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渊明享年岁说辨正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正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74-77,共4页
陶渊明享年岁说辨正□魏正申陶渊明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宋书·隐逸·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萧统《陶渊明传》:“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隐逸·陶潜... 陶渊明享年岁说辨正□魏正申陶渊明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宋书·隐逸·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萧统《陶渊明传》:“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隐逸·陶潜传》:“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王质《栗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颜延之 《宋书·陶潜传》 《文选》 享年 四十年 年谱 寻阳 梁启超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
下载PDF
论陶渊明以诗文传世的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正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8期13-17,共5页
陶渊明死后,第一个品评他的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称之为'幽居者也';第一个为其写传的沈约把他列入'隐逸传';第一个注意其文学成就的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于是,论陶家每以'隐逸'... 陶渊明死后,第一个品评他的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称之为'幽居者也';第一个为其写传的沈约把他列入'隐逸传';第一个注意其文学成就的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于是,论陶家每以'隐逸'论之;笔涉'隐逸',多称消极。尽管历代不乏诸如'以隐逸蔽陶,陶又不得见也'(明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之议,然而, '隐逸'论相袭不绝,造成了'以往的人,都抱着一种成见来看陶渊明,使他久已失去原来的面目' (易润芝《试论陶渊明》),蒙冤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诗 陶诗析义 陶征士诔 黄文焕 《诗品》 隐逸传 士不遇赋 文学成就 仲蔚 咏贫士
下载PDF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诗主旨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正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100-102,57,共4页
陶渊明的组诗《咏贫士七首》,写于其生活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是考察他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诗篇。但是,千多年来对诗旨的论析,或囿于晋宋易代的政治变革,归旨于孤臣遗老的精神面貌,不满刘宋政权的愤慨;或过分强调当官与守穷的思想矛盾,归旨于... 陶渊明的组诗《咏贫士七首》,写于其生活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是考察他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诗篇。但是,千多年来对诗旨的论析,或囿于晋宋易代的政治变革,归旨于孤臣遗老的精神面貌,不满刘宋政权的愤慨;或过分强调当官与守穷的思想矛盾,归旨于安贫守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贫士 安贫守贱 诗旨 晋宋 荣利 思想矛盾 孤臣 仲蔚 《归去来兮辞》 生活历程
下载PDF
《乞食》诗论略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正申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41-44,52,共5页
《乞食》是研究陶渊明思想创作道路的重要诗篇。目前,一些研究者颇多歧见,本文拟就其系年、主旨及借托手法的成因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当代研讨家有的沿袭温汝能的“此诗非设言也。因饥求食是贫士所有之事,特渊明胸怀之旷如,因不必讳言... 《乞食》是研究陶渊明思想创作道路的重要诗篇。目前,一些研究者颇多歧见,本文拟就其系年、主旨及借托手法的成因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当代研讨家有的沿袭温汝能的“此诗非设言也。因饥求食是贫士所有之事,特渊明胸怀之旷如,因不必讳言之耳”(《陶诗汇平》)之说,以纪实诗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汝能 陶诗 创作道路 求食 倾杯 薪水之劳 《归去来兮辞》 田居 赠羊长史 士不遇赋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从忠君、有君到无君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正申 《天府新论》 1995年第5期55-60,共6页
试论陶渊明从忠君、有君到无君魏正申陶渊明的君臣观念、一直是陶学史上的热门话题,其歧见之纷经,沦争之红火,是其他研陶论题少有可比的。但是,绝少有人从陶渊明平生思想历程中,谈出陶渊明彭泽归田以前、归田之后,直至五十七岁以... 试论陶渊明从忠君、有君到无君魏正申陶渊明的君臣观念、一直是陶学史上的热门话题,其歧见之纷经,沦争之红火,是其他研陶论题少有可比的。但是,绝少有人从陶渊明平生思想历程中,谈出陶渊明彭泽归田以前、归田之后,直至五十七岁以后的晚年,有关君臣观念的流变,而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劳动农民 阶级社会 忠君观念 无君论思想 感士不遇 《劝农》 君王 《桃花源记并诗》 门阀制度
