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0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评述
1
作者 姜秀英 于永梅 +4 位作者 魏松红 王丽丽 吕军 李建国 韩勇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明确辽宁省不同参试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情况,对2016~2020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352个品种(系)稻瘟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等级以抗为主,大部分品种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高抗品种相对较少。不同类型品种... 为明确辽宁省不同参试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情况,对2016~2020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352个品种(系)稻瘟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等级以抗为主,大部分品种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高抗品种相对较少。不同类型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等级上,抗及以上数量所占比例相近,无明显差异。总体上稻瘟病抗性达到较高水平,抗及以上占比达69%,育种中应进一步提高稻瘟病抗性筛选。从感病和高感品种数量所占比例判断,存在个别年份及个别类型品种发病较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稻瘟病 抗性
下载PDF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RAPD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魏松红 王罡 +2 位作者 张领兵 张艳贞 杨家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7,40,共4页
对 1999~ 2 0 0 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 ,并分析了小种种群的变化。应用 2 3个随机引物对白粉病菌 8个不同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 ,其中 11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生理小种间出现差异 ,共扩增出 5 9条谱带 ,多态性为 47 ... 对 1999~ 2 0 0 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 ,并分析了小种种群的变化。应用 2 3个随机引物对白粉病菌 8个不同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 ,其中 11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生理小种间出现差异 ,共扩增出 5 9条谱带 ,多态性为 47 5 %。通过对RAPD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初步探明了白粉菌小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与小种毒力高低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RAPD分析 东北春麦区 白粉病
下载PDF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防御酶系的诱导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松红 刘文合 +2 位作者 俞孕珍 杨家书 刘志恒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防御酶系 (PAL、SOD、PO)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毒素处理后 ,不同抗性品种的PAL酶活性增加 ,均在4h达到最大值 ;抗病品种SOD酶活性8h达高峰 ,而感病品种SOD酶活性4h达高峰 ,之后均下降低于对照水平 ;抗病品...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防御酶系 (PAL、SOD、PO)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毒素处理后 ,不同抗性品种的PAL酶活性增加 ,均在4h达到最大值 ;抗病品种SOD酶活性8h达高峰 ,而感病品种SOD酶活性4h达高峰 ,之后均下降低于对照水平 ;抗病品种PO酶活性上升 ,8h达高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毒 毒素 水稻愈伤组织 防御酶系 诱导
下载PDF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成活率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魏松红 刘文合 +2 位作者 俞孕珍 杨家书 刘志恒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降低愈伤组织的成活率。猪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毒害作用,可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到,随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趋于严重。可引起水稻愈伤组织细胞质壁分离、线... 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降低愈伤组织的成活率。猪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毒害作用,可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到,随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趋于严重。可引起水稻愈伤组织细胞质壁分离、线粒体双层膜与嵴模糊、线粒体空泡化、质膜断裂等受害情况。不同抗性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受害程度,感病品种较抗病品种对稻瘟菌毒素敏感,细胞结构受破坏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毒素 愈伤组织 成活率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转pti5-vp16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松红 曹远银 +3 位作者 张艳贞 张领兵 王罡 杨家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05-909,共5页
将携带pti5 vp16基因的pJZ170质粒附着微弹用基因枪轰入辽春 10号、铁春 1号和丰强 3号小麦幼胚 ,2d后检测瞬时表达 ,GUS染色 ,幼胚表面有明显的蓝点 ,单个幼胚蓝点数多达 85个 ;对经ppt2次筛选后的转基因小麦植株进行PCR检测 ,检出 6... 将携带pti5 vp16基因的pJZ170质粒附着微弹用基因枪轰入辽春 10号、铁春 1号和丰强 3号小麦幼胚 ,2d后检测瞬时表达 ,GUS染色 ,幼胚表面有明显的蓝点 ,单个幼胚蓝点数多达 85个 ;对经ppt2次筛选后的转基因小麦植株进行PCR检测 ,检出 6株阳性植株 ;对部分PCR检测呈阳性的植株进行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 ,转基因植株均产生杂交信号。对PCR呈阳性的转基因小麦植株接种小麦白粉病菌 ,接种 7d后 ,病害表型多数为抗病 ;接种 14d后 ,病害表型为抗病、中抗及中感 ,病害严重度明显轻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pti5-vp16基因小麦 分子检测 抗病性鉴定 幼胚蓝点数 PCR检测 杂交信号
