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细胞荧光成像技术连续观察胶质瘤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多种分子标记物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强国 王浩 刘欣民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采用活细胞荧光成像技术动态观察胶质瘤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过程,并分析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变化。方法以胶质瘤干细胞株GSC-1为对象,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活细胞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其在分化过程中分子标记物的变化趋势。结果 G... 目的采用活细胞荧光成像技术动态观察胶质瘤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过程,并分析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变化。方法以胶质瘤干细胞株GSC-1为对象,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活细胞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其在分化过程中分子标记物的变化趋势。结果 GSC-1置入三维培养基质,细胞随时间增加而增殖,6 h后,细胞突起发生融合,细胞增殖,可清晰地观察到多细胞所形成的圆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管道样结构。VEGF诱导下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SC-1表达CD34随时间增加而增加,6 h时较多GSC-l细胞表达CD34,出现典型的闭合样管腔结构。CD34阳性细胞数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活细胞荧光观察追踪单个细胞发现,6 h达到高峰,CD34阴性细胞逐渐出现绿色荧光,提示转变成CD34阳性细胞。结论活细胞荧光成像技术观察结果同传统免疫荧光技术所得到的结果相一致,同时可获得单个细胞从CD34阴性细胞转变为CD34阳性细胞的直接影像证据,可直观、准确地对单个细胞进行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细胞荧光成像技术 胶质瘤干细胞 内皮细胞 分化 分子标记物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强国 胡深 刘欣民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创伤性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脑积水程度将其分为3组,即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8例。3组患者均行脑室...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创伤性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脑积水程度将其分为3组,即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8例。3组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观察3个月,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的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重度组术后总有效率57.14%,低于轻度组的96.67%、中度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GOS评分、GCS评分、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14%,高于中度组6.67%、轻度组6.67%(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轻度、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明显优于重度脑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创伤性脑损伤 不同程度 脑积水
下载PDF
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魏强国 胡深 张清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01间收治的35例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破裂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未破裂组。2组均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疗效、致残率... 目的分析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01间收治的35例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破裂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未破裂组。2组均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疗效、致残率与病死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未破裂组预后良好率高于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致残率、病死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破裂宽颈动脉瘤,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谨慎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宽颈动脉瘤 未破裂宽颈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下载PDF
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夹闭术中脑减压处理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深 宋伟健 +3 位作者 颜杰浩 胡继良 魏强国 徐菲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夹闭术中的脑减压处理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介绍71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夹闭术中采用综合性的脑减压处理方法及其实施要点。其中术前H&H分级Ⅳ21例,Ⅴ级8例;头部CT Fisher's分级Ⅲ级25例,Ⅳ...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夹闭术中的脑减压处理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介绍71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夹闭术中采用综合性的脑减压处理方法及其实施要点。其中术前H&H分级Ⅳ21例,Ⅴ级8例;头部CT Fisher's分级Ⅲ级25例,Ⅳ级15例。评价脑表面与内板间距、术后颅内压(ICP)和脑水肿程度以判断术源性脑牵拉性损害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术中显露和动脉瘤颈夹闭,夹闭术后术路同侧脑表面塌陷与颅骨内板的间距约10~25 mm,平均13.5mm;96.7%(68/71)的病例术后3 d ICP维持在正常范围(<200 mmH2O)内,术路同侧早期局灶性脑水肿发生率为12.7%(9/71),表明手术对脑组织的牵拉性损害不严重。本组无因脑牵拉性损伤或关颅前的高颅压而行去骨瓣减压术。结论在破裂动脉瘤早期急诊夹闭术围手术期综合性脑减压措施处理下,可为急诊动脉瘤夹闭术提供足够的显露路径和暴露空间,减轻脑牵拉性损伤和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早期夹闭术 脑减压处理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周水肿区CD105、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浩 胡继良 +2 位作者 俆菲 魏强国 翟宝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CD105及VEGF在星形细胞瘤周水肿区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星形细胞瘤患者51例,依据其术前MRI T2WI序列图像将瘤周水肿分为3度,术中取对应水肿组织后行CD105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水肿... 目的:探讨CD105及VEGF在星形细胞瘤周水肿区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星形细胞瘤患者51例,依据其术前MRI T2WI序列图像将瘤周水肿分为3度,术中取对应水肿组织后行CD105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水肿程度的关系;正常脑组织标本9例为对照。结果:正常脑组织无CD105及VEGF表达;瘤周水肿区CD105-MVD与水肿分度正相关(r=0.997,P<0.05);VEGF表达与CD105-MVD正相关(r=0.923,P<0.05),同时与水肿分度正相关(r=0.929,P<0.05)。结论:瘤周VEGF表达和持续存在可能是促进CD105阳性微血管的形成,进而造成血管源性瘤周水肿的始动因素。水肿区大量CD105标记新生血管出现提示该区可能是瘤细胞易于发生浸润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瘤周水肿区 CD105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术中胼胝体下动脉保护与前交通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清平 魏强国 +6 位作者 李宝民 秦国强 谈山峰 刘欣民 罗杰 宋伟健 胡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术中保护胼胝体下动脉(SCA)与术后前交通动脉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脑血管造影SCA显影与否,分为...