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病灶复发的有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魏伟宏 卫光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复发
下载PDF
52例鼻咽癌咽旁残留灶加量外照射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魏伟宏 卫光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咽旁 残留灶 放射疗法 外照射
下载PDF
^(99)mTc-DTPA断层显像在全脑放疗血脑屏障通透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军 魏伟宏 +5 位作者 冯彦林 周育超 罗伟军 袁建伟 张国仪 吕志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9-330,333,共3页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全脑放疗中血脑屏障变化规律,为全脑放疗过程中化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接受6MVX射线全脑外照射的2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0Gy、40Gy及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采用99mTc-DTPA核素进行脑断层显...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全脑放疗中血脑屏障变化规律,为全脑放疗过程中化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接受6MVX射线全脑外照射的2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0Gy、40Gy及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采用99mTc-DTPA核素进行脑断层显像,选择一帧显示肿瘤最好的横断层像,于肿瘤区(T)、对侧正常脑组织区(N)以及颅骨周围软组织外本底区(B)设置相同的感兴趣区,采集各区的放射性计数,分别计算放疗前、放疗20Gy、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时病灶、受到照射的正常脑组织部位的计数与本底区域计数的比值。结果放疗前20例患者其30个脑转移瘤的比值T/B和N/B分别为(142.2±51.1),(82.6±42.3);放疗20Gy时其比值分别为(260.3±121.5),(150.7±72.5);放疗40Gy时其比值分别为(251.6±118.3),(161.8±68.4);放疗结束后2周其比值分别为(250.3±117.2),(158.6±73.5)。20Gy组、40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分别与放疗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Gy组、40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线具有降低血脑屏障功能的作用,照射20~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其通透性明显增加,故20~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均可成为化疗介入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脑肿瘤 放射治疗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4
作者 何少丽 张莉 +2 位作者 魏伟宏 吕志倩 李佩叶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4期2247-2249,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门诊放疗患者;与2018年1-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的患者136例,由1名医生与1名护士组成一个医护小组...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门诊放疗患者;与2018年1-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的患者136例,由1名医生与1名护士组成一个医护小组共同管理一组患者。通过定期随诊、电话沟通、分组微信群等方式,全程跟进患者的检查、治疗、护理,了解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及配合居家护理现状。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后两组门诊放疗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率、治疗期间的随诊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后,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率、治疗期间的随诊率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治疗过程的观察随访,确保患者放疗过程顺利完成,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肿瘤放射治疗 医护一体化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志倩 胡学锋 +1 位作者 魏伟宏 梁少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每组2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 目的探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每组2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同期放化疗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学指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2.0%,高于同期放化疗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浆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2014.5±417.2)copies/ml低于同期放化疗组的(3148.5±587.3)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损伤、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EGFR过表达者)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同期放化疗 尼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局部控制 毒副反应
下载PDF
高发区鼻咽癌合并HBV感染的临床及免疫功能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泽黎 陈清环 +7 位作者 张宁 张洋 郑镇和 梁少强 梁少波 罗伟军 魏伟宏 徐韬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特点、免疫功能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接受综合治疗的鼻咽癌患者722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79例,HBsAg(-) 643例。分析HBV(HBsAg状态与HBV-DNA载量)与EB病毒DNA(EBV-DNA)... 目的探讨鼻咽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特点、免疫功能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接受综合治疗的鼻咽癌患者722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79例,HBsAg(-) 643例。分析HBV(HBsAg状态与HBV-DNA载量)与EB病毒DNA(EBV-DNA)的相关性,分析其常规免疫功能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长期生存和预后因素。结果 HBsAg(+)的鼻咽癌患者预后较差,远处转移尤其是肝转移更为常见。治疗前血浆EBV-DNA载量(阳性,≥1 500 copies/m L)和HBsAg状态(阳性或阴性)没有相关性(r=-0. 036,P=0. 392),治疗前血浆EBV-DNA载量与HBV-DNA载量也没有相关性(r=0. 042,P=0. 823)。EBV阳性的患者CD4/CD8(P=0. 004)及CD19 (P=0. 022)降低,而不同状态的HBV患者免疫功能无差别。