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小说的语言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魏天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共3页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国门的洞开,一种新奇的语言形式———网语以及夹杂着浓郁异域风情的外来词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视野,冲击着人们习以为常、相对稳定的汉语表达,于是“捍卫祖国语言纯洁”的口号被再度提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语及外来词...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国门的洞开,一种新奇的语言形式———网语以及夹杂着浓郁异域风情的外来词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视野,冲击着人们习以为常、相对稳定的汉语表达,于是“捍卫祖国语言纯洁”的口号被再度提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语及外来词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语言的纯洁性”问题呢?王先霈先生主持的国家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网络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生产、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对这些问题作了集中研究,这里选取的是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语言特征 鄙俗化 思维惯性 模式化
下载PDF
观看男人的三种眼光——池莉近作的女性视角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天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8-133,共6页
池莉近作显示出强烈的审视男性的倾向 ,并提供了三种打量男性的视角 :女性主人公视角、女性主人公兼叙述人视角以及女性叙述人视角 ,不同的视角表达对待男性的不同态度。它们使女性由通常的被看变为观看他人 ,是对女性“躯体写作”的超... 池莉近作显示出强烈的审视男性的倾向 ,并提供了三种打量男性的视角 :女性主人公视角、女性主人公兼叙述人视角以及女性叙述人视角 ,不同的视角表达对待男性的不同态度。它们使女性由通常的被看变为观看他人 ,是对女性“躯体写作”的超越 ,同时使女性言说得以摆脱被动和隔绝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角 男性 女性主义批评
下载PDF
魏微:异质的和纯粹的写作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天真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8,共5页
魏微开始写作时,“前辈”者如林白、陈染等已是金身塑就,有了相当的“历史”地位;同代人如棉棉、卫慧等正横空出世,进行着震撼文坛乃至整个世界的哗变。在写作者以叛逆和前卫自诩,竞相标新立异的潮流中,魏微似乎显得很不起眼。但... 魏微开始写作时,“前辈”者如林白、陈染等已是金身塑就,有了相当的“历史”地位;同代人如棉棉、卫慧等正横空出世,进行着震撼文坛乃至整个世界的哗变。在写作者以叛逆和前卫自诩,竞相标新立异的潮流中,魏微似乎显得很不起眼。但你绝不能说她是驯顺、正统或者保守的。她也并不就是沉静的;不如说她很执拗。读她的小说,你会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者 魏微 异质 “历史” 标新立异 作时
下载PDF
从“原始的单纯”达到“圆满的单纯”——革命话语作用下的何其芳诗歌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天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何其芳的诗艺探索和诗风变化,显示出革命话语的传播接受如何强有力地作用于现代汉语诗歌的价值定位、阅读期待和批评标准。《预言》时期,何其芳的创作被指为"忽视和逃避"现实,主要是因为他对现实的态度不符合当时革命话语的... 何其芳的诗艺探索和诗风变化,显示出革命话语的传播接受如何强有力地作用于现代汉语诗歌的价值定位、阅读期待和批评标准。《预言》时期,何其芳的创作被指为"忽视和逃避"现实,主要是因为他对现实的态度不符合当时革命话语的规范。《夜歌》时期的何其芳热忱追寻和接受革命话语,诗歌表达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以适应向民众传播革命话语的需要。颂诗时期,革命话语已内化为诗人的思想意识,其创作的整体风貌日益纯粹,表现出很强的时事性。他的旧体诗创作同样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革命话语被自如地嵌入其中。从青春期的自我"独语",到对时代潮流的追寻,再到对新时代的赞颂,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历程体现出"由原始的单纯"到"新的圆满的单纯"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诗歌创作 革命话语 接受传播
下载PDF
女性写作的“三突出”:反女性主义征候之一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天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女性写作的“三突出”特征:文本叙事在所有故事人物中突出女性人物,在女性人物中突出主人公,在主人公身上突出作家自身的经验和趣味。“三突出”导致女性写作的重复雷同,表现为另类人物的模式化、叙述声音的单一化。这些特征强化了作家... 女性写作的“三突出”特征:文本叙事在所有故事人物中突出女性人物,在女性人物中突出主人公,在主人公身上突出作家自身的经验和趣味。“三突出”导致女性写作的重复雷同,表现为另类人物的模式化、叙述声音的单一化。这些特征强化了作家个人的特权而与女性主义宗旨相悖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叙事声音 “三突出”
