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姜文斐 廖伟龙 +3 位作者 朱国琴 高鹏琳 袁奕珂 潘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VCIN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银杏酮酯片或安慰剂,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VCIN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银杏酮酯片或安慰剂,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DAS-COG)评分、临床印象变化量表评分(CIBIC-PLUS)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ADAS-COG评分、CIBIC-PLUS评分以及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24周ADAS-COG评分、CIBIC-PLUS评分以及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片能够一定程度上延缓VCIND病人认知障碍的发展,可能通过调节与VCIND相关的炎症因子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银杏酮酯片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恒 王明哲 +3 位作者 高鹏琳 袁奕珂 桂丽卿 潘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990-992,100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颈动脉斑块的18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与对照组(94例)。治疗组使用丹蒌片、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治疗,并根据血脂变化调整使用他汀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颈动脉斑块的18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与对照组(94例)。治疗组使用丹蒌片、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治疗,并根据血脂变化调整使用他汀类、阿司匹林等药物;对照组仅根据指南用药。进行为期26周的观察。观察两组颈动脉彩超、血脂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析两种方法对颈动脉斑块与预防脑卒中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各项指标均改善,AS斑块明显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斑块消退更加明显。观察期间对照组有4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以丹蒌片、贝前列素钠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可以作为有效治疗颈动脉斑块,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中西结合治疗 鸡尾酒疗法 丹蒌片 贝前列素钠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3
作者 廖伟龙 孙传河 +2 位作者 高鹏琳 姜文斐 潘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941-944,共4页
血管性痴呆(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常见的与脑血管因素相关或脑血管因素引起的一种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逐年上升,成为神经科领域研究热点。VD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VD具有明... 血管性痴呆(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常见的与脑血管因素相关或脑血管因素引起的一种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逐年上升,成为神经科领域研究热点。VD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VD具有明确致病因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由于VD是所有痴呆类型中唯一可防治的,且预防尤为关键,因此从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总结VD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VD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并进行针对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从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被引量:5
4
作者 廖伟龙 姜文斐 +3 位作者 高鹏琳 袁奕珂 桂丽卿 潘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1029-1031,共3页
从病因病机角度探讨脾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二者的关系,论证从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运动元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归为中医的"痿证"范畴。基于中医基础理论... 从病因病机角度探讨脾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二者的关系,论证从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运动元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归为中医的"痿证"范畴。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脾的生理功能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密切相关,是临证时不容忽视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痿证 运动神经运动元 从脾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伴带状疱疹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孙传河 廖伟龙 +2 位作者 高鹏琳 姜文斐 潘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1117-1118,共2页
对1例视神经脊髓炎(NMOSD)伴带状疱疹病人进行相关实验检查(包括水通道蛋白4),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发现Th17细胞型细胞因子高度表达可能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带状疱疹(HZ)发病的中心环节。1资料病人,女性,50岁。因“右眼视物模糊... 对1例视神经脊髓炎(NMOSD)伴带状疱疹病人进行相关实验检查(包括水通道蛋白4),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发现Th17细胞型细胞因子高度表达可能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带状疱疹(HZ)发病的中心环节。1资料病人,女性,50岁。因“右眼视物模糊伴右侧肢体无力麻木1月余。”于2016年11月16日收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脑病科。现病史,病人2016年10月10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伴右上肢无力麻木,遂于2016年11月3日至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予查颈椎核磁共振(MRI)平扫:颈2~胸1脊髓信号异常,脊椎MRI增强:颈2~胸1脊髓信号异常,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考虑NMOSD;予以甲强龙0.5g/d,连用5d,病人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建议神经内科进一步治疗,遂转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脑病科,继续予以甲强龙:0.5g/d应用3d,0.25g/d静脉注射治疗3d,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且出现小便困难,需留置导尿管。考虑病人处于NMOSD进展期且对激素产生依赖,予加用环磷酰胺每月1g,2016年12月20日无明显原因病人胸季肋部(相当T6-T8神经支配区域)剧烈疼痛,逐渐出现红斑、簇集性水疱,予以阿昔洛韦针1g/d,7d,腺苷钴胺针1.5mg/d,7d。病人症状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带状疱疹 水通道蛋白4 Th17型细胞因子
下载PDF
