格兰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前景——抛弃苏格兰落后的封建残余,加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合,发展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古董商》 城堡 历史观 苏格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