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识解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英译研究——以《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为例
1
作者 魏在江 刘岩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1期30-36,I0001,共8页
本文基于认知识解理论,探究《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英译的认知理据及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1)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这四个识解维度在《中国的民主》英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制约作用;(2)英汉母语者在识解方式上有明显差异,译者需解... 本文基于认知识解理论,探究《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英译的认知理据及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1)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这四个识解维度在《中国的民主》英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制约作用;(2)英汉母语者在识解方式上有明显差异,译者需解构和重构原文的识解方式,选择符合译语读者认知模式的识解方式进行表达;(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对外阐释既需要使用外国人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又要超越文化信仰和意识形态差异。识解理论为中国民主话语英译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有利于中国民主形象的塑造和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英译 认知理据 国际传播策略 识解
下载PDF
英汉违实条件句表义方式的认知对比研究——以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为例
2
作者 刘岩 魏在江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2,128,共8页
本研究以COCA语料库中的if条件句和BCC语料库中的如果条件句为例,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比英汉违实条件句的表义方式。研究发现:1)在语义层面,英语违实条件句有违实标记,存在过去时的语义虚化,常通过附加句子加强违实义,而汉语违实条件... 本研究以COCA语料库中的if条件句和BCC语料库中的如果条件句为例,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比英汉违实条件句的表义方式。研究发现:1)在语义层面,英语违实条件句有违实标记,存在过去时的语义虚化,常通过附加句子加强违实义,而汉语违实条件句有假设性增强标记,未构成过去时的虚化,常通过附加词汇加强违实义;2)在语用层面,英语违实条件句语境依赖性更低,传递的主观性较弱,偏重因果推理机制,而汉语违实条件句语境依赖性更高,传递的主观性较强,偏重结果对比机制;3)二者的对比特征体现了英汉母语者在文化和思维方面的认知识解差异。本研究不仅为英汉违实义的认知对比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也为英汉违实条件句的习得和教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实条件句 语料库 英汉对比 识解
下载PDF
概念转喻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向
3
作者 魏在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47-160,F0003,共15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简述概念转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其发展脉络,展望未来的发展路径与方向。文章首先回顾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修辞到认知;其次讨论了近年来概念转喻研究新的进展,如转喻触发语、转喻的认知功能研究;最后展望了概...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简述概念转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其发展脉络,展望未来的发展路径与方向。文章首先回顾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修辞到认知;其次讨论了近年来概念转喻研究新的进展,如转喻触发语、转喻的认知功能研究;最后展望了概念转喻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议加强英汉转喻对比与相关实践领域——如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教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修辞 认知 语法转喻 隐喻
下载PDF
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在江 赵帮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共12页
借助对立统一思维,基于概念隐喻和动态范畴论,本文提出了“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CMDCM),并将之作为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前槽和后槽之间存在一个上位范畴,其抽象图式义是前后槽共现于该构式的依据,也是二者... 借助对立统一思维,基于概念隐喻和动态范畴论,本文提出了“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CMDCM),并将之作为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前槽和后槽之间存在一个上位范畴,其抽象图式义是前后槽共现于该构式的依据,也是二者对比语义数量的标准;对立统一思维使前后槽临时形成反义关系,亦体现出一定语义数量,说话人通过确定并标注该语义数量,在前后槽之间建立语义梯级;整个构式包含两次隐喻过程,概念投射经由前槽发出,继而被具有优先投射权的后槽阻滞,故新喻具有遮蔽旧喻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射 遮蔽 否定 动态范畴化 阻滞
下载PDF
隐性否定构式“X什么X”的基线/阐释模型
5
作者 杜娟 魏在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5-53,共9页
构式语法理论没有明确的操作方法来描写构式义“大于部分之和”的产生路径,认知语法的精细描写思路可以为其提供方法论工具。本文采用认知语法的新进展——基线/阐释模型,探析隐性否定构式“X什么X”的语义建构,解释该构式否定义的生成... 构式语法理论没有明确的操作方法来描写构式义“大于部分之和”的产生路径,认知语法的精细描写思路可以为其提供方法论工具。本文采用认知语法的新进展——基线/阐释模型,探析隐性否定构式“X什么X”的语义建构,解释该构式否定义的生成机制与功能动因。研究发现:1)该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是结构和系统层面一系列基线/阐释操作多重互动的结果。2)与显性否定构式相比,隐性否定构式的语义建构过程更复杂,二者在认知机制上的区别在于:显性否定构式是基于语境细节,经一次阐释得到的高层级概念结构;隐性否定构式则是以相应的否定概念为基线,经两次阐释得到的复杂概念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否定构式 语义建构 “X什么X” 认知语法 构式义生成
下载PDF
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131
6
作者 魏在江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5,共6页
