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各缸进气不一致影响的怠速控制优化方法
1
作者 魏倩雯 鞠敏 +1 位作者 黄玉平 王腾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第15期56-58,共3页
该文结合怠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指出各缸进气不一致会造成发动机怠速不稳定的情况,给出了一种不需要增加传感器及硬件成本的怠速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当前已经采集的发动机各部分的参数,通过计算各缸燃料喷射量的补偿值,对原有燃... 该文结合怠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指出各缸进气不一致会造成发动机怠速不稳定的情况,给出了一种不需要增加传感器及硬件成本的怠速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当前已经采集的发动机各部分的参数,通过计算各缸燃料喷射量的补偿值,对原有燃料喷射量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动机因各缸进气不均匀导致的发动机怠速不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怠速控制 进气量 发动机转速
下载PDF
嵌入式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飞飞 魏倩雯 王龙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13期45-46,共2页
本文阐述了嵌入式软件V流程开发模式,对嵌入式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 V 流程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下载PDF
CMMI在电控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3
作者 赵婧如 王飞飞 +1 位作者 魏倩雯 辛英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13期218-219,共2页
本文将CMMI-DEV模型融合到电控系统研发流程中,建立电控系统研发V模型,保证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减少开发完成后出现问题的风险,节约研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文章将具体阐述CMMI在电控系统开发中的... 本文将CMMI-DEV模型融合到电控系统研发流程中,建立电控系统研发V模型,保证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减少开发完成后出现问题的风险,节约研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文章将具体阐述CMMI在电控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MI 电控系统开发 项目管理 持续改进
下载PDF
浅谈如何进行节气门异常检测及保养提醒
4
作者 黄玉平 曹石 魏倩雯 《时代汽车》 2021年第19期167-168,共2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检测节气门异常的方法,利用通过传感器采集的实际进气流量来校验通过节气门相关参数计算的进气流量,如果两者的相对偏差在积分累加后超过一定范围,则说明当前节气门存在异常,并且本方法考虑到了故障检测的使能条件,防止... 本文设计了一种检测节气门异常的方法,利用通过传感器采集的实际进气流量来校验通过节气门相关参数计算的进气流量,如果两者的相对偏差在积分累加后超过一定范围,则说明当前节气门存在异常,并且本方法考虑到了故障检测的使能条件,防止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气门异常 进气流量 诊断方法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相关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5
作者 陈世清 魏倩雯 王菁菁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2-978,共7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相关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例PD-1抑制剂引起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追踪...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相关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例PD-1抑制剂引起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追踪4例新发糖尿病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期间、T1DM发生前的血糖监测结果。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诊治方案、观察转归及出院后进行随访的血糖及C肽等结果。结果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63(53~71)岁,其中暴发性T1DM患者4例。4例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症状首次就诊。接受PD-1抑制剂第1次治疗到发生T1DM的中位时间为232 d(82~288 d),中位周期为10(2~14)个周期,其中3例分别在PD-1抑制剂治疗中断后44、40、65 d发生了DKA,期间未监测血糖。5例患者在诊断T1DM时的中位血糖为28.83(25.16~43.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5%(6.8%~9.7%),空腹C肽为<0.02(<0.02~0.37)ng/ml,2 h C肽为0.06(<0.02~0.68)ng/ml,尿酮体阳性++~+++。胰岛自身抗体和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各2例。4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共完成了26个治疗周期,其中21个治疗周期前检测了空腹血糖,中位血糖为5.72(5.09~6.97)mmol/L。9个治疗周期后7 d内复查了空腹血糖,中位血糖为7.22(5.88~8.95)mmol/L。5例T1DM患者均救治成功,住院10~19 d。出院后1例采用胰岛素泵、4例采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为每日0.53~0.77 U/kg。4例患者出院后36~49 d复查C肽均低至检测水平下限。5例患者均遵循出院降糖方案控制血糖,血糖波动在6~13 mmol/L。结论 PD-1抑制剂可导致T1DM,多表现为暴发性T1DM,常以DKA起病,即使停止PD-1抑制剂治疗后仍可发生,胰岛β细胞破坏不可逆转,需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为了早期识别,及时救治,需要在PD-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以及停止治疗后持续血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