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银杰 刘振文 +6 位作者 张敏 苏海滨 周双男 周霞 张达利 贺希 汤汝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588-5594,共7页
背景: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导致YMDD变异是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恩替卡韦等新型强效低耐药抗病毒药物在乙肝相关性肝病中取得的很好的疗效,但对其在肝移植后预防乙肝复发作用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乙... 背景: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导致YMDD变异是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恩替卡韦等新型强效低耐药抗病毒药物在乙肝相关性肝病中取得的很好的疗效,但对其在肝移植后预防乙肝复发作用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在肝移植后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移植患者的随访资料。所有患者肝移植前即开始给予核苷(酸)类似物预防,肝移植中和移植后均给予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低剂量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方案。在所有患者和具有乙肝复发危险因素(术前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肝癌、YMDD变异)的患者中分别比较恩替卡韦+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夫定+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预防的不同效果。结果与结论:共完成25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移植,死亡29例。拉米夫定组共202例,有16例复发,26例死亡,复发率为7.92%(16/202);恩替卡韦组共51例,未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复发,3例死亡,两组患者复发率、死亡率差异不明显。恩替卡韦+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与拉米夫定+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相比,能有效降低具有乙肝复发危险因素患者的乙肝复发率。复发后均停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并调整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疗乙型肝炎病毒DNA均<500IU/mL,肝功能稳定。Log-rank检验显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发后及时治疗对患者长期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果说明,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方案的预防下,乙肝复发后及时处理对预后影响不大。恩替卡韦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预防乙肝复发。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恩替卡韦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较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肝移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 YMDD变异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核苷(酸) 人免疫球蛋白 复发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高银杰 张敏 +2 位作者 苏海滨 刘振文 李捍卫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的25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253例肝移植患者中乙型肝炎复发16例,复发率6.32%(16/... 目的总结和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的25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253例肝移植患者中乙型肝炎复发16例,复发率6.32%(16/253),中位复发时间为术后13个月,术后1、3、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81%(9/236)、6.58%(15/228)、7.14%(16/224)。术前HBeAg阳性、HBV DNA阳性、YMDD变异是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肝炎。所有患者复发后均停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并调整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疗HBV DNA均<500 IU/ml,肝功能稳定。结论肝移植能有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方案的预防下及复发后及时处理,乙型肝炎复发对预后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下载PDF
CD4^+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肝移植后的免疫 被引量:6
3
作者 高银杰 李捍卫 董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3期10521-10524,共4页
目的:就CD4+辅助性T细胞(Th)及其细胞因子与移植免疫状态的关系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由第一作者进行检索。检索时限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1970-01/2008-12,万方医学网1998-01/2008-12,中国医院知识仓库1998-01/2008-12。英文... 目的:就CD4+辅助性T细胞(Th)及其细胞因子与移植免疫状态的关系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由第一作者进行检索。检索时限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1970-01/2008-12,万方医学网1998-01/2008-12,中国医院知识仓库1998-01/2008-12。英文检索词为"liver transplantation,rejection,immune tolerance,T helper lymphocytes,Th1 cells,Th2cells";中文检索词为"肝移植,排斥反应,免疫耐受,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细胞,Th2细胞"。资料选择:纳入描述肝移植后免疫状态及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作用的文献,排除综述文献及重复研究类文章。结局评价指标: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相关文献查找全文,纳入36篇。其中有关辅助性T细胞及移植后免疫状态研究背景的文献3篇,有关Th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移植免疫中作用的文献22篇,有关Th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移植免疫关系的文献11篇。结果:Th细胞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一类重要调节性细胞,具有辅助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功能,Th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肝移植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Th1/Th2的平衡与肝移植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Th1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可致肝脏排斥反应,当Th1/Th2向Th2偏移,易发生免疫耐受反应。结论:迄今为止,Th1/Th2转换与移植免疫关系的研究只停留在实验水平,如何将其学说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检测和调整细胞因子等方法来确定机体的免疫状态,调节Th1/Th2的分化,从而诱导宿主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应该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1细胞 TH2细胞
下载PDF
两种药物性肝炎诊断评分标准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高银杰 李捍卫 +1 位作者 孟繁平 金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1327-1328,共2页