静脉溶栓24 h内使用丁基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潘卫东 王明哲 +5 位作者 袁奕珂 桂丽卿 高鹏琳 秦保锋 龚帆 司马旦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24 h内使用丁基苯酞(NB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rtPA溶栓治疗,在rtPA溶栓后24 h复查头...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24 h内使用丁基苯酞(NB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rtPA溶栓治疗,在rtPA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或MRI,未出血者参照指南根据具体病情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同时,于rtPA溶栓24 h内使用NBP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静脉滴注8~10 d后改用NBP软胶囊口服,NBP治疗至少维持30 d。于rtPA溶栓前、溶栓24 h后及发病90 d时评价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A)评分,计算mRA评分在0~2分的患者百分比;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溶栓后24 h内出现脑出血、再闭塞的例数。结果:溶栓24 h后及发病90 d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中mRS评分在0~2分的患者比例较溶栓前明显升高(P<0.05);且发病90 d时,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RS评分在0~2分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溶栓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溶栓后再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溶栓24 h内使用NBP持续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可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 丁基苯酞
原文传递
补肾敛涩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与夜尿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明哲 孙传河 +1 位作者 高鹏琳 潘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33-35,39,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敛涩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流涎与夜尿增多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6例伴有异常流涎和(或)夜尿增多的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补肾敛涩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流涎与夜尿增多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6例伴有异常流涎和(或)夜尿增多的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敛涩方治疗,治疗疗程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昼夜流涎总量及夜尿次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总分及UPDRSⅡ-6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昼夜流涎总量及夜尿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昼夜流涎总量及夜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Ⅱ-6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敛涩方能够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流涎、夜尿增多的非运动症状,可用于具有此类非运动症状的P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补肾敛涩方 流涎 夜尿
原文传递
敛肾枫心汤改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流涎与夜尿:一项随机开放对照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高鹏琳 廖伟龙 +2 位作者 孙传河 姜文斐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敛肾枫心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流涎过多和夜尿次数增多的疗效。方法:招募2014年6月—2016年1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接受住院治疗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5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机分入敛...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敛肾枫心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流涎过多和夜尿次数增多的疗效。方法:招募2014年6月—2016年1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接受住院治疗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5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机分入敛肾枫心汤治疗组(2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敛肾枫心汤口服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组(26例),共治疗6周。测量治疗前后夜间活动量、一昼夜(24 h)流涎总量、夜尿次数和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夜间活动量、一昼夜(24 h)流涎总量、夜尿次数和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期间,敛肾枫心汤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分别有4例和5例患者脱落或失访。敛肾枫心汤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夜间活动量、一昼夜(24 h)流涎总量和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值均<0.05)。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夜间活动量、一昼夜(24 h)流涎总量和夜尿次数均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具有补肾敛涩功能的中药方剂敛肾枫心汤能够明显改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流涎过多和夜尿次数增多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流涎 夜尿 敛肾枫心汤 体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复杂病例推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卫东 姜文斐 +2 位作者 孙传河 廖伟龙 高鹏琳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临床带教不应是一种固定的、封闭的模式,其教学指导思想应当是开放的,通过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经验,从而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建立复杂病例推理的临床带教模式,并应用于中医神经内... 临床带教不应是一种固定的、封闭的模式,其教学指导思想应当是开放的,通过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经验,从而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建立复杂病例推理的临床带教模式,并应用于中医神经内科学疾病的临床教学中,可以改进临床带教方法,丰富带教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针对神经内科复杂疾病和疑难疾病的隐蔽性及推理性,指导学生发现患者病史和体征中隐藏的蛛丝马迹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微小异常,这些都可能成为诊断的关键点。通过PBL,不仅推广了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内科疾病的理念,而且提高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内科疾病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疾病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中医内科学 推理教学 临床带教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鹏琳 桂丽卿 +2 位作者 袁奕珂 司马旦旦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33-238,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现代医学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中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痰浊和瘀血等病理产物密切相关。