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内推和去骨量与颧骨外形高点变化的对应关系
1
作者 赵庆 王雨墨 +4 位作者 魏一源 孙晓爽 吴一凡 周子航 李继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1048,共8页
目的探讨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中颧骨颧弓宽度和突度变化与颧骨内推和去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为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后效果预测提供量化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行L... 目的探讨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中颧骨颧弓宽度和突度变化与颧骨内推和去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为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后效果预测提供量化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行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术中颧弓根部形成榫卯结构并且前后端行坚固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L形长臂去骨分为Ⅰ组(去骨+内推)和Ⅱ组(不去骨仅截骨+内推)。术后观察随访伤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CT数据,并行三维重建,测量去骨量和内推量,同时测量术后单侧颧骨前、中、后部的宽度变化以及颧骨突度变化的数值。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手术前后颧骨宽度与突度变化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评估颧骨颧弓内推和去骨量与颧骨外形高点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Ⅰ组40例,男6例,女34例,年龄(25.2±3.8)岁(19~33岁);Ⅱ组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龄(26.0±3.0)岁(20~35岁)。术后随访(12.5±3.3)个月(5~20个月),所有患者术区均顺利愈合。2组患者感染、暂时性感觉异常、严重肿胀和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生面部明显不对称、骨块松动移位、骨不愈合、面颊软组织明显松弛下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面形均得到明显改善。Ⅰ组和Ⅱ组术后单侧颧骨前部宽度缩窄距离分别为(2.52±0.76)mm和(1.85±0.40)mm,单侧颧骨中部宽度缩窄距离分别为(3.30±0.54)mm和(2.94±0.51)mm,单侧颧骨突度减小值分别为(4.42±1.20)mm和(3.59±0.8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2组单侧颧骨后部宽度缩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骨内推量和Ⅰ组的去骨量与颧骨前、中部宽度变化及颧骨突度变化之间均呈正相关(r=0.60~0.92,P均<0.01),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内推和去骨量与颧骨后部宽度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L形颧骨颧弓缩窄术内推和去骨量与颧骨前、中部宽度、颧骨突度等外形高点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可作为手术模拟和效果预测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 颧骨颧弓缩窄术 颧骨形态 截骨术 骨切除 骨内推 线性关系
原文传递
数字化外科用于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骨切开术的效果及精确度评价
2
作者 魏一源 孙晓爽 +4 位作者 赵庆 吴一凡 葛涵 叶斌 李继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2,共9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导板和板引导下的Le FortⅠ型分块骨切开术的精确度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与关节外科行Le FortⅠ型分块骨切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方法分...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导板和板引导下的Le FortⅠ型分块骨切开术的精确度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与关节外科行Le FortⅠ型分块骨切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方法分为数字化外科组和传统模型外科组。通过对数字化外科组术前设计模型及术后模型的拟合比对、定量分析评价虚拟手术设计的精确性,分析传统模型外科组及数字化外科组的上颌骨术前术后在三维方向上的手术位移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半年满意度调查。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字化外科组术前设计模型与实际术后模型之间的线性距离和角度采用配对t检验,数字化外科组和传统模型外科组患者各个标志点术前术后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21例患者,数字化外科组129例,男35例,女94例,年龄为(24.5±6.5)岁;传统模型外科组92例,男28例,女性64例,年龄为(27.7±5.4)岁。数字化外科组中术前设计模型与实际术后模型之间线性距离差为(1.23±0.35)mm,角度差为2.48°±0.31°。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2组患者上颌骨术前、术后在三维方向上的手术位移量测量中,数字化外科组与传统模型外科组右上颌尖牙牙尖点、左上颌第1磨牙近中颊尖点(U3R、U6L)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量分别比较[(6.72±1.57)mm vs.(4.07±2.14)mm、(4.73±2.07)mm vs.(1.62±1.8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数字化外科组除1例牙根损伤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传统模型外科组则出现3例腭瘘,4例牙根损伤,2例骨不连,其手术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数字化外科组[(9.8%,9/92)vs.(0.8%,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外科组术后94.5%(122/129)的患者满意度评分>3分,传统模型外科组术后有89.1%(82/92)的患者满意度评分>3分,2组患者对手术效果都很满意。结论相对于传统模型外科,在数字化导板及板指导下,Le FortⅠ型分块骨切开术精确度高,术后效果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牙颌面畸形 Le FortⅠ型分块骨切开术 虚拟手术 传统模型外科 数字化外科导板 三维分析
原文传递
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与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对比研究
3
作者 高鹤友 何映酉 +3 位作者 徐誉纯 宋丽斌 魏一源 李继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695-703,共9页
目的比较下颌轮廓整形中应用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与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来缩窄颏部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行下颌角轮... 目的比较下颌轮廓整形中应用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与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来缩窄颏部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行下颌角轮廓整形及颏部缩窄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组(Ⅰ组)和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组(Ⅱ组),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CT影像资料,术后通过随访观察患者下面高、颏部宽度、颏部偏移量、面部比例、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2组患者年龄、平均满意度评分及术前术后相关测量指标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并发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Ⅰ组42例,男7例,女35例,年龄(24.9±3.6)岁(19~43岁);Ⅱ组60例,男11例,女49例,年龄(26.3±3.4)岁(19~32岁)。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外貌均有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Ⅰ组30例非常满意,11例满意,1例一般;Ⅱ组43例非常满意,15例满意,2例一般。Ⅰ组和Ⅱ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下唇麻木、血肿、严重血肿、术后感染、软组织下垂、患者满意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组与Ⅱ组的术前下面高[(63.05±4.15)mm vs.(52.87±4.07)mm],术前下面高与中面高比值[(107.89±3.11)%vs.(91.29±7.94)%],术前颏部宽度与下面高比值[(90.31±3.19)%vs.(104.32±5.28)%],术后颏部宽度缩窄量[(12.11±2.59)mm vs.(8.39±1.89)mm],术后颏部偏移量[(0.17±0.09)mm vs.(0.36±0.20)mm],术后颏部宽度与下面高比值[(76.80±1.85)%vs.(80.95±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前颏部偏移量、术前中面高、术后下面高、术后下面高与中面高比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相比,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颏部缩窄量更大,术后颏部偏移量更小,更适用于颏部长、宽、不对称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优美的下颌轮廓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成形术 下颌骨截骨术 下颌角 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 T形颏成形术 适应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