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杨刚在《人民日报》
- 1
-
-
作者
高集
-
出处
《社会科学》
1984年第2期69-70,共2页
-
文摘
1955年暮春,杨刚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到1957年初秋去世,这是她一生中的最后一段记者生涯。 调她到《人民日报》工作,是周恩来总理提的名,目的是要加强党报的国际宣传,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周总理为此专门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宣布对她的任命,并对她寄以殷切的期望。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团结反帝事业的一个伟大胜利。周总理为促进这次会议的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亚非国家的热烈赞扬。
-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周总理
杨刚
国际形势
亚非国家
中国
宣传
总编辑
万隆会议
新闻工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可贵的平民观
- 2
-
-
作者
高集
-
出处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20-20,共1页
-
文摘
赵超构同志在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时提出一个动人的口号,要把报纸办得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宗旨和目标。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标经过《新民晚报》全体人员同心协力的努力,圆满地实现了。现在《新民晚报》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多的报纸之一,更难得的是它的读者绝大多数是自掏腰包订阅的,这在全国是少有的。这说明,它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喜爱,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令人叹服。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谈报纸工作时说过:“报纸是要有领导的,但领导要适合客观情况,马克思主义是按情况办事的,情况就包括客观效果。群众爱看,证明领导得好;群众不爱看,领导就不那么高明吧?”
-
关键词
《新民晚报》
报纸工作
赵超构
办报思想
办报方针
中国报
编辑思想
宣传政策
令人
随风逐浪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我的姑父张季鸾二三事
- 3
-
-
作者
高集
-
机构
<人民日报>国际部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7年第11期19-25,共7页
-
文摘
我的姑父张季鸾是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小时候,我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
-
关键词
张季鸾
新记《大公报》
创始人
-
分类号
K825.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欢呼古巴人民的伟大胜利
- 4
-
-
作者
高集
-
出处
《前线》
1961年第8期8-9,23,共3页
-
文摘
美国肯尼迪政府在經过长期的策划和准备之后,于四月十七日清晨,不惜冒天下的大不韙,公然对古巴发动了一次武装侵略。肯尼迪政府原是企图借此一举推翻古巴革命政府,实現其扼杀古巴革命和重新奴役古巴人民的罪恶目的。但是。美国的这次侵略冒险却是一次短命的睹博。英雄的古巴軍民在美国雇佣軍入侵之后,立即投入保卫祖国的光荣战斗。
-
关键词
肯尼迪政府
卡斯特罗
保卫祖国
艾森豪威尔
十二个
腊斯克
社会主义国家
卡多
西方国家
对外政策
-
分类号
D8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我的姑父张季鸾
- 5
-
-
作者
高集
-
出处
《各界》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
文摘
我的姑父足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张季鸾。小时候,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20岁参加工作,就进入了《大公报》。我在《大公报》开始记者生涯的最初一两年,正是这位“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周恩来语)生命旅程的最后一两年。
-
关键词
张季鸾
新记《大公报》
创始人
周恩来
-
分类号
K825.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忆张季鸾二三事
- 6
-
-
作者
高集
张宝林(整理)
-
出处
《陕西史志》
2005年第3期52-58,共7页
-
文摘
1940年至1949年,我曾在《大公报》工作,历任记者、采访主任、驻南京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
-
关键词
张季鸾
《大公报》
副主任
办事处
-
分类号
K825.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F51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杨刚和她的美国通讯
- 7
-
-
作者
高集
-
出处
《新闻战线》
1980年第2期30-32,共3页
-
文摘
最近,重读了杨刚的《美国札记》。这是一本记述和剖析美国社会的通讯和文章的集子,共收了杨刚的十四篇作品。这些作品写作于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年期间,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东西了,作者去世也有二十多年了。然而,这本集子至今读来还以其对美国社会的真实生动的记述和明澈深刻的剖析而引人入胜。这是杨刚遗留下来的一部很可珍贵的作品。
-
关键词
杨刚
徐迟
黑人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资产阶级民主
通讯
新闻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