痰浊和瘀血是由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气血津液输布障碍而产生,2者之间有...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现代医学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中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痰浊和瘀血等病理产物密切相关。痰浊和瘀血是由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气血津液输布障碍而产生,2者之间有其相关性和独立性。气能行血,气行则血长、气滞则血结、气畅则痰消、气郁则痰生,故言2者常相互胶着为病。现代医学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手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而中药具有全方位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可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更加全面的对应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痰浊 血脂紊乱 氧化应激 瘀血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认知储备能与疾病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文斐 高鹏琳 +2 位作者 孙传河 廖伟龙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2-39,共8页
认知储备能可以理解为不同个体延缓认知功能障碍发病以及进展的能力,虽然不能作为一个症状或一种独立的病症,但通过认知储备能,可以帮助理解在不同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的差异性。认知储备能在一些疾病相关认知功能及症... 认知储备能可以理解为不同个体延缓认知功能障碍发病以及进展的能力,虽然不能作为一个症状或一种独立的病症,但通过认知储备能,可以帮助理解在不同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的差异性。认知储备能在一些疾病相关认知功能及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如记忆力减退、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同时,也会影响丙型肝炎、肥胖、睡眠障碍和脑外伤等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医药尤其是补益肝肾的中药,在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尚未被引入认知储备能的干预研究。本文对认知储备能与各种疾病相关认知功能的关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储备能 认知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病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廖伟龙 姜文斐 +2 位作者 孙传河 高鹏琳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一种影响生活质量并给社会经济和情感带来负担的疾病。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尽早进行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认知功能的衰退,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一种影响生活质量并给社会经济和情感带来负担的疾病。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尽早进行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认知功能的衰退,改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资源。本文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角度分别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和科研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 病因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防治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传河 廖伟龙 +2 位作者 高鹏琳 姜文斐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15-220,共6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科急危重症,具有高致残率及病死率,当其发生二次脑损伤后,后果更加严重,死亡率显著升高。本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全面探讨,并从西医学和中医学的不同角度,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科急危重症,具有高致残率及病死率,当其发生二次脑损伤后,后果更加严重,死亡率显著升高。本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全面探讨,并从西医学和中医学的不同角度,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对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二次脑损伤 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大黄
原文传递
诱导多能干细胞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传河 高鹏琳 +2 位作者 廖伟龙 姜文斐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4-79,共6页
利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induced pluripotent stem,iPS)细胞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作用类似,均有分化成机体各种成熟细胞的潜能,但前者可以避免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存在... 利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induced pluripotent stem,iPS)细胞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作用类似,均有分化成机体各种成熟细胞的潜能,但前者可以避免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存在的免疫排斥和医学伦理等问题。因此,iPS细胞在基础及临床研究领域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iPS细胞历经10年的研究历程、iPS细胞目前在临床各类疾病及药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及iPS细胞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重点阐述iPS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神经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视网膜病变 传染病 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传河 廖伟龙 +2 位作者 高鹏琳 姜文斐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报道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对1例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水通道蛋白4)和辅助检查,并基于临床实践,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果:该患... 目的:报道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对1例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水通道蛋白4)和辅助检查,并基于临床实践,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果:该患者以渐进性右眼视物模糊伴右侧肢体无力、麻木起病,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方面,先给予激素冲击治疗,但患者病情不断进展且对激素产生依赖性,遂加用环磷酰胺,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对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激素治疗不佳的患者,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 类固醇 环磷酰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