下载PDF
网络语境中文学写作的异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天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网络语境使网络文学写作成为一种最具后现代特征的语言行为。从创作过程看,网络写作使主体得以恢复受大众传媒操控而丧失的自主性;从传播和接受的特征看,作者与读者交互作用并同时影响文学文本;从网络的交流功能看,贯穿于写作过程的交... 网络语境使网络文学写作成为一种最具后现代特征的语言行为。从创作过程看,网络写作使主体得以恢复受大众传媒操控而丧失的自主性;从传播和接受的特征看,作者与读者交互作用并同时影响文学文本;从网络的交流功能看,贯穿于写作过程的交流是对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的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写作 异质性
下载PDF
女性写作再转向:从性别斗士到社会牛虻——以阿毛的创作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天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9-92,共4页
论文以阿毛的创作为例,阐述女性写作的价值取向需要调整:从固着于自我,转向关注世界;从强调性别差异,转向重建共性;从抒写表面化、情绪化的怨愤,转向建构具有反讽与诗意精神的文本世界。
关键词 女性写作 性别差异 反讽
下载PDF
试论新闻评论的特殊价值
8
作者 魏天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136-139,共4页
:新闻评论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为它对于个人的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作为个人获得群体认同的手段 ;二是作为个人内省和自律的方式 ;三是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在社会走向成熟的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 ,新闻评论的特殊价值可能而且应当得... :新闻评论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为它对于个人的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作为个人获得群体认同的手段 ;二是作为个人内省和自律的方式 ;三是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在社会走向成熟的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 ,新闻评论的特殊价值可能而且应当得到强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 个人 价值 群体认同 自我实现
下载PDF
对话性、叙事间距与虚构的现实性——以长篇小说《江河湖》为中心的讨论
9
作者 魏天真 魏天无 《长江学术》 2012年第3期89-94,共6页
刘继明的长篇新作《江河湖》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当下文学写作的对话性、叙事间距与虚构的现实性功能。对话性比直露的批判更具知识分子功用,它的生成联结着互相关注的写作者、接受者以及文本虚构人物,他们彼此完全平等又各各不同。叙事间... 刘继明的长篇新作《江河湖》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当下文学写作的对话性、叙事间距与虚构的现实性功能。对话性比直露的批判更具知识分子功用,它的生成联结着互相关注的写作者、接受者以及文本虚构人物,他们彼此完全平等又各各不同。叙事间距则左右着虚构文本在信息容量和艺术气韵之间的平衡。而虚构文本《江河湖》之所以比"同出一源"的纪实文本《梦之坝》具有更强的现实性,是因为它让读者面对或学会面对"不同",逐渐摆脱"对立"思维,养成思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继明 当代长篇小说 对话性 叙事间距
下载PDF
“反观看”的意义与有意义的“反观看”
10
作者 魏天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反观看"指文化生产中的一种自觉的女性主义实践,反抗的是性别控制结构以及作为父权制替代品的消费主义对个体的占有性注视。表现为被看者在自己的客体、对象化身份中注入主体性,创作者赋予作为被看对象的主人公以主动权。相... "反观看"指文化生产中的一种自觉的女性主义实践,反抗的是性别控制结构以及作为父权制替代品的消费主义对个体的占有性注视。表现为被看者在自己的客体、对象化身份中注入主体性,创作者赋予作为被看对象的主人公以主动权。相对于强调"反观看"的女性主义性别政治意义,探寻对于本土当下有实际意义的"反观看"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观看” 注视 女性主义
下载PDF
李洱小说的“复杂性”及其意义
11
作者 魏天真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复杂性 小说 李洱 文学追求 人物形象 叙事方式 个性特质
下载PDF
“自我”和“历史”在虚构叙事中的意义——以李洱的小说为例
12
作者 魏天真 《长江学术》 2013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以李洱的小说为例,说明作者在虚构叙事中的现身,不是全知全能型的强大主观意志的显示,而是作者有意将自我置于与文本中虚构人物同等地位而接受阅读的检视,这种叙事态度及方式的转变,使得作为虚构叙事文本的小说更具烛照人心、引人... 本文以李洱的小说为例,说明作者在虚构叙事中的现身,不是全知全能型的强大主观意志的显示,而是作者有意将自我置于与文本中虚构人物同等地位而接受阅读的检视,这种叙事态度及方式的转变,使得作为虚构叙事文本的小说更具烛照人心、引人深思的作用;李洱独具一格的仿史叙事,超越了正统历史叙事和新历史主义叙事的对立,呈现出注定成为历史的现实世界应有的多样性,也更能培育读者的多元思维和关怀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历史 仿史 虚构 李洱