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术中保护胼胝体下动脉(SCA)与术后前交通动脉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脑血管造影SCA显影与否,分为显影组(n=20)和不显影组(n=18)。统计分析手术前后、随访时短期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测试(SOMCT)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前和术后3个月SOM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3 d、15 d、6个月SOM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显示术前SCA显影组SOMCT评分均高于术前不显影组(F=9.96,P=0.003)。SCA显影组、不显影组术后发生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分别为18例、8例,18例,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SCA显影与术后SOMCT评分升高密切相关,患者易发生高热、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术中保护SCA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胼胝体下动脉 介入栓塞术 短期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测试 水电解质紊乱
下载PDF
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欣民 张清平 +1 位作者 宋伟健 魏强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目的:分析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对其进行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观察并对比患者栓塞的临床效果,栓塞程度,术前及术后1、7 d的WBC、CRP情况,及并发症... 目的:分析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对其进行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观察并对比患者栓塞的临床效果,栓塞程度,术前及术后1、7 d的WBC、CRP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5例患者,完全栓塞86例,次全栓塞26例,不完全栓塞3例。动脉瘤<4.0 mm患者的完全栓塞率最高,且<4.0 mm患者与≥4.0 mm患者栓塞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WBC、CRP水平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患者中,5例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出现对比剂外溢,1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接受手术治疗后1个月内,2例患者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治疗后恢复速度较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弹簧圈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 介入
下载PDF
探究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俊鑫 陈宏权 +2 位作者 魏强国 柳清洋 黄伟明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9期193-195,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从该院及南山区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9年4月接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予以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方... 目的为了提高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从该院及南山区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9年4月接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予以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的2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予以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的2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病死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血肿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病死率分别为1(4.00%)和7(28.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明显降低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血肿量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接受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不仅可以明显减少病死率,还可以降低颅内血肿量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恢复速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CT定位下微创穿刺 开颅血肿清除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俊鑫 陈宏权 +2 位作者 魏强国 柳清洋 黄伟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取40例研究时段内该院及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试验组(n=20),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开颅减... 目的评价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取40例研究时段内该院及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试验组(n=20),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试验组应用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应用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静 杨晓霞 魏强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慢病管理治疗在糖尿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6月我社区分管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30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0例。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社区慢病治疗管理,管理组以... 目的:探讨社区慢病管理治疗在糖尿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6月我社区分管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30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0例。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社区慢病治疗管理,管理组以此为基础,建立糖尿病社区学习小组,以社区、家庭或自成立小组为单位对相关健康知识进行学习,医护人员对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方案,定期检测其血糖变化情况。结果管理组患者的糖尿病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血糖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1。结论社区慢病管理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和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案,加深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识,从心理上改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为患者病情治疗和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 糖尿病 2
下载PDF
调查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俊鑫 魏强国 +2 位作者 陈宏权 柳清洋 黄伟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8期177-180,共4页
目的研究调查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及南山区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26例,发生感染病例19例,统计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并对相关因... 目的研究调查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及南山区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26例,发生感染病例19例,统计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5.08%,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构成比为47.37%,通过调查研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留置管道、GCS评分、手术时间、抗生素的使用均为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上述因素均是导致老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高,根据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感染部位 危险因素分析 GCS评分
