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98份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赢 刘海翠 +4 位作者 石晓旭 石吕 韩笑 刘建 魏亚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1320,共10页
为了提高我国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了398份国内外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18个表型性状在不同裸大麦资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18个表型性状... 为了提高我国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了398份国内外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18个表型性状在不同裸大麦资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18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66~2.06,平均为1.42,以芒型的多样性指数最小,株高与每穗粒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变异系数在4.71%~61.03%之间,平均为26.59%,其中籽粒颜色的变异系数最高,抽穗期的离散程度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穗数、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可作为今后选育高产裸大麦品种的指导目标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主成分子的累计贡献率达64.297%,其中抽穗期、株高、棱型和千粒重等性状是裸大麦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结合隶属函数值计算综合得分(F值)获得排名前10的品种:江苏元麦33号、Ⅶ-131、玉米麦、江苏元麦58号、建湖团六棱子、戴帽元麦、江苏元麦65号、江苏元麦23号、江苏元麦20号和江苏元麦22号。系统聚类将裸大麦资源分为4类,聚类结果与地理位置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结果为不同地域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表型多样性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下载PDF
江苏如东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技术研究
2
作者 石吕 石晓旭 +5 位作者 李赢 薛亚光 魏亚凤 韩笑 杨美英 刘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68-2277,共10页
为探明江苏如东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效应,以当地农户传统施肥模式(A)为对照,在穗肥减氮10%的情况下,设置B(2∶1)、C(1.5∶1.5)、D(2.5∶0.5)、E(3∶0)、F(0∶3)5个不同的促花肥和保花肥比例水平,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产量效益、群体质... 为探明江苏如东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效应,以当地农户传统施肥模式(A)为对照,在穗肥减氮10%的情况下,设置B(2∶1)、C(1.5∶1.5)、D(2.5∶0.5)、E(3∶0)、F(0∶3)5个不同的促花肥和保花肥比例水平,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产量效益、群体质量和稻米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穗肥减氮10%后,不同施肥比例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产量与之相反(除F减产6.67%),其中C增幅最大(2.47%),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与千粒重的提高,其产值、纯收入和产/投比增幅分别为2.48%、17.31%和3.38%。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和0.965。抽穗期上3叶(总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衰减率均与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变化呈相反趋势(除F处理),其中C成熟期叶面积指数最高,叶面积衰减率最低。适当提高保花肥比例有助于上3叶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且处理C、F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倒2、3叶增加趋势比倒1叶明显。穗肥减氮10%后,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有改善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有所提高,蛋白质含量亦呈增加趋势,其中C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相对较好,直链淀粉含量最低,胶稠度较长,蛋白质含量适中。与对照相比,C氨基酸总量增幅最大(8.05%),主要提高了蛋氨酸、缬氨酸2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幅>5%)和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组氨酸5种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幅>10%)。综合考虑,草甸土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适宜的氮素穗肥运筹方式为纯氮99 kg·hm-2情况下分促花肥(倒4叶期)和保花肥(倒2叶期)两次等量施用,切忌在倒2叶期保花肥作穗肥一次施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如东草甸土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规范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土 水稻 穗肥减氮运筹 群体质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51份裸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翠 李赢 +4 位作者 石晓旭 韩笑 严旖旎 刘建 魏亚凤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本文分析51份江苏及国内外引进的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表现,研究不同裸大麦种质在江苏沿江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江苏地区裸大麦品种的选择及选育提供参考。对51份种质资源的7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进行考察测定,并运用相关性... 本文分析51份江苏及国内外引进的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表现,研究不同裸大麦种质在江苏沿江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江苏地区裸大麦品种的选择及选育提供参考。对51份种质资源的7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进行考察测定,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16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不同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穗长、千粒质量、穗下节间长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96%、27.23%、18.39%、18.10%和16.74%;16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46,其中抽穗期、单株穗数、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产量、千粒质量及结实率8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1.8,表明51份裸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裸大麦穗粒数与抽穗期、穗下节间长、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千粒质量与穗长及结实率、单株穗数与结实率、抽穗期与穗下节间长及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抽穗期与结实率、单株穗数与每穗粒数、每穗粒数与千粒质量及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选取了前3个主成分,其主要与每穗粒数、抽穗期、穗下节间长、株高、单株产量、单株穗数相关,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江苏裸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4
