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整合方法分析茶树响应病原真菌胁迫的共有模式
1
作者 连玲丽 陈强 +4 位作者 周颖 付婧 李婉莹 魏日凤 刘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2,共12页
为探讨茶树(Camellia sinensis)对病菌胁迫的共有响应模式和抗病机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多组RNA-seq数据进行提取、整合及功能富集,结合多种工具和数据库资源对主要调控分子及蛋白互作模块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病原真菌胁迫下,茶树有... 为探讨茶树(Camellia sinensis)对病菌胁迫的共有响应模式和抗病机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多组RNA-seq数据进行提取、整合及功能富集,结合多种工具和数据库资源对主要调控分子及蛋白互作模块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病原真菌胁迫下,茶树有较多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表达显著上调;类固醇和激素的代谢过程、苯丙烷合成途径被激活,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控、DNA甲基化等生物过程及光合作用途径受到抑制;主要调控分子如转录因子WRKY和NAC、激酶RLK-Pelle和CAMK等以上调为主。差异表达的蛋白互作模块分析表明,有丝分裂周期调控、基于微管运动、淀粉和蔗糖代谢、细胞壁多糖合成、光合作用、类黄酮代谢模块明显下调,木质素合成和萜类生物合成模块上调;且模块之间可能存在互作。病菌胁迫激活的木质素和萜类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包括阿魏酸-5-羟基化酶基因F5H、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萜类合成酶基因HMGR等。细胞色素P450基因可能在病菌胁迫中起关键作用,增强木质素和萜类物质的合成、削弱光合作用可能是茶树响应真菌胁迫的核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病原真菌 病菌胁迫 整合分析
下载PDF
茶树TLP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对高温干旱和炭疽菌侵染的响应
2
作者 郭菥蓥 陈强 +2 位作者 连玲丽 魏日凤 刘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9-316,共8页
类甜蛋白(TLP)家族基因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TLP家族基因进行分析和预测,并通过qRT-PCR检测了其在炭疽菌侵染和高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水平.从茶树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1个TLP基因,命名为C... 类甜蛋白(TLP)家族基因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TLP家族基因进行分析和预测,并通过qRT-PCR检测了其在炭疽菌侵染和高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水平.从茶树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1个TLP基因,命名为CsTLP1~CsTLP3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1个TLP基因分成10个类群,其中,类群5中的成员最多,且集中在13、14号染色体上.结合基因的表达特征可知,类群5和类群6中的较多成员在逆境胁迫下呈现差异表达.qRT-PCR验证表明:在炭疽菌侵染胁迫下,CsTLP20、CsTLP21、CsTLP23、CsTLP27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上调;在高温干旱胁迫下,10个TLP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sTLP20、CsTLP21、CsTLP22、CsTLP23、CsTLP28的表达量显著上调,CsTLP7、CsTLP16、CsTLP27的表达量显著下调,CsTLP15、CsTLP26的表达量在部分时间点显著上调.综合来看,CsTLP20、CsTLP21、CsTLP23的表达量在炭疽菌侵染和高温干旱胁迫下均显著上调,表明它们是TLP家族基因中参与逆境响应的重要成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茶树TLP家族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抗逆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TLP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高温干旱 炭疽菌侵染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炭疽菌危害诱导茶树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日凤 赖建东 +3 位作者 彭成彬 张承康 连玲丽 刘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8,共13页
应用cDNA-AFLP技术筛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1)危害诱导茶树毛蟹品种(Camellia sinensis cv. Maoxie)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究茶树抗炭疽菌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利用25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分析病菌接种后0 h和48 h的叶片cDNA,经筛... 应用cDNA-AFLP技术筛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1)危害诱导茶树毛蟹品种(Camellia sinensis cv. Maoxie)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究茶树抗炭疽菌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利用25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分析病菌接种后0 h和48 h的叶片cDNA,经筛选、测序和BLAST比对获得136条差异表达片段(TDFs)。同源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128条TDFs与Nr数据库已有基因同源,其功能以胁迫响应、生物调控与信号转导为主;其中51条TDFs与TPIA数据库中冷害、干旱、盐碱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高度同源。进一步对27条TDFs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有24条TDFs的表达情况与cDNA-AFLP的结果一致,WRKY转录因子、乙烯响应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本试验通过筛选获得差异表达的抗逆相关基因,为后续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菌 CDNA-AFLP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蔗糖与麦芽糖质量浓度及添加成分对水稻成熟胚培养的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魏日凤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8,共4页