目的:比较Maria药物性肝损害(1997年)诊断标准和我国常用诊断标准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效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经肝穿病理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54例病例,分别按照上述两个标准评分。评价每一标准的准确性。结果... 目的:比较Maria药物性肝损害(1997年)诊断标准和我国常用诊断标准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效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经肝穿病理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54例病例,分别按照上述两个标准评分。评价每一标准的准确性。结果:符合Maria药物性肝损害(1997年)诊断标准的(>10分)有45例,占83%;符合我国常用诊断标准的有39例,占72%。结论:两个诊断标准符合率较高,均可做为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但仍有部分病例不能准确诊断,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诊断标准 药物临床分析
下载PDF
乙肝疫苗预防相关性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高银杰 刘振文 +3 位作者 张敏 苏海滨 周双男 周霞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35-938,共4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相关性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复发的临床指标,探讨影响疫苗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了9例应用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主动免疫的乙肝相关肝移植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后0、1、2、6个月接种,每次60μg,...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相关性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复发的临床指标,探讨影响疫苗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了9例应用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主动免疫的乙肝相关肝移植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后0、1、2、6个月接种,每次60μg,检测血清抗-HBs的滴度。结果 9例中,2例出现完全应答,停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3例部分应答,HBIG减量,4例无应答。结论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相关性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策略之一。接种时抗体滴度可能会增加疫苗的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预防 乙型肝炎疫苗 主动免疫
下载PDF
肝移植后乙肝复发患者肝内CD3^+、CD4^+、CD8^+、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银杰 张敏 +4 位作者 苏海滨 周双男 刘振文 李捍卫 赵景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乙肝复发患者肝内免疫活性细胞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回顾性分析12例OLT术后乙肝复发患者肝内CD3+、CD4+、CD8+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并与12例慢性乙肝(C...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乙肝复发患者肝内免疫活性细胞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回顾性分析12例OLT术后乙肝复发患者肝内CD3+、CD4+、CD8+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并与12例慢性乙肝(CHB)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细胞浸润主要集中在汇管区,OLT术后乙肝复发患者肝脏浸润的CD3+、CD4+、CD8+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CHB患者,Treg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随着炎症分级(G)的升高而增多;高病毒载量组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且免疫组化HBsAg、HBeAg阳性增强。结论 OLT术后乙肝复发患者机体呈现免疫抑制状态,病理炎症反应轻于CHB患者。肝组织中Treg细胞在免疫抑制、控制肝脏炎症反应、病毒复制等方面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慢性乙型肝炎 复发 病理 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银杰 张敏 +4 位作者 刘振文 苏海滨 周双男 周霞 李捍卫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患者术后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预防下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25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患者术前即开始给予核苷(酸)类似物预防,术中和术后均给予核苷(酸)类似物...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患者术后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预防下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25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患者术前即开始给予核苷(酸)类似物预防,术中和术后均给予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处理。结果在253例肝移植患者中,死亡29例(11.5%);术前基础病为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病死率为21.2%,显著高于非肝癌患者的5.2%(P=0.000);乙型肝炎复发16例(6.3%);复发后均停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调整核苷(酸)类似物,结果患者HBV DNA均<500IU/ml,肝功能稳定;Log-rank检验显示乙型肝炎复发后及时治疗对患者生存无明显影响;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HBeAg阳性、HBV DNA≥105IU/ml、HCC和HBV/YMDD变异是乙型肝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能够有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后,仍有乙型肝炎复发,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有待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银杰 李捍卫 +4 位作者 赵景民 金波 张敏 孟繁平 向轶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移植有效预防后,乙肝复发的临床规律、特点及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8月我院移植内科收治的16例确诊为术后乙肝复发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复发时间为术后4~48(21... 目的探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移植有效预防后,乙肝复发的临床规律、特点及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8月我院移植内科收治的16例确诊为术后乙肝复发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复发时间为术后4~48(21.2±13.2)个月。16例中有12例在服用拉米夫定8~46个月出现YMDD变异,2例肿瘤复发行化疗后乙肝复发,2例在服用拉米夫定2年停用后复发。临床类型包括:①纤维化胆汁淤积型肝炎1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②慢性肝炎15例,其中轻度慢性肝炎8例,中度慢性肝炎6例,重度慢性肝炎1例;病理诊断为轻、中度的分别有13、2例。11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8例临床与病理均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4例伴BanffⅠ-~Ⅰ级急性排异反应。3例伴轻度药物性肝损伤。早期抗病毒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肝移植后乙肝复发多发生在移植术后2年内。YMDD变异是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主要原因,化疗亦易致乙肝复发。肝移植术后应长期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病毒载量高,临床表现及病理损害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炎 乙型 复发 病理学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高银杰 孟繁平 赵景民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313-316,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和其他肝损害因素导致的肝脂肪变性和蓄积,其临床和病理学表现与酒精性肝病类似。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和其他肝损害因素导致的肝脂肪变性和蓄积,其临床和病理学表现与酒精性肝病类似。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代谢应激等密切相关,在肝脏疾病谱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随着肥胖人数的剧增,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非酒精性脂肪肝 无创诊断
