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道教史研究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但是,在一方面由人类学,另一方面由基于藏经文本的古代历史研究所主导的道教研究中,近代道教史直至今日仍旧处在边缘的境地当中。"近代道教史"这一提法,所指的是这样一些研究,即在...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但是,在一方面由人类学,另一方面由基于藏经文本的古代历史研究所主导的道教研究中,近代道教史直至今日仍旧处在边缘的境地当中。"近代道教史"这一提法,所指的是这样一些研究,即在社会、政治近代化进程这一背景下,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道教制度、实践和思想的变革,并且除了利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道教资料进行研究外,尽可能广泛地使用历史性的资料。除了其固有的旨趣外,近代道教史也应当表明,道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社会的本质性因素之一,在近当代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与道教共同演进,并对道教的变革与力甚巨。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道教史这一研究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目前这一研究领域正在全面铺开,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介绍这些著作和计划中的一些显著特征,并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尤为具有研究空间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道教史 宫观制度史 道教社会史 地方道教史 跨国道教史 道教地图
下载PDF
存在一个中国北方宗教吗?一篇述评
2
作者 徐天基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第4期89-95,共7页
研究中国"大众宗教"的学者们对于田野研究中过于青睐中国东南部的现象早有怨言,这些田野研究形成的概括和模型失实于中国北方的实际情况。直到1990年代,在中国北方进行田野工作还属不易。然而,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情势发生了巨... 研究中国"大众宗教"的学者们对于田野研究中过于青睐中国东南部的现象早有怨言,这些田野研究形成的概括和模型失实于中国北方的实际情况。直到1990年代,在中国北方进行田野工作还属不易。然而,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情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近期涌现出的大量出版物力图直接解决这种失衡,它们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原始资料,并试图让我们对中国宗教的理解"去南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宗教 北方宗教 去南方化
下载PDF
清初苏州的道教与民间信仰--穹窿山施道渊的个案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安琪 曹新宇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8,共12页
清初苏州道士施道渊(1617—1678)的有关文献记载颇丰,为研究正统道教与当地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教神祠与"灵媒"信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例证。本文梳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之后,介绍了施道渊的有关文献,特别是... 清初苏州道士施道渊(1617—1678)的有关文献记载颇丰,为研究正统道教与当地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教神祠与"灵媒"信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例证。本文梳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之后,介绍了施道渊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他如何应对地方信仰,尤其是"五通"崇拜的有关史料。施道渊常应苏州当地士绅之邀,主持禳灾祛邪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役使经典道教雷法传统上的各类"武神",同时还将地方神明纳入其神役体系。因此,像"五通"这类具有"正邪"两面性的神明,在某种程度上被"驯服",变得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有的田野调查显示,尽管"五通"仍然具有一定的边缘性,但是整体上已被纳入了主流道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道教 五通 雷法 驱邪仪式
原文传递
明清中国社会的牛戒和祭祀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泳斯(译) 《宗教研究》 2012年第1期261-271,共11页
