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丙烯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长云 辛振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30,54,共4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均聚聚丙烯(PP)/活性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材料,并用注射机注射了标准拉伸、弯曲及冲击样条。研究了不同nano-CaCO3质量分数(1%~8%)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及...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均聚聚丙烯(PP)/活性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材料,并用注射机注射了标准拉伸、弯曲及冲击样条。研究了不同nano-CaCO3质量分数(1%~8%)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及nano-CaCO3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与纯PP相比,加入nano-CaCO3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降低,而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呈增加趋势,简支梁、悬臂梁冲击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碳酸钙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形态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蒙脱土/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发泡行为 被引量:6
2
作者 高长云 辛振祥 段有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利用线性聚丙烯(PP)和有机化处理的纳米蒙脱土(OMMT)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用熔融插层法制备PP纳/米OMMT复合材料。通过在PP纳/米OMMT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以模压发泡法制备了PP/OMMT和PP/HMS-PP/OMMT复合材料的发... 利用线性聚丙烯(PP)和有机化处理的纳米蒙脱土(OMMT)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用熔融插层法制备PP纳/米OMMT复合材料。通过在PP纳/米OMMT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以模压发泡法制备了PP/OMMT和PP/HMS-PP/OMMT复合材料的发泡制品。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对PP纳/米OMMT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MS-PP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P的发泡性能,所得的泡孔密度增大,泡孔的合并现象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纳米蒙脱土 复合材料 发泡 泡孔结构
下载PDF
PP/HMS-PP/Nano-OMMT复合材料挤出发泡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长云 金窚 辛振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7-69,80,共4页
利用线性聚丙烯(PP)和有机化处理的纳米蒙脱土(nano-OMMT)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P/nano-OMMT复合材料。通过在PP/nano-OMMT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以及复合发泡剂,通过连续挤出制备了PP/HMS-PP/nano-... 利用线性聚丙烯(PP)和有机化处理的纳米蒙脱土(nano-OMMT)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P/nano-OMMT复合材料。通过在PP/nano-OMMT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以及复合发泡剂,通过连续挤出制备了PP/HMS-PP/nano-OMMT发泡棒材。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HMS-PP和不同的OMMT含量对发泡棒材发泡行为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OMMT在发泡制品中的分散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适量加入HMS-PP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发泡性能,所得发泡制品的泡孔密度增大,泡孔的合并现象明显改善;nano-OMMT在靠近泡孔壁面的位置有取向分布的趋势,这有利于得到闭孔形式的泡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纳米蒙脱土 复合材料 发泡 泡孔结构
下载PDF
聚丙烯交联发泡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长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
以活性纳米碳酸钙为成核剂,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研究了未交联和交联聚丙烯发泡的泡孔结构,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交联剂含量对聚丙烯发泡制品弯曲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度交联的聚丙烯有利于改善泡孔的结构,加入的纳... 以活性纳米碳酸钙为成核剂,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研究了未交联和交联聚丙烯发泡的泡孔结构,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交联剂含量对聚丙烯发泡制品弯曲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度交联的聚丙烯有利于改善泡孔的结构,加入的纳米碳酸钙作为异相成核点,能够提高制品的泡孔密度。交联剂含量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PP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有利于发泡材料综合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发泡 化学交联 异相成核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高长云 齐军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0年第12期1-5,共5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活性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材料,并用注射机注射了标准拉伸、弯曲及冲击样条。研究了不同纳米碳酸钙质量含量(1%~8%)对复合材料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活性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材料,并用注射机注射了标准拉伸、弯曲及冲击样条。研究了不同纳米碳酸钙质量含量(1%~8%)对复合材料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与纯PP相比,加入纳米碳酸钙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降低,而弯曲强度、冲击强度以及硬度增加。当纳米碳酸钙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呈现比较好的综合性能。实验条件下,纳米碳酸钙对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碳酸钙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轮胎硫化中的传热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长云 唐跃 吕柏源 《轮胎工业》 CAS 2002年第6期364-367,共4页
应用传热学原理研究分析了轮胎硫化过程中的热传递 ,指出了分段硫化的优点 ,并探讨了热扩散系数对橡胶硫化程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热扩散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 ,热扩散系数降低时制品的硫化时间延长 ;而胶料中炭黑用量在 2 5~ 40份范围内... 应用传热学原理研究分析了轮胎硫化过程中的热传递 ,指出了分段硫化的优点 ,并探讨了热扩散系数对橡胶硫化程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热扩散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 ,热扩散系数降低时制品的硫化时间延长 ;而胶料中炭黑用量在 2 5~ 40份范围内时 ,炭黑用量每增大 1份 ,则胶料的热扩散系数增大约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热传递 分段硫化 热扩散系数