以IR54、639、金糯2号、特优63等4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蔗糖与麦芽糖质量浓度及不同添加成分对水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2种糖质量浓度及其配比试验中,在麦芽糖与蔗糖总量为60 g.L-1下,麦芽糖... 以IR54、639、金糯2号、特优63等4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蔗糖与麦芽糖质量浓度及不同添加成分对水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2种糖质量浓度及其配比试验中,在麦芽糖与蔗糖总量为60 g.L-1下,麦芽糖与蔗糖质量浓度比为1∶2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分化率、绿苗分化率均最高;0.5 mg.L-12,4-D和2 mg.L-1KT配合使用,比使用其他激素配比效果好;不同水稻基因型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诱导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成熟胚 激素
下载PDF
柳叶蜡梅真菌病害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日凤 彭成彬 +3 位作者 陈美霞 张政雄 阮俊峰 刘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本研究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 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本研究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方法(rDNA-ITS和TUB序列)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及致死温度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病原菌分离株经形态特征观测及rDNA-ITS和TUB序列分析比对,将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原菌分离株鉴定为半知菌门、丝孢纲、弯孢属、间型弯孢霉(Curvularia.intermedia)。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此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 8、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蔗糖及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酵母粉及硝酸钠;光暗交替不影响菌丝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2℃。分离鉴定了福建省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害的主要病原菌是弯孢霉,其生物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对环境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 病原分离鉴定 ITS TUB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日凤 刘伟 《福建农业》 2001年第2期10-10,共1页
生物有机肥是高科技生态农业肥料,它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其推广应用为生产无公害粮食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去年我们对“绿地力”、“超大”、“地得力”等几种生物有机肥进行肥效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习惯施肥 水稻产量 水稻施用 超大生物有机复混肥 平均产量 得力生 进口复合肥 粒重 不同肥料
下载PDF
对茶树炭疽病菌具拮抗作用的茶树内生细菌的筛选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百文 刘伟 +3 位作者 赵恬欢 叶乃兴 杨江帆 魏日凤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6,共6页
从黄观音、茗科1号、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5个供试品种中分离到茶树内生细菌共79株,并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茶树内生细菌5株,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茶炭疽病平均抑制率达到60.09%.利用普通光学... 从黄观音、茗科1号、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5个供试品种中分离到茶树内生细菌共79株,并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茶树内生细菌5株,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茶炭疽病平均抑制率达到60.09%.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目标菌株均可有效抑制茶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内生细菌 茶炭疽病 筛选
下载PDF
茶轮斑病菌与灰斑病菌的特性比较及致病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玉森 刘伟 +3 位作者 叶乃兴 杨江帆 魏日凤 方树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9-455,共7页
对Pestalotiopsis属的P.theae和P.guepinii菌侵染茶叶后的症状表现、菌落、形态特征和病菌生物学特性作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初期二病症状差别不大,后期明显区分,轮斑病斑褐色具轮纹,着生明显凸起的黑点;灰斑病斑灰白,散生小黑点。... 对Pestalotiopsis属的P.theae和P.guepinii菌侵染茶叶后的症状表现、菌落、形态特征和病菌生物学特性作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初期二病症状差别不大,后期明显区分,轮斑病斑褐色具轮纹,着生明显凸起的黑点;灰斑病斑灰白,散生小黑点。前者菌落具轮纹,分生孢子附属丝2~4条;后者菌落波状隆起,分生孢子附属丝2~5条。2种菌孢子萌发适温25℃,萌发率分别为87.5%和86.1%。茶汁能促进孢子萌发和产孢。强光照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皆有明显抑制作用。P.theae菌丝生长适温为26~28℃,P.guepinii菌则为24~25℃;以PDA培养基最适2者菌丝生长,PSA+200g/L茶叶煎汁培养基利于产孢。P.theae菌适宜pH值为6.0,P.guepinii菌则为7.5。用2种菌孢子茶汁悬液结合磨擦对新梢不同叶龄作涂抹接种。结果显示:伤口利于侵染,P.theae菌孢子可直接从芽、嫩叶侵入,也侵染损伤的成叶;P.guepinii菌孢子只能从损伤的芽、嫩叶和成叶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拟盘多毛孢菌 茶褐斑拟盘多毛孢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表现
下载PDF
炭疽病病原菌侵染对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赖建东 魏日凤 +5 位作者 连玲丽 刘伟 叶乃兴 杨江帆 陈丹 杨国一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本试验筛选出一株强致病力茶树刺盘孢菌株ZRG,并测定其侵染后对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究茶树刺盘孢对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 本试验筛选出一株强致病力茶树刺盘孢菌株ZRG,并测定其侵染后对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究茶树刺盘孢对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G侵染48 h内,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明显增高;MDA先是快速积累,含量上升,随后下降;POD、SOD和CAT活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下降.qRT-PCR验证结果显示,POD、SOD和CAT相关基因的表达先上调后下降,三者相互协调配合,起到清除过剩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病病原菌 生理特性 QRT-PCR
下载PDF