下载PDF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社区治疗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奕标 单蕾 +3 位作者 何桂兰 孙强 范鸿 魏强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社区治疗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08—11在我院神经外科门诊检查及初步治疗后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共512例,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按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头颅CT检查等项目分别登记、建立健康档案,行脑血循环剂... 目的观察社区治疗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08—11在我院神经外科门诊检查及初步治疗后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共512例,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按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头颅CT检查等项目分别登记、建立健康档案,行脑血循环剂、维生素及适当的心理治疗,分1周、15d、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治愈率99.0%;1个月内愈合率达到94.1%;男性女性治愈率相似;出现颅脑损伤后遗症共4例,其中3例为女性,1例61岁男性患者,头部撞伤后未行头颅CT检查,伤后22d出现呕吐,转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年龄≤14岁组的总治愈率与15d内治愈率明显高于>55岁组;头皮损伤、颅骨骨折、颅内少量出血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医院检查初步治疗后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社区治疗也能达到很好效果,出现危象也能及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轻型颅脑损伤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颅脑损伤后遗症
下载PDF
硬脑膜网状成形术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浩 胡深 +2 位作者 魏强国 罗杰 宋伟健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评价硬脑膜网状成形术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硬脑膜网状成形术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29例的手术方法进行分析,运用头颅CT检查等观察术中、术后减压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监测颅内压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改... 目的评价硬脑膜网状成形术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硬脑膜网状成形术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29例的手术方法进行分析,运用头颅CT检查等观察术中、术后减压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监测颅内压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术前及术后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骨窗卡压综合征、脑膨突、骨窗疝、反向脑移位和颅内硬膜下积液等情况;术中肉眼也未发现上述情况。29例术后监测颅内压5-10 d,其中15例颅内压〈15 mm Hg,11例颅内压15-20 mm Hg,3例颅内压20-25 mm Hg。术后3个月mRS评分,0分4例,1分7例,2分5例,3分5例,4分4例,5分2例,6分2例,恢复良好率55.2%(16/29)。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联合采用硬脑膜网状成形术,即可达到减压目的,又可预防与去骨瓣减压术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减少相关神经功能损害,改善临床预后,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 减压颅骨切除术 硬脑膜网状成形术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强 纳冬梅 +2 位作者 徐菲 魏强国 杨振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3期145-145,共1页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53例CVST患者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主要病症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MRV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15例...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53例CVST患者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主要病症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MRV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15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MRV显示静脉窦部分再通,有部分阻塞;死亡6例。结论:CVST的差异性很大,应及时行头颅CT、MRI、MRV或DSA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伟健 李宝民 +2 位作者 胡深 刘欣民 魏强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5-350,355,共7页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32例,其中...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10)岁,术前均经DSA证实为单发颅内动脉瘤。于术后1~2年,对所有患者采用3.0 T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和对比剂增强法MRA(CE-MRA)进行影像学随访,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动脉瘤栓塞效果(稳定、进一步栓塞、再通/复发)及载瘤动脉的通畅性(无狭窄/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进行比较。结果 (1)TOF-MRA、CE-MRA及TOF-MRA结合源图像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效果与DSA的一致性比较,分别为一致性较差(Kappa=0.039,P=0.002)、一致性中等(Kappa=0.582,P<0.01)、一致性较高(Kappa=0.615,P<0.01)。(2)TOF-MRA及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载瘤动脉通畅性与DSA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171,P=0.211;Kappa=0.376,P=0.010)。(3)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TOFMRA结合源图像和CE-MRA对动脉瘤栓塞情况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75.0%(24例)和71.9%(23例),TOF-MRA分别与TOF-MRA结合源图像及CE-MRA比较,准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03;χ~2=7.63,P=0.006);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4)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和CE-MRA对载瘤动脉通畅性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和62.5%(20例),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P=0.097)。结论 3.0 T 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颅内动脉瘤效果的准确率优于TOF-MRA,可作为随访的首选无创检查,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相当,但TOF-MRA及CE-MRA对评估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性均较低。对于MRA检查阳性或不确定性结果,应进行个体化分析,必要时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术 血管造影 血管内栓塞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对预后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强 宋伟健 +4 位作者 林文娟 胡继良 魏强国 杨振九 胡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微透析技术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对其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9年11月颅脑外科和ICU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2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度组和中度组,每组16... 