下载PDF
微孔发泡聚合物/CO_2体系基础研究进展及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长云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1年第11期15-18,共4页
本文综述了微孔发泡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当前的研究方向,聚合物/气体均相体系的热动力学和流变行为是影响整个发泡过程的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聚合物/气体体系的PVT特性和剪切黏度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塑料微孔发泡 PVT特性 剪切黏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辅助废旧硫化橡胶粉脱硫技术研究概况
8
作者 高长云 张振秀 +2 位作者 辛振祥 陈春花 纪奎江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3年第10期23-26,57,共5页
对废旧胶粉再生脱硫新技术-超临界流体辅助脱硫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超临界CO2辅助脱硫装置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废旧胶粉 硫化 再生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鑫 孙彩花 +2 位作者 施伟 杨阳 高长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10-13,16,共5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韦氏记忆量表测量值在40-55分之间的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常规肢体康复治疗组和音乐治疗组,2组分别进行8周常规肢体康复治疗和常规肢体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韦氏记忆量表测量值在40-55分之间的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常规肢体康复治疗组和音乐治疗组,2组分别进行8周常规肢体康复治疗和常规肢体康复治疗合并音乐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予以MoCA量表、Stroop色词测验,以及血清BDNF的测量。结果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常规肢体康复治疗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得到显著改善,MoCA量表成绩有显著性提高(P〈0.05);反映执行功能的Stroop色词测验成绩的改善情况不明显(P〉0.05);血清BDNF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增高(P〈0.05);常规肢体康复治疗合并音乐治疗组患者MoCA量表和Stroop色词测验成绩以及血清BDNF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与同期常规肢体康复治疗组比较,这些指标也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与神经缺损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相关性,并能够促进该类患者血清BDNF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脑卒中 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交联对PP/TPI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菲菲 高长云 +2 位作者 冷秀江 孟倩倩 辛振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并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交联结构,然后用超临界CO2方法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并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交联结构,然后用超临界CO2方法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观测了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研究表明:交联PP/TPI发泡材料的发泡倍率、泡孔尺寸降低,泡孔密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超临界CO2 发泡 交联
下载PDF
PP/TPU共混性能及超临界CO_2发泡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倩倩 高长云 +3 位作者 冷秀江 康菲菲 辛振祥 张振秀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1,共3页
以聚丙烯(PP)与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进行熔融共混,研究TPU对PP的增韧效果,观察共混材料热学性能的变化及对共混材料进行超临界CO_2发泡。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PP/TPU共混材料与发泡材料的热学性能观察两相的相容性,通过扫... 以聚丙烯(PP)与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进行熔融共混,研究TPU对PP的增韧效果,观察共混材料热学性能的变化及对共混材料进行超临界CO_2发泡。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PP/TPU共混材料与发泡材料的热学性能观察两相的相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共混试样的脆断面与发泡试样的泡孔形态。结果表明:发泡前后试样的热性能没有太大变化;发泡温度、压力对纯的PP和共混试样发泡效果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热塑性聚氨酯 增韧 发泡 泡孔形态
下载PDF
PP/TPI共混材料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菲菲 高长云 +2 位作者 冷秀江 孟倩倩 辛振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然后用超临界CO_2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发泡倍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PP/TPI...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然后用超临界CO_2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发泡倍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PP/TPI共混材料可形成微孔泡沫结构;随着TPI含量增加,材料泡孔尺寸变大,泡孔壁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共混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泡
下载PDF
聚乳酸/反式-1,4-聚异戊二烯材料超临界CO_2发泡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菲菲 高长云 +1 位作者 孟倩倩 辛振祥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和交联PLA/TPI共混体系,并采用超临界CO_2发泡方法对其进行发泡。通过拉伸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比了PLA/TPI配比、交联剂的加入...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和交联PLA/TPI共混体系,并采用超临界CO_2发泡方法对其进行发泡。通过拉伸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比了PLA/TPI配比、交联剂的加入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PI的加入提高了PLA的韧性,但对结晶和熔融影响不大。PLA/TPI和交联PLA/TPI均可形成闭孔泡沫材料,且交联体系的发泡倍率和发泡尺寸均大于非交联体系。随着TPI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泡孔尺寸变小,泡孔壁变厚,发泡倍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超临界CO2发泡
下载PDF