正如前人众多研究成果所揭示的,宗教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将食物(通常是血食)用于祭祀以达到与神沟通的效果,到仪式性的聚餐,再到寺庙教团、宗教仪式行家按照伦理和仪忌要求而奉行的食物禁忌,各方面均有体现。跟其他地... 正如前人众多研究成果所揭示的,宗教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将食物(通常是血食)用于祭祀以达到与神沟通的效果,到仪式性的聚餐,再到寺庙教团、宗教仪式行家按照伦理和仪忌要求而奉行的食物禁忌,各方面均有体现。跟其他地方一样,在中国,祭祀行为、仪式性聚餐以及具有宗教约束力的食物禁忌规则,常常主要通过集体行为以及各种公众组织(血缘组织、地缘组织、行会组织、祭祀组织等等)的选择,对个人施加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公众组织都以他们吃什么而不吃什么,只在特定的时期这样做还是一直坚持,作为其身份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人 明清时期 宗教团体 素食主义 牛科动物 祭祀行为 道教文献 笔记小说
原文传递
清代北京的宫廷道士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泳斯(译) 《宗教研究》 2012年第1期272-306,共35页
北京住庙僧道们拥有程度不同的特权和克里斯玛式的宗教魅力,但是这些特权和宗教魅力只能局限在地方社会。与此相反,北京白云观的领袖们在全中华圈内享有盛誉;帝国的宫廷道士也是如此,但他们的行为方式与白云观很不同。到1911年为止,宫... 北京住庙僧道们拥有程度不同的特权和克里斯玛式的宗教魅力,但是这些特权和宗教魅力只能局限在地方社会。与此相反,北京白云观的领袖们在全中华圈内享有盛誉;帝国的宫廷道士也是如此,但他们的行为方式与白云观很不同。到1911年为止,宫廷仍是城市里最大的雇主,提供了大量的职位,这些雇用的人员里面就包括了道士。许多居住在北京的宗教行家为宫廷工作,有些只是偶然为之,有些是经常性的,有些则是全职的。本章主要关注的是全职为宫廷工作的宗教行家,笔者首先指出国家宗教仪式与宫廷宗教仪式的区别,然后重点讨论宫廷宗教仪式相关的黄道吉日、庙宇与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观 全真道教
原文传递
金蓋山網絡——近現代江南的全真居士組織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萬桑 吴亞魁 《全真道研究》 2011年第1期319-339,共21页
金蓋山是湖州市的一座小山,半山坡處,有一座以(古)梅花觀和純陽宫之名而著稱於世的道觀。乾隆末年以來,當地俗居奉道弟子創建了此吕祖道場,並提供扶乩、治療及儀式服務。稍後,在閔一得的引領之下,金蓋山吸納了大量來自江南地區的俗居弟... 金蓋山是湖州市的一座小山,半山坡處,有一座以(古)梅花觀和純陽宫之名而著稱於世的道觀。乾隆末年以來,當地俗居奉道弟子創建了此吕祖道場,並提供扶乩、治療及儀式服務。稍後,在閔一得的引領之下,金蓋山吸納了大量來自江南地區的俗居弟子,發展爲著名的全真道活動中心。閔一得在龍門派的框架之内,爲之創建了新的派别。歷經19和20世紀,這個新的派别逐漸發展爲一個頗具獨創、富有魅力的機構(這裏我稱之爲'金蓋山網絡'),到新中國成立前管轄70多處分壇。本文提供金蓋山網絡的初步歷史研究,論及分壇發展的過程,各壇弟子的社會背景及他們的儀式、慈善、修煉等方面的活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蓋山 江南 吕祖 全真 居士
原文传递
关帝乩文的经典化 被引量:2
7
作者 Luo Yang 《道教学刊》 2019年第1期77-91,共15页
中国宗教中,许多神的背景或比较模糊,或纯属虚构。关羽(?~220)无疑是一个历史人物,但关羽过世后,作为神存在得更久,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地位甚至提升至'帝'位。1590年关羽被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1614年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田... 中国宗教中,许多神的背景或比较模糊,或纯属虚构。关羽(?~220)无疑是一个历史人物,但关羽过世后,作为神存在得更久,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地位甚至提升至'帝'位。1590年关羽被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1614年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田海(Barendter Haar)1的新书主题即是关帝信仰。该书无疑是关帝信仰研究方面的权威出版物,笔者在此仅作概要的轮廓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帝君 关帝信仰 经典化
原文传递
扶乩与清代士人的救劫观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新宇(译) 《新史学(北京)》 2019年第1期51-70,共20页
中国历史上,由道士(少数时候也有和尚)传出上天"降示"的经本,不乏"末世论"的思想1。人总是需要上天的启示,恰好反映出人世的苦难是普遍事实:人类正滑向堕落之深渊,亟须通过某种新的拯救方式,救度自己(或某些"... 中国历史上,由道士(少数时候也有和尚)传出上天"降示"的经本,不乏"末世论"的思想1。人总是需要上天的启示,恰好反映出人世的苦难是普遍事实:人类正滑向堕落之深渊,亟须通过某种新的拯救方式,救度自己(或某些"种民")出离苦海,免于在即将降临的大劫当中罹难。在两千多年的道教历史上,总是不断出现"神示"。如果有人汇辑这条历史长河中的起起落落,写一部有关道教末世论的"长时段"历史,倒是极可能获得成功。末世论的思想特征,在有些历史时期表现得异常强烈,而其他时期,则似乎不甚显著。当然,"世界末日"本来就是如此,不论观念上怎样变迁,"末世"总会横亘在属于将来的视域之中,阻断现世的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世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