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增强十大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2年第16期13-19,共7页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如下方面有所增强:反思批判精神比以前的大学生强,他们更愿意独立思考,更少盲目顺从;公平感和对社会公正的诉求意识增强,其中,民主意识、平等观念、维权意识都大大增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比以前...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如下方面有所增强:反思批判精神比以前的大学生强,他们更愿意独立思考,更少盲目顺从;公平感和对社会公正的诉求意识增强,其中,民主意识、平等观念、维权意识都大大增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比以前的大学生强,他们更愿意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 能力 十大 反思批判精神 民主意识 综合素质 社会公正
下载PDF
纪念贤亮老师
2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5年第5期97-97,共1页
我是1983年9月份到宁夏从事教育工作的。1986年夏天,经银南地区文联主席范二水同志引荐,我在宁夏自治区文联见到了著名作家张贤亮。他平易近人,谈吐风趣,随意率性,给我留下了亲和且深刻的印象。我谈了自己的文学梦与教学工作,并送上散文... 我是1983年9月份到宁夏从事教育工作的。1986年夏天,经银南地区文联主席范二水同志引荐,我在宁夏自治区文联见到了著名作家张贤亮。他平易近人,谈吐风趣,随意率性,给我留下了亲和且深刻的印象。我谈了自己的文学梦与教学工作,并送上散文,诗歌习作,请他斧正,他给了我许多真诚的鼓励。有一次见面,我称呼他张主席,因为他是宁夏作协主席。他说:"丕植,你以后叫我老张或贤亮就可以,不要叫主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贤亮 文学梦 文联主席 自治区文联 教育工作 作协主席 教学工作 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新人 镇北堡西部影城
下载PDF
汶川我要对你说
3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0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灾区 志愿者 山崩 打碎 灾难 悲伤 生命 总理 口内 国际
下载PDF
思念
4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0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真理 天使 身体 照顾 担心 英雄 战士 代替 相比
下载PDF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
作者 魏丕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54-54,共1页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促使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广泛开展,深入人心,深得人心,促进了农村工作的极大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现象与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和巧妙解决.
关键词 农村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 农村民主政治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颁布 人心 社会进步 农村工作 发展 召开
下载PDF
读弥尔顿
6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16-18,共3页
约翰·弥尔顿(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弥尔顿是早期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有《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等。
关键词 弥尔顿 《力士参孙》 民主运动 《复乐园》 《失乐园》 英国诗人 资产阶级 政论家
下载PDF
读曼德尔施塔姆
7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15-16,共2页
奥西普·艾米里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俄罗斯前苏联诗人。也是散文家、诗歌理论家,阿克梅诗歌流派的创始人之一。著有诗集《石头》《悲伤》,散文集《时代的喧嚣》《亚美尼亚旅行记》《第四散文》等。
关键词 曼德尔施塔姆 诗歌流派 《悲伤》 《石头》 亚美尼亚 散文家 前苏联 俄罗斯
下载PDF
读米斯特拉尔
8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18-19,共2页
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原名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历经坎坷,自学成才。先后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鲁塞尔和美国,担任智利的驻外代表。她的主要作品有《绝望》(1922)、《柔情》(1... 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原名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历经坎坷,自学成才。先后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鲁塞尔和美国,担任智利的驻外代表。她的主要作品有《绝望》(1922)、《柔情》(1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自学成才 布鲁塞尔 《绝望》 女诗人 意大利 西班牙 葡萄牙
下载PDF
读梅特林克
9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13-14,共2页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生于根特市。其早期作品大都充满悲观颓废的色彩,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后期作品更加侧重研究人生与生命的奥秘,同时对道德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梅特林克 代表作家 早期作品 后期作品 莫里斯 剧作家 比利时 散文家
下载PDF
读马雅可夫斯基
10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9-10,共2页
符拉基米尔·符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俄国著名诗人。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厚感情。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义,并在戏剧艺术上有创新。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正面描写 官僚主义 戏剧艺术 列宁 代表作 小市民 诗人
下载PDF
读梅洛
11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11-13,共3页
阿莱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18岁开始写诗。1926年发表处女作。1928年发表第一部诗集《轮廓》,并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1933年获得了西班牙皇家学院的国家文学奖。
关键词 西班牙 文学奖 诗人 写诗 诗集
下载PDF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丕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4-290,共7页
在阐释国学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学是培育民族主体意识,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根基和纽带,是建设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因子,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继而实现中华民族... 在阐释国学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学是培育民族主体意识,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根基和纽带,是建设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因子,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继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等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在弘扬国学中,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好古今对接的问题,要坚持开放的原则,解决好中外交流的问题,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协调好与市场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民族主体意识 和谐文化 精神支撑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丕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承续着历史的脉络,彰显着文明的递嬗。汉字经由象形文字等阶段凝练为抽象的符号化形态,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中和"的审美特质,这其中蕴含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作为... 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承续着历史的脉络,彰显着文明的递嬗。汉字经由象形文字等阶段凝练为抽象的符号化形态,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中和"的审美特质,这其中蕴含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作为记录汉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有着形音义结合的特征,从而不仅具有复杂的表意功能,更能由此察知古往今来广大人民的心声:无论是圣人先贤的微言大义,抑或文人墨客的遣兴抒怀,还是耕读传家的自在坦然,都能从中得以观览。汉字的绵延与发展不仅在传承者心中形成了深刻的文化认同,更由此让个体与家国有了血浓于水的联结。20世纪以来,一些所谓的"文化精英"持民族虚无主义的立场来摈斥汉字,实质上是陷入了西方语言中心论的误区。汉语言文字系于中华文明之根脉,其科学性、艺术性、历史性、民族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是国家根基所在,是民族灵魂所系,永远值得国人守护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字 载体 文化认同 根基 民族灵魂
下载PDF
《诗经》对中国人的影响和中文学的熏沐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丕植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5-142,共8页
