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选择 被引量:13
1
作者 乐怡平 徐宇尧 +4 位作者 潘独伊 高程洁 蔡瑾 徐凡 林建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3年我院产科收治的3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妊娠期血小板减少(GT)最常见,占66.48%。106例患者孕期接受骨髓...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3年我院产科收治的3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妊娠期血小板减少(GT)最常见,占66.48%。106例患者孕期接受骨髓穿刺检查,无一例不良反应。78例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132例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349例患者中引产11例,338例患者分娩。分娩方式与血小板计数有关,254例剖宫产,84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6%。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以GT最为常见。治疗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输注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小板减少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探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应变力的差异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昊 万青 +4 位作者 高程洁 陶逸菁 夏智丽 魏盟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应变力的改变及其差异。方法·序贯入组4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HCM(梗阻性18例、非梗阻性30例)和25例健康人,采用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测量并比较左... 目的·探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应变力的改变及其差异。方法·序贯入组4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HCM(梗阻性18例、非梗阻性30例)和25例健康人,采用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测量并比较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与周向应变(GCS),以及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依据美国心脏协会17节段法则测量左心室中段径向应变(m RS)、周向应变(m CS)及径向最大位移。结果·(1)梗阻性HCM患者LVEF显著高于非梗阻性及正常组(P<0.05),2组HCM患者LVM及LVMI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2)与梗阻性HCM患者相比,非梗阻性HCM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GLS、GRS、GCS)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2组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梗阻性HCM患者相比,非梗阻性HCM患者的左心室节段性心肌应变力,即左心室m CS及m RS显著降低(均P<0.05),且2组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非梗阻性HCM患者左心室中段心肌径向最大位移显著低于梗阻性HCM患者及正常组(均P<0.05),梗阻性HCM患者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VEF保留情况下,非梗阻性HCM患者左心室壁应变力较梗阻性HCM患者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2种类型HCM患者临床预后不同的原因,提示在评价HCM心肌做功方面,心室室壁应变力较射血分数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性 非梗阻性 应变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孕产妇伴发急性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程洁 万青 +4 位作者 吴昊 陶逸菁 潘静薇 黄亚绢 魏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例孕产期妇女因突发胸痛就诊,依据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变化,心脏MR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结果依据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变化,2例孕产妇均确诊为急性心... 目的探讨孕产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例孕产期妇女因突发胸痛就诊,依据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变化,心脏MR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结果依据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变化,2例孕产妇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第2例CAG显示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线状透明影,提示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心脏MRI证实前壁心肌梗死。结论 SCAD为孕产妇伴发ACS的主要原因,CAG是诊断金标准。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夏智丽 高程洁 +6 位作者 高亚 陶逸菁 万青 吴昊 魏钧伯 周翌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序贯入选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434例,采集患者入院即...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序贯入选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434例,采集患者入院即刻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计算SHR。根据AMI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情况以及近、远期(2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分组,比较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究血糖及SHR数值对预测AMI患者转归的意义。结果·远期事件组AMI患者入院即刻血糖(P=0.003)、SHR(P=0.005)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在院事件组SHR数值显著高于无事件组患者(P=0.000);不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远期事件组SHR数值(P=0.000)和入院即刻血糖(P=0.000)均高于无事件组。AMI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全因死亡率在SHR数值(三分位)最高组均最高(P=0.047,P=0.007);以SHR中位数分组绘制生存曲线,糖尿病AMI患者在院事件率及非糖尿病患者远期事件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23,P=0.000)。结论·血糖应激性升高是导致A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SHR数值对预测AMI患者近、远期不良预后比入院即刻血糖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血管化成功后预测左心室重构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陶逸菁 夏智丽 +7 位作者 高程洁 高亚 吴昊 万青 李永光 陆志刚 沈成兴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预测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AM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预测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AMI并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排除右冠状动脉相关AMI)的患者220例,采集入院和AMI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定义AMI后1年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较入院时增加大于20%为LVR。