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农牧交错区奶牛场舍内外温热环境指标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郭祎玮 史彬林 +4 位作者 崔玉铭 赵育国 刘晓静 于萍 魏天盛 《中国奶牛》 2011年第12期59-61,共3页
本试验选择内蒙古西部农牧交错区某奶牛场作为试验地点,对泌乳牛舍一年四季空气温热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与评价,以供牛舍设计与管理者参考。测定结果显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建造封闭式牛舍,夏季应考虑增加通风降温措施,而冬季则应考虑如... 本试验选择内蒙古西部农牧交错区某奶牛场作为试验地点,对泌乳牛舍一年四季空气温热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与评价,以供牛舍设计与管理者参考。测定结果显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建造封闭式牛舍,夏季应考虑增加通风降温措施,而冬季则应考虑如何解决保温与通风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泌乳牛舍 温热环境
下载PDF
江汉平原90年代气候特点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教海 别墅 +4 位作者 王孝刚 张志勇 肖汉斌 魏天盛 袁平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通过对江汉平原 90年代气候特点和主要气象因子与棉花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 :近1 0年来该棉区 4~ 1 0月的积温提高了 78.8℃ ;降雨量增加了 5 6.4mm;总日照时数减少 1 0 4 .9h。温度的提高和降雨量的增多 ,每个月表现并不一致... 通过对江汉平原 90年代气候特点和主要气象因子与棉花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 :近1 0年来该棉区 4~ 1 0月的积温提高了 78.8℃ ;降雨量增加了 5 6.4mm;总日照时数减少 1 0 4 .9h。温度的提高和降雨量的增多 ,每个月表现并不一致。影响该区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日均气温 >总日照时数 >降雨量 ;其中对产量起主导作用的是 6月份和 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 ,6月份的日照时数以及 7月和 8月的日平均气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90年代 气候特点 棉花 产量
下载PDF
移栽地膜棉生态生物学效应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别墅 唐仕芳 +3 位作者 肖汉斌 李孝斌 魏天盛 张教海 《中国棉花》 1998年第10期16-17,共2页
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机理是“增温、增光、保肥、调墒”,重点是利用好增温、增光的有利条件,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其生长发育特点是“生育早、发棵快、果节多、有效开花结铃期长、容易早衰”,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移栽地膜棉可增产1~... 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机理是“增温、增光、保肥、调墒”,重点是利用好增温、增光的有利条件,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其生长发育特点是“生育早、发棵快、果节多、有效开花结铃期长、容易早衰”,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移栽地膜棉可增产1~2成,是继80年代直播改移栽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的栽培技术改革,显示了大幅度增产的潜力。本文总结了移栽地膜棉的生态生物学效应及相应的栽培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地膜棉 生物学效应 配套技术 棉花
下载PDF
添加杜仲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及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马驰骋 魏天盛(译)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09年第11期42-45,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添加杜仲树叶(EUL)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及肉品质的影响。90头母猪(长白×大白×杜洛克,初重20kg)分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三个重复,饲养在前开放畜舍中,每个围栏10头。试验处理从生长肥育猪生长阶... 本文旨在研究添加杜仲树叶(EUL)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及肉品质的影响。90头母猪(长白×大白×杜洛克,初重20kg)分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三个重复,饲养在前开放畜舍中,每个围栏10头。试验处理从生长肥育猪生长阶段初期(204-3kg)日粮中开始添加0(C)、3%(T1)和5%(T2)的EUL。当活畜体重达到105±3kg时将试验猪电击屠宰。日粮添加EUL后,在生长性能上表现为,日平均采食量(ADFI,kg/day)显著降低(P〈0.05),T1和T2组平均日增重(ADG,kg/day)显著低于(P〈0.05)C组。在血液指标中,T1和,12组白细胞(WBC,10^3/mm^3)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RBC,10^3/mm^3)、血红素(HGB,g/dL)和血细胞压积(HCT,%)显著高于(P〈0.05)C组。他组血小板(PLT,10^3/mm^3)显著低于(P〈0.05)T1和C组。在血清生化组成上,T1和他组总蛋白质(g/dL)、r—GTP(m/L)、总胆固醇(mg/dL)和甘油三酸酯(mg/dL)显著低于(P〈0.05)C组。T1组背最长肌的粗蛋白量显著高于C组。T1和他组粗灰分显著高于(P〈0.05)C组。肉色的黄色到蓝色比色刻度尺(CIE*b),12组显著高于(P〈0.05)C组。T2组背膘颜色显著高于(P〈0.05)其他处理组。肉质新鲜度的感官评价,肉质色泽、脂肪颜色、滴水率及大理石花纹受EUL添加影响不显著。T1和T2组在熟肉的咀嚼度和总可接受性上显著高于(P〈0.05)C组。结论表明,日粮添加EUL能够影响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生长性能 血液学 肉品质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湿地公园景观和生态系统评价
5
作者 魏天盛 《山东煤炭科技》 2016年第9期184-186,共3页
本文根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对山东新巨龙公司采煤沉陷区湿地公园景观和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结论均符合国家湿地公园的要求标准,并且评为"优秀"。
