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DMSP/DMS循环的极地细菌初步筛选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雪雨 商丽 +2 位作者 吴蕾蕾 张晓华 史晓翀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70,共10页
为解决目前对极地环境中参与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二甲基硫(DMSP/DMS)循环的细菌类群多样性的认知仍十分有限的问题,本文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建立的极地微生物资源库,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南北极来源的174株细菌进行了DMSP降解和合成活性初步筛... 为解决目前对极地环境中参与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二甲基硫(DMSP/DMS)循环的细菌类群多样性的认知仍十分有限的问题,本文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建立的极地微生物资源库,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南北极来源的174株细菌进行了DMSP降解和合成活性初步筛选,并对获得的活性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研究发现具有DMSP降解活性的极地细菌有57种、103株,占总细菌种数约59.2%,以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为主,其中43.7%的潜在DMSP降解菌兼具脱甲基和裂解途径;具有DMSP合成能力的极地细菌有25种、28株,占总细菌种数16.1%,以γ-变形菌纲的假单胞菌属、嗜冷杆菌属、海杆菌属和黄杆菌纲的黄杆菌属等为主,其中17株合成菌兼有降解DMSP的脱甲基和裂解途径,2株细菌的DMSP合成能力较强,分别是成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engduensis)和栖藻黄杆菌(Flavobacterium algicola)。研究还发现在可培养菌株样品中,南、北极来源的功能细菌类群在属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参与DMSP/DMS循环的细菌种类繁多,且在极地环境中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DMS循环 初步筛选 极地 可培养细菌 多样性
下载PDF
磷系阻燃剂阻燃聚乳酸及其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高雪雨 闫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无机、有机磷系阻燃剂、磷-氮协效阻燃剂和纳米复合型磷系阻燃剂阻燃聚乳酸(PLA)的发展现状,综述了磷系阻燃剂对PLA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简述了通过添加弹性体、包覆阻燃剂和化学改性阻燃剂等方法对磷系阻燃剂...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无机、有机磷系阻燃剂、磷-氮协效阻燃剂和纳米复合型磷系阻燃剂阻燃聚乳酸(PLA)的发展现状,综述了磷系阻燃剂对PLA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简述了通过添加弹性体、包覆阻燃剂和化学改性阻燃剂等方法对磷系阻燃剂阻燃PLA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对磷系阻燃剂阻燃PLA增韧改性后的阻燃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磷系阻燃剂阻燃PLA及其增韧改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磷系阻燃剂 增韧改性
下载PDF
含磷丙烯酸酯核壳阻燃剂的合成及在聚乳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雪雨 王亚凤 闫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了同时改善聚乳酸(PLA)的阻燃性和韧性,文中以甲基膦酸二乙酯丙烯酸酯(DEAMP)为核层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材料、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为核层交联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190 nm的含磷丙烯酸酯核壳阻燃剂(... 为了同时改善聚乳酸(PLA)的阻燃性和韧性,文中以甲基膦酸二乙酯丙烯酸酯(DEAMP)为核层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材料、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为核层交联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190 nm的含磷丙烯酸酯核壳阻燃剂(P-CM)。透射电镜图片显示了典型的核壳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CM核层、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13.6℃和115.6℃、初始分解温度(Td5%)为263℃、分解后残余物为36%。将5%P-CM用于增韧和协效10%APP/5%β-CD阻燃的PLA,结果表明,与10%APP/10%β-CD阻燃的PLA比,极限氧指数(LOI)提高了5.7%;冲击强度提高了182.5%,拉伸强度提高了2.9%,断裂伸长率增加了28.9%,获得了具有高阻燃性和高韧性的PLA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聚乳酸 阻燃 增韧
下载PDF
多功能阻燃增韧剂对聚碳酸酯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纳川 高雪雨 +1 位作者 闫莉 桑晓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95-2403,共9页
为了平衡聚碳酸酯(PC)的阻燃改性和力学改性效果,本文采用由种子乳液聚合自制的有机硅-含磷丙烯酸酯核壳结构的阻燃增韧剂(ACR)共混改性PC材料。当在PC中添加质量分数为4wt%的ACR时,4%ACR/PC的极限氧指数(LOI)可达31.7%,垂直燃烧测试达... 为了平衡聚碳酸酯(PC)的阻燃改性和力学改性效果,本文采用由种子乳液聚合自制的有机硅-含磷丙烯酸酯核壳结构的阻燃增韧剂(ACR)共混改性PC材料。当在PC中添加质量分数为4wt%的ACR时,4%ACR/PC的极限氧指数(LOI)可达31.7%,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锥形量热测试表明燃烧释热和烟释放总量分别降低了43.2%和20.5%;同时,4%ACR/PC保持了与纯PC相近的拉伸强度,且冲击强度提高了9.4%。热重-红外联用、拉曼光谱和燃烧后残余物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阻燃作用主要来自于磷-硅协同效应及磷元素对PC的催化成炭作用。冲击断面SEM图像显示,增韧作用体现在ACR核层有机硅橡胶可以吸收冲击能量,抑制或终止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增韧 力学性能 ACR 聚碳酸酯 磷-硅协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