闽台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明芬 郭雅玲 +2 位作者 赖凌凌 魏日凤 郭晓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2435-2439,共5页
茶叶感官审评技术是评定茶叶品质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区域,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有福建、台湾和广东之分。随着两岸茶叶交流不断加强,各种茶事等活动逐步增多,为保证评茶活动科学、有序地进行,两岸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的标准研究势在必行... 茶叶感官审评技术是评定茶叶品质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区域,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有福建、台湾和广东之分。随着两岸茶叶交流不断加强,各种茶事等活动逐步增多,为保证评茶活动科学、有序地进行,两岸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的标准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大陆与台湾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的主要内容及评茶操作程序,分析了两种感官审评的特点,阐述了当前两种乌龙茶感官审评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可改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 审评方法
下载PDF
炭疽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态特征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玉森 叶乃兴 +3 位作者 许文耀 刘威 魏日凤 刘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研究了炭疽菌属的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及形态等受孢子龄、叶汁种类和孢子悬液浓度影响的情况.结果表明,5 d菌龄的孢子以水配成3.4×105个·mL-1左右的孢子悬液,在25℃光照下培养12 h,附着胞的形态特征稳定,较适宜孢子萌发... 研究了炭疽菌属的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及形态等受孢子龄、叶汁种类和孢子悬液浓度影响的情况.结果表明,5 d菌龄的孢子以水配成3.4×105个·mL-1左右的孢子悬液,在25℃光照下培养12 h,附着胞的形态特征稳定,较适宜孢子萌发与附着孢形态的观察.对附着胞形态观察发现,11种炭疽菌产生的附着胞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胶孢炭疽菌的12个菌株中,除寄生于雷公藤的炭疽菌外,其余11个菌株的附着孢形态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菌 附着胞 形态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电子鼻快速检测乌龙茶挥发物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蔚 魏日凤 郭雅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3-589,共7页
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L_9(3~4)正交试验,以10个传感器特征值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茶样量、平衡温度、平衡时间3种因素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不同萃取条件对不同传感器响应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平衡温度对绝大多数传感器特征值的影响最... 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L_9(3~4)正交试验,以10个传感器特征值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茶样量、平衡温度、平衡时间3种因素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不同萃取条件对不同传感器响应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平衡温度对绝大多数传感器特征值的影响最大,而平衡时间的影响最小。试验得出的电子鼻检测乌龙茶挥发物的最优条件为: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45 min,茶样量为3 g。在此萃取条件下试验重复性好,传感器响应曲线较为密集平稳且响应值最高,可将13个不同品种的乌龙茶明显区分开。该试验为乌龙茶香气的快速客观判别提供了有效的电子鼻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电子鼻 正交试验 最优萃取条件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绿色荧光蛋白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伟 林志伟 +2 位作者 陈美霞 魏日凤 谢联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7-471,共5页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标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启动子P43;构建1个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P43GFP。结果表明:P43与gfpmut3构成了融合基因,可调控gfpmut3在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荧光检测发现...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标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启动子P43;构建1个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P43GFP。结果表明:P43与gfpmut3构成了融合基因,可调控gfpmut3在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荧光检测发现,P43在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中具有极强的启动基因表达能力;质粒稳定性测定表明,连续稀释培养55 h后,质粒的稳定性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枯草芽孢杆菌 穿梭载体
下载PDF
2013年福建省茶类食品加工许可证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凌凌 郭雅玲 +1 位作者 魏日凤 陈昌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3745-3750,共6页
茶叶及其相关制品被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已近12年,对生产许可证数据的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食品的生产加工情况。本文对2013年福建省获证的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的生产企业数量按茶类和地区(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省各类茶产品丰富且齐全,企... 茶叶及其相关制品被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已近12年,对生产许可证数据的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食品的生产加工情况。本文对2013年福建省获证的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的生产企业数量按茶类和地区(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省各类茶产品丰富且齐全,企业总数比2012年增加60.73%左右,以生产乌龙茶、红茶、绿茶为主;含茶制品、代用茶则呈迅速发展的趋势。安溪县和武夷山市在生产乌龙茶、红茶方面优势突出,宁德市则在发展多茶类(绿茶、红茶、白茶、花茶)方面表现突出。本文综述总结了全省茶业呈现多茶类百花齐放、传统茶区优势突出、深加工和代用茶产品快速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生产许可证制度在保障地理标志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严控质量安全等方面对福建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该制度的不足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生产许可证