下载PDF
除草活性放线菌DN5发酵条件及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魏松红 付丹妮 +2 位作者 逄若霖 张丽莹 王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53,共8页
为了提高放线菌DN5发酵液活性物质的产量,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其发酵产物的性质。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钾,添加无机盐的种类为硫... 为了提高放线菌DN5发酵液活性物质的产量,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其发酵产物的性质。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钾,添加无机盐的种类为硫酸镁、硫酸亚铁和氯化钠时,放线菌DN5发酵液抑制活性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可溶性淀粉2.0%、硝酸钾0.15%、硫酸镁0.025%、硫酸亚铁0.001%、氯化钠0.075%、磷酸氢二钾0.075%。菌株DN5发酵的优化条件为:初始pH7.0,发酵时间96h,接种量1%,装液量80mL/250mL,温度28℃。菌株DN5发酵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4℃可储藏120d。杀草谱和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DN5菌株发酵液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萝Metaplexis japonica和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等的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供试作物中,高粱Sorghum bicolor、玉米Zea mays和莴苣Lactuca sativa对其敏感;大豆Glycine max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对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活性 放线菌 发酵条件 理化性质 杀草谱 安全性
下载PDF
吉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基线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魏松红 王海宁 +3 位作者 胡积祥 刘安迪 李平生 刘志恒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明确吉林省水稻纹枯病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吉林省8个水稻产区分离获得的102株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最敏感菌株的EC50值为0.0109mg... 为明确吉林省水稻纹枯病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吉林省8个水稻产区分离获得的102株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最敏感菌株的EC50值为0.0109mg·L-1,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为3.0913mg·L-1。多核菌株EC50范围为0.0109~0.2023mg·L-1,双核菌株EC50范围为0.2956~3.0913mg·L-1。供试多核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多核菌株的EC50平均值(0.0630±0.0388)mg·L-1作为吉林省水稻纹枯病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基线。水稻纹枯病菌双核菌株与多核菌株之间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噻呋酰胺 敏感基线
下载PDF
辽宁省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松红 王海宁 +6 位作者 刘志恒 李帅 李思博 张优 罗文芳 邓凯 王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2-417,共6页
为明确辽宁省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rep-PCR(repetitive element-based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14年采自辽宁省8 个稻区的93株稻瘟病菌进行了DNA 指纹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3~14 条DNA 带,大小在0.4... 为明确辽宁省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rep-PCR(repetitive element-based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14年采自辽宁省8 个稻区的93株稻瘟病菌进行了DNA 指纹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3~14 条DNA 带,大小在0.4kb 至23kb之间,绝大多数集中在2~5kb.经UPGMA 聚类分析,在75%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93 个菌株划分为17 个遗传谱系,其中1,4 和11为优势宗谱,分别包含13、15 和27个菌株,依次占菌株总数的13.98%、16.13%和27.96%,表明了辽宁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用中国1 套7 个鉴别品种,对供试93 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划分为6 群27 个小种,其中ZA、ZB 群为优势群,ZA1、ZB1为优势小种.对比聚类分析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可知,菌株遗传宗谱与生理小种间未见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同一遗传宗谱可由多个不同的生理小种组成,而同一生理小种中的菌株亦可分属于几个不同的谱系.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瘟病菌 遗传宗谱 生理分化 致病型
下载PDF
毒死蜱残留检测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魏松红 刘冰 +2 位作者 纪明山 谷祖敏 王英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一种适用于检测样品中毒死蜱残留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和有效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制的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0.5μg/L,线性检测范围为1.8~1...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一种适用于检测样品中毒死蜱残留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和有效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制的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0.5μg/L,线性检测范围为1.8~1000μg/L,供试样品检测结果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8%,回收率均高于85%。试剂盒在4℃或-20℃条件下至少可保存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残留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试剂盒