下载PDF
陶渊明与颜延之交往新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正申 《怀化学院学报》 1991年第5期74-77,共4页
自《宋书》首倡颜延之与陶渊明“情款”之后,萧传、《南史》相沿,遂成定论。至今,论陶家每称:颜为陶一生第一挚友,至诚至深之交,情谊久长云云。从表面上看,这似有道理。东晋安帝义熙十一、二年、陶五十一、二岁,颜三十二、三岁,两人初会... 自《宋书》首倡颜延之与陶渊明“情款”之后,萧传、《南史》相沿,遂成定论。至今,论陶家每称:颜为陶一生第一挚友,至诚至深之交,情谊久长云云。从表面上看,这似有道理。东晋安帝义熙十一、二年、陶五十一、二岁,颜三十二、三岁,两人初会,颜称:“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居,宵盘昼憩,非舟非驾’(见颜诔),彼此为邻,形影不离。宋少帝景平二年,陶六十岁,颜四十一岁,颜“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王)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 新议 陶渊明 王弘 《南史》 《宋书》 政治态度 思想基础 刘裕 家吏
下载PDF
对陶学两大症结──“隐逸”与“忠晋”的创释──钟优民先生治陶贡献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3-8,共6页
钟代民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陶学专家,在陶学理论和陶学研究史等方面多有令人钦佩的建树。本文从“隐逸”与“忠晋”两大热点出发,着重探讨了钟优民的研陶贡献。
关键词 钟优民 陶学理论 "隐逸"说 陶渊明研究 学术成就 "忠晋"说
下载PDF
公允精当 陶渊明思想渊源说之释结出新──徐声扬先生治陶贡献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 1995年第3期9-18,共10页
本文围绕“陶渊明思想渊源”研究,着重论述了当代陶学家徐声扬先生治陶的贡献。
关键词 徐声扬 陶渊明研究 思想研究 学术成就
下载PDF
日本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述评
9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140-146,共7页
关键词 陶渊明研究 二十世纪 日本文学 陶学 中国文学史 对比研究 陶渊明诗 现代学术 研究意识 述评
下载PDF
《陶渊明集译注》前言
10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8-43,共6页
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以他独有的思想和人格一直在激励着历代的人们;以他的光辉艺术实践启迪着一辈辈作家。陶公的诗文为古今众多的读者所钟爱,致使“陶渊明热”经久不衰,驰向世界。 多年来,笔者在学习... 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以他独有的思想和人格一直在激励着历代的人们;以他的光辉艺术实践启迪着一辈辈作家。陶公的诗文为古今众多的读者所钟爱,致使“陶渊明热”经久不衰,驰向世界。 多年来,笔者在学习陶作和各家研陶著述的过程中,有意地做些基础资料的积累,结成了这本陶集通俗、浅白译注的小册子,欲为陶学热做点普及性的工作。本书对陶集中每篇诗文的解析,分做作品系年、题解与篇义简析、译解和注释四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集 诗人陶渊明 钟优民 李文初 陶渊明诗 陶渊明年谱 陶渊明研究 陶渊明探稿 咏二疏 艺术实践
下载PDF
陶渊明的社会发展阶段观
11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Z1期105-107,110,共4页
【正】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 【正】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恣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社会发展阶段 历史阶段 真风 仕隐 群分 阶级社会 桃源 阶级论 孔学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的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
12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46-50,共5页
随着探讨陶渊明诗文创作的深入,诗人自身的创作态度问题被明显地提了出来。笔者以为,考察一个作家的创作态度,最起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作家如何和怎样回答现实已经提出的问题,即写什么和怎样写。比如,就陶诗的思想内容说,是表现他个人... 随着探讨陶渊明诗文创作的深入,诗人自身的创作态度问题被明显地提了出来。笔者以为,考察一个作家的创作态度,最起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作家如何和怎样回答现实已经提出的问题,即写什么和怎样写。比如,就陶诗的思想内容说,是表现他个人的“苦闷的释放,哀感的解脱”,还是揭露封建士族门阀制度的罪恶,探寻桃源社会理想?就陶诗的形式表现说,是“一种零星的日记体”,还是已探得了独标丰彩的时代风格?(见《争鸣》1987年6期陈域文)另一个是写这些和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诗 文学创作 创作态度 日记体 诗文创作 士族门阀 士不遇赋 时代风格 邻曲 仲蔚
下载PDF
陶渊明青少年时代思想特征论
13
作者 魏正申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44-47,共4页