作者 李赢 刘海翠 +4 位作者 石吕 石晓旭 韩笑 刘建 魏亚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87-2697,共11页
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曾是我国裸大麦的两大产区之一,其中以江苏省面积最大,是全国裸大麦重要生产基地。研究江苏裸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拓宽现有裸大麦资源的遗传基础、挖掘丰富优异等位变异、提高裸大麦育种效率... 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曾是我国裸大麦的两大产区之一,其中以江苏省面积最大,是全国裸大麦重要生产基地。研究江苏裸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拓宽现有裸大麦资源的遗传基础、挖掘丰富优异等位变异、提高裸大麦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8对SSR标记对230份江苏裸大麦材料和其他7个来源的109份裸大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4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3684个和3.0932个,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189和0.5857。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5486,具有高度多态性。按照来源划分群体,江苏裸大麦群体观测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为5.473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5347个,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Nei’s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9551、0.5004和0.4593。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是导致裸大麦间产生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裸大麦群体间发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基因流。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的远近没有明确相关性。聚类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裸大麦资源均分为4组,聚类结果可相互佐证且与地理位置相关性不明显。群体结构分析表明,江苏裸大麦群体在4个类群均有分布,与其他群体分化明显。339份材料中295份材料Q值≥0.6,大部分裸大麦材料血缘比较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SSR标记 江苏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下载PDF
扬麦29和苏裸麦2号的淀粉特性比较
5
作者 石吕 石晓旭 +3 位作者 薛亚光 韩笑 魏亚凤 刘建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年第5期24-31,共8页
本研究以小麦品种扬麦29和元麦品种苏裸麦2号为试验材料,在成熟期测定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并分别提取淀粉,观察和比较两者的淀粉粒形态和数量、体积、表面积分布特征以及淀粉糊化特性(RVA)、热力学特性(DSC)、晶体结构和链长分布... 本研究以小麦品种扬麦29和元麦品种苏裸麦2号为试验材料,在成熟期测定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并分别提取淀粉,观察和比较两者的淀粉粒形态和数量、体积、表面积分布特征以及淀粉糊化特性(RVA)、热力学特性(DSC)、晶体结构和链长分布。结果表明,苏裸麦2号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扬麦29,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扬麦29的A型淀粉表面有明显的“赤道槽”,苏裸麦2号B型淀粉的团聚现象更为明显。2份材料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呈微弱的双峰分布,表面积为双峰分布,胚乳淀粉基本由C型淀粉粒组成,总体积主要取决于A型淀粉粒,A型淀粉粒表面积占比超过50%。其中苏裸麦2号C型淀粉粒数量、体积和表面积占比大于扬麦29,而A型和B型淀粉粒趋势与之相反。苏裸麦2号淀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峰值时间均显著高于扬麦29,最终黏度与回生值则呈相反趋势。热力学参数和热焓值总体呈现扬麦29高于苏裸麦2号的趋势。2份材料淀粉晶体结构均为典型的A-型晶体结构,且苏裸麦2号的结晶度高于扬麦29。支链淀粉链长受短链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其中扬麦29的支链淀粉短链部分,即聚合度为6~12所占的相对比率要高于苏裸麦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29 苏裸麦2号 淀粉颗粒 粒度分布 糊化特性
下载PDF
裸大麦新品种苏裸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魏亚凤 刘建 +2 位作者 潘宝国 李波 汪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140,共2页
苏裸麦2号(通0306)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二棱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和抗寒性中等、熟相好、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等特点... 苏裸麦2号(通0306)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二棱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和抗寒性中等、熟相好、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等特点。通过采用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裸麦2号的产量。介绍了苏裸麦2号的选育、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苏裸麦2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魏亚凤 江银荣 潘宝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910-911,共2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 ,对江苏沿江地区大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江苏沿江地区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 :穗粒数 >穗数 >千粒重。
关键词 大麦 产量 构成因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稻麦秸秆行(沟)式套埋轻简还田模式与配套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魏亚凤 刘建 +2 位作者 李波 汪波 季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5-17,共3页