下载PDF
放线菌FJ2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的测定及提取除草活性物质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松红 姚翠霞 +3 位作者 张吉良 王娟 王艳辉 杨亚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9,共7页
FJ2菌株为从土壤中筛选出的对马齿苋具良好除草活性的放线菌,对FJ2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及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对日光灯和自然光照射稳定,对70℃以下的高温相对稳定,对pH值在7~8范... FJ2菌株为从土壤中筛选出的对马齿苋具良好除草活性的放线菌,对FJ2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及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对日光灯和自然光照射稳定,对70℃以下的高温相对稳定,对pH值在7~8范围内比较稳定,在4℃保存15d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均无结块、分层现象。通过对FJ2菌株发酵液的预处理、旋转蒸发仪浓缩、溶媒萃取法、硅胶柱层析、TLC检测和大孔吸附树脂法等试验研究,明确了FJ2菌株除草活性物质初步分离纯化的技术流程。选择大孔树脂HP20进行吸附,以75%乙醇为洗脱剂动态解析初步提取FJ2菌株的除草活性物质获得粗品。经过硅胶柱用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梯度洗脱,从粗品中分离得到了19个组分,其中活性最高的为第9组分,校正抑制率达8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J2菌株 理化性质 除草活性物质 提取
下载PDF
小麦基因枪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松红 张领兵 +2 位作者 张艳贞 王罡 杨家书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7-11,共5页
以小麦幼胚为基因枪转化受体 ,用含GUS和bar基因的质粒pDM80 3对小麦幼胚进行转化 ,并对幼胚大小、轰击距离、质粒和金粉用量等参数对GUS瞬时表达率及表达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幼胚以 1 0~ 1 5mm最为适宜 ,6cm和 9cm各轰击一次、质粒 0... 以小麦幼胚为基因枪转化受体 ,用含GUS和bar基因的质粒pDM80 3对小麦幼胚进行转化 ,并对幼胚大小、轰击距离、质粒和金粉用量等参数对GUS瞬时表达率及表达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幼胚以 1 0~ 1 5mm最为适宜 ,6cm和 9cm各轰击一次、质粒 0 .5μg/枪及金粉 30 0 μg/枪 ,GUS瞬时表达率及表达量最高。通过对以上参数的优化 ,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小麦基因枪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枪 幼胚 遗传转让 报告基因GUS BAR基因
下载PDF
应用诱变法筛选抗草甘膦小麦植株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松红 纪明山 +1 位作者 王英姿 孙月华 《现代农药》 CAS 2006年第3期42-43,46,共3页
应用紫外线和叠氮化钠对小麦种子进行诱变,在含有不同浓度草甘膦中进行种子筛选。在40mL/L草甘膦筛选条件下,经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0.5h、1h、1.5h)诱变筛选出22粒小麦种子,经5mmol/L叠氮化钠浸泡不同时间(1h、2h、3h),筛选出19粒种... 应用紫外线和叠氮化钠对小麦种子进行诱变,在含有不同浓度草甘膦中进行种子筛选。在40mL/L草甘膦筛选条件下,经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0.5h、1h、1.5h)诱变筛选出22粒小麦种子,经5mmol/L叠氮化钠浸泡不同时间(1h、2h、3h),筛选出19粒种子。将所筛选出的种子苗期进行40mL/L草甘膦筛选,筛选出4株抗草甘膦的小麦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小麦 诱变 筛选
下载PDF
理化诱变筛选抗草甘膦大豆植株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松红 纪明山 +5 位作者 谷祖敏 王英姿 张杨 祁之秋 王新 何智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7,共2页
分别应用紫外线和叠氮化钠对大豆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以不同浓度草甘膦进行抗草甘膦大豆植株筛选。在40 m l/L草甘膦筛选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处理(0.5、1、1.5 h)诱变筛选出15粒抗草甘膦大豆种子,叠氮化钠(2.5、5.0、10.0 mmol/L)浸泡处理(1... 分别应用紫外线和叠氮化钠对大豆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以不同浓度草甘膦进行抗草甘膦大豆植株筛选。在40 m l/L草甘膦筛选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处理(0.5、1、1.5 h)诱变筛选出15粒抗草甘膦大豆种子,叠氮化钠(2.5、5.0、10.0 mmol/L)浸泡处理(1、2、3 h)筛选出9粒抗草甘膦种子;紫外线与叠氮化钠复合诱变筛选出174粒抗草甘膦种子。将所筛选出的发芽种子播种,苗期喷施不同浓度草甘膦,最终筛选出对40 m l/L草甘膦具有抗性的大豆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 大豆 理化诱变 筛选
下载PDF
莠去津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松红 逄若霖 +1 位作者 李兴海 付丹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以除草剂莠去津原药、巯基丙酸等为起始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莠去津的半抗原:2-硫丙酸基-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并用UV、IR以及NMR等手段证明合成成功,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成功的进行偶联,根据紫外吸收的加... 以除草剂莠去津原药、巯基丙酸等为起始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莠去津的半抗原:2-硫丙酸基-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并用UV、IR以及NMR等手段证明合成成功,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成功的进行偶联,根据紫外吸收的加和性原理,比较测定半抗原、载体蛋白及偶联物的吸光值,并计算出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的结合比为16:1和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半抗原 人工抗原 活泼酯法
下载PDF
应用组织培养法筛选抗草甘膦水稻愈伤组织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松红 张景远 +1 位作者 李斐 王振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39,共3页
