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高英立 红斌 文志强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20世纪70年代Endc等从桔青菌中分离出具有调节血脂功能的化合物,从此启动了开发他汀类(Statin)系列产品的新纪元。随后从一些真菌代谢物中发现了普伐他汀等,进而将洛伐他汀甲基化合成了辛伐他汀。从微生物发酵抽取、半生物合成走向全... 20世纪70年代Endc等从桔青菌中分离出具有调节血脂功能的化合物,从此启动了开发他汀类(Statin)系列产品的新纪元。随后从一些真菌代谢物中发现了普伐他汀等,进而将洛伐他汀甲基化合成了辛伐他汀。从微生物发酵抽取、半生物合成走向全人工合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血脂功能 他汀类药物 临床应用 人工合成 微生物发酵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洛伐他汀
下载PDF
中药制剂开发思路的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英立 俞长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9期205-208,共4页
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中药制剂开发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中药 制剂 开发
下载PDF
世纪长青——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英立 育斌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年第4期331-337,共7页
阿司匹林(ASA)1857年在法国合成,用于抗风湿治疗,疗效优于水杨酸,刺激性较小,1897年为德国拜耳药厂生产并推向市场。由于其良好解热、镇痛、消炎和抗风湿作用,很快风靡于世界,后发现ASA作为悬雍垂切除术镇痛剂,具有双香豆素样抗凝血作... 阿司匹林(ASA)1857年在法国合成,用于抗风湿治疗,疗效优于水杨酸,刺激性较小,1897年为德国拜耳药厂生产并推向市场。由于其良好解热、镇痛、消炎和抗风湿作用,很快风靡于世界,后发现ASA作为悬雍垂切除术镇痛剂,具有双香豆素样抗凝血作用,使术后出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病 综述 应用 抗风湿治疗 抗风湿作用 抗凝血作用 双香豆素
下载PDF
山莨菪碱类药物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俞长兴 肖蓬 +1 位作者 苏志红 高英立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2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了解山莨菪碱类药物应用态势和发展趋向 ,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 :山莨菪碱在抢救微循环功能障碍所致爆发性危重疾病中有优异选择性和特殊治疗作用 ,且毒副作用小。结论
关键词 山茛菪碱类药物 临床应用 合理用药 药理作用 抗胆碱作用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进行心脑血管病一、二、三级预防
5
作者 俞长兴 肖蓬 +1 位作者 苏志红 高英立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1年第6期362-364,共3页
据WHO统计,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世界疾病总死亡人数的1/4以上,且随着社会老龄化进展,其死亡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既往对未发病者早期预防不够重视,对已发病者偏重于急性发作抢救,对症状缓解期防治不力,加之疾病反复发作,病... 据WHO统计,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世界疾病总死亡人数的1/4以上,且随着社会老龄化进展,其死亡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既往对未发病者早期预防不够重视,对已发病者偏重于急性发作抢救,对症状缓解期防治不力,加之疾病反复发作,病情日益恶化,致使死亡率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脑血管病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他汀类调血脂药
下载PDF
锌柱还原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砷 被引量:6
6
作者 俞长兴 张敏芳 高英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1-533,共3页
对锌柱还原砷及其测定进行了研究,胂化氢以Ag+-PVA-EtOH-H2O为吸收液,在λma×400nm处进行吸光度测定,砷在0~1.8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ε=8.7×104L·mol-... 对锌柱还原砷及其测定进行了研究,胂化氢以Ag+-PVA-EtOH-H2O为吸收液,在λma×400nm处进行吸光度测定,砷在0~1.8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ε=8.7×104L·mol-1·cm-1。检出限为24μg/L。并对共存离子影响及干扰的消除进行了研究,其与古蔡氏法及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相比较,具有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锌还原法
下载PDF
大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俞长兴 肖蓬 +1 位作者 苏志红 高英立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2年第6期359-361,共3页
关键词 大黄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抗菌消炎作用 泻下作用 止血作用 胃肠道疾病
下载PDF
甲壳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高英立 肖蓬 +1 位作者 俞长兴 苏志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35-1235,共1页
关键词 甲壳素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多糖 光度法
下载PDF