下载PDF
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银杰 张敏 李捍卫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肝移植是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而术后乙型肝炎复发和再感染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影响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新的防治策略明显地降低了该类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率。本文从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感染... 肝移植是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而术后乙型肝炎复发和再感染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影响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新的防治策略明显地降低了该类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率。本文从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感染来源和进程、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 复发 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后远期并发症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银杰 张敏 +2 位作者 李捍卫 刘振文 苏海滨 《肝脏》 2012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移植后远期并发症患者的肝组织形态学表现,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29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远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取肝组织活检标本行HE染色,部分行网状纤维组织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通过观察肝移植后远期并发症患者的肝组织形态学表现,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29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远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取肝组织活检标本行HE染色,部分行网状纤维组织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肝组织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抗原、巨细胞病毒抗原、EB病毒抗原的表达。对排斥反应病例,依照国际统一的Banff标准进行分级,应用排斥活动指数进行程度评分。结果 129例患者共行肝穿刺168例次,并发症中以急性排斥反应最常见,为61例次(36.31%);其次为药物性肝损伤,共30例次(17.86%),随后依次为丙型肝炎复发21例次(12.5%),乙型肝炎复发15例次(8.93%),胆道并发症14例次(8.33%),慢性排斥反应11例次(6.55%),巨细胞病毒感染6例次(3.57%),血管并发症5例次(2.98%),自身免疫性肝病复发5例次(2.98%)。结论肝移植后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在多种并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与围手术期不同,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复发是肝移植后远期主要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在肝移植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银杰 刘振文 +4 位作者 苏海滨 周双男 周霞 贺希 张敏 《肝脏》 2013年第11期752-753,共2页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在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每次250mg,每日3次,疗程90 d。结果治疗9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在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每次250mg,每日3次,疗程90 d。结果治疗9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ALT从(140.3±97.5)U/L下降至(45.7±80.6)U/L,AST从(90.7±31.3)U/L下降至(31.2±37.4)U/L,总胆红素(TBil)从(68.7±29.2)μmol/L下降至(23.1±28.2)μmol/L,碱性磷酸酶(ALP)从(138.7±30.6)U/L下降至(76.9±59.4)U/L,谷氨酰转肽酶(GGT)从(168.7±40.6)U/L下降至(83.7±64.8)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肝移植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熊去氧胆酸 胆汁淤积
下载PDF
汶川地震救援官兵的发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银杰 董宁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19-219,共1页
关键词 地震 救灾官兵 发病情况
下载PDF
肝脏疾病中白细胞介素33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银杰 赵景民 《肝脏》 2014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发现不久并受到热议的一个新细胞因子,它的发现经历了一个由基础到临床的过程。1998年首先鉴定出 IL-33的特异性受体 ST2,其选择性和稳定性的表达在 Th2细胞表面,属于 Toll 样/IL-1受体(IL...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发现不久并受到热议的一个新细胞因子,它的发现经历了一个由基础到临床的过程。1998年首先鉴定出 IL-33的特异性受体 ST2,其选择性和稳定性的表达在 Th2细胞表面,属于 Toll 样/IL-1受体(IL-1R)超家族的一个成员,随后发现了4个亚型。2003年由Baekkevold 从高内皮细胞中分离得到 IL-33,因定位于高内皮细胞的核内,称为“高内皮细胞来源的核因子”。直到2005年,Schmitz通过同源比对才发现了该蛋白,并证明其为孤儿受体 ST2的特异性配体,序列分析结果证实该分子基因序列和结构(C 末端)的 C 末端和白介素家族1(IL-1)类细胞因子更相似,属于 IL-1的新成员,将其重新命名为1L-1F11,即 IL-33。自此,人们对 IL-33/ST2信号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兴趣。目前研究表明,IL-33在人组织中的内皮和上皮细胞中广泛表达,和其配体 ST2结合后可促进肥大细胞与 Th2细胞分泌 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并促进炎症反应,在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肺纤维化、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脓毒血症、败血性休克、某些恶性肿瘤与心肌炎等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在肝脏疾病方面的研究不多。现就 IL-33及其受体 ST2的结构、来源、作用机制、对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及其在肝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了综述,以期为肝脏疾病提供新的免疫学指标和临床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作用 白细胞介素 肝脏疾病 IL-1R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异性受体 特异性配体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作用
15
作者 高银杰 张敏 《肝脏》 2013年第5期346-348,共3页