应用组织培养法,诱导并筛选抗性水稻愈伤组织。在0.001、0.01、0.1、0.5、1、5、10 g/L草甘膦处理的条件下确定水稻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及鲜重的EC50分别为0.512、0.494 g/L,以此确定诱变筛选水稻愈伤组织的浓度。本研究采用梯度筛选法及... 应用组织培养法,诱导并筛选抗性水稻愈伤组织。在0.001、0.01、0.1、0.5、1、5、10 g/L草甘膦处理的条件下确定水稻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及鲜重的EC50分别为0.512、0.494 g/L,以此确定诱变筛选水稻愈伤组织的浓度。本研究采用梯度筛选法及诱变等度筛选2种方法进行筛选,梯度筛选法筛选出的抗性愈伤组织其存活率及鲜重的EC50为11.04、11.64 g/L,诱变等度筛选法筛选出的抗性愈伤组织其存活率及鲜重的EC50为10.25、11.81 g/L,2种抗性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诱变筛选法 浓度梯度筛选法 草甘膦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松红 纪明山 +2 位作者 李艳丽 王颖 刘志恒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平均抑菌直径为22.2mm,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利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对番茄叶霉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9.8%~89.0%。对X14菌株发酵条件研究,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aNO3,最适pH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菌 拮抗菌 筛选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松红 刘志恒 +4 位作者 纪明山 谷祖敏 王英姿 张杨 祁之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共3页
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与类型,以及在植物-病原物基因组测序、植物病害快速诊断、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离、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简要介绍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植物病害 应用
下载PDF
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被引量:7
18
作者 魏松红 纪明山 +3 位作者 张杨 王英姿 谷祖敏 李兴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沈阳农业大学的特色与条件,以改革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目标,针对新办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 对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沈阳农业大学的特色与条件,以改革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目标,针对新办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增加《组合化学》《杂环化学》等专业基础课,拓宽学生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应用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增加《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和《天然产物结构鉴定》等专业课,进一步完善应用化学专业的农药学与天然产物化学方向,并对有关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补充,更好地突出应用化学专业的方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应用化学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下载PDF
除草活性放线菌SYM-2的筛选与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松红 李斐 +2 位作者 付丹妮 张丽莹 王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2,共6页
从辽宁省丹东、营口、大连、盘锦、铁岭和沈阳6个地区的蔬菜田采集29份土样,分离得到138株放线菌,用种子萌发法筛选出对马唐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活性的菌株SYM-2,校正抑制率达71.4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 从辽宁省丹东、营口、大连、盘锦、铁岭和沈阳6个地区的蔬菜田采集29份土样,分离得到138株放线菌,用种子萌发法筛选出对马唐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活性的菌株SYM-2,校正抑制率达71.4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钾,无机盐为硫酸镁、氯化钠、硫酸亚铁、氯化锰和磷酸氢二钾时,放线菌SYM-2发酵液校正抑制率显著高于添加其他同类成分的处理。正交试验得到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可溶性淀粉2.0%、硝酸钾0.1%、硫酸镁0.075%、氯化钠0.025%、硫酸亚铁0.001%、氯化锰0.1%、磷酸氢二钾0.025%,优化后发酵液对于马唐的校正抑制率达到84.13%。当该菌株的发酵条件的初始pH值6.0,发酵时间84h,接种量10%,250mL容器装液量100mL,温度32℃时,发酵液的校正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活性 放线菌 筛选 发酵条件
下载PDF
甲拌磷残留检测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松红 逄若霖 +4 位作者 王翀 纪明山 谷祖敏 祁之秋 王英姿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研制用于检测甲拌磷残留量的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甲拌磷包被抗原的最佳工作质量浓度为4mg/L,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8000,甲拌磷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率小于20%,甲拌磷抑制率回归曲线为y=18.846x+6.9949,在1~50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研制用于检测甲拌磷残留量的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甲拌磷包被抗原的最佳工作质量浓度为4mg/L,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8000,甲拌磷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率小于20%,甲拌磷抑制率回归曲线为y=18.846x+6.9949,在1~50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90μg/L,IC50为191.37μg/L。甲拌磷试剂盒的添加回收率均高于75%,供试样品检测结果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试剂盒在4℃或-20℃下有效期为27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拌磷 残留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试剂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