城市开发过程的系统生态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长云 熊先树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前我国的城市开发活动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开发;②以某一特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形成的大区域的经济协作区活动;③由于市管县体制带来的新的城市形式;④许多县级中心城市的涌现;⑤遍布全国的各种小城镇的大量出... 目前我国的城市开发活动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开发;②以某一特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形成的大区域的经济协作区活动;③由于市管县体制带来的新的城市形式;④许多县级中心城市的涌现;⑤遍布全国的各种小城镇的大量出现。每一类城市开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系统生态学
下载PDF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区际性迁移的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贺恒信 高长云 陈士成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1991年第3期34-37,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除一部分就地转向乡镇企业和大农业资源的广度开发寻求出路外,另一个主要的转移渠道是外出谋业做工,即区际性的人口流动。这种基本上是自发性的农村劳动人口空间迁移活动。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人口流动
下载PDF
技术转化理论若干问题初探
16
作者 高长云 《科学.经济.社会》 198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一)技术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可以通过技术括动的不同形成,被人类所利用。从技术论的角度来看,技术的主要活动类型和特点是:(1)技术转移:把某种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或者扩散到不同地域的过程。它不是:直接推动经济生产的过程,本身还包括两... (一)技术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可以通过技术括动的不同形成,被人类所利用。从技术论的角度来看,技术的主要活动类型和特点是:(1)技术转移:把某种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或者扩散到不同地域的过程。它不是:直接推动经济生产的过程,本身还包括两种类型:①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与传播,如沿海地区的某一先进技术推广到西北地区,美国发明的半导体三极管技术引进到中国生产;②扩散到其它领域,如电子学被引入生理学研究领域的过程。一般谈论技术转移,是指前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化 技术转移 采用新技术 技术活动 西北地区 直接经济效益 技术转让 转化过程 地理空间 技术市场
下载PDF
政策分析与环境政策
17
作者 高长云 鲁德胜 《生态经济》 1991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文初步尝试将政策分析与环境政策结合起来,阐述了政策分析的起源、发展、特点与基本内容,探讨了政策分析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环境政策的政策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并介绍了目前国外环境政策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政策分析 环境政策
下载PDF
PBAT/PLA复合材料的微孔发泡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悦 张殿奇 +2 位作者 温时宝 高长云 张振秀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8,共5页
将PBAT作为增韧剂加入PLA基体中得到复合材料,以超临界CO2流体作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间歇釜式发泡法成功制备了PBAT/PLA复合微孔发泡材料。DSC和WXRD测试结果表明,PBAT与PL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2种材料的复合可以改变PLA晶型,抑制结晶能力... 将PBAT作为增韧剂加入PLA基体中得到复合材料,以超临界CO2流体作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间歇釜式发泡法成功制备了PBAT/PLA复合微孔发泡材料。DSC和WXRD测试结果表明,PBAT与PL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2种材料的复合可以改变PLA晶型,抑制结晶能力,降低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超临界CO2发泡实验表明,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达到相同发泡效果所需的发泡条件也得到了提高。同时,PBAT的加入使泡孔尺寸分布更集中,材料的泡孔结构更均匀稳定。而且,适中的工艺条件和PBAT含量可以获得性能最佳的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增韧改性 结晶性能 超临界CO2发泡 微孔发泡材料
下载PDF
聚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材料制备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倩倩 高长云 +2 位作者 冷秀江 康菲菲 辛振祥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90-94,共5页
利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不相容体系聚苯乙烯(PS)与热塑性聚氨酯(TPU)的共混物,采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方法制备了不同PS/TPU配比的发泡试样。研究了不同配比时共混试样的拉伸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发泡试样的泡孔结构。拉伸性能... 利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不相容体系聚苯乙烯(PS)与热塑性聚氨酯(TPU)的共混物,采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方法制备了不同PS/TPU配比的发泡试样。研究了不同配比时共混试样的拉伸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发泡试样的泡孔结构。拉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TPU含量增加,试样拉伸强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两种组分各占一半时拉伸强度最低。当TPU质量分数为20%时,得到了细密均匀的发泡材料,泡孔尺寸小且泡孔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泡孔形态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制备PLA/SEBS-g-MAH发泡材料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欢 高长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3-617,652,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SEBS-g-MAH共混材料,将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下进行发泡,研究了SEBS-g-MAH含量对聚乳酸/SEBS-g-MAH体系的力学性能、动态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EBS-g-MAH含量的增加,...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SEBS-g-MAH共混材料,将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下进行发泡,研究了SEBS-g-MAH含量对聚乳酸/SEBS-g-MAH体系的力学性能、动态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EBS-g-MAH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减小、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加入SEBS-g-MAH后,聚乳酸的储能模量增加,损耗因子减小;共混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较纯聚乳酸的初始分解温度增加;SEBS-g-MAH含量越高,SEBS-g-MAH在聚乳酸相中的分布越均匀,共混体系发泡后泡孔尺寸变化明显,发泡材料的密度越来越大,SEBS-g-MAH的加入改善了聚乳酸的发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SEBS-G-MAH 熔融共混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