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Postmoder-nism)席卷全球,科学的合法性问题(Legiti-macy of Science)受到了普遍质疑[1],以"理性"为本位的宏大理论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2],现代科学自身的保守性和功利性已...一、导言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Postmoder-nism)席卷全球,科学的合法性问题(Legiti-macy of Science)受到了普遍质疑[1],以"理性"为本位的宏大理论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2],现代科学自身的保守性和功利性已经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解构,对权威话语的逻各斯(Logic)的中心主义进行了颠覆[3],人本主义、人文关怀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诉求之一。展开更多
华翰维(Henry Tutwiler Wright III)为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现任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早在1962年,华翰维已成为美国考古学会会员。1964年,他本科毕业于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随后在芝加哥大学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65年)和博士学位(196...华翰维(Henry Tutwiler Wright III)为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现任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早在1962年,华翰维已成为美国考古学会会员。1964年,他本科毕业于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随后在芝加哥大学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65年)和博士学位(1967年)。毕业后,华翰维先后任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1967年-1971年)、副教授(1971年-1976年)、教授(1976年-),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Albert C.Spaulding学院教授(2001年-2007年)、Albert C.Spaulding学院杰出教授(2007年-),圣达菲研究所教授(2002年-),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员(1967年-)、博物馆馆长(1988年-1991年)。华翰维教授现兼任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考古艺术博物馆研究员(1975年-今)、西非不列颠研究所会员(1980年-今)、美国麦克阿瑟协会会员(1993年-1998年)、圣达菲研究所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5年-今)、圣达菲研究所成员(1998年-今)、英国东非学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讲师(2009年)、山东大学立青考古访问教授(2011年-今)等。华翰维教授所获荣誉和奖励有:麦克阿瑟天才奖(1993年-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考古学会(A.I.A.)杰出成就金奖(2009年);美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2013年)。华翰维教授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美国密西根、阿帕拉契亚、切萨皮克、安纳波利斯、俄亥俄河谷,法国多尔多涅,伊拉克乌尔,伊朗德鲁让平原、扎格罗斯山、苏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墨西哥奥哈卡,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埃及,叙利亚,中国河南、云南,山东,蒙古国阿尔泰等国家主持或参与考古调查发掘。1975年以来,长期致力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考古和研究。华翰维教授对当代考古学的理论建树有重要贡献。他是社会复杂化研究的奠基者,率先提出社会复杂化、三级聚落、四级聚落等关键概念和理论模式。在酋邦理论的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华翰维教授研究成果丰硕,其代表作有:《马达加斯加中部早期国家形成:塔那那利佛西部考古调查》(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Central Madagascar: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varadrano);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2007;《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镇的农业生产管理》(The Administration of Rural Production in an Early Mesopotamian Town),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文,38:162p.1969;《国家起源新探》(Recent Reserach on the Origin of the State),《人类学年度综述》(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6:379-397,1977;《科摩罗群岛的早期航海者》(Early Seafarers of the Comoro Islands),《阿扎尼亚》(Azania),19:13-59,1984;《叙利亚东部前陶新石器遗址》(Prepottery Neolithic sites in Eastern Syria),《上古东方》(Paleorient),31/2:167-172.,2006;《伊朗西南部的人口、交换和早期国家的形成》(Population,Exchange and 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Iran),(with G.A.Johnson),《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77:267-289,1975;《肯尼亚巴林戈地区罗博伊平原初步调查》(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Loboi Plain,Baringo District,Kenya),(with W.Farrand,R.Redding and M.H.Wolpoff),《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科技报告No.4》,安纳堡,1976;《盖内遗址:大湖地区古印地安器物群的变化》(The Gainey Site:Variability in a Great Lakes Paleo-Indian Assemblage),(with D.B.Simons and M.Shott),《东北美考古》(Archaeology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12:266-279,1984;《德鲁让平原的早期聚落和灌溉:伊朗西南部村落和早期国家社会》(Early Settlement and Irrigation on the Deh Luran Plain:Village and Early State Societies in Southwestern Iran),(with J.Neely),《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科技报告No.26》,1994,等数百篇学术论文。展开更多
