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遗留锰矿山老窑水来源及水体污染成因解析
1
作者 巫政卿 罗明明 +4 位作者 李宁 魏世毅 李大星 皮景 欧任文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234,共10页
历史遗留矿山的老窑水防治是矿山水环境治理中的难点。选取中国锰三角地区的典型锰矿区为研究对象,以查明老窑水的来源及水体污染成因。综合利用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气象水文分析、水化学与同位素溯源等技术方法对老窑水来源和特征污染... 历史遗留矿山的老窑水防治是矿山水环境治理中的难点。选取中国锰三角地区的典型锰矿区为研究对象,以查明老窑水的来源及水体污染成因。综合利用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气象水文分析、水化学与同位素溯源等技术方法对老窑水来源和特征污染物进行了识别,并分析了矿区的水体污染成因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老窑水动态对降雨响应灵敏,老窑水主要来源于巷道和优势径流通道汇集的大气降水和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矿区矿井水、巷道水中的特征污染物为硫酸锰,矿山排水的特征污染物为硫酸钠,硫酸锰主要由硫铁矿氧化和菱锰矿溶解而形成;矿山固体废弃物淋滤入渗和老窑水的混合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方式,而地表水主要受矿山固体废弃物淋滤汇流、巷道口排水和矿山排水的污染。研究成果为矿山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水量形成和水质演化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山 老窑水 来源识别 污染成因 水体污染
下载PDF
聚龙山向斜三叠系含水层岩溶发育史及地下水流场控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樊燏 常威 +2 位作者 魏世毅 万军伟 黄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7-385,394,共10页
聚龙山向斜三叠系含水层经历了多期次岩溶综合作用,其岩溶发育演化规律对于深入认识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分析地下水流场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历史比较法,结合研究区三叠系含水层水化学、同位素、钻孔等资料,对聚龙山向斜构造演化与岩溶... 聚龙山向斜三叠系含水层经历了多期次岩溶综合作用,其岩溶发育演化规律对于深入认识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分析地下水流场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历史比较法,结合研究区三叠系含水层水化学、同位素、钻孔等资料,对聚龙山向斜构造演化与岩溶发育史进行了探讨,进而恢复了地下水流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震旦纪-中三叠世,研究区构造运动总体表现为垂向上的升降,沉积的海相地层为岩溶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不具备岩溶发育条件,主要在二叠系茅口组和三叠系嘉陵江组顶面形成古岩溶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聚龙山向斜以缓慢隆升为主,在荆当凹陷的湖盆中相继沉积陆源碎屑,由于广泛覆盖在碳酸盐岩之上的三叠系巴东组碎屑岩刚接受剥蚀,导致该时期主要表现为位于水下的埋藏型岩溶。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产生的挤压应力促使研究区形成EW-NW向褶皱、断裂及裂隙,控制了碳酸盐岩的平面分布格局。部分碳酸盐岩裸露,岩溶开始发育,这时期地表水和地下水向荆当凹陷汇集。晚白垩世-古近纪,随着江汉断陷盆地形成,盖层巴东组碎屑岩剥蚀线逐渐向南退却,岩溶发育进一步加强,产生的老岩溶水系和部分地下水向最低基准面江陵断陷排泄。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快速抬升使岩溶不断向深部发育,形成五级岩溶台面和多级地下水流系统,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排泄至长江。地下水流场具有山区到凹陷-断陷盆地-长江的多级次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龙山向斜 构造演化 含水层 岩溶作用 岩溶发育史 地下水流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