将AMI患者分为LVR组与non-LVR组,比较2组患者在院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间的差别,分析其与LVR的相关性。结果·与non-LVR组相比,LVR组患者入院即刻及峰值血清肌钙蛋白I(serum cardiac troponin I,cTnI)、MB型磷酸肌酸(creatine kinase MB,CKMB)、肌红蛋白、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均显著升高(均P<0.05),但是2组间脑钠肽前体(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proBN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即刻c TnI及NLR与LVR显著相关。ROC曲线显示入院即刻cTnI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截断点为9.14μg/L时,预测LV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和64.3%;NLR的AUC为0.664,截断点为5.87%时,预测LV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6%和60.2%。结论·AMI患者入院时血清即刻cTnI及NLR水平升高是预测LVR的独立因子,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生物标志物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陶逸菁 高程洁 +4 位作者 吴昊 万青 夏智丽 潘静薇 魏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获取30例HFpEF患者和15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左心室长轴两腔、三腔、四腔及系列短轴电影图像,绘制左心室容积-时间曲...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获取30例HFpEF患者和15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左心室长轴两腔、三腔、四腔及系列短轴电影图像,绘制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及整体应变曲线,比较两组峰值充盈速率及充盈量,以及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和应变率等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pEF患者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增加(0.86±0.15vs 0.73±0.08,P<0.05),舒张早、晚期峰值充盈速率比(PFR1/PFR2)降低或倒置(0.74±0.14vs 1.43±0.34,P=0.001),早期充盈量(FV1)及其占总充盈量比例降低(26.24±9.74vs 31.30±5.17,0.59±0.05vs 0.69±0.03;P均<0.05),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降低[(-14.96±1.79)%vs(-20.96±0.84)%,P<0.01],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率均降低(0.65±0.16vs 1.29±0.27,-2.23±0.71vs-3.80±1.13,1.02±0.14vs 1.77±0.63;P均<0.05)。结论通过心脏磁共振获得的LVRI、PFR1/PFR2、FV1和整体周向峰值应变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对于HFpEF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磁共振成像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容积时间曲线 应变
下载PDF
心肌应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高亚 马文坤 +2 位作者 高程洁 周翌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8-1484,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肌应变参数对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肌应变参数对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并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47例。分别于STEMI急性期及1年后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测,分析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ef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LVSV)、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等指标,采集STEMI急性期峰值超敏血清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e serum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峰值脑钠肽前体(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proBNP)等生化指标及年龄、性别、血压、心率(heart rate,HR)等临床数据。采取2种模型定义LVR:第1种为STEMI1年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较基线增加≥20%;第2种为STEMI 1年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较基线增加≥15%。依据上述2种模型分别将STEMI患者分为LVR组及non-LVR组,比较2组患者之间心脏磁共振指标、生化指标及临床数据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在STEMI 1年后LVEDV较基线增加≥20%的模型中,LVR组与non-LVR组之间基线HR、LVSV、LVMI、GLS、GCS、GR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34,P=0.029,P=0.003,P=0.016,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R和GLS均与LVR显著相关(β=-0.070,OR=0.932,P=0.043;β=-0.334,OR=0.716,P=0.031);当GLS截断值为-9.835时,其预测LVR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1.0%。在STEMI 1年后LVESV较基线增加≥15%的模型中,LVR组与non-LVR组之间峰值hs-cTnI、峰值proBNP、LVMI、G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44,P=0.034,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值hs-cTnI和基线GLS均与LVR显著相关(β=-0.017,OR=0.982,P=0.024;β=-0.304,OR=0.738,P=0.041);当GLS截断值为-11.145时,其预测LVR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50.0%。结论·心脏磁共振参数基线GLS对STEMI患者LV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而GCS、GRS的预测价值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心脏磁共振 整体纵向应变 整体周向应变 整体径向应变
下载PDF