下载PDF
石斛属植物ISS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美霞 朱文宁 +2 位作者 孙焕 魏日凤 刘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0期177-181,共5页
旨在建立并优化石斛属植物的ISSR-PCR反应体系。通过对ISSR-PCR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子模板DNA、dNTP、10×PCR Buffer、引物以及Taq DNA聚合酶分别进行单因素优化,最终建立一套适用于石斛属植物的扩增多态性高、稳定性强、带型清晰... 旨在建立并优化石斛属植物的ISSR-PCR反应体系。通过对ISSR-PCR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子模板DNA、dNTP、10×PCR Buffer、引物以及Taq DNA聚合酶分别进行单因素优化,最终建立一套适用于石斛属植物的扩增多态性高、稳定性强、带型清晰的ISSR最佳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的适宜浓度及用量分别为:模板DNA 10 ng/μL 3μL,dNTP 2.5 mmol/L 1.5μL,10×PCR Buffer 3.0μL,引物4μmol/L3.5μL,TaqDNA聚合酶5 U 0.2μL。这一优化体系适用于石斛ISSR分析,为今后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连锁图谱构建、QTL定位、基因定位与克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ISSR标记 建立与优化
下载PDF
提升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伟 魏日凤 陈美霞 《台湾农业探索》 2014年第3期32-36,共5页
分析了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现状,总结了当前福建省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注重产学研结合、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农业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提... 分析了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现状,总结了当前福建省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注重产学研结合、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农业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提升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兴产业 竞争力 对策 福建
下载PDF
石斛属植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伟 陈美霞 魏日凤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综述了部分石斛属植物形态学观察、分子标记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展,指出石斛属植物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如不同品种之间鱼龙混杂,自然资源锐减,部分品种濒临灭绝等,并提出保护石斛属植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石斛属 开发 研究进展 保护措施
下载PDF
茶树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威 陈玉森 +4 位作者 刘伟 连玲丽 朱亚辉 叶乃兴 魏日凤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了明确引起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从福建永春发病的茶树上分离到一株炭疽病菌TC,依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C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 为了明确引起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从福建永春发病的茶树上分离到一株炭疽病菌TC,依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C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最适宜的培养基、温度、pH和光照条件分别为:PSA培养基、温度为26℃、pH为5.5,且适宜在完全光照条件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茶树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百文 郑晓彦 +3 位作者 叶乃兴 刘伟 杨江帆 魏日凤 《福建茶叶》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以铁观音、黄旦、毛蟹等9种茶树品种一年生有性系苗和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茶树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树的根、茎、叶中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内生细菌数量在茶树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侧根>主根>... 以铁观音、黄旦、毛蟹等9种茶树品种一年生有性系苗和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茶树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树的根、茎、叶中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内生细菌数量在茶树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侧根>主根>茎部>叶片。器官间内生细菌数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茶树有性系后代和无性系品种器官间内生细菌数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0.8%和31.9%。茶树有性系后代的侧根和主根的内生细菌数量多于无性系茶树品种;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茎部和叶片内生细菌数多于茶树有性系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内生细菌 分布规律 微生物 茶树益微
下载PDF
石斛属植物的多糖研究与发展概况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伟 朱文宁 +1 位作者 魏日凤 陈美霞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石斛多糖是石斛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抗肿瘤及抑菌等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综述部分石斛多糖的组成、提取工艺,为石斛多糖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石斛属 多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