文摘一、导言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Postmoder-nism)席卷全球,科学的合法性问题(Legiti-macy of Science)受到了普遍质疑[1],以"理性"为本位的宏大理论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2],现代科学自身的保守性和功利性已经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解构,对权威话语的逻各斯(Logic)的中心主义进行了颠覆[3],人本主义、人文关怀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诉求之一。
文摘华翰维(Henry Tutwiler Wright III)为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现任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早在1962年,华翰维已成为美国考古学会会员。1964年,他本科毕业于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随后在芝加哥大学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65年)和博士学位(1967年)。毕业后,华翰维先后任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1967年-1971年)、副教授(1971年-1976年)、教授(1976年-),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Albert C.Spaulding学院教授(2001年-2007年)、Albert C.Spaulding学院杰出教授(2007年-),圣达菲研究所教授(2002年-),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员(1967年-)、博物馆馆长(1988年-1991年)。华翰维教授现兼任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考古艺术博物馆研究员(1975年-今)、西非不列颠研究所会员(1980年-今)、美国麦克阿瑟协会会员(1993年-1998年)、圣达菲研究所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5年-今)、圣达菲研究所成员(1998年-今)、英国东非学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讲师(2009年)、山东大学立青考古访问教授(2011年-今)等。华翰维教授所获荣誉和奖励有:麦克阿瑟天才奖(1993年-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考古学会(A.I.A.)杰出成就金奖(2009年);美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2013年)。华翰维教授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美国密西根、阿帕拉契亚、切萨皮克、安纳波利斯、俄亥俄河谷,法国多尔多涅,伊拉克乌尔,伊朗德鲁让平原、扎格罗斯山、苏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墨西哥奥哈卡,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埃及,叙利亚,中国河南、云南,山东,蒙古国阿尔泰等国家主持或参与考古调查发掘。1975年以来,长期致力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考古和研究。华翰维教授对当代考古学的理论建树有重要贡献。他是社会复杂化研究的奠基者,率先提出社会复杂化、三级聚落、四级聚落等关键概念和理论模式。在酋邦理论的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华翰维教授研究成果丰硕,其代表作有:《马达加斯加中部早期国家形成:塔那那利佛西部考古调查》(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Central Madagascar: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varadrano);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2007;《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镇的农业生产管理》(The Administration of Rural Production in an Early Mesopotamian Town),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文,38:162p.1969;《国家起源新探》(Recent Reserach on the Origin of the State),《人类学年度综述》(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6:379-397,1977;《科摩罗群岛的早期航海者》(Early Seafarers of the Comoro Islands),《阿扎尼亚》(Azania),19:13-59,1984;《叙利亚东部前陶新石器遗址》(Prepottery Neolithic sites in Eastern Syria),《上古东方》(Paleorient),31/2:167-172.,2006;《伊朗西南部的人口、交换和早期国家的形成》(Population,Exchange and 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Iran),(with G.A.Johnson),《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77:267-289,1975;《肯尼亚巴林戈地区罗博伊平原初步调查》(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Loboi Plain,Baringo District,Kenya),(with W.Farrand,R.Redding and M.H.Wolpoff),《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科技报告No.4》,安纳堡,1976;《盖内遗址:大湖地区古印地安器物群的变化》(The Gainey Site:Variability in a Great Lakes Paleo-Indian Assemblage),(with D.B.Simons and M.Shott),《东北美考古》(Archaeology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12:266-279,1984;《德鲁让平原的早期聚落和灌溉:伊朗西南部村落和早期国家社会》(Early Settlement and Irrigation on the Deh Luran Plain:Village and Early State Societies in Southwestern Iran),(with J.Neely),《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科技报告No.26》,1994,等数百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