在"麦-稻"两熟制稻田地区,创建了融秸秆还田、增产增效、生态持续等功能于一体的稻麦秸秆行(沟)式套埋轻简还田技术模式。以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稻田保护性耕作和稻麦周年协同增产为目标,形成了该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阐述了... 在"麦-稻"两熟制稻田地区,创建了融秸秆还田、增产增效、生态持续等功能于一体的稻麦秸秆行(沟)式套埋轻简还田技术模式。以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稻田保护性耕作和稻麦周年协同增产为目标,形成了该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阐述了该模式与技术的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秸秆 还田 行(沟)式套埋 配套技术
下载PDF
江苏沿江地区裸大麦品种的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魏亚凤 刘建 +2 位作者 汪波 李波 薛亚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5期6-11,共6页
为了了解不同裸大麦品种在江苏沿江、沿海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裸大麦新品种,试验研究比较了7个裸大麦品种和1个皮大麦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抗逆性、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 为了了解不同裸大麦品种在江苏沿江、沿海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裸大麦新品种,试验研究比较了7个裸大麦品种和1个皮大麦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抗逆性、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从生育期角度,7个裸大麦品种均适合在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通麦6号’系半冬性品种,播期弹性较小,要求适当早播。(2)从产量和抗逆性角度,‘东陈元麦’为六棱品种,丰产性、抗倒性差,不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苏裸麦2号’丰产性好,但轻感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黄花叶病轻病田种植,‘青元麦’和‘苏裸麦1号’稳产性好,抗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大麦产区种植。(3)从品质角度,‘青元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好,可作特色杂粮开发利用;‘苏裸麦1号’、‘苏裸麦2号’β-葡聚糖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较好,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品种 产量 品质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优质杂粮’苏裸麦2号’的选育及其产业化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亚凤 李波 +3 位作者 陈惠 薛亚光 石吕 刘建 《农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0-14,共5页
本研究介绍了优质杂粮’苏裸麦2号’的选育背景、过程和栽培技术,该品种有效穗适中,穗型较大,每穗实粒数较多,千粒重中等,丰产性较好,抗逆性中等,品质较好,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研发了以’裸大麦2号’等裸大麦品种青籽粒为原料制作的&q... 本研究介绍了优质杂粮’苏裸麦2号’的选育背景、过程和栽培技术,该品种有效穗适中,穗型较大,每穗实粒数较多,千粒重中等,丰产性较好,抗逆性中等,品质较好,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研发了以’裸大麦2号’等裸大麦品种青籽粒为原料制作的"冷蒸"食物、裸大麦干籽为原料制作的裸大麦面条、速食裸大麦粉和裸大麦面疙瘩等系列产品;构建了"科企融合、农旅对接"的产业技术推广与开发模式;阐述了裸大麦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苏裸麦2号’ 选育 产业化 应用
下载PDF
南通市桑园冬季间作高效模式及综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亚凤 李波 +2 位作者 汪波 薛亚光 刘建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63-68,共6页
围绕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开展桑园冬季间作试验示范研究,研发出适合南通地区桑园冬季间作的3型(产品增收型、桑园培肥型和农牧结合型)4类(间作蔬菜类、间作草莓类、间作绿肥类和间作牧草类)共20种主体种植模式;针对确定的主体模式进行适... 围绕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开展桑园冬季间作试验示范研究,研发出适合南通地区桑园冬季间作的3型(产品增收型、桑园培肥型和农牧结合型)4类(间作蔬菜类、间作草莓类、间作绿肥类和间作牧草类)共20种主体种植模式;针对确定的主体模式进行适宜品种筛选及更新技术;集成配套桑园冬季间作优质高产、轻简增效和病虫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推进桑园冬季间作标准化管理。根据南通市不同区域生产特点与市场需求,研究并确立了基于盐渍加工类蔬菜、速冻保鲜类蔬菜、超市型鲜品类果蔬、用于畜禽饲草和培肥改土类绿肥5个目标市场的模式优势区域,旨在对推动南通市蚕桑、蔬菜等主导产业持续高效协调发展,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桑园综合开发利用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市 桑园 冬季间作 高效模式 配套技术
下载PDF
应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大麦新品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魏亚凤 江银荣 潘宝国 《大麦科学》 2002年第4期20-22,共3页
运用DTOPSIS法 ,以 1998~ 1999年度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例 ,探讨了DTOP SIS法在大麦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 。
关键词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大麦 新品种
下载PDF
裸大麦新品种苏裸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亚凤 刘建 +2 位作者 江银荣 潘宝国 徐红梅 《大麦科学》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裸大麦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特征特 2004年度 江苏省 沿江地区 杂交选育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大麦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亚凤 江银荣 潘宝国 《南京农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7-1999年江苏省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9个供试品种(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B9607综合性状最好(r=0.855 9),盐94-258次之(r=0.776 4),优质1号综合性状最差(r=0.653 2)。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关联度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大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亚凤 江银荣 潘宝国 《南京农专学报》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高稳系数法 大麦 品种 高产稳产性 江苏 育种
下载PDF
大麦新品种通麦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6
