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外泌体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李欣然 焦瑾 高秀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513-518,共6页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osome,MSC-Ex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提取MSC细胞,通过原代培...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osome,MSC-Ex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提取MSC细胞,通过原代培养方法培养传代。提取并验证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esenchymal stem cell conditioned medium,MSC-CM)及MSC-Exo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通过LPS刺激RAW 264.7细胞4~6 h后,细胞计数及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SC-CM中的MSC-Exo,电镜观察MSC-Exo形态,纳米粒度仪测定MSC-Exo大小;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mRNA转录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评估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细胞因子IL-6、IL-10的分泌。结果与LPS组比较,MSC-Exo具有抗炎作用,在30 h后LPS诱导的细胞中细胞因子IL-6的分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C-Exo可抑制IL-6 mRNA转录,促进Arg-1 mRNA转录及IL-10表达。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MSC-Exo可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RAW 264.7细胞 炎症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祁传才 路通 高秀品 《当代医学》 2019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运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解剖钢板内固...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运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解剖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的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50%,常规组是70.00%,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是10.00%,常规组患者并发症率是37.50%;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运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治疗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严重多发骨折合并休克的控制性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常国 刘国华 +1 位作者 宋自昌 高秀品 《中医正骨》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严重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早期进行全面复杂的Ⅰ期手术往往加剧全身炎症反应,加重患者的生理紊乱,从而诱发ARDS甚至死亡。而近年来分步实施的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策略(早期控制出血及临时骨折固定,监... 严重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早期进行全面复杂的Ⅰ期手术往往加剧全身炎症反应,加重患者的生理紊乱,从而诱发ARDS甚至死亡。而近年来分步实施的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策略(早期控制出血及临时骨折固定,监护室稳定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好转后Ⅱ期骨折确定性手术)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自2003年2月至2007年6月对24例严重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应用DCO技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休克 损伤控制骨科 治疗
下载PDF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洪柱 祁传才 +2 位作者 王延瑞 高秀品 路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时间((80±14.86)min,术...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时间((80±14.86)min,术中出血量(215±42.08)m L。患者术后均获6~18个月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8±4.10)周。末次随访依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效果:优15例,良5例,可2例。均未发生断钉及退钉、内固定松动、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恢复快,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下载PDF
VSD治疗上肢热压伤8例分析
5
作者 高秀品 祁强 +4 位作者 钱汉根 林伟 崔浩杰 肖海涛 葛自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9期4763-4763,共1页
目的探讨利用负压封闭吸引治疗上肢热压伤降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及增加后期皮片移植成活的临床疗效。方法上肢热压伤患者8例,采用早期切痂减压负压封闭吸引,5 d后自体皮片移植术。结果本组创面均未发生骨筋膜间隙综合征,植皮皮片存... 目的探讨利用负压封闭吸引治疗上肢热压伤降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及增加后期皮片移植成活的临床疗效。方法上肢热压伤患者8例,采用早期切痂减压负压封闭吸引,5 d后自体皮片移植术。结果本组创面均未发生骨筋膜间隙综合征,植皮皮片存活良好,创面愈合时间为12~18 d,平均15 d。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VSD是一种在上肢热压伤治疗中能显著降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降低热压伤引起深度组织进行性损伤,提高自体皮片移植成活率、改善肢体功能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上肢/损伤 创伤和损伤/治疗 人类
原文传递
PFNA与DHS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洪柱 祁传才 +2 位作者 王延瑞 高秀品 路通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两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两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DHS组(P<0.05),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DHS组的19.51%(P<0.05)。结论 PFNA和DHS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FNA内固定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能更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术,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