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RAFAC分析的西藏昌都大骨节病地区水体腐殖质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咏 高顶学 +7 位作者 毛学文 袁浩 胡明明 张敏 郭永朝 仪马兰 吴疆 许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26,共10页
基于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西藏昌都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饮水及沉积物中腐殖质进行研究。腐殖质总有机碳含量在病区和非病区样本间未表现显著差异。PARAFAC识别出5个荧光成分:成分1为类氧化醌,成分2为类色氨酸,成分3为陆地源... 基于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西藏昌都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饮水及沉积物中腐殖质进行研究。腐殖质总有机碳含量在病区和非病区样本间未表现显著差异。PARAFAC识别出5个荧光成分:成分1为类氧化醌,成分2为类色氨酸,成分3为陆地源类腐殖质,成分4为类还原醌,成分5为类酪氨酸。病区水中富里酸(FA)的成分1 (p<0.10)、成分4 (p<0.05)以及水中胡敏酸(HA)的成分4 (p<0.10)等类醌成分含量高于非病区,并且存在显著差异。对比水中腐殖质醌氧化还原系统在病区和非病区之间的差异,发现还原醌形态的差异大于氧化醌形态,FA醌系统的差异大于HA醌系统。虽然HA中还原醌含量较高,但HA在水中的碳含量很低,对大骨节病影响较弱,在病区与非病区之间差异较小。沉积物中腐殖质还原醌含量较高,且与水中腐殖质存在一定的相互转化关系,但在病区和非病区之间未表现显著差异。深入了解腐殖质不同组分以及醌的不同氧化还原形态在病区与非病区之间的差异,对病区改水工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大骨节病 富里酸 胡敏酸 醌氧化还原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