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保湿方法对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莹娇 郝玉全 韩雪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1,共2页
对比分析洗必泰保湿与酶制剂保湿方法对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提示酶制剂保湿、蒸馏水冲洗、超声震荡器清洗方法是较理想的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方法。
关键词 口腔器械 保湿方法 清洗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郝玉全 高莹娇 +3 位作者 秦小梅 韩雪松 刘敏达 艾红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37-2140,共4页
背景:自主设计的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在保证抗弯强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熔制温度、制备成本。在临床应用前,除必要的机械、理化性能研究外,还需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估。目的:观察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对小鼠有无全身毒性作用,评... 背景:自主设计的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在保证抗弯强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熔制温度、制备成本。在临床应用前,除必要的机械、理化性能研究外,还需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估。目的:观察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对小鼠有无全身毒性作用,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将纯系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经口灌注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阿拉伯胶混悬液,阴性对照组灌注等体积阿拉伯胶,阳性对照组灌注醋酸铅溶液,于灌注后24,48,72h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并记录体质量变化。最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肾,做光、电镜检查。结果与结论:72h内,实验组小鼠体质量未下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肾组织未见病理改变。提示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经短期口服后对机体无全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生物安全性 急性全身毒性实验 小鼠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医院感染学与口腔专业本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楠 张岚 +3 位作者 祝贺 唐佳运 高莹娇 白晓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4期54-56,共3页
目的在口腔专业本科教学中整合医院感染学内容,构建学生的医院感染学知识体系,促使口腔本科生养成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并能够将防护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其自身和患者安全,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方法选择两届口腔专业本... 目的在口腔专业本科教学中整合医院感染学内容,构建学生的医院感染学知识体系,促使口腔本科生养成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并能够将防护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其自身和患者安全,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方法选择两届口腔专业本科学生各103人,第一届为实验组进行课程整合,第二届为对照组常规授课。针对授课内容,设计试卷由两组学生参与作答,成绩作为理论评价;由两位教师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内容的考核,成绩取平均值作为该学生的实操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编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的反馈。结果实验组教师评价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学生调查问卷反馈建议增加课时数,适当减少讲授课时,增加实操和案例式教学的课时;增加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授课;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结论在口腔专业本科生中设置医院感染学课程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实习和医师执业,是很有意义的教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学 口腔专业 课程整合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溶血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切肖性物活性玻璃陶瓷的血液相容性
4
作者 郝玉全 高莹娇 +1 位作者 韩雪松 艾红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1-52,73,共3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直接接触法、浸提液接触法两种溶血实验方法,将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及其浸提液分别在37℃与稀释人血接触,相互作用60min后,离心并测定其上清吸光度,计算材...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直接接触法、浸提液接触法两种溶血实验方法,将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及其浸提液分别在37℃与稀释人血接触,相互作用60min后,离心并测定其上清吸光度,计算材料的溶血率。结果直接接触法和浸提液接触法测得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溶血率分别为1.86%和0.91%。结论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溶血实验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磨牙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5
作者 赵妮娜 高莹娇 《护理学报》 2011年第4期75-76,共2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磨牙症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师是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 目的了解青少年磨牙症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师是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70例青少年磨牙症患者进行测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再次进行评定,将干预前的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磨牙症患者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磨牙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青少年磨牙症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两种间接桩核制作法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青 高莹娇 赵捷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7期886-887,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法与改良法制作桩核蜡型的优劣。方法将同一名医生需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种,分别用两种方法制作蜡型,比较其完整性、密合度、完成次数。结果传统法与改良法制作的蜡型在完整性、密合度、完成次数方面均存在差异... 目的比较传统法与改良法制作桩核蜡型的优劣。方法将同一名医生需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种,分别用两种方法制作蜡型,比较其完整性、密合度、完成次数。结果传统法与改良法制作的蜡型在完整性、密合度、完成次数方面均存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法制作的蜡型优于传统法制作的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 蜡型 间接法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不同年龄错正畸合作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莹娇 郝玉全 韩雪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12~<18岁)和成年(18~30岁)错患者正畸治疗合作度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配戴固定矫治器治疗的72例青少年错患者与50例成年错患者,各自均分为干预组和...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12~<18岁)和成年(18~30岁)错患者正畸治疗合作度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配戴固定矫治器治疗的72例青少年错患者与50例成年错患者,各自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正畸治疗及简单交待注意事项,干预组由从事正畸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根据自制患者合作行为评估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青少年错患者,干预组治疗过程中的合作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成年错患者,干预组治疗过程中的合作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青少年错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合作度,对于成年错患者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错 正畸治疗 青少年 成年人 合作度
原文传递
四手操作在正畸托槽粘结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高莹娇 韩雪松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5期538-539,共2页
目的总结四手操作在正畸托槽粘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正畸患者4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n=20)使用四手操作进行正畸托槽粘结,采取吸唾器持续吸唾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n=20)由医生单独进行正畸托槽粘结,采用简单... 目的总结四手操作在正畸托槽粘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正畸患者4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n=20)使用四手操作进行正畸托槽粘结,采取吸唾器持续吸唾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n=20)由医生单独进行正畸托槽粘结,采用简单的棉卷隔湿。比较两组治疗工作时间、患者舒适度以及托槽脱落率。结果试验组工作时间为(40.7±2.1)min,75.0%的患者感觉基本舒适,托槽脱落率为2.5%;对照组工作时间为(56.7±3.2)min,30.0%的患者感觉基本舒适,托槽脱落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手操作有助于提高托槽粘结的工作效率,使患者在治疗中更为舒适,结合持续吸唾法的护理配合可以显著降低托槽的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 粘结 四手操作
原文传递
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害职业暴露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高莹娇 赵妮娜 韩雪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999-1000,共2页
目的提高口腔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方法利用回顾性问卷调查表,分析176名口腔科医护人员近2 a发生锐器伤害的情况。结果引起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在医生、护士中的概率顺序并不相同;医生、护士的锐器伤害暴露率分别为67.6%、80.4%;经防护培... 目的提高口腔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方法利用回顾性问卷调查表,分析176名口腔科医护人员近2 a发生锐器伤害的情况。结果引起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在医生、护士中的概率顺序并不相同;医生、护士的锐器伤害暴露率分别为67.6%、80.4%;经防护培训后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暴露率由91.6%降为55.6%。结论口腔科医生、护士均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群体,防护培训能显著降低锐器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职业暴露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