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仪式传播观视域下武术文化的传播与认同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魏俊威
刘静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
出处
《体育科学研究》
2018年第6期11-14,共4页
-
文摘
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出发,将武术仪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仪式传播与认同理论,探讨武术仪式对武术传播的影响及对民族认同的构建。研究发现:武术仪式具有特定的时空性、规范性、程序性、标准化和重复性等仪式传播的特征。武术仪式主要从个人身份的确认、共同情感的体验和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三个层面建构了民族认同。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满足不同时期人们的文化需求。武术仪式的内容与形式只有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
关键词
武术仪式
体育传播
体育文化
民族认同
-
Keywords
Wu Shu rituals
sports communication
physical culture
national identity
-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武术仪式的发展演变与认同构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魏俊威
刘静
黄毅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
-
出处
《武术研究》
2020年第3期28-30,42,共4页
-
文摘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生动载体和代表性项目,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仪式作为一种象征性和文化传承性的实践活动,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凝聚群体,调节秩序,强化认同的角色。通过仪式来审视武术,梳理武术仪式的演变发展,探讨武术仪式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旨在为武术文化的研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研究认为:武术仪式的演变大致经历了起源萌生、初具形态、逐步成熟、繁荣发展、渐趋没落五个阶段,武术仪式主要从个人与群体的紧密联系、社会规则与仪式程序的相互映射、武术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三个层面建构了民族文化的认同。
-
关键词
仪式文化
武术仪式
文化认同
-
Keywords
ritual
Wushu ritual
cultural identity
-
分类号
G85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论“功守道”发展的现状研究
- 3
-
-
作者
黄毅
肖文霞
魏俊威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
-
出处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9期222-223,共2页
-
文摘
中华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技击的本质属性,2017年,由李连杰与马云联手打造的"功守道"以太极推手演变而来,通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核心技法达到"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的目的,与传承千年的攻守思想完美契合,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传统武术具有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功守道"的内涵及发展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功守道"是集体育赛事IP、品牌于一体的运动项目,而"功守道"的成功推广或将有可能成为武术入奥运梦的载体。
-
关键词
功守道
运动项目
体育赛事IP
品牌
-
分类号
G80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多功能铁锹在近身搏斗中的运用
- 4
-
-
作者
谭树德
魏俊威
李之钦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轻兵器》
2023年第8期78-80,共3页
-
文摘
多功能铁锹由工兵锹发展而来,具有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特点,其在近身搏斗中也是有力的武器——世界各国重视近战对抗能力世界各国对于士兵的近战对抗能力极为重视。美军一方面优选近战武器,提升武器性能;另一方面强化近距离作战训练,以提升官兵的近战对抗能力。俄军在沿袭传统“桑博”格斗术的基础上,融合空手道、柔道等其他防身术,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军用近身搏斗体系。我军步兵分队的单兵装备包括匕首、腰带、工兵铲等,其中,工兵铲是我军单兵装备的经典,源于战场生存的需要。
-
关键词
单兵装备
近距离作战
俄军
步兵分队
工兵锹
近战武器
武器性能
对抗能力
-
分类号
E922.8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