结论 HBV和EBV双重感染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HBsAg(+)患者中远处转移尤其是肝转移最为常见,但无证据支持EBV-DNA载量与鼻咽癌HBs Ag状态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乙型肝炎病毒 EB病毒 临床特点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合并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文 魏伟宏 张红雨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合并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单药静脉滴注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QOL)、一般状况评分(KPS)及不...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合并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单药静脉滴注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QOL)、一般状况评分(KP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QOL和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QOL和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有效缓解肺癌并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综合疗效与帕米膦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单药治疗 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148例鼻咽癌肝转移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卢秋霞 卫光宇 +1 位作者 唐溢聪 魏伟宏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148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生存及预后因素。结果全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8.5个月(0—247个月),肝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7... 目的探讨鼻咽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148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生存及预后因素。结果全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8.5个月(0—247个月),肝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7个月(1—76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4.3%、6.6%和2.6%。未治组、化疗组与放化疗组生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和18.5个月。〉4疗程化疗较无治疗和≤4疗程化疗者死亡风险分别下降63%和3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DFS、初治即转移、肝转移的数目及转移后的治疗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鼻咽癌肝转移预后不良,须根据病情作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对于非高龄(≤60岁)、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和无腹水的患者,争取行多疗程化疗(〉4疗程)及综合放射治疗,可提高肝转移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肝转移 治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副反应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郑镇和 魏伟宏 +2 位作者 谭以昶 陈露斯 罗伟军 《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及副反应的处理。[方法]对34例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髓母细胞瘤15例,室管膜母细胞瘤6例,松果体母细胞瘤8例,脑淋巴瘤5例,用6MV直线加速器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 [目的]探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及副反应的处理。[方法]对34例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髓母细胞瘤15例,室管膜母细胞瘤6例,松果体母细胞瘤8例,脑淋巴瘤5例,用6MV直线加速器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全中枢剂量给予30Gy~36Gy后缩野,对肿瘤原发灶追加剂量至50Gy~55Gy。[结果]除2例在治疗中死亡之外均能完成放疗,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髓抑制。[结论]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可减少肿瘤复发,但放疗致骨髓抑制明显,须加强对症支持治疗,防止白细胞下降,避免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放射疗法 副反应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绍恩 魏伟宏 吕志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20例鼻咽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黏膜炎组(1级,42例)与重度黏膜炎组(2~4级,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并分析影响患者放... 目的分析影响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20例鼻咽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黏膜炎组(1级,42例)与重度黏膜炎组(2~4级,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并分析影响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重度黏膜炎组中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化疗史、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p H值≤7.0、使用抗生素、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轻度黏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有吸烟史、有化疗史、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pH值≤7.0是主要危险因素,使用抗生素和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是主要保护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比例可达到100.00%,因此,临床上需要综合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患者存在的不同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处理方案,从而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提高放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MF方案及CMF+ADM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文 魏伟宏 蔡先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6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CMF和CMF+ADM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效果,为更好治疗乳腺癌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将8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2组,每组43例。2组分别采用CMF方案和CMF+ADM方案治疗。结果CMF和CMF+ADM方案组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6.28%、23.26%,总有效率... 