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文坤 李歆旎 +2 位作者 高程洁 高亚 潘静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9-525,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入组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确诊为STEMI且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 目的探讨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入组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确诊为STEMI且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81例患者,均分别在急性期(发病7 d内)和起病6个月后进行3.0 T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起病6个月后是否发生LVR[第2次心脏磁共振检查测量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基线增加≥20%]将患者分为LVR组(33例)和非LVR组(48例),探究心肌应变相关参数对STEMI患者PPCI术后发生LVR的预测价值。结果LVR组心肌梗死急性期峰值超敏血清肌钙蛋白I(peak hs-cTnI)水平高于非LVR组,整体纵向应变(GLS)低于非LVR组,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短于非L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ak hs-cTnI(OR=1.026,95%CI 1.006~1.046,P=0.012)和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OR=0.967,95%CI 0.950~0.983,P<0.001)是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eak hs-cTnI为85.54μg/L时,预测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的灵敏度为60.60%,特异度为97.90%(AUC值为0.795,P<0.001);GLS为-10.56%时,预测LVR的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70.80%(AUC值为0.761,P<0.001);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取309.12 ms时,预测LVR的灵敏度为87.90%,特异度为87.50%(AUC值为0.926,P<0.001)。结论急性期peak hs-cTnI、GLS和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对成功行PPCI治疗的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peak hs-cTnI、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是LVR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应变 预后 左心室重构
下载PDF
心脏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诊断糖尿病心肌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文坤 高程洁 潘静薇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可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异常、脂肪变性、弥漫性纤维化和冠状动脉功能障碍等,从而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脏超声和MRI可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可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异常、脂肪变性、弥漫性纤维化和冠状动脉功能障碍等,从而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脏超声和MRI可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文就近年来这2种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诊断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非侵入性检查 心脏超声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不同诊断标准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歆旎 马文坤 +5 位作者 高程洁 高亚 金雪娟 周翌 沈成兴 潘静薇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比较2017年美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美国标准)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我国标准)在普通人群中诊断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5—2019年体检人群数... 目的:比较2017年美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美国标准)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我国标准)在普通人群中诊断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5—2019年体检人群数据库中,按年龄每10岁1个分层,每层每年随机抽取20名,男女各半。调查内容包括病史,身高、体重、血压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等,体检项目与内容均采用统一标准化方法。按照我国高血压定义标准[≥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或正在服用降血压药物]和美国高血压定义标准(≥130/80 mmHg或正在服用降血压药物)分别计算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结果:我国标准下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7.3%(男性为29.0%、女性为25.7%),美国标准下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5.8%(男性为65.3%、女性为46.3%)。收缩压随年龄增长呈线性增加,而舒张压随年龄增长呈现倒“U”分布。按年龄不同分为20~29、30~39、40~49、50~59、60~69和70~79岁共6个年龄组,2种定义下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50~59岁和60~69岁组2种诊断差异最大,分别增长37.0%和39.0%。各年龄组中除中国标准的60~69岁和70~79岁组以及美国标准的70~79岁组,其余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大于女性(均P<0.05)。2种诊断标准导致男性高血压的诊断率差异较大。结论:参照新版美国高血压定义,我国中青年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应尽早关注该组人群血压问题,以防代治,及早进行生活和医疗干预,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高血压 患病率
下载PDF
血尿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歆旎 沈艳 +7 位作者 金雪娟 潘静薇 王煜非 马文坤 高程洁 高亚 胡伟国 沈成兴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897-4902,共6页
目的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人群血尿酸与血压的关系,为双重危险因素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年龄分层(20~79岁)、随机抽选连续5年(2015—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600名体检者,男女各半。采集该人群的病史、身... 目的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人群血尿酸与血压的关系,为双重危险因素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年龄分层(20~79岁)、随机抽选连续5年(2015—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600名体检者,男女各半。采集该人群的病史、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液生化指标,其中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者524人(87.3%),体检项目与相关参数均采用统一标准化方法。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组:第一分位组(血尿酸141.0~<260.5μmol/L,n=131)、第二分位组(血尿酸260.5~<315.0μmol/L,n=132)、第三分位组(血尿酸315.0~<375.0μmol/L,n=131)、第四分位组(血尿酸375.0~683.0μmol/L,n=130)。分析高血压与血尿酸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在血尿酸四分位数分组中存在性别分布差异,高血尿酸值区(第四分位组)男性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主要集中于低血尿酸值区(第一分位组);研究人群的血尿酸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存在线性关系(P值分别为0.0018和0.0005),这种差异仅表现在女性。结论血尿酸与高血压显著相关,青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多关注自身的血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高血压 性别 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