下载PDF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误区与盲点
13
作者 魏天真 《教师教育论坛》 1998年第6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作品 非真实性 报告文学作家 报告文学创作 误区 主旋律 自我意识 角色意识 社会效应 共产党人
下载PDF
“东湖放评”的文体意义
14
作者 魏天真 《新闻前哨》 2013年第4期15-15,共1页
“东湖放评”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放评体.文体感很强.其特征首先是说理性,短小精悍,以灵活随性的表达方式起到“社评”的作用。
关键词 文体意义 东湖 文体感
下载PDF
饶舌的哑巴:怀疑主义者的青春期话语——李洱早期小说文体风格
15
作者 魏天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8-64,共7页
"饶舌的哑巴"是理解李洱小说文体风格的关键,在他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中,故事主人公、叙事人及文本风格都显现出这一特质。这是作家对现实荒谬、人生虚无的体验式把握,也是他深深包藏在怀疑精神之中的悲悯情怀的体现。
关键词 怀疑主义 饶舌 文体
下载PDF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误区与盲点
16
作者 魏天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0-43,共4页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作家所表现的一切与真实世界本身的符合程度。在如何对待和表现“真实”方面存在着误区和盲点 :1 .“如实反映生活”的非真实性 ;2 .作家立场与观点的非真实性 ;3.报告文学作家真实的自我意识 ;4.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真实性 误区 盲点
全文增补中
当代文学观念的流变及其反思——以方方的小说创作为例
17
作者 魏天无 魏天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109,共4页
作为当代卓有影响的作家,方方的创作历程折射了最近30多年来文学观念及其社会效应的演变:当作家自觉规避意识形态权威及其他话语陈规的制约,其理性精神、怀疑态度赋予作品以批判性和反思性;而当作家以"游戏"心态对待创作,拘... 作为当代卓有影响的作家,方方的创作历程折射了最近30多年来文学观念及其社会效应的演变:当作家自觉规避意识形态权威及其他话语陈规的制约,其理性精神、怀疑态度赋予作品以批判性和反思性;而当作家以"游戏"心态对待创作,拘泥于主流话语、流行趣味而缺乏自省,便会导致文本叙事间距的丧失,使文学失去穿透现实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文学观念 叙事间距
下载PDF
诗歌与城市漫谈
18
作者 魏天无 魏天真 《文化发展论丛》 2017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武汉连续举办了五届公共空间诗歌活动,热闹的活动现场常常诗情澎湃。然而,城镇化、都市化、国际化进程似乎在一点点驱逐抒情诗,现代生活与抒情诗构成悖论。所以,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诗人都要去发现无法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为他所提供的... 武汉连续举办了五届公共空间诗歌活动,热闹的活动现场常常诗情澎湃。然而,城镇化、都市化、国际化进程似乎在一点点驱逐抒情诗,现代生活与抒情诗构成悖论。所以,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诗人都要去发现无法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为他所提供的新的诗歌灵感,改造诗歌语言和抒情方式,创造一种与现代人生存境况相应和的诗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城市 现代化进程 新的抒情方式
下载PDF
端正办刊方向 力争“双效”统一——访《书刊导报》、《爱情婚姻家庭》总编李德复
19
作者 郭慧蓉 魏天真 《出版科学》 1994年第1期44-45,共2页
在没采访李德复总编之前,就听说他是一个大忙人。 金秋九月的一天,在武昌一条狭长的小巷里,我们终于找到了《书刊导报》和《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的办公楼。环视着空间不大但井然有序的办公室,看着工作人员忙进忙出的身影,我们不由地想:... 在没采访李德复总编之前,就听说他是一个大忙人。 金秋九月的一天,在武昌一条狭长的小巷里,我们终于找到了《书刊导报》和《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的办公楼。环视着空间不大但井然有序的办公室,看着工作人员忙进忙出的身影,我们不由地想:领导这个集体,让这些年轻人在这里严谨工作的是怎样一个威风凛凛的总编呢?艰难创业,苦心经营这一报一刊的是怎样一位壑智的长者呢? 正猜想着,李总编走进来了,他戴着眼镜,一张近乎严厉的面孔,满身朝气竟使他显得比实际年龄小了十岁,一看就是那种敢说敢干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婚姻 办刊方向 家庭 读者服务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双效 华中师范大学 精神文明建设 李德 多劳多得原则
下载PDF
“倾听到世界的心跳”——李洱访谈录 被引量:22
20
作者 魏天真 李洱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2,共7页
关键词 访谈录 60年代 李洱 世界 70年代 年龄段 毛主席 语录 小孩 唐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