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乾隆时期的藏传织绣佛像
- 1
-
-
作者
高燕宏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西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48-52,共5页
-
文摘
清代历朝皇帝与藏传佛教关系密切,尤以乾隆最盛。乾隆帝大兴修建佛教寺院、编译佛经、制作佛像等。文章从乾隆时期宫廷收藏的藏传织绣佛像切入,通过查阅档案记载和实物遗存,探究乾隆时期藏传织绣佛像的基本面貌、制作过程,以及乾隆时期的民族政策。
-
关键词
藏传佛教
织绣佛像
清乾隆
宫廷
-
分类号
J51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宋代青瓷盛行探秘
- 2
-
-
作者
高燕宏
-
出处
《收藏投资导刊》
2017年第3期58-61,共4页
-
文摘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一首《青花瓷》歌曲,因其古典的词风、优美的旋律流行一时,虽名为《青花瓷》,但歌词中的“天青色”却并非青花瓷用色,而是描绘汝瓷的专属名词。宋时汝瓷专供宋皇室使用,宋微宗为其色定名时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宋代天青釉色成为继唐越窑秘色瓷后,将青瓷釉色推向极致的另一种代表色。大雨初歇,乌云褪去,空气中氟氲著清新、舒爽的轻风,如一幅展开的中国山水长卷。
-
关键词
宋代
青瓷
《青花瓷》
山水长卷
青色
秘色瓷
汝瓷
颜色
-
分类号
J225
[艺术—美术]
-
-
题名北京内资画廊现状观
- 3
-
-
作者
高燕宏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艺术品》
2016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
文摘
中国内资画廊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应运而生,在经历了探索初期的迷茫、经济危机的冲击之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其中有画廊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制度法律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内资画廊的经营品类、从业者、经营方式、与艺术家的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北京地区内资画廊的生存状态。
-
关键词
当代艺术品
发展阶段
生存状态
艺术区
经营规模
架上绘画
中国艺术市场
艺术空间
当代艺术中心
艺博会
-
分类号
J-28
[艺术]
-
-
题名乾隆时期的藏传织绣佛像
- 4
-
-
作者
高燕宏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荣宝斋》
2017年第11期66-83,共18页
-
文摘
一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以乾隆皇帝最盛,曾命画师为自己绘制了一批佛装画。乾隆时期清宫内廷形成了以中正殿为中心的佛教建筑区,每座殿堂内的陈设布局依据藏传佛教格鲁派教义,模拟西藏寺庙神殿布置,几乎囊括了西藏神殿中的所有神像、神器,几乎殿殿有佛堂,处处闻佛声,朝朝暮暮焚香礼佛。在宫外,从西藏经青海至内蒙,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喇嘛庙。乾隆帝将避暑山庄建成藏传佛教『圣地』,又将雍亲王府改为喇嘛庙①.
-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乾隆时期
佛像
乾隆皇帝
佛教建筑
避暑山庄
格鲁派
乾隆帝
-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神圣化与世俗化-清代仿青铜瓷器的两种取向
- 5
-
-
作者
高燕宏
-
出处
《艺术市场》
2017年第15期42-47,共6页
-
文摘
仿青铜瓷器历史悠久,发展到清代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目,一方面遵循严格的制度要求作为祭祀之物,另一方面亦成为皇室甚至文人士大夫生活中日用、娱乐的寻常之物,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探究。
-
关键词
瓷器
青铜
清代
世俗化
神圣化
文人士大夫
制度要求
-
分类号
TQ174.66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明代佛教织绣与汉藏艺术交流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吴明娣
高燕宏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76,F0003,共7页
-
文摘
内地丝织与西藏佛教结缘已逾1300年,在增进汉藏艺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聚焦明代佛教织绣,依据文献及15件传世实物,从图像内容、布局、形态、色彩、款识、尺寸、装裱等入手,通过分析、比对,论述其渊源、产地及相关问题,并对无款识佛教织绣的年代做了初步推断,进而指出明代佛教织绣既是汉藏艺术交流的结晶,也是雪域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
关键词
明代
缂丝
刺绣
藏传佛教
艺术交流
-
分类号
J196.21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