《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的奠基石与第一座里程碑,更以其特有的思想、文化意蕴为后世中国文学艺术确立了一种纪元般的范式:"风"蕴含的生活之"真","雅"昭告的典范之"美",... 《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的奠基石与第一座里程碑,更以其特有的思想、文化意蕴为后世中国文学艺术确立了一种纪元般的范式:"风"蕴含的生活之"真","雅"昭告的典范之"美","颂"彰显的伦理之"善",均被后代的统治者用作教化人心、改善民风的圭臬。诗虽有"六义",但真正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性的向善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美刺比兴",此由白居易身体力行,后代作家和学者又将其发扬光大。历时地考察各个朝代对"美刺比兴"的接受,正是汉斯·罗伯特·姚斯所谓"垂直接受"方法在"诗经学"研究中的一种合理运用,而在对每个历史时期以及具体的接受者进行考量时,则需要对其中的历史时间和这位接受者所处的社会空间加以辩析,这又是曼弗雷德·瑙曼提出"接受约束"概念时所关注的问题,他的研究方法同样值得借鉴。本文拟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角度出发,对《诗经》施加于后世文学的影响进行剖析,再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旨给予综合评说,以期为传统文化的递嬗承接提供参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策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刺比兴 垂直接受 接受约束 文化传承 民族复兴
下载PDF
创建学习型社会之我见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丕植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99-101,共3页
从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结合我党历史与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并联系实际,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地阐述了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是革命与... 从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结合我党历史与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并联系实际,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地阐述了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是革命与建设事业成功、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不竭源泉,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应对世界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面向新世纪,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惟有这样,方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学习 进步
下载PDF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创作观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丕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12,共8页
创作观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写作态度。思想观念与作品形成时的时代风气、文化氛围相关,作者从这里提取艺术真实;写作态度则与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理念有涉,其中体现着作者的创作心理。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创作观... 创作观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写作态度。思想观念与作品形成时的时代风气、文化氛围相关,作者从这里提取艺术真实;写作态度则与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理念有涉,其中体现着作者的创作心理。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创作观指导下进行写作,既做出了精彩的发挥,又风姿各异,达到了使生活的意蕴得以深化、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典型的效果,这种人物形象,正符合爱.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所界定的"圆形人物"的定义。创作观的上述层面分别对应于"真善美"的三个层次,这又可用《二十四诗品》中的"道不自器,与之圆方"来指涉。本文即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辨析,来阐释创作观的异同如何导致《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两部名著的差异,并据此探讨影响研究中的"媒介学"研究方法与平行研究中的"主题学"、"题材学"和"文类学"研究方法如何在这两部名著的比较中关联起来,以及这种关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观 艺术真实 创作心理 圆形人物 关联研究
下载PDF
文化强国:民族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丕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从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内涵、要求、特质等方面阐释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紧迫性与重要意义,简要分析建设文化强国的原则与标准。中华民族复兴历经百年,已走过以民主主义革命救亡图存、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初步建设而立稳国基的历史阶段,... 从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内涵、要求、特质等方面阐释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紧迫性与重要意义,简要分析建设文化强国的原则与标准。中华民族复兴历经百年,已走过以民主主义革命救亡图存、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初步建设而立稳国基的历史阶段,现已进入到建设文化强国以达至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工农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实质与根本最终要落实并体现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文化力 民族综合力 民族复兴 必由之路
下载PDF
花鸟禽兽写意真 山水人物气象新——序著名国画家刘怀山《国画作品选集》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4年第11期10-12,共3页
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在论及中国画至精至妙的"气韵"时曾称,"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便可"随手写出,皆为山水写神";即作画者须在"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基础上"遗貌取神、脱形写意",继... 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在论及中国画至精至妙的"气韵"时曾称,"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便可"随手写出,皆为山水写神";即作画者须在"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基础上"遗貌取神、脱形写意",继而蕴藉人文修持,才能将客观世界生动而丰富的气韵,化为笔墨天地间的万千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作品 写意 气象 山水 国画家 禽兽 选集 人物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术型教育调整是一次高校战略性的深化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研讨会上的演讲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4年第8期8-11,共4页
2014年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全面研究和阐明了本届政府的职业教育观与相关意见,随后5月12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教育在线发表了《教育部探寻高考双轨制:教育框架以技能为核心》一文,明确传播了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双高考双培... 2014年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全面研究和阐明了本届政府的职业教育观与相关意见,随后5月12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教育在线发表了《教育部探寻高考双轨制:教育框架以技能为核心》一文,明确传播了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双高考双培养的双轨并行模式,教育部初步决定拟将600所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技能职业型学校。这样学术型、研究型、学者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平分高等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观 学术型 职教体系 高校战略 技能型人才 国务院常务会议 现代
下载PDF
当代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20期43-46,共4页
自古以来,我国私学(即民办教育)兴盛,且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开始收徒办学,孔子弟子三千;后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自此,官学与私学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的教育体系... 自古以来,我国私学(即民办教育)兴盛,且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开始收徒办学,孔子弟子三千;后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自此,官学与私学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的教育体系。私学作为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才、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直至建国后5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仍然存在着许多民办院校,曾占到当时国内高等院校的40%左右。其中部分院校教学质量较高,在当时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1952年,国务院进行了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政府接管了所有私立大学和教会院校,或撤销,或将之改造成为国有公立大学。至此,民办教育在我国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资源供求严重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当代中国 古代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 民办院校 改革开放初期 教育体系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