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铜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顺枝 罗兴章 +4 位作者 聂耳 赵国华 郑正 陈广银 冯景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682,共6页
为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对铜浸出的作用,从某煤堆积水中分离得到A.f菌,利用该菌对铜进行浸出实验,设置3个处理,3个处理的浸出液分别为9 K培养基(简称S),成熟菌液(简称MS)和过滤除菌液(简称FS)。... 为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对铜浸出的作用,从某煤堆积水中分离得到A.f菌,利用该菌对铜进行浸出实验,设置3个处理,3个处理的浸出液分别为9 K培养基(简称S),成熟菌液(简称MS)和过滤除菌液(简称FS)。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铜都得到了浸出,浸出铜浓度按S、FS和MS依次递增分别为4 433、5 377和6 296 mg/L;浸出初期,MS中的铜,浸出速度最快,过滤除菌液中次之,而培养基中的速度比较稳定,比前两者均慢,24 h后三者浸铜速度趋近一致;三者中pH、Eh变化相似,pH均先升高至3.4左右保持相对稳定,Eh均先迅速下降至280 mV后保持稳定。由实验可知,氧化亚铁硫杆菌主要在浸出初期促进了铜的浸出,且菌液中溶解氧氧化Fe2+以及酸性条件下氧化Cu0对铜的浸出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浸出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铜研究及胞外多聚物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高顺枝 罗兴章 +4 位作者 聂耳 赵国华 郑正 陈广银 冯景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
为了获得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以及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对铜浸出的作用结果,进行了透析袋实验,设置2个处理,2者的浸出液均为成熟菌液,但一个将铜片装入透析袋中以隔离A.... 为了获得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以及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对铜浸出的作用结果,进行了透析袋实验,设置2个处理,2者的浸出液均为成熟菌液,但一个将铜片装入透析袋中以隔离A.f及EPS与铜的直接接触。结果表明:(1)菌液的处理和加透析袋的处理中铜都得到了浸出,240 h铜的浸出浓度分别为6 796 mg/L和1 366 mg/L,可知A.f及EPS与铜片直接接触能促进铜的浸出;(2)透析袋的处理中Fe3+保持较高浓度,说明Fe3+与EPS络合后被阻挡在透析袋外面从而不能与铜反应,可知EPS在A.f浸铜中起了媒介载体的作用;(3)2者的SEM图表明无透析袋的处理A.f与铜在实验初期发生了吸附,实验后期则无,实验初期铜快速浸出是由于传质距离短,而后期速度变缓是由于传质距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浸出 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思考 被引量:24
3
作者 高顺枝 罗兴章 +3 位作者 郑正 冯景伟 赵国华 聂耳 《环境卫生工程》 2009年第1期5-6,11,共3页
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提出应从学校和居住区入手,向居民和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完善垃圾的收集设备及体系,以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学校 社区
下载PDF
H3PO4活化法制备互花米草活性炭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正芳 郑正 +5 位作者 罗兴章 张继彪 高顺枝 聂耳 浦君梅 李坤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0-537,共8页
利用互花米草茎秆为原料,以H3PO4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400℃—700℃)和不同的浸渍比(0.5—3.0)条件下制备活性炭.以高纯氮(N2/77.4K)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分布,以FTIR、零点电荷pHPZC测定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 利用互花米草茎秆为原料,以H3PO4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400℃—700℃)和不同的浸渍比(0.5—3.0)条件下制备活性炭.以高纯氮(N2/77.4K)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分布,以FTIR、零点电荷pHPZC测定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并考察了活化温度及浸渍比对活性炭成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比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属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浸渍比的增大,活性炭孔径分布变宽,磷酸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主要为中孔分布;较低活化温度有利于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增加,浸渍比为1.0,活化温度为400℃时,BET比表面积达到1339.75 m.2g-1,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化温度为700℃时,BET比表面积降为1100.72 m.2g-1.可以通过控制浸渍比及活化温度来调节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该活性炭制备方法为互花米草的综合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活性炭 H3PO4 FTIR
下载PDF
测定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的酸消解方法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国华 郑正 +2 位作者 罗兴章 聂耳 高顺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重金属含量 废弃线路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消解方法 测定 微波消解法 原子吸收光谱仪 预处理方法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沙柱中废弃线路板组成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国华 罗兴章 +4 位作者 郑正 高顺枝 冯景伟 聂耳 倪利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2-1317,共6页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模拟酸雨对废弃线路板组成元素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液的组分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废弃线路板中组成元素(Cu、Pb、Zn、Ca、Mg和Cl)浸出浓度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大;其中Cu、Pb和Zn的浸出浓度随淋溶液体积...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模拟酸雨对废弃线路板组成元素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液的组分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废弃线路板中组成元素(Cu、Pb、Zn、Ca、Mg和Cl)浸出浓度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大;其中Cu、Pb和Zn的浸出浓度随淋溶液体积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l、Ca和Mg的浸出浓度在淋溶初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淋溶液体积的增大而减小;Cu和Pb的浸出浓度在平稳状态仍然远大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使用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浸出液中Cu、Pb和Zn3种元素的组分存在形态表明,Pb和Zn主要以Pb2+和Zn2+为优势态,Cu在pH<4.0时以Cu2+为主要存在形态,pH>4.0时,主要存在形态为CuSO4(a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线路板 浸出 重金属 酸雨 VISUAL MINTEQ
下载PDF
气液混合放电对水中阿特拉津的降解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景伟 郑正 +4 位作者 罗兴章 聂耳 赵国华 高顺枝 黄星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711,共5页
采用气液混合放电降解水溶液中的阿特拉津,考察了放电输出功率、溶液pH值和Fe2+浓度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提高放电输出功率、降低溶液pH值均能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率.相同实验条件下,添加Fe2+显著提... 采用气液混合放电降解水溶液中的阿特拉津,考察了放电输出功率、溶液pH值和Fe2+浓度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提高放电输出功率、降低溶液pH值均能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率.相同实验条件下,添加Fe2+显著提高了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在Fe2+添加量分别为0.2,0.6,2.0mmol·l-1时,随着Fe2+浓度的升高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也不断提高.阿特拉津在气液混合放电反应器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阿特拉津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通过以下4种途径产生∶脱烷基作用、烷基氧化作用、脱氯羟化作用和脱氯羟化-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气液混合放电 降解
下载PDF
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国华 罗兴章 +5 位作者 黄卓辉 冯景伟 郑正 高顺枝 聂耳 倪利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98-2803,共6页
通过BCR3态连续提取方法和Tessier 5步连续提取方法,对某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R连续提取法对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的提取率比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高.废弃线路板中Cu、Pb、Zn和Ni各形态分布差别很大.BCR和Tess... 通过BCR3态连续提取方法和Tessier 5步连续提取方法,对某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R连续提取法对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的提取率比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高.废弃线路板中Cu、Pb、Zn和Ni各形态分布差别很大.BCR和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结果均表明废弃线路板中Ni主要是以残渣态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小;而Pb和Zn主要以酸可提取态或者碳酸盐态和可交换态存在,在南方酸雨环境中容易溶出;BCR和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对Cu的活性评价不一致,但是由于废弃线路板中Cu总量高,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线路板 重金属 化学形态 BCR法 Tessier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