关键词 沉陷区 湿地公园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公安县优质晚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毛善应 魏天盛 +1 位作者 张明 胡海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引进16个优质晚稻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综合产量抗性、米质,初步确定推广岳优26,示范种植国丰1号、金优117,进一步对丰优9号、T优207、金优299进行试验。
关键词 公安县 晚稻 品种筛选试验 产量 米质 抗性
下载PDF
钟楼式单层彩钢瓦屋面肉牛棚舍的环境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天盛 贾斌 +3 位作者 洪小华 马驰骋 王勇 颜培实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了解亚热带无隔热层钟楼式单层彩钢瓦屋面棚舍栓系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在凤阳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气流、PM10、NH3等指标。结果:夏季,棚舍内外温湿度几乎相同,换气量超过了最大换气量,PM10优于卫生标准,温湿指数范围为78~87... 为了解亚热带无隔热层钟楼式单层彩钢瓦屋面棚舍栓系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在凤阳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气流、PM10、NH3等指标。结果:夏季,棚舍内外温湿度几乎相同,换气量超过了最大换气量,PM10优于卫生标准,温湿指数范围为78~87,肉牛处于热应激状态。考虑了气流影响的体感温度范围为25.1~32.2℃,气流显著地减少了高温的影响。晴天棚顶内外表面温度最大相差1.2℃,棚顶隔热能力差,棚顶内表面最高可达48.3℃,此时的舍内气温仅为33.1℃,棚舍自然换气调节是环境控制的主体,适当架高棚顶,开设钟楼换气口有利于畜舍通风换气。冬季,舍内温度范围为-1~7.5℃,舍外温度范围-3.3~5.5℃,温差仅2℃,舍内风速为0.2~0.4 m/s,舍外风速为1.01~2.53 m/s。舍内湿度高于舍外,超过了肉牛生长的适宜湿度范围,NH3浓度优于卫生标准,冬季棚舍四周围挡塑料薄膜,减少了换气量,保温作用弱,空气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钟楼式棚舍 环境 换气 隔热
原文传递
屋顶隔热奶牛舍内的温热环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洪小华 黄彪 +2 位作者 姚勤 魏天盛 颜培实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6,共4页
在芜湖市三山奶牛场,测定了舍内气温、湿度及钟楼内侧和屋顶内、外表面温度。春季舍内空气温度14:00时最高为20.3℃,屋面外表面温度达到40℃以上,比屋面内表面温度高约20℃;全天湿度范围在80.8%~86.1%。夏季屋顶隔热层的热阻实测值(0.1... 在芜湖市三山奶牛场,测定了舍内气温、湿度及钟楼内侧和屋顶内、外表面温度。春季舍内空气温度14:00时最高为20.3℃,屋面外表面温度达到40℃以上,比屋面内表面温度高约20℃;全天湿度范围在80.8%~86.1%。夏季屋顶隔热层的热阻实测值(0.1589 m2.K.h/kJ)为设计热阻(0.2344 m2.K.h/kJ)的67.79%,舍内温度与屋顶内表面辐射热强度呈正相关,屋顶辐射热每增加1 mW/m2(屋顶内表面温度上升0.4℃),舍内空气温度就升高0.21℃。经测算屋顶高4 m以上可减缓太阳辐射对舍温的影响,应因地制宜选择畜舍类型、屋顶高度与隔热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舍 夏季防暑 隔热性能 屋顶热阻 辐射热
原文传递
肉牛棚舍温热环境及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洪小华 魏天盛 +3 位作者 贾斌 马驰骋 贾玉堂 颜培实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4,共7页
为了解亚热带双坡隔热棚舍拴系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和隔热性能,在灵璧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风速、PM10等指标,计算了棚舍围护结构的总热阻、总衰减度、总延迟时间,并同设计要求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夏季牛舍内温度范围23.... 为了解亚热带双坡隔热棚舍拴系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和隔热性能,在灵璧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风速、PM10等指标,计算了棚舍围护结构的总热阻、总衰减度、总延迟时间,并同设计要求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夏季牛舍内温度范围23.0℃~29.5℃,考虑了气流影响的体感温度范围为23.3℃~26.8℃,降低了近3℃,气流有利于降温,畜舍满足最大换气量的需求。冬季牛舍内温度范围为-1.3℃~9.7℃,舍内外温差小于1℃。湿度变化范围很大,平均值在55%~85%之间。PM10浓度均低于卫生学标准。牛舍棚顶外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有较大的波动。夏季最高温度可达近60℃,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而棚内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小,尤其在棚外温度最高的中午,棚内、外表面的温差可达19℃。冬季最低温度可以降到-12.3℃。而棚内温度最低也只降到-1℃。棚顶冬季总热阻为0.372 m2.k/W,夏季总热阻为0.411 m2.k/W,总衰减度为4.3,总延迟时间为0.2 h。棚顶隔热层降低了棚外向舍内的辐射热,有效的降低了舍内的温度,有利于夏季的防暑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棚舍 环境 隔热性能
原文传递
湛江地区肉牛棚舍环境评价
10
作者 洪小华 魏天盛 +3 位作者 蔡思佳 万江虹 马驰骋 颜培实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29,共5页
为了解热带地区双坡式棚舍散栏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在湛江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气流、PM10等指标。结果表明:棚舍内外温湿度几乎相同,换气量超过了最大换气量,PM10优于卫生标准,温湿指数范围为78~85,处于热应激状态。考虑了气... 为了解热带地区双坡式棚舍散栏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在湛江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气流、PM10等指标。结果表明:棚舍内外温湿度几乎相同,换气量超过了最大换气量,PM10优于卫生标准,温湿指数范围为78~85,处于热应激状态。考虑了气流影响的体感温度范围为25~30.5℃,晴天的14:00和19:00,风速为0.95~1.30 m/s,气流显著地减少了高温的影响。棚顶隔热能力差,晴天棚顶内外表面温差不足1℃,棚顶内表面最高可达60.8℃,此时的舍内气温仅为33.4℃,棚舍自然换气调节是环境控制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棚舍 温热环境 换气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