以往的隐喻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是一种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它起着语篇构建、衔接和连贯的功能。本文拟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研究,从隐喻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着眼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 以往的隐喻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是一种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它起着语篇构建、衔接和连贯的功能。本文拟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研究,从隐喻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着眼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初步探索,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隐喻的理论研究,试图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隐喻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词汇层、句法层,也应该从语篇的层面去研究。从语篇的层面去研究隐喻不但可以揭示隐喻的功能,而且可以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从而也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篇功能 认知语言学 衔接 连贯 界面
下载PDF
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139
7
作者 魏在江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文对预设的研究作了全面的回顾 ,论述了预设的种类、功能 ,提出了作者自己在预设研究方面的几点设想 ,指出预设研究应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全面研究。
关键词 预设 种类 功能 方法
下载PDF
关联与预设 被引量:50
8
作者 魏在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共5页
本文从关联理论入手,探讨了语用预设的认知心理理据。语用预设涉及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语用预设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求。语用预设常常涉及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语用意图。在认知语境中,关... 本文从关联理论入手,探讨了语用预设的认知心理理据。语用预设涉及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语用预设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求。语用预设常常涉及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语用意图。在认知语境中,关联度越大,语用预设越明显;关联度越小,语用预设越隐含。本文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语用预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它以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为手段,可揭示语用预设的相关信息。我们强调,预设的研究必须是多视角、多学科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预设 关联理论 认知语境 最佳关联
下载PDF
基于功能的英汉语情态隐喻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魏在江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本文从情态隐喻句式的非一致式、英语情态动词与汉语能愿动词、名词化与及物过程的转换、情态隐喻与情态的主客观取向系统、情态的三级量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英汉语情态隐喻对比研究,以便为汉语情态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从形式上讲,英语和... 本文从情态隐喻句式的非一致式、英语情态动词与汉语能愿动词、名词化与及物过程的转换、情态隐喻与情态的主客观取向系统、情态的三级量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英汉语情态隐喻对比研究,以便为汉语情态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从形式上讲,英语和汉语都有情态句法的非一致形式,但英语更多采用形合手段,因而更为清晰;汉语更多采用词汇意合手段,因而较为模糊。从功能上讲,英汉语都有情态隐喻用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隐喻 非一致式 及物性过程 主客观取向 三级量值
下载PDF
隐喻与文学语篇的建构 被引量:54
10
作者 魏在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往的隐喻研究主要着眼于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在文学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在建构文学语篇时.常常运用隐喻来建构文本的框架,让读者通过隐喻理解文学语篇中的语言。隐喻对语篇主题发展、语篇信息的连贯性等... 以往的隐喻研究主要着眼于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在文学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在建构文学语篇时.常常运用隐喻来建构文本的框架,让读者通过隐喻理解文学语篇中的语言。隐喻对语篇主题发展、语篇信息的连贯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同时,隐喻对文学语篇可以产生生动形象的文体效应。从语篇的层面去研究隐喻不但可以揭示隐喻的功能,而且可以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从而也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文学语篇 建构
下载PDF
语篇连贯的元语用探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魏在江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4,共6页
衔接和连贯是话语分析中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语用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语言交际中语篇连贯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本文在V erschueren提出的语... 衔接和连贯是话语分析中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语用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语言交际中语篇连贯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本文在V 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和元语用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语篇连贯与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语篇连贯的语言标示的元语用功能,试图用元语用理论来解释许多表面不衔接但意义上很连贯的语篇,以表明语用学和语篇分析之间存在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连贯 元语用意识 元语用探析 语言顺应理论
下载PDF
英汉“生理现象”委婉语对比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魏在江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9-21,共3页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同但更有异.本文对几种主要的"生理现象"的委婉语的表达形式、文化内涵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英汉 生理现象 委婉语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被引量:43
13
作者 魏在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1,共6页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包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近些年来,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给予充分的关注。具有体验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隐喻的主观...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包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近些年来,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给予充分的关注。具有体验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可以从隐喻表达说话人的情感、隐喻表达说话人的视角、隐喻表达说话人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可加深对隐喻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主观性 主观化