目的比较CMF和CMF+ADM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效果,为更好治疗乳腺癌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将8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2组,每组43例。2组分别采用CMF方案和CMF+ADM方案治疗。结果CMF和CMF+ADM方案组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6.28%、23.26%,总有效率分别为48.84%、81.40%,2组间完全缓解率无差别(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MF比CMF+ADM方案的肝功损害和口腔炎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无差别。结论CMF+ADM方案较CMF方案治疗乳腺癌效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阿霉素 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肝转移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附16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秋霞 唐溢聪 魏伟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肝转移行肝脏姑息性放射治疗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肝脏姑息性放射治疗鼻咽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15例,肝脏放疗剂量:全肝剂量36GY(18~40GY),肝转移灶60GY(32~66GY);... 目的探讨鼻咽癌肝转移行肝脏姑息性放射治疗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肝脏姑息性放射治疗鼻咽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15例,肝脏放疗剂量:全肝剂量36GY(18~40GY),肝转移灶60GY(32~66GY);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6例,2例长期生存;中位生存期20个月(7~77个月);4例轻度急性放射性肝损害,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鼻咽癌肝转移行肝脏姑息性放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建议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肝转移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放疗对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镇和 魏伟宏 +2 位作者 张洋 陈露斯 罗伟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8B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放疗对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病人78例,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放疗总有效率为92.31%,其中多分割组和小分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93.75%。经统计处理,两组放疗... 目的 探讨放疗对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病人78例,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放疗总有效率为92.31%,其中多分割组和小分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93.75%。经统计处理,两组放疗后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病人的止痛效果较好,应为首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治疗
下载PDF
参果液预防鼻咽癌放疗所致口咽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惠芳 魏伟宏 +2 位作者 蒋慧明 胡学锋 全亚玲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5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参果液漱口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口咽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999年10月-2002年1月入住本科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120例,随机抽样分为朵贝氏液组和参果液组各60例,分别进行预防放疗所致口咽反应的效果观察,朵贝氏液组用3... 目的 探讨参果液漱口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口咽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999年10月-2002年1月入住本科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120例,随机抽样分为朵贝氏液组和参果液组各60例,分别进行预防放疗所致口咽反应的效果观察,朵贝氏液组用3%的朵贝氏液含漱;参果液组用参果液含漱,两组病人漱口与放疗同步进行,要求每天早、晚、三餐前后、放疗前后共漱口10次,每次15-20 m1.持续含漱约5 min。餐后先用开水清洗口腔再含漱,以提高药物的效果。疗程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结果 参果液组放射性口咽反应的程度明显低于朵贝氏液组,P<0.001。Ⅲ度以上口咽反应出现的时间较朵贝氏液组迟,P<0.05。结论 参果液漱口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反应有一定疗效,可替代朵贝氏液作为鼻咽癌放射性口咽反应的预防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口咽反应 放射性 参果液 朵贝氏液
下载PDF
扁桃体癌单纯放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15
作者 郑镇和 魏伟宏 +2 位作者 张洋 陈露斯 罗伟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7B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扁桃体癌的远期放疗效果。方法 1985年12月~1997年12月收治96例扁桃体癌患者,均用放射治疗,然后观察5年生存率。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为53.12%。结论 Ⅰ、Ⅱ期扁桃体癌可采用根治性放射治疗,Ⅲ、Ⅳ期采用计划性放疗结合手术或... 目的 探讨扁桃体癌的远期放疗效果。方法 1985年12月~1997年12月收治96例扁桃体癌患者,均用放射治疗,然后观察5年生存率。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为53.12%。结论 Ⅰ、Ⅱ期扁桃体癌可采用根治性放射治疗,Ⅲ、Ⅳ期采用计划性放疗结合手术或手术结合放疗,这样既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癌 单纯放疗 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的摆位技术及质量控制
16
作者 吴雪英 魏伟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1年第05C期61-61,共1页
目的了解新型头部固定器加不规则挡块,对鼻咽癌放疗的质量保证情况。方法利用水解塑料面网、真空固定枕、夹板、低熔点铅制作新型个体化头部固定器及不规则挡块,拍验证片及同时对病人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的上下、左右位移进行100人次... 目的了解新型头部固定器加不规则挡块,对鼻咽癌放疗的质量保证情况。方法利用水解塑料面网、真空固定枕、夹板、低熔点铅制作新型个体化头部固定器及不规则挡块,拍验证片及同时对病人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的上下、左右位移进行100人次测量。结果新型头部固定器具有个体化,稳定性、重复性好,100人次测量的上下、左右位移为零。结论新的头部固定技术加不规则挡块,比国内常用的多种方法更精确,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摆位技术 放射治疗 不规则挡块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触诊与CT检测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张洋 魏伟宏 +2 位作者 郑镇和 陈露斯 罗伟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6期560-560,共1页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很高,是影响临床分期、放射治疗设计及预后的重要因素.CT由于其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已成为诊断鼻咽癌、确定鼻咽癌T分期的主要手段.但目前颈淋巴结转移分期,仍沿用一贯制的触诊法,存在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鼻咽癌 颈淋巴结转移 触诊 CT检测 临床分期