作者 魏亚凤 刘建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第2期18-20,共3页
通麦9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二棱皮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等特点,2010年3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通过采用种子处理、适期播种... 通麦9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二棱皮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等特点,2010年3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通过采用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化控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通麦9号的产量。本研究介绍其选育、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稻麦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俊松 刘建 +5 位作者 刘晓菲 杨海水 王小华 许明敏 魏亚凤 卞新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66-2075,共10页
通过5.5a的大田定位试验,将上季秸秆全量沟埋还田,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40 cm以及免耕秸秆不还田(对照)3个处理。研究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水势、温度的影响以及长期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沟埋还田20 cm处理各埋草沟土壤容重、总... 通过5.5a的大田定位试验,将上季秸秆全量沟埋还田,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40 cm以及免耕秸秆不还田(对照)3个处理。研究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水势、温度的影响以及长期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沟埋还田20 cm处理各埋草沟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的作用,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降低。当降雨量较大(26.6 mm)时,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在短时间内上升的较快,而对照则相对较慢;当降雨量较小(10 mm)时,沟埋还田40 cm处理水势值上升速度大于沟埋还田20 cm,对照处理最慢;降雨过后的12d内,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更快;连续40d各处理土壤水势日均值大小为对照>沟埋还田40 cm>沟埋还田20 cm。土壤0—15 cm温度日较差大小为沟埋还田20 cm>对照>沟埋还田40 cm,土壤20 cm处日较差对照最大;沟埋还田20 cm处理0—15 cm以及沟埋还田40 cm处理0—20 cm土壤日均温高于对照,沟埋还田20 cm处理20 cm处土壤日均温与对照较为接近。在沿江稻麦轮作地区,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秸秆 沟埋还田 容重 总孔隙度 水势 温度
下载PDF
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波 魏亚凤 +4 位作者 季桦 汪波 熊飞 张琛 刘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调查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出苗均匀性,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提高小麦出苗整齐度,降低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均匀性;小麦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可概括为... 调查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出苗均匀性,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提高小麦出苗整齐度,降低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均匀性;小麦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可概括为播种过浅、播种过深、种子霉烂、秸秆阻碍、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或水分不足等5方面;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影响小麦出苗的首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或水分不足,其次是秸秆阻碍;无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影响小麦出苗的首要因素是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湿不均,其次是播种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还田 小麦 出苗率 出苗整齐度
下载PDF
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波 魏亚凤 +4 位作者 汪波 季桦 熊飞 张琛 刘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8-764,共7页
为了解水稻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旋耕、浅翻耕、深翻耕)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茎秆基部第1至第4节间主要物理性状及抗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株高降低,茎秆节间变短... 为了解水稻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旋耕、浅翻耕、深翻耕)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茎秆基部第1至第4节间主要物理性状及抗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株高降低,茎秆节间变短,基部节间茎秆抗折力增强,花后倒伏指数降低,抗倒性提高,尤以深翻耕处理表现最好;茎秆基部节间茎壁加厚,茎秆干重增加,充实度提高,从而增强了茎秆抗折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稻草还田 耕作方式 倒伏指数
下载PDF
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波 魏亚凤 +4 位作者 季桦 汪波 熊飞 张琛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4期122-126,共5页
为了研究稻草还田与不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均匀性、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草还田使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均匀性下降;稻草还田条件下,... 为了研究稻草还田与不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均匀性、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草还田使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均匀性下降;稻草还田条件下,免耕降低了出苗整齐度,旋耕、浅翻耕、深翻耕提高了出苗整齐度;稻草还田后影响小麦产量主要原因是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低;稻草还田后小麦出苗率变低、均匀性变差,通过影响小麦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而影响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耕作方式 出苗率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