下载PDF
语用预设主观性的认知识解 被引量:22
14
作者 魏在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127,共4页
从认知视角研究语用预设是一种新尝试。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可从说话人的主观思想、说话人预设中的评估性、说话人的说话视角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导致了语用预设在具体语境中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也进一步验证了语言... 从认知视角研究语用预设是一种新尝试。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可从说话人的主观思想、说话人预设中的评估性、说话人的说话视角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导致了语用预设在具体语境中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也进一步验证了语言的主观性是普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预设 主观性 认知识解
下载PDF
语用预设的元语用探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魏在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语用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语言交际中语用预设现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本文在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和元语用意识理论的...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语用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语言交际中语用预设现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本文在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和元语用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语用预设与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语用预设的语言标示的元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预设 元语用意识 元语用分析 语言顺应理论
下载PDF
语用预设的复合空间理据 被引量:19
16
作者 魏在江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从复合空间理论入手,探讨了语用预设的心理空间理据。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笔者主张应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预设进行全面研究。复合空间理论可以为预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它以心理空间关系为手段,揭示语言... 本文从复合空间理论入手,探讨了语用预设的心理空间理据。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笔者主张应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预设进行全面研究。复合空间理论可以为预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它以心理空间关系为手段,揭示语言结构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语言使用者如何分派和处理语言结构的指称关系。在语用预设的流向、预设触发语、预设的转移、预设的投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预设 复合空间理论 理据
下载PDF
概念转喻与语篇连贯——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魏在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往对转喻的研究主要在词汇和句法层,很少涉及语篇层。以当代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篇层面对转喻的功能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转喻具有比较明显的语篇衔接功能,强调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结合。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语篇连贯 认知
下载PDF
“……秀”、“秀……”的预设构式及其认知阐释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在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5,共3页
近年来,汉语里出现了"……秀"、"秀……"这种结构,"秀"成了一个搭配能力很强的词汇,如"桌面秀"等许多名词用法和"秀幸福"、"秀爱情"等许多动词用法。本文从构式语法和非... 近年来,汉语里出现了"……秀"、"秀……"这种结构,"秀"成了一个搭配能力很强的词汇,如"桌面秀"等许多名词用法和"秀幸福"、"秀爱情"等许多动词用法。本文从构式语法和非范畴化理论出发,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汉语中的"秀"为何有如此强的搭配能力,试图揭示其背后的理据,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 构式 非范畴化 动因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广告语言变异及语用目的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魏在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27-31,共5页
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交际中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广告语言是最不“规范”的语言。语言变异是广告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 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交际中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广告语言是最不“规范”的语言。语言变异是广告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异、语义变异、书写变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广告语言变异的袁现形式及其语用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语言变异 语用目的
下载PDF
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 被引量:26
20
作者 魏在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5,共6页
转喻基于邻近联想,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转喻既有开放性,又有多维性、临时性、创造性。转喻与隐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一种体验、经历去映射、构建和... 转喻基于邻近联想,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转喻既有开放性,又有多维性、临时性、创造性。转喻与隐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一种体验、经历去映射、构建和设定另一种经验与存在,使其更加生动、更加直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出发,论述了转喻与语用推理、转喻与概念整合的关系,分析了转喻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和功能,并从跨空间投射映现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转喻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认知 概念整合 语用推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