肝移植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是各种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目前每年施行的肝移植手术近3000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肝移植第二大国[1]。我国肝移植受者疾病谱与国外有明显不同:80%以上为乙肝相关性终末期... 肝移植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是各种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目前每年施行的肝移植手术近3000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肝移植第二大国[1]。我国肝移植受者疾病谱与国外有明显不同:80%以上为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随着外科技术日臻成熟,手术并发症越来越少,乙肝复发逐渐成为制约我国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复发 乙型肝炎疫苗 移植后 肝移植手术 终末期肝病 预防 乙肝相关性 肝移植受者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发生人细小病毒B19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达利 臧红 +4 位作者 高银杰 郭桐生 周霞 贺希 刘鸿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发生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6年7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行肝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420例,其中5例患者短期内Hb水平进行性下降,骨髓细胞学...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发生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6年7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行肝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420例,其中5例患者短期内Hb水平进行性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红系造血障碍,HPV B19 Ig M阳性,排除其他病因后诊断为PRCA。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调整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分析中网织红细胞计数(RC)、Hb、WBC、PLT、骨髓象改变,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给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输注RBC等综合治疗后,5例患者乏力、气短、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外周血细胞分析中Hb、RC水平明显恢复,贫血得到纠正。结论对于HPV B19相关PRCA患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细小病毒 B19 贫血
下载PDF
受体IL-28B基因多态性对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抗病毒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双男 张宁 +6 位作者 刘振文 李洪苓 王琳 苏海滨 高银杰 周霞 张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受体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抗病毒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3例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并通过肝组织进行受体IL-28B rs12979860位点的... 目的探讨受体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抗病毒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3例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并通过肝组织进行受体IL-28B rs12979860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病毒学应答及预后情况。结果 33例患者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 response,ETVR)24例(72.7%),其中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12例(36.4%)。受体的基因型分布:CC型25例(75.8%)、非CC型8例(24.2%)。CC型与非CC型患者中ETVR率分别为84.0%、37.5%,SVR率分别为44.0%、12.5%,二者比较,CC型获得ETVR率较高(P<0.05),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型及非CC型患者中抗病毒治疗后移植肝硬化率分别为8.0%、50.0%,二者比较,CC型患者移植肝硬化率较低(P<0.05)。结论受体IL-28B rs12979860位点CC基因型可能对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8B基因多态性 肝移植 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金波 孟繁平 +11 位作者 冯宇 文凤 贾雪红 马雪梅 张敏 高银杰 向轶 汤汝佳 王华明 马威 李捍卫 王慧芬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超选注入肝脏,在移植后2、4、8、12周复查... 目的分析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超选注入肝脏,在移植后2、4、8、12周复查肝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选取常规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PTA水平自治疗第2周起即出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从治疗第2周即开始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上升趋势在治疗12周时仍存在。随访结束时,治疗组ALB水平从(26.55±3.24)g/L上升至(31.54±4.2)g/L。CHE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在治疗后逐步下降,至第12周时下降更为明显(P<0.05)。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超选自体骨髓干细胞灌注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肝动脉超选 肝硬化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3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双男 张宁 +4 位作者 苏海滨 高银杰 周霞 向轶 张敏 《肝脏》 2013年第10期664-666,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肝活组织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PBC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病理学特点以及不同病理分期与生化指标相关性...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肝活组织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PBC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病理学特点以及不同病理分期与生化指标相关性。结果 93例患者临床症状中以乏力、皮肤瘙痒、黄疸最为常见。PBC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以ALP、GGT升高最为多见,异常比例分别为94.6%、95.7%。69.9%患者血清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64.5%患者ANA阳性。93例肝脏病理学检查.符合Ⅰ期为25例,Ⅱ期37例,Ⅲ期21例,Ⅳ期10例。病理分期与TBil、TBA呈正相关,与CHE呈负相关(P<0.05)。结论诊断PBC应重视病理学检查,对病情及预后判断可参考Tbil、TBA、CHE等指标,也应综合分析其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自身抗体检测及组织学检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表现 病理学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敏 金波 +5 位作者 向轶 孟繁平 高银杰 马雪梅 郭晓东 李捍卫 《传染病信息》 2009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年12月—2008年12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2132例(合并PHC患者6169例为病例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年12月—2008年12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2132例(合并PHC患者6169例为病例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与PHC的发生有无相关性,并按病因(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分层分析其相关程度。结果在肝硬化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PHC的OR值为1.851(95%CI,1.693~2.023,χ2=184.55,P=0.000),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组的OR值分别为1.850(95%CI,1.666~2.050,χ2=137.52,P=0.000)、2.238(95%CI,1.738~2.882,χ2=38.97,P=0.000)和1.935(95%CI,1.472~2.567,χ2=20.89,P=0.006)。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可以增加发生PHC的风险,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