甲壳质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英立 肖蓬 +1 位作者 余长兴 苏志红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 :为甲壳质类化合物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化学实验 ,证明甲壳质属多糖化合物 ,因而进行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筛选。结果 :以酚类与甲壳质类产生显色反应 ,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壳素的含量 ,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以间苯二酚... 目的 :为甲壳质类化合物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化学实验 ,证明甲壳质属多糖化合物 ,因而进行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筛选。结果 :以酚类与甲壳质类产生显色反应 ,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壳素的含量 ,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以间苯二酚为显色剂进行甲壳质多糖含量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质类化合物 多糖 间苯二酚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盐酸钩吻碱眼药水散瞳与调节麻痹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友顺 高英立 +4 位作者 刘上云 周以勤 景建平 阙岳俊 周庆环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0-42,共3页
69例志愿者用盐酸钩吻碱眼药水后,可见其对人眼有非常明显的散瞳作用和调节麻痹作用,给药后瞳孔直径、远视力、近视力、近点调节等的变化与给药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至6小时各指标几乎恢复至药前水平。
关键词 钩吻碱 散瞳作用 调节麻痹
下载PDF
壳聚糖与一些化学试剂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英立 俞长兴 肖蓬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0-32,45,共4页
目的 :为壳聚糖寻找适当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通过化学试验 ,筛选出最佳方法。结果 :为壳聚糖检测得到了一些具有灵敏和明显特征的方法。结论 :为壳聚糖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些良好方法。
关键词 壳聚糖 化学反应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盐酸钩吻碱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12
作者 李晶晶 高英立 阙岳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共2页
本文报道了盐酸钩吻碱注射液稳定性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对该注射液进行了恒温加速试验。结果表明,盐酸钩吻碱的分解基本符合一级反应。据此,预测盐酸钩吻碱注射液的贮存期限约为8.5a。
关键词 盐酸钩吻碱 稳定性 中成药 钩吻
下载PDF
钙制剂进展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英立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钙代谢障碍
下载PDF
钩吻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道荣 高英立 《中药材》 CAS 1987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对钩吻的植物形态、生药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等项目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保证该药的生药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钩吻 含量测定 试液 断肠草 粉末特征 生药学 药物学 木射线 植物形态 厚角细胞 显微特征 具缘纹孔 木栓细胞 薄壁细胞 淀粉粒 类方形
下载PDF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钩吻及其制剂的总生物碱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晶晶 高英立 阎岳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0-32,共3页
采用酸性染色-溴麝香草酚蓝测定钩吻及其制剂——盐酸钩吻碱注射液中总生物碱含量。选择最佳比色条件,测得钩吻生药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621%、盐酸钩吻碱注射液的含量为5.02%;平均回收率为96.87%。
关键词 钩吻 比色法 总生物碱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Ge-132中锗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蓬 俞长兴 +1 位作者 苏志红 高英立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光度法测定 GE-132 苯芴酮 混合表面活性剂 无机锗 吐温—80 吸光度 含量测定方法 显色反应 工作曲线
下载PDF
氢化铅发生——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的研究
17
作者 肖蓬 高英立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微量铅 氢化铅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保健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育斌 高英立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健康长寿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旨在研究人类衰老规律,探讨抗衰老理论,寻求延缓衰老进程的方法。但由于人类生活习惯缺乏科学性.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好烟嗜酒.好逸恶劳和不讲卫生等成为一些慢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而必须大力提... 健康长寿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旨在研究人类衰老规律,探讨抗衰老理论,寻求延缓衰老进程的方法。但由于人类生活习惯缺乏科学性.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好烟嗜酒.好逸恶劳和不讲卫生等成为一些慢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而必须大力提高人们防病保健意识.改变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