陶渊明一声“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的诗吟,宣告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这位15岁的有为少年,开始了人生价值追求的里程,登上了我国中古时代的文坛: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柔弱的小松树... 陶渊明一声“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的诗吟,宣告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这位15岁的有为少年,开始了人生价值追求的里程,登上了我国中古时代的文坛: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柔弱的小松树,挺立在悬崖绝壁,正是刚刚15岁的少年陶渊明的象征,“乔柯何可倚”,怎样才能长成高枝大材?从“袅袅”小松而成“乔柯”,靠的是“养色含津气”,养神提气,保持旺盛精力;靠的是“粲然有心理”,显明的远大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思想特征 青少年 人生价值 津气 中古时代 历史事实 心理 青年时代 松树
下载PDF
陶渊明寿年63岁说辨证
14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 1998年第C00期106-117,共12页
陶渊明(365—427)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萧统最早编《陶渊明集》,所附陶渊明卒后不久颜延之《靖节征士诔》,有“春秋六十有三”之语.自北宋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以及以后的一些《陶渊明集》所附颜《诔》皆同(南宋曾集... 陶渊明(365—427)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萧统最早编《陶渊明集》,所附陶渊明卒后不久颜延之《靖节征士诔》,有“春秋六十有三”之语.自北宋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以及以后的一些《陶渊明集》所附颜《诔》皆同(南宋曾集本《陶渊明集》所附有“时年六十三”之语,校记曰:“一无六十三字”).最早记陶渊明生平的为梁代沈约《宋书·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陶潜传》:“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萧统《陶渊明传》:“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自南宋王质《栗里谱》以来,南宋吴仁杰,清代顾易、丁晏、陶澍、杨希闵以至今人逯钦立、杨勇、王瑶、吴云、钟优民、李华、王孟白、唐满先、孙钧锡、王叔岷、郭维森等,均主此说.当今诸多中国文学史教材也采用此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享年 文学研究 东晋 诗人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第三次大开拓
15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59-65,68,共8页
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两次空前规模的陶渊明问题大讨论。曹道衡针对当时恣意歪曲陶渊明的不正学风,深入而全面地论析了陶渊明其人其作,提出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新观点,再次捍卫和发展了本世纪的陶学理论。
关键词 陶渊明研究 曹道衡 艺术表达方式 思想渊源 社会理想
下载PDF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
16
作者 魏正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0-23,共4页
对陶渊明的研究,历代多肯定其自然平淡的风格,而对他充满幽默、谐谑之趣的诗文论及甚少;此类诗文,诸如《五柳先生传》、《责子》、《形影神三首》、《挽歌诗三首》、《自祭文》、《赠羊长史》、《归去来兮辞》、《诸人共游周家墓柏... 对陶渊明的研究,历代多肯定其自然平淡的风格,而对他充满幽默、谐谑之趣的诗文论及甚少;此类诗文,诸如《五柳先生传》、《责子》、《形影神三首》、《挽歌诗三首》、《自祭文》、《赠羊长史》、《归去来兮辞》、《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止酒》、《乞食》、《读山海经》之五、《杂诗八首》之八等十六篇,竞占陶集一百四十二篇诗文的十分之一,大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幽默风格 文学作品 文学家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第四次大开拓
17
作者 魏正申 李华 《九江师专学报》 1997年第3期34-39,共6页
作为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辉煌之作的《陶学史话》,钟优民先生以陶学史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各历史时期的陶学特点等系统论述,从而标明陶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分支、一门独立学科的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关键词 陶渊明研究 钟优民 《陶学史话》 微观研究 学科性质 美学 陶学史 研究方法 20世纪 研究对象 宏观研究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第二次大开拓
18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3-9,共7页
笔者从鲁迅的“知人论世”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陶渊明、评论陶渊明,阐述了鲁迅为二十世纪陶学的繁荣发展做了开拓性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 鲁迅 知人论世 唯物辩证法 陶渊明研究 二十世纪
下载PDF
论陶渊明“文学的自觉”──从立德立功到立德立言的转变
19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 1994年第3期9-12,20,共5页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文创作 人生价值 文学自觉性 文学观
全文增补中
陶渊明果真没有“立言”思想吗?——答夏元明先生
20
作者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25-30,共6页
通过阐释陶渊明具有“以诗文传世的思想”与功利意识 ,对夏元明《略论陶渊明之“志”》
关键词 陶渊明 "立言"思想 功利意识 诗文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