下载PDF
TPF方案诱导化疗对局部N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伟宏 林力 +4 位作者 吴永峰 张国义 徐韬 李绍恩 吕志倩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8期512-514,共3页
目的 比较1个疗程TPF方案和2个疗程PF方案作为诱导化疗对局部N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初治的47例接受过诱导化疗的局部N晚期鼻咽癌患者,其中采用1个疗程TPF诱导化疗方案26例,采用2个疗程PF... 目的 比较1个疗程TPF方案和2个疗程PF方案作为诱导化疗对局部N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初治的47例接受过诱导化疗的局部N晚期鼻咽癌患者,其中采用1个疗程TPF诱导化疗方案26例,采用2个疗程PF诱导化疗方案21例;唧方案使用多西紫杉醇(Docetaxel,TAX,商品名:泰素帝)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DDP)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5-氟尿嘧啶(5-Fu)800mg/m2,第1天至第4天,静脉泵注.PF方案使用DDP 1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 1000 mg/m2,第1天至第4天,静脉泵注;两组均为3周方案.随后两组均采用DDP(30 mg/m2,每周方案)单药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诱导化疗后鼻咽部病灶有效率(CR+PR)57.7%;颈部有效率69.2%,对照组2个疗程PF方案诱导化疗后鼻咽部病灶有效率66.7%;颈部有效率71.4%(P&gt;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鼻咽部病灶和颈部淋巴结CR率分别为92.3%和88.7%,而对照组鼻咽部病灶和颈部淋巴结CR率分别为100.0%和90.5%(P&gt;0.05).试验组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脱发.结论 1个疗程TPF诱导化疗对局部N晚期鼻咽癌可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的治疗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多西紫杉醇 顺铂 5-氟尿嘧啶 诱导化疗
原文传递
PET—C畛断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伟宏 蒋军 冯彦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604-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PET—CT对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PET—CT检查的乳腺肿瘤患者40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价PET—CT对原发病灶定性和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并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情况进行比较;检验原... 目的探讨PET—CT对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PET—CT检查的乳腺肿瘤患者40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价PET—CT对原发病灶定性和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并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情况进行比较;检验原发肿瘤病灶病理直径大小与超声、PET—CT诊断的一致性及其与标准化摄取值(SUV)值的相关性。结果PET—CT对乳腺癌的定性诊断准确率95%、灵敏度94%、特异度100%;根据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情况,PET—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准确率88.2%、灵敏度89.2%、特异度83.3%;肿瘤病灶病理直径大小与PET-CT诊断相关性最高(P〈0.05),与SUV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PET—CT对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诊断基本相符,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两者诊断原发病灶大小的一致性最佳,可为取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214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长期生存预后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泽黎 徐韬 +4 位作者 魏伟宏 陈清环 冯洁栈 张国义 卢秋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7-541,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的同步化疗方案(多西他赛或顺铂)及顺铂累积剂量强度(>200mg/m2或≤200mg/m2)对鼻咽癌长期生存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7-01-2009-06-30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214例,41例同... 目的评估不同的同步化疗方案(多西他赛或顺铂)及顺铂累积剂量强度(>200mg/m2或≤200mg/m2)对鼻咽癌长期生存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7-01-2009-06-30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214例,41例同步每周多西他赛化疗,173例同步每周顺铂化疗;其中顺铂同步化疗患者中,62例顺铂累积总量≤200 mg/m2,111例顺铂累积总量>200 mg/m2;155例治疗前检测了血浆EBV-DNA水平,其中47例≥1 500copies/mL。结果多西他赛组和顺铂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1.2%和81.9%,P=0.306;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66.8%和79.1%,P=0.133;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ea-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74.1%和86.5%,P=0.110;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1%和90.5%,P=0.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顺铂累积总量>200 mg/m2 5年PFS为84.3%,比顺铂累积总量≤200 mg/m2的69.4%明显提高,P=0.018;顺铂累积总量>200mg/m2 DFS为89.9%,比顺铂累积总量≤200mg/m2的80.4%明显降低,P=0.042;治疗前血浆EBV DNA≥1 500copies/mL组和治疗前EBV DNA<1 500copies/mL组5年PFS分别为59.9%和81.5%,P=0.002;DFS分别为71.8%和87.6%,P=0.009;OS分别为64.6%和86.8%,P=0.001。结论每周顺铂方案在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良好,顺铂累积总量>200mg/m2改善PFS和DFS,每周多西他赛同步化疗与每周顺铂同步化疗远期疗效相似。治疗前血浆EBV-DNA水平是影响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同步放化疗 顺铂 多西他赛 EBV-DNA水平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