目的探讨微透析技术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对其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9年11月颅脑外科和ICU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2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度组和中度组,每组16例。利用微透析技术,提取患者手术当日以及术后第1、2、3、4天的微透析液。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微透析液行IL-6和IL-8的检测并评价其与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的关系。结果重度组患者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天微透析液IL-6和IL-8水平与中度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IL-6水平和GOS得分呈正相关(P<0.05),而IL-8水平和GOS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微透析技术监测颅脑损伤患者IL-6和IL-8水平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但它是有创性操作,临床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微透析 白介素 预后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13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清平 李宝民 +6 位作者 魏强国 秦国强 谈山峰 刘欣民 罗杰 宋伟健 胡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评价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2 月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 13 例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技术优势。 13 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 目的评价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2 月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 13 例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技术优势。 13 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瘤 6 例,后交通动脉瘤 4 例,大脑中动脉瘤2 例,脉络膜前动脉瘤 1 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治疗成功 12 例,其中 10 例动脉瘤完全致密栓塞, 2 例大部分栓塞,载瘤动脉及其正常分支血管血流通畅;1 例栓塞失败,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6 个月复查造影显示 10 例动脉瘤完全治愈,2 例复发。结论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势,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双微导管技术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3.0T 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伟健 胡深 +1 位作者 刘欣民 魏强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2期131-136,151,共7页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MRA(包括TOF-MRA和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MRA(包括TOF-MRA和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MRA的影像质量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T TOF-MRA判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的敏感度为50%,特异性为100%,总准确率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判断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T CEMRA对判断动脉瘤复发的敏感度均为50%,特异性均为100%,总准确率为71.9%,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判断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分别为62.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T TOF-MRA与CEMRA两组间对评估动脉瘤栓塞术后情况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T TOF-MRA在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的准确率低;3.0T CE-MRA优于TOF-MRA,与DSA相当,可作为随访的首选手段。3.0T TOFMRA及CE-MRA对评估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均较低,通过优化序列参数的方法可能获得更佳的图像。对于MRA阳性及不确定性结果应个体化分析,必要时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栓塞 随访研究
下载PDF
3.0T TOF-MRA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伟健 李宝民 +2 位作者 胡深 刘欣民 魏强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目的评价3.0T TOF-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6个月~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TOF-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评价3.0T TOF-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在笔者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6个月~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行3.0T TOF-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MRA的影像质量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0T TOF-MRA判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栓塞情况的准确度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原图像(SI)观察后,准确度提高到75.0%,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T TOF-MRA对判断术后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率为37.5%,与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TOF-MRA结合原图像(SI)观察在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栓塞情况的准确度高,可作为一种无创随访手段;但对判断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度低,通过优化序列参数的方法可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栓塞 随访研究
下载PDF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孙强 纳冬梅 +2 位作者 徐菲 魏强国 杨振九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2期172-172,175,共2页
目的:通过对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预防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误诊和误治,从而确保充分的治疗时间。方法:对14例患有神经系统PNS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诊断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 目的:通过对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预防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误诊和误治,从而确保充分的治疗时间。方法:对14例患有神经系统PNS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诊断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4例,没有变化7例,出现恶化3例。结论:为了加大治疗力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应对